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6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的也是!

    武好古叹了口气,其实赵佶在老赵家一堆官家之中不算疑心病重的。可是赵宋一百多年来就是这个自己把自己搞残的体制。赵佶能有什么办法?

    “其实蔡元长也挺不容易的……”章惇凑到了武好古的耳边,“你就这么办……保证可以把蔡元长打发到海州来养老!”

    ……

    蔡攸快步走在自家的豪华富丽的庭院之中,满脸都是喜色。

    这座庭院位于开封府的新西城,距离西皇城很近,是蔡攸半个月前从潘孝庵那里“赢”来的——潘孝庵“好赌”在开封府的官场勋贵中是出名的,而且他是逢赌必输(他的口头禅就是“财运太旺不好,应该输掉一点”)……这几年输出去的钱财总有几百万了。可就不知道为什么,别人输钱输到家破人亡,可是他的钱却越输越多!

    不过今天蔡攸满脸的喜色和赢了潘孝庵一栋豪宅没有关系,而是和一个人的死有关!

    他刚刚得到消息,黄庭坚去世了!

    苏东坡、李格非、黄庭坚……短短的时间内,和蔡京作对的高官大佬接连去世,这可真是太好了!

    满心欢喜的蔡攸穿过一间间庭院,一条条回廊,最后到了后花园中。这处后花园也是极为雅致的,小桥流水,假山凉亭,水池上还布满了墨绿色的荷叶。

    蔡攸快步走过架在水池上的小桥,到了凉亭之外,冲着正在亭内对弈的两人一拱手:“父亲,叔父,孩儿刚刚得到消息,黄鲁直昨天晚上过世了。”

    正在对弈的,就是蔡攸的父亲蔡京和回京述职的蔡卞。两个老头都是一身清凉的薄衫,摇着大蒲扇。听到蔡攸的通报,蔡卞就是一声叹息:“没想到黄鲁直竟也跟着苏东坡一起去了!”

    蔡卞叹了口气:“也算不枉此生了……国子监祭酒也做过了。”

    “死的早了!”蔡京摇摇头,“要是再多活几年,等他的学生们在官场上崭露头角,他就肯定要拜相了!”他忽然抬头,看着弟弟蔡卞,“元度,辟雍学宫必须拿在咱们手里!”

    他顿了顿,“现在章子厚、曾子宣一起合开了格致大书院,赵明诚又做了青城学宫司业,苏家和武好古还一起控制了云台学宫……如果不能把辟雍学宫拿下,再过个十年八年,就没人替咱们办事儿了。”

    听到这里,蔡卞的眉头忽地皱了起来,“大哥儿,咱们不是要禁掉武好古的伪学吗?怎么还……”

    “《实证论》、《理性论》当然得禁止了!”蔡京道,“现在不禁止,将来早晚要出乱子!不过那些造桥修路的工匠之学,那些治病救人的医术,那些用兵打仗的武夫学问,还是很有用的。

    武好古想用这等微末之道替代儒家大道,成为正统,当然是不行的。但是武官、伎术官,还是可以用学宫出来的生员。特别是武官……官家已经下了决心大办府兵了。要大办府兵就得有一批生员出身的武官。高师严在西北不就靠兵学司出身的生员大杀四方的?所以这五大学宫就该替朝廷输送武官和伎术官,而不应该去抢寒门士子的晋升之路。”

    “元长,你想插手练兵?”

    蔡卞已经感到不妥了。这兵权在宋朝,可是不大能碰的东西!

    “愚兄心中有数的。”蔡京笑着说,“当今的官家不同意以往,是大宋开国以来,除太祖皇帝之外的第一雄主!他是要复燕平夏的。现在西贼已经平复了,就剩下燕云故土了……这事儿我们兄弟总要替官家做了。所以这兵我们可以不去练,但是这将,还是得用些心思的。要不然官家就得依靠高俅、武好古去恢复燕云了。

    如果他要大用高俅和武好古,那么你我兄弟还能安居高位吗?”

    蔡卞轻轻点头,“可是不用高俅、武好古,谁又能督军北复燕云呢?”

    “元度,你去当个宣帅怎么样?”

第851章 军事家补习班() 
    六月盛夏,整个中原大地,就跟放在火上烤一般。

    官道上的行人和往来车马少了许多,沿途的馆驿草市也冷清了不少。这个时节,可真不适合外出赶路。

    不过似火的骄阳却阻不了武好古北上的步伐。他的妻子潘巧莲,侍妾西门青,外室杜文玉在去年年末的时候都相继怀孕,今年秋天就该分娩了。另外罗汉婢也在不久前给他添了个儿子,现在正等着武好古赶去起名儿呢。

    所以天气再热,武好古也得赶回界河商市。

    此外,还有一个武好古必须尽快赶回界河商市的原因,就是他得履行对章惇的承诺——将章援培养成为绝世儒将!

    这事儿在海州是没法办的,因为云台学宫所属的骑士学院并不在海州,而是开在了界河商市。章援要想成为名将,他自己也不能完全不懂啊,总得有点三脚猫功夫吧?所以武好古准备让慕容忘忧给他办个军事家补习班!

    呃,这个军事家还能靠上补习班当上?

    其实章援也有这样的疑问。让武好古介绍几个特别能打的帮手好像还比较靠谱,他自己去参加补习班……能行吗?

    “行啊!”和章援并辔而进的武好古抹了把额头的汗珠子,又啜饮了一口被太阳晒热的酸梅汤,“致平兄,其实吧,许多带兵打仗的武将都是不懂装懂的外行。我去找几个高手给你补习一番,你就有点懂行了,这就比他们强了。如果再给你找几个能真善战的军事机宜,就足够让你在西北大显身手了。”

    好像有点道理……章援想了想,又问:“那要怎么补呢?是不是要补《武经七书》?”

