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6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酝χ炅笋哺谜派逃⑸狭恕U飧鲇蚁啵且欢ㄒ鲆蛔龅模

    “苏辙如何?”蔡京忽然问。

    “苏辙?”

    “他可是……”

    “元长,能这是何意?”

    蔡京笑着:“他是旧党。可是今年还是建中靖国五年啊!如果不出意外,明年就是建中靖国六年……再说了,你们觉得现在还是绍述和更化之争吗?

    西平王现在还在开封府忙着给官家生个孙子出来呢!收复燕云想来也是等个机会罢了,绍述、更化,也已经过时了!我等朝廷重臣,现在应该与时偕行,不能总想着熙宁、元丰、元符年间的事情。所以咱们和苏辙,也不能算是敌人了。”

    还别说,蔡京的话很有道理啊!

    张商英、邓洵武和刘逵三个仔细一想也对啊!绍述什么的,无法就是拿富国强兵忽悠官家。现在是国不富还是兵不强?官家刚刚搬进了崭新的琼林宫,西贼也被揍得喊爸爸了,而且西北的战事一停止,军费开支肯定大减,又有了个不大花钱的新府兵……所以富国强兵什么的,对赵佶没有多少紧迫感了。

    而且帮着赵佶富国强兵的也不是“绍述”,而是高俅、武好古这帮幸近,哦,现在不能说他们是幸近了,人家是有真本事的!

    “如今咱们和苏辙、韩忠彦、范纯粹其实都是旧党了,”蔡京苦苦一笑,“经术造士又如何?研习汉唐经学又如何?在《实证论》和《理性论》面前,不一样是陈旧之说?不一样要用实践来检验,用理性来推论?

    而且实证派有三大学宫,七大学院,六门基本之科,十一门专业之科……所传授的学问,可比经术之学更深更广,而且还能不停精进,不再是故步而封。你们难道不觉得危险吗?”

    传统的儒家学问不说是停滞,至少也是发展缓慢的。宋朝的儒学只是终结了汉唐经学,并不能说比汉唐经学高明多少。至少“学以致用”的荆公新学看不出有多高明。倒是起源于北宋的理学、心学倒是大有精进。不过现在理学和实证学派一样,都是传统儒学学者眼中的异端——用后世比较能理解的归类,理学、心学都属于唯心主义,而《实证论》和《理性论》无疑是属于唯物主义的。

    也就是说,对蔡京等人所坚持的荆公新学而言,现在左边是唯心主义,右边是唯物主义,两边一起挤压……蔡京要守住自家的学术阵地,得有多大的学问才够用啊?

    而学术阵地失陷的后果,是远比后世人们想象的要严重的!

    要不然王安石也不会在主持变法的同时创立荆公新学,建立一个学派来推行自己的主张了。而蜀学的代表人物苏东坡和关洛之学的首领程颐也就不会遭受那么大的打击了。

    蔡京接着说:“据我所知,苏辙虽然是苏东坡的弟弟,但他并不同意实证学派,也不赞同理学。他的学问和咱们的荆公新学虽然不一样,但终究是一路的。

    如果咱们能把苏辙摆到右相的位置上,一来可以顺了官家建中靖国的意思;二来也能稳住韩忠彦、范纯粹、范纯礼等人……他们和苏东坡不一样,和云台学宫也不是一路的。”

    蔡京推苏辙上台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就是挡住对自己威胁比较大的张商英和吕惠卿——这两人都是新党大佬,资格又老,如果当了右相新党就不是蔡京的一言堂了。

    而苏辙对蔡京的威胁就小多了,苏辙不可能当上新党的首领,而且赵挺之入政事堂是肯定的。到时苏辙就是个光棍,能有多大用处?

    再说了,蔡京也不会无条件支持苏辙。他想让自己的弟弟蔡卞入主国子监!

    蔡卞可是当过尚书左丞和知枢密院事的大人物,而且也是熙宁三年的进士,入仕35年,又以学问著称,如何不能屈就一个国子监祭酒?

    而蔡卞一入国子监,就会想方设法化解辟雍学宫生员伏阙上书的危险。这样到了今年冬天,蔡京就能煽动公车上书,一举把实证派打成伪学了!

    ……

    武好古这些日子,都在张罗着苏东坡的身后之事,这也是他滞留在开封府的理由。

    苏东坡是以右相的地位去世的,自然是极尽哀荣。先是官家赵佶照例宣布废朝三日,以示哀悼,然后还有追封了王爵,追赠了太傅,还赐下了“文忠”的谥号,配享孔庙等等——等到赵佶自己驾崩的时候,如果北宋还在,他老人家也没去雪乡打猎的话,苏东坡肯定还有配享太庙!可谓是人臣之极了。

    不过这些死后哀荣的事情,也不需要武好古去运动,都会按照惯例赐下。而武好古帮着张罗的,则是安葬苏东坡的墓园和苏东坡的三个儿子守孝的地方。

    苏东坡是四川人,老家是眉州,他爸爸苏洵也埋在那里。不过苏东坡并不一定要归葬四川,历史上他就和苏辙一起埋骨在了许洛古道上的小峨嵋山麓。而如今苏东坡遗命中的埋骨之地,则是海州云台山,就埋在云台学宫之旁。

