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6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进士不是我们可以考的?”

    “学宫丞,开右榜进士科可是官家下过大诏的,你凭什么不让我们考?”

    “对!凭什么不让我们去考?”

    蒋存诚气得只摇头,这群家伙太不像话,明明没有学问,还想考进士。

    “别理他!”曲傅大吼着拔出长剑,向前一指,“跟着某,冲将出去!去找青城学宫那帮腐儒论道!”

    “冲啊!”

    “冲……”

    大家伙都急眼了。连辟雍学宫丞都不帮他们了,他们要是再退缩,就真的没有进士可以考了!

    走在最前面的一群辟雍学宫的上舍生最着急,全都亮出宝剑了,可把蒋存诚给吓坏了。

    太学生不讲道理,喜欢闹事是谁都知道的。但是以为闹事都是开嘴炮,现在直接拿宝剑来了。

    这个国子监的学官怎么有生命危险呢?

    蒋存诚真腿肚子发抖的时候,身边已经有反应敏捷的博士、学正拉着他就跑了。一边跑一边还说:“学宫诚,快去找蔡相公调兵吧!这帮太学生造反了……”

    “对,对,”蒋存诚应着,“快扶蒋某去政事堂!去报告蔡相公……”

    辟雍学宫的所在距离琼林宫很近,到政事堂在西皇城的办公地也没多远,蒋存诚很快就到了政事堂。不过却没有见到蔡京,现在崇政殿问对还没结束呢,倒是在政事堂撞上了急得跟个热锅蚂蚁一样的权发遣开封府李孝寿。

    “景山,”见到权发遣开封府,蒋存诚就道,“不好了,太学生反了!你赶紧发兵去捉拿!”

    “什么?太学生也反了?”李孝寿也是一头汗,他带着300大军抵达梨花别院外面的时候,正遇到已经变成孤家寡人的黄潜善,才知道梨花别院里面的“武举人”都反了。

    俗话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现在怎么举人说造反就造反?

    知道事情闹大的李孝寿也不敢善作主张,连忙到政事堂找蔡京。结果遇上了蒋存诚,还听说了“太学生造反”的消息。

    好嘛!太学生加上武举人,这事儿闹得可真是太大发了……

    “发兵?”李孝寿翻了翻眼皮,“发兵捉拿太学生?遂明兄,这事儿可不那么简单!”

    “怎地?”

    李孝寿道:“咱们说他们造反,可有什么凭据吗?他们有打出反旗吗?有杀害官吏吗?有劫夺官仓吗?有攻打官衙吗?辟雍学宫和梨花别院距离琼林宫不过咫尺,他们有惊扰圣驾吗?”

    好像都没有啊!可是他们的确是反了……

    “可他们是真的反了!”蒋存诚摇了摇头,“虽然不反官家,却反天下士大夫……我朝是个士大夫共天下的!反了士大夫,就是反了大宋天下啊!”

    他这话说的没错!现在辟雍学宫和生员和云台系的举人,的确是反了。但他们并不是反赵佶,而是反对传统的儒家士大夫。如果让他们得逞了,那大宋就不是大宋了。

    这可就在考验赵佶的智慧了!

    崇政殿内,赵佶已经知道了“实证学派造反”的事情了。他有皇城司做耳目,开封府的那点事情瞒不过他。

    所以他知道公车上书的事儿,也知道辟雍学宫和梨花别院里面的士子是因为反对公车上书而闹起来的……至于权发遣开封府李孝寿派出铺兵去阻拦梨花别院里面的“骑士”,赵佶也知道了。

    不过他不赞成李孝寿这么干,且不说梨花别院里面不少“骑士”是有官身的,便是学宫生员加上举人的资历,也不能让铺兵去对付啊。

    铺兵是用来对付民间贼人的,怎么能用来对付举人和官人?这不瞎胡闹嘛!上下尊卑还要不要了?

    “蔡卿,苏卿,”赵佶直接点了两个宰相的名,“这事儿,你们怎么看?”

    请记住本书域名:。阅读网址:

第866章 公车上书,以理服人 六() 
    “陛下,梨花别院的云台学宫生员和辟雍学宫的生员持械闹事,跋扈飞扬,绝不可以等闲视之!”

    蔡京有点气急败坏了。

    事情完全出乎他的预料,他本来以为辟雍学宫的生员有可能会以“伏阙上书”对抗“公车上书”。也就是两种最高级的嘴炮对轰!

    对此,蔡京是有办法加以瓦解的。因为“伏阙上书”是需要花时间组织的,要有人领头,要写一篇雄文,还要有足够多的士子联名。就像青城学宫里面的举人们搞公车上书一样,没有十天八天根本不行。

    有了那么长的时间,蔡京就有很多种方法进行分化瓦解,让辟雍学宫的“伏阙上书”无法成功。

    而且就算“伏阙上书”组织起来了,也不是公车上书的对手。因为辟雍学宫的生员们的身份是存在争议的,他们不是从县学、州学一步步通过考核晋升上来的太学生。而是用府兵名额交换出来的生员,还有一部分是原本该去国子学的官员子弟。

    也就是说,他们都拼爹拼出来的,不是凭本事考出来的!

    而云台学宫的情况也差不多——爸爸是骑士或是爸爸支付了高额学费,这也是拼爹啊!

    在宋朝的官场上,靠拼爹是过不硬的。呃,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其实也拼爹,贫下中农的儿子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呢!不过拼爹拼到最广大的地富分子都能承受就对了,要再往上,可就是不公平了。

    赵佶又看了看苏辙,苏辙奏道:“云台学宫、辟雍学宫的生员闹事,完全是因为左右榜进士而起……朝廷开科取士,一为选出德才兼备之士;二为天下寒门开登天之路。而云台学宫和辟雍学宫以往的教学,却一味重才轻德,所以才有今天的事情。”

    赵佶问:“苏卿的意思是云台学宫和辟雍学宫的生员都是有才无德之辈?”