    所谓《武经七书》是北宋朝廷作为官书颁行的兵法丛书,由《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等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

    这些书都是很好的,既有战略的,也有战术的,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宋军的战斗力一直堪忧,什么战略都执行不好。至于战术方面的内容就更没啥用了,因为宋朝的军制、装备、战斗模式和《武经七书》中的内容完全脱节。所以学了也是白学,除非要另起炉灶再见一支军队……

    “这个不需要了,”武好古笑着摇摇头,“你们浦城章家可是累世名门,子弟当然都是允文允武的,你堂兄章子平还以射箭之技震惊辽国呢!致平兄的武艺武略想来也是不错的吧?”

    章惇的家世可比苏东坡、蔡京好多了。他家老祖是五代时闵国的重臣,后来投降南唐还当重臣,再投降大宋照样做官,也算投降出了一家开国小功臣。后来又有不少长辈在朝为官,也算是代代有名臣。

    而这样的世家子弟,也就有机会接受允文允武的教育了。那个章衡是个文状元,射箭还达到了武状元的水平。出使辽国的时候不仅秀了一手射箭的绝活,还留心辽国的边防,发现辽国在山后八州布置空虚,还提出了出兵偷袭的建议,可把少年宋神宗给吓坏了……

    至于章惇的儿子章援,当然也走了文武双全的路线。这个武好古从他骑马的潇洒劲儿就能看出来了。要是没练过,绝对骑不出这样的水准。而且章援的坐骑也不是寻常的走马,而是一匹高大的青唐马,多半是他在西北军前做官的时候得到的。

    “崇道兄,你的武艺看上去也进步颇大啊。”对于武艺,章援也算是内行,他看武好古骑马的姿势,也知道他这些年一直在练习来着。“等到了界河,咱们寻个机会笔试则个如何?”

    “好啊!”武好古笑吟吟点头,“不过致平兄得先补完了军学……可有一大堆东西要学呢,有《步兵学》、《骑兵学》、《战术论》、《工兵学》、《火药兵器学》、《辎重学》。哦,我还让人编纂了一本《古拉姆兵论》,你也得读通了。”

    骑士学院其实也教《武经七书》,但这只是一门课程,而步兵学、骑兵学、战术学、工兵学、兵器学、武艺、马术、辎重等等的也是必修课程。这些课程章援是不可能按部就班学完的,那得花上三年时间呢!不过课本却能让他记牢了——人家可是礼部试第一!说是天下第一聪明人也不为过,智商起码130,背几本书还不跟玩似的?

    不过智商起码130的章援还是有没听明白的,他问:“《古拉姆兵论》?这是……”

    “黑汗回鹘和天方教诸国最流行的兵制就是古拉姆。”武好古说,“古拉姆是波斯语,意思是经过训练的奴隶。”

    “奴隶?”

    “就是奴隶!”武好古道,“天方教诸国都是存在奴隶制的,他们的君王和大臣会购买突厥种的少年进行长达七年的严格训练,将他们调教成精锐之兵,再用他们组成自己的卫队。黑汗回鹘也是天方教诸国之一,自然也养了古拉姆兵。”

    “还有这种军制?”章援摇摇头,“使奴隶为兵,难道就不怕这些奴隶造反,反噬其主吗?”

    “名为奴隶,实际上也是待遇优厚的。”武好古笑着,“会不会反噬其主不知道,不过肯定得小心应付。”

    章援点点头,心里对武好古的兵学又佩服了几分——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武好古在西征黑汗回鹘之战开始前,就把人家的兵制摸透了,还编成了书,看来这一战打不赢都不可能了。

    ……

    同一时间,在高丽国西京平壤又小又寒酸的宫殿里面,已经变成大外交家的纪忆,正跪坐在高丽国大王王颙对面,用一口流利的高丽话在劝说着这位精神萎靡的大王。

    “大王殿下……高丽国要图强,一定要认清现实!北方的大辽和女真,根本不是高丽可以觊觎的。加固千里长城,稳守防御,才是图强的根本。而高丽可以伸张国威的地方,只有南方的日本诸岛。日本国自唐朝末年时开始锁岛自闭,到现在已经200多年了。原本可以在日韩之间海上纵横的国家,如今已不复存在。日本岛国,若无水师护佑,就是有国无防,万里海疆,处处都可以突入。他们的锁国,其实是锁住了自己,是掩耳盗铃之举。如此愚昧无知之国,正是上天留给高丽人吞并的对象啊!你们高丽如果不抓住这个机遇,那么我们的沿海市舶制置使就要奏请天子,发兵东征日本国了……”

    王颙努力听着,他感到非常困倦,浑身没有一点力气。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得病了——好像是被眼前这个穿着绿色官服的大宋奸臣给吓,也许是给气出毛病的。

    大宋的奸臣显然不止武好古一个啊!这个姓纪的也够奸诈的!居然收买了蔚州上下不少官员和府兵,让他们帮助雇佣民伕去修筑城池——在高丽国的土地上,利用高丽国官员和民众,去修建了一座宋国的城池!真是太奸诈了!

    现在宋朝的奸臣怎么那么多,那么奸呢?看起来大宋也是主昏臣奸,就快亡国了。还是高丽国好,臣子们个个都那么老实可靠。哦,那个李汝霖例外,犯了错不说,还因为怕死带着家人奴仆一起逃到绝影岛上去了。

    不过这个宋国奸臣提出的南征日本的办法……也是个办法!

    至少比继续去打生女真要强!生女真实在太厉害了,个个都打不死的妖怪似的,高丽国的战士在人家跟前和豆腐渣似的。

    相比之下,日本国的兵应该没有那么厉害吧?

    可是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