    这样一来,苏东坡的三个孝子也不必扶柩入蜀,也不需要在四川老家守孝,而是可以前往云台山隐居。一边守孝,一边还可以在云台学宫里面做学问,还可以关心天下大事。

    而苏东坡灵柩入云台山和苏家三子在云台山守孝时的生活,当然都是武好古要尽力张罗操办的。

    总之,很大一堆事情,而且武好古还得前往海州一段时间。

第835章 三教合一传真理() 
    苏东坡的灵柩是通过运河,走水路往海州而去的。可不是一艘船,而长长的一溜官船,首尾相接,十好几艘。其中最大的一艘当然摆着苏东坡的棺材了,上好的楠木棺材,里面除了苏东坡的尸体,还有一堆陪葬品,主要是字画,有武好古的,有米友仁的,有黄庭坚的,有苏东坡自己的,有杜文玉的,有张择端的,当然还有拥有四海的天可汗赵佶的瘦金体书法作品《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总之,后世要是给谁挖出来的话,一百个亿都有了……

    有那么多的宝贝,当然得找个好地方埋葬苏东坡的棺材了。所以武好古还带了一船会看风水,会分金定穴的道士,有万寿宫的无极真人刘无忌,画仙观的青一散人郭青衣(郭小小)带领,也跟着一块儿去了海州。到时候得让他们寻个可以保佑苏家后人升官发财的宝穴把苏东坡埋了——武好古真的不知道刘无忌和郭小小还会分金定穴。

    道士负责分金定穴,和尚就负责超渡亡灵!请了大相国寺的高僧烧猪院和尚惠明禅师,界河大相国寺方丈智深禅师,少林寺达摩院首座玄寂禅师。个个都是得道高僧!一定可以把苏东坡超渡到西天上去的。

    佛道两家都齐了,儒生当然不能少了。苏东坡的几个儿子是儒生,他的得意门生武好古、李廌、姜唐佐、潘大临、潘大观也是儒生,还有一个“顺道遇上”的元符三年礼部试第一的儒生纪忆之。大家伙儿一块送苏东坡的灵柩去海州云台山下葬,路上倒也挺热闹的。

    当然,送葬的队伍还是要严肃一点的,路上也不好搞什么娱乐活动,所以大家每天就聚集在纪忆那条超豪华的“游船”上……讨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什么的!

    呃,可是真的在讨论啊。

    “……我的意思,还是要走三教合一的路子,要不然大教化团也不用去教化别人,自己就得掐起来。”

    “可三教怎么合一?”

    “可以这样说,太初有天理,便有了佛、儒、道,佛治人心,儒治家国,道法自然。也就是天理生出佛、儒、道三教,三教各司其职……”

    “这可不行,佛祖才是最大的!阿弥陀佛!”

    “老君才是最大的,无量天尊!”

    “嗯咳,明明是天理最大,天人合一,天人一理……”

    吵起来了!

    和尚、道士,还有理学大儒侯仲良在谁最大的问题上,那是谁都不服谁的。

    三教合一在宋朝时是个热门话题。不仅二程理学走这个路子,苏门蜀学也想要三教合一,便是王安石的荆公新学也从佛道之中吸收了大量的养分。

    可是这种三教合一都是儒家在向佛、道学习,而不是真正的合一。

    而现在,儒家有了武好古的《实证论》和《理性论》,已经有了一条唯物主义的路线,没有佛、道(指道教)忽悠人的理论也不要紧了。唯物主义什么时候怕过唯心主义?

    不过武好古为了方便儒学的外传,还是提出了三教合一的理念——不是作为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大儒提出的,而是作为理学大儒提出的。

    武好古看了一眼眉头微皱的纪忆,他从一开始讨论到现在,就没有表面过立场。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想把摩尼教的一套东西也加进来?

    “忆之兄,”武好古道,“你怎么看?”

    纪忆摇了摇头,“崇道兄,这不同教派之间的合流,据我所知就没有成功的先例啊。

    信神这回事儿,其实是越纯越好的!譬如天方教、景教都是一个神仙……佛教和道教的神仙已经多了,如果再搞个三教合一,恐怕太乱太杂了。”

    还别说,纪忆这个儒生的知识还真是挺杂的,什么都知道一点,很有点杂家的意思。

    “也有道理。”武好古点了点头。

    理学其实有点一神教的意思,只是儒家从初始开始就不立神,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所以程颐也没办法把理学变成天理教,他没有办法立神,也没办法虚构神言。

    对于信徒而言,神言是不容置疑的,自然也就没有进行实践建议和理性推论的必要——或者只能用实践和理性证明神的存在、正确,而不能得出相反的结论,要不然就要烤肉了。

    从这方面来说,没有立神的儒学其实更容易接受理性和实证。

    不过理学的不立神只是因为受到儒家“源代码”的牵制,没有办法立神。这个问题只是在中原存在,到了西域这种没有儒学基础的地方,天理和胡安拉,和天父完全可以是一回事儿。

    “不如这样吧,”武好古想了想,“三教合一的旗帜暂时还是要举的,至少在西域,将来可能还有南洋必须这样。”

    传教还得靠忽悠啊!历史上西方殖民者不也传天主教、基督教吗?也没听说他们一上来就把牛顿三大定律传给殖民地人民啊。

    他想了想,又道:“大教化团就是三教联手……没有一个合一的说法怎么能行?不过等大家到了西域,开了寺庙、道观、书院后就各教各的。只是一点要遵循,那就是三教本一家,不能自相残杀,而且也不分地盘,不分彼此。”

    “这倒可以!”

    “行!”

    “阿弥陀佛,就这样了。”

    “无量天尊……”

    武好古点了点头,又对身边的何天然何大状师道:“拟一个……三教盟约吧!把三教一家,不自相杀,不分地盘,不论彼此,同心联手都写上去!”

    “帅司,”何天然想了想,又问,“要不要写上如有违反,天打雷劈,三刀六洞?”

    怎么听着像黑道拜把子!

    武好古看了看在场的和尚道士还有侯大儒——歃血为盟的是他们,武好古是幕后金主,不参与结盟的。

    “也行!”大儒侯仲良道,“都写上去吧,待会儿杀只鸡,咱们歃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