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7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他也不敢反抗埃米尔桑贾尔,桑贾尔手上13000名古拉姆战士,而他现在只有不到800名古拉姆战士。双方的实力差距太大了!如果要火并起来,自己可是死路一条。

    一阵马蹄声响动。阿斯兰汗回头一看,原来是桑贾尔在他的古拉姆卫队保护下,气喘吁吁的策马从后面赶上来了。这几日桑贾尔一直带着2000名古拉姆战士在后面督战——督战的对象是所谓民兵,其实就是跟随阿斯兰汗从喀什噶尔逃出来的喀喇汗朝本部百姓,而且还是其中的老弱。稍微有点战斗力的精壮,现在都编入了喀喇汗朝的军队……他们可是稍后决战时要用来打头阵的。

    根据桑贾尔的计划,喀喇湖决战的关键就是消耗对手的体力。葱岭大山上空气稀薄,在山下有十分力气,上了山最多两三分。所以再壮的汉子也打不了几阵,只要把他们的力气用光了,这些汉人再能打,也没有用了。

    桑贾尔走了两回葱岭,又在喀什噶尔城被煎熬了两个月,现在看上去又黑又瘦,嘴唇全是豁口,不过精神却是好的,看着眼前宽阔的山口,抚掌笑道:“阿赫马德,这里就是咱们大败上桃花石军的战场了。”

    阿斯兰汗叹息一声:“可惜打赢了也回不了喀什噶尔……”

    桑贾尔看了阿斯兰汗一眼,笑道:“去什么喀什噶尔,去印度不是很好吗?波罗王国不堪一击,如果不是那些该死的十字军,我早就带兵去征服了。人少也没关系,有个几万战士,就足以征服波罗王朝了……到时候只要烧掉他们的佛寺,杀光他们的和尚,波罗王国的百姓就会拜倒在真主的旗帜之下。”

    还在骗……阿斯兰汗心里冷笑,他才不相信佛教徒那么好对付呢!

    不过这回桑贾尔并没有撒谎,印度的佛教徒和别处的不一样……因为佛教和印度教的争斗,使得他们很容易被包括天方教在内的任何一种外来宗教征服。这是因为印度教徒不许佛教徒吃“回头草”——佛教是从印度教分裂出来的宗教,所以佛教徒也可以看成是“脱离”了印度教的异端,想要返回就会失去种姓成为贱民。

    所以波罗王国是个特别容易征服的对象!

    阿斯兰汗轻轻一叹:“埃米尔,既然这里就是战场,那么就请你布置吧……需要在阿赖山口构筑工事吗?”

    “不需要,”桑贾尔摇摇头,“现在只需要好好休息……留在后方的殿军大概还可以阻挡敌人两到三天。咱们就抓紧时间,在喀喇湖好像喘口气吧。”

    喀喇湖是个盆地,要不然也不会成为冰川融雪汇集之处,虽然也地处高原,但是海拔比周围地区要低一些,不到4000米,现在又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水草丰美,湖光山色,正好可以让大军休养,让连日赶路的牛羊和马匹饱餐。

    所以这块地盘,就是大军通过葱岭大山的必经之途了,早到了两三天的突厥——喀喇汗联军,赢得了宝贵的休整时间。

    ……

    帐幕外头,传来了马匹嘶鸣的声音,炊烟合着汉家战士们的谈笑声,有一搭没一搭的飘进来。暮色已经四合于野,笼罩在红水河上。七万打着大宋旗帜的步骑战士,耀武扬威于葱岭大山之上,逼得西方最强大的埃米尔桑贾尔不敢打一场堂堂之战。由于捷报频传,在这些离家万里的精锐眼中,葱岭虽高,却也阻挡不住他们的兵马自由纵横来去,正是士气最为高涨的时候。

    章援这个时候,正背着手,带着马政和一干护卫,在各处营地转悠。说是营地,其实就是一顶顶的帐篷依着红水河而设。只有在最前方,靠近敌人的地方,设了个挡路的车阵。

    这种水平的设法,摆在高原下面肯定是不合格的。不过在海拔4000米之上,保持战士的体力比什么都要紧。而且硬探远拦早就撒出去了,敌人想要投降根本是做梦。

    “明日可以接战了?”一边视察部队的休息情况,章援一边发问。“咱们走的可慢了不少啊……桑贾尔和阿斯兰汗至少在喀喇湖休整了四天了吧?”