    “非也,”苏辙摇摇头道,“臣觉得实证学派只注重自然之道,而忽视了仁义道德,这才是真正的失德败德之处。”

    苏辙在学问上的高度果然是蔡京不能比的!他一眼就看出了实证学派的错谬之处——道德是很难用实证检验的,而且道德的高度有时候比真理还高,只是敌不过屠刀!而真理则可以打造出比愚昧的屠刀犀利一万倍的武器……

    赵佶点了点头,问:“苏卿,那你说仁义道德和实证学问相比,孰轻孰重?”

    “自然是仁义道德!”苏辙答道,“太上有立德,其中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实证学问,最多是立功立言,却忽视了立德,因而处于下乘。”

    说得是挺有道理的,可有什么用呢?

    赵佶心想:苏辙的德肯定是好的,就是什么有功的事儿都做不出来。如果都用他的德,可就没有皇儿赵乾顺了……

    这个时候,又有一个小黄门快步走到赵佶跟前,俯在他耳边,低声嘀咕了几句。

    “知道了!”赵佶点点头,又对在场的大臣们说,“辟雍、云台两学宫的生员都出城往青城学宫去了。”

    “陛下!”蔡京连忙上奏道,“千万不能让辟雍、云台两学宫的生员和青城学宫内的举人遇上啊!”

    赵佶笑道,“蔡卿是害怕辟雍、云台两学宫的生员暴打想要公车上书的举人?苏卿,你觉得呢?”

    “陛下,辟雍、云台两学宫的生员是去论道的。”苏辙回答,“不会动武,也不必动武,因为举子们论不过他们的。”

    “论不过?”赵佶笑问,“难道立德论不过立功?”

    “进京赶考的举子难言已经立德,”苏辙道,“立德难,而立功、立言易。实证学派专修立功立言之学,忽视基础,一味精进,因此可以速成一些本事。虽然基础不牢,但是在做事和论道上还是有立竿见影之效的。”

    “是这样啊!”

    赵佶笑了笑,“那就摆驾青城宫!朕去听听他们怎么论道的。”

    “陛下,不可……”蔡京马上奏道,“辟雍、云台两学宫的生员都携带利器,只怕会对陛下不利。”

    赵佶摆摆手道:“无妨,朕有御龙猛士护卫,谅他们也不敢造次。”

    蔡京连忙看了看苏辙,可苏辙也只有一声叹息了。章惇说的没错,赵佶就是轻佻了!而且也和武好古是一个路子,只知道立功、立言,压根不知道立德。上台以来除了打仗就是修园子,各种败家,而且花钱花得财政盈余连创新高……真是太不像话了!

    ……

    “你们这是干什么?”

    站在青城学宫的城门楼上向一群“武装士子”发问的,是个带着孝的女人,她就是李清照。

    赵明诚胆小,听说有一千多个“武装士子”要来攻打青城学宫,险些没吓尿,连封闭宫门抵抗都不敢,直接就想跑。结果被他老婆李清照给挡住了,好说歹说才打消了逃跑的念头。不过也不敢出去和一帮气势汹汹的士子讲道理,倒是李清照一点不害怕,自己一个女人家的就站在门楼上问话了。

    还别说,李清照一出马,真就没人敢乱来了。

    因为李清照也是实证学派的大佬——云台学宫最早的算学、工学和格物学的课本还是李清照同米友仁、赵明诚还有赵佶一块儿整理出来的呢!

    而且李清照也没和赵明诚、赵佶一样脱离实证学派了,而是一直参与实证学派的学术。李清照虽然是女流,但是天赋极高,对于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理解非常透彻。并且将它们运用在了金石学(考古学)和一种被武好古称为“概率学”的学问上。

    另外,由于赵佶的油画《李清照写真图》,辟雍学宫和云台学宫的生员也都认得出她。自然知道眼前这位妇人就是实证学派的大师李清照了。

    “易安居士,我们是来论道的!”李纲在马上向李清照抱了抱拳。

    “论道?”李清照笑了笑,“只是论道?不会说不过就动手吧?”

    “怎么会说不过?”李纲笑道,“咱们有《实证论》和《理性论》!”

    《实证论》和《理性论》用在儒学上的效果特别好!因为儒学是不立神的,不立神就没有“不可证”的道了,所以根本没有办法对抗实践经验和理性推理。

    历史上,当西方哲学思想侵入中国的时候,貌似强大的理学体系根本不堪一击,几十年间就土崩瓦解,成了被批评的对象——鲁迅先生批判仁义道德并不能说明中国封建思想如何强大,反而说明其在西方哲学思想面前不堪一击,只能被鲁迅这样接受了西方思想的知识分子批判,而无力进行反击。

    相比之下,哪怕是西方世界自己的基督教在面对理性主义和科学思想的进攻时,还可以祭出火刑柱和“圣父永无错”。“圣父”就是普世教会教宗,也就是所谓的教皇,作为神在世间的代理人,是永远无错的。这样的威权,是清末民国时任何一个理学巨匠自己都不敢想象的……

    “说的也对!”李清照笑道,“不过你们可得保证不能杀人!”

    “好的,”李纲道,“保证不杀人!”

    “那就行了。”

    说完话,李清照就脚步匆匆下了城楼,看到几个手足无措的学宫吏员,就对他们讲:“快些把门打开,外面是来论道的太学生。”

    “啊,真的要打开?”

    “快快打开!”李清照怒道,“难不成还能闭门不见?天下举子真怕了太学生不成?”

    “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