    “差不多四天,不过没有关系,咱们这一路也没累着,明天开始,就能全力一战了!”马政笑道,“而且还有至少十万的喀喇汗人在咱们前面……他们眼看就要死里逃生了!”

第976章 拥有四海的皇帝——牛来了() 
“存天理,灭邪魔!存天理,灭邪魔……”

    天色蒙蒙方亮的时候,阿赖山口外就响起了上桃花石大军的欢呼之声,真震得山鸣谷应,连大地似乎都有些颤抖了。

    在海拔4000上下的高原行军,虽然只走了三百多里,但还是让交战的双方都吃足了苦头。饶是教化团——河西联军准备充分,一路上小心保存着兵士的体力,也人人都瘦了一圈,面孔也被高原上热辣的太阳晒出了“高原红”,胯下的健马也受不了高原稀薄的空气,不仅掉了膘,而且还大口喘着粗气。

    更糟糕的是还有不少体质不适应高原气候的战士病倒累倒,林林总总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一成,为了照顾他们,还不得不抽调一部分兵力和马匹,驮运他们撤往海拔较低的石头城(又是一个石头城,这座石头城就是东塔吉克人聚居的唐朝葱岭守捉所在)休养。

    不过教化团——河西联军兵士们的斗志,却没有因此而有丝毫减弱。今天凌晨,章援、赵忠顺、马政共同下达了“饱餐”和“备战”的命令,随后就是震天动地的三军欢呼!

    比打仗还要艰苦危险的行军,现在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和入侵中国的大食——突厥侵略者,以及勾结外国侵略军的少数喀喇汗上层封建主的最后决战,马上就要开始了!

    因为之前一系列的胜利,现在没有谁会怀疑即将发生的战斗会变得多残酷,胜利必将属于大宋,属于河西军,属于天理!

    在满脸喜色的亲卫簇拥下,章援、赵忠顺、马政三人一起登上了一处重兵把守的高坡。猎猎舞动的将旗之下,三人各自举起一架望远筒,开始观察地形和喀喇汗人的营地。

    现在突厥——喀喇汗联军的营地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驻扎在喀喇湖周围,除了精锐的古拉姆战士和伊克塔骑士,就是阿斯兰汗政权的官员、学者,以及官员、骑士、学者的家眷和奴仆,再加上技艺精湛的手工业者和富裕的商人,还有一些精壮的民兵,哦,还有不少年轻的女子。总之,都是精兵和核心人口!

    而另一部分营地则摆在阿赖山口外面,当道下寨,堵着通往阿赖山口的道路,远远看去像个难民营。“难民营”里面的,当然都是被阿斯兰汗抛弃的人口,不是老弱,就是不属于喀喇汗部的百姓。拖家带口,带着不多的家当,跟随着阿斯兰汗一路辗转而来的不明真相的群众。

    其实阿斯兰汗的政权相对疏勒、于阗两处的原住民而言,就是个外来政权。疏勒、于阗一代的原住民都是古雅利安人种、汉人和突厥别部回鹘种的混血,也许还有相当部分藏人的血统——葱岭大山中的塔吉克人,其实就是血统比较纯正的古雅利安人,而疏勒、于阗一带,则古雅利安人种和汉藏人种的混血。

    而阿斯兰汗的喀喇汗本部则是七河之地的游牧突厥部落,族源上虽然也有一点回鹘血统,但并不是回鹘人,他们自己都不承认,只是被宋朝官方误以为是回鹘。

    所以安西一代的原住民并不是突厥,也不是阿斯兰汗的统治基础。相反七河之地的葛逻禄人倒是和喀喇汗人更加亲近,可以视为阿斯兰汗的基础。

    大难临头的时候,保存核心本部,抛弃依附部众,甚至抛弃本部的老弱,保存精壮,一直都是草原游牧民族的生存法则。阿斯兰汗政权的根底,其实也是个游牧民族,自然不会讲什么忠孝仁义的。

    而这部分被阿斯兰汗抛弃的子民,为数超过了二十万!在十余日的高原行军途中,又因为各种原因减员了大约一半。现在只剩下十余万人,在侵略者桑贾尔(桑贾尔和天方教的哈里发都是承认一个桃花石的,所以他现在的行为就是对桃花石,也就是中国统一事业的粗暴干涉,是一种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的古拉姆战士的逼迫下,在阿赖山口外的谷地中下了营寨。

    说是营寨,其实就是个难民营,也没有壕沟,没有栅栏,更没有什么箭楼、望塔的,连帐篷和可以用来依托的大车都没有几辆——这些辎重,还有从喀什噶尔带出来的牲畜,都在行军的途中丢弃或是被追兵夺取了。逃到阿赖山口的这些人,能有块毛毯铺在地上,还能有块糊口的馕饼,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当然了,这些“难民”手中还是有一两件武器的!这可是用来保命的家伙什儿。不过不是用来对付追兵的,而是用来对付同伴的。

    现在这些难民已经丢失了大部分的行李,连吃饭都成了个大问题,为了争夺仅存的,能让大家暂时活下去的资源,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就算是被桑贾尔派来控制难民的古拉姆战士,也没有办法阻止这些难民为了争夺口食物而自相残杀。

    而且在这些来自钦察草原,从小就接受极其残酷的军事化训练的奴隶战士们看来,为了生存而自相残杀并没有什么不妥。

    大概察觉到了上桃花石军大营的异动(都嗷嗷叫了,再察觉不到就是聋子了),所以压阵的古拉姆战士,还随行的阿訇,都行动起来,将能够拿起武器的难民组织起来,强迫他们列出一排排的横阵,在阿赖山谷外面列出了十几阵。

    列阵完毕后,所有的人又在阿訇们的指挥下集体面向麦加的方向跪下,开始进行战前的祷告。

    赵忠顺先放下了望远筒,扫了眼大教化团的大教谕章援,叹道:“大教谕,他们的教派倒是挺能凝聚人心的,几十万百姓跟从至此,还能列阵而战,咱们的释道儒三教可不如人家。”

    章援点了点头,“他们的确是有可取之处啊!实不相瞒,前些日子,本官也看了他们的《古兰经》译本,还找了能说汉语的阿訇求教,发现他们的道理和咱们的理学和《天理说》是由异曲同工之处的。他们的主,就是我们的天理……只不过他们有个先知,可以直接从主那里得到真理,而我们只有圣人,必须以理性推理而求得天理所蕴含的真理。如果没有《实证论》和《理性论》辅助,我们的天理也许还不如他们的主。”

    东西方的哲学,其实是有互动和共通之处的,因此可以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中国由于历史上远离其他主要文明,所以就很难从别的文明吸取足够多的思想养分,直到近现代。再加上蒙古大屠杀造成的文明衰退,使得儒学在宋朝后就出现了大停滞。

    而宋朝则是儒学的最高峰,产生了程颐、朱熹、陆九渊这样圣人级大儒。章援虽然不如他们,但是比起后来死脑筋的清儒,不知道要强多少的——清儒的最高峰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他们根本不知道中学之体也可以从西学之体中吸取养分的,实际上也没真正搞清楚“体”是什么东西?所以才一边说中学为体,一边大量引入西学之体,结果造成了中学的总崩盘。

    而思想活跃的章援,在吸收了《天理说》、《实证论》和《理性论》的养分之后,现在又开始从天方教的哲学思想中吸取精华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