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6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雄烈士吧?

    可是死在秦王川……在契丹大军潮水一样南下攻打开封府的时候,自己却在鸟不拉屎的秦王川等死,就是死了也憋屈啊!

    胸口的伤处虽然还传来阵痛,但是整个人却清醒了许多,烧已经退了。一个医官正小心翼翼地将裹在他胸前的纱布撕开,露出了已经结疤的伤口。然后高永年就听见那个医官大松了口气:“好了……总算愈合了,也没溃烂,看来性命保住了。”

    性命保得住?高永年心想:那得问问外面包围的契丹人和党项人啊!

    “……战况如何?知道外面的情形吗?河东、河北那边怎么样了?”

    一个高永年的侄子趋前回答:“禀太尉,围已经解了!契丹人是三天前撤围而走的,然后党项人也解了围困,只是派出大批游骑在俺们的南面活动,不让俺们和水波城间的道路畅通。不过钟帅司还是派出了死士突破了西贼的封锁给俺们送来了军令,让俺们今天晚上就全师撤离秦王川,水波城方面会派出大军接应。

    至于河东、河北,似乎还算太平。契丹人似乎不想和俺们大打出手,只是派兵增援了西贼。”

    那可真是谢天谢地了!高永年大宋口气,他最早的军职就是在河东路,太知道河东路的防御有多单薄了。诺大的河东路,系将禁军只有12个将,其中4个还是驻扎在河东路下的府麟路,名义上是防备西贼的,实际上是看着府州折家的……

    如果不计算折家的兵马,整个河东能战的兵马顶天就是六万,可以和西军精锐相比的,恐怕连一万都没有。

    契丹人真的要打过来,说不定一路扫到太原城去了!

    至于河北军的情况就更糟糕了。河东军还要防个西贼,至少府麟折家还有点儿精锐可以用。河北有什么?界河商市?等着被契丹人抢光吧!

    高永年正琢磨到这里,种师极、种师中、刘延庆他们仨都急匆匆跑来了。

    在高永年晕晕乎乎的这些天中,困在秦王川的四万宋军就是有他们仨在主持。其实在得到钟傅的命令前,他们就已经准备好突围撤退了——因为军粮和随军的骡马牲畜都差不多吃完了。

    再不走,就只有等着饿死了!

    不过要走也不容易,因为在一个月前的大战中,高永年、种师极所部的损失非常惨重——远比数字上反映的要惨重!五万人的大军中有一万人阵亡、重伤或者失踪。损失似乎是五分之一,但是五万人的总兵力中是包括辅兵的,真正的战兵不过三万左右。

    也就是说,一个月前的那场大战让高永年和种师极损失了三分之一的战力。

    而且,在大军溃败回营的过程中还遗失了大量的长大兵刃和神臂弓。

    高永年已经支撑着坐了起来,因为晕晕乎乎的已经个把月了,人也没什么力气。一个亲兵给他端了一碗马肉汤,喂他喝了半碗,整个人顿时有了点精神,头脑已经完全清醒了。

    “……朔方路的高太尉已经当了兴灵宣抚,管勾六路军事,还领了同知枢密院事的衔。这次给俺们解围的方略就是他定下的,三路大军合击西贼,其中高太尉亲领六万大兵扑击兴庆府!围困俺们的契丹人应该是去援救兴庆府了。这是俺们的机会,不如今晚就走吧!”

    种师极又快又急的说了大致的情况,高永年的眉头却紧紧拧了起来。

    高俅居然率军扑击兴庆府!这个胆子也忒大了……从盐州白池城出兵攻打兴庆府是要过戈壁瀚海的!这几乎就是背水一战,如果不利,连退兵回去都很困难。

    如果高俅败光了朔方路的实力,契丹人恐怕就要乘虚而入,到时候整个陕西都要动摇了!

    “高师严太过弄险了!”高永年摇了摇头,“万一有失,大宋可就有灭顶之灾了!

    ……那咱们今晚就走吧!无论如何,总是欠了高师严一个人情啦。若是能活下来,这条命就是高师严给俺们的!”

    种师极道:“太尉,既然您醒转了,那大局还是您来,末将就率部殿后吧!”

    高永年摆摆手,“俺这样还如何将兵?彝叔,你来指挥吧。”

    ……

    夜色降临,瀚海戈壁之上,大军浩荡。

    眼看得前面就出现了一个只剩下半截,焦黑的堡坞残迹,从外观上看,应该是不久之前才被遗弃和破坏的。

    看到眼前的景象,高俅所在的中军队列中的军事机宜们都低声议论起来。

    “直娘贼的,又毁了一处水井!”

    “西贼一定是怕了宣帅,只有坚壁清野一个法子了。”

    “没错,西贼害怕了。而且靠毁坏水井根本挡不住俺们,不过是二百里的沙地,又不是两千里。三四天就能走完了,这点水俺们还背得动!”

    “快些走吧!今晚再走个二三十里,这样后天就能和西贼、契丹大战一场了!”

    “可惜西贼和契丹人的脑袋不能换房子了……要不然这一役打下来,俺们就能有新房子住了!”

    “俺们现在跟着宣帅,将来还怕没有大房子住吗?等打完这一仗,宣帅可就不是同知枢密院事,而是正牌的知枢密院事了!”

    “那可就太好了,有了高枢相执掌枢密院,俺们这些武官可就有立功的机会了……”

    军事机宜们的兴致都很高,而且都把自己当成了高俅夹带中的人了——不过这也是事实!虽然他们都是从类似近代军校的兵学司学堂出来的,可是依旧不能脱离这个时代。要他们将自己看成国家的军人是不现实的,他们就是枢密宣帅高俅的党羽。和高俅的关系,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而且他们这些人已经发现自己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了。这个时代宋朝的武将无非就是世家出身和行伍出身两种,可他们却是学堂出身的武官——这并不是读过书的武官的意思。而是因为上了几年军学堂才成为了武官,这让他们拥有了其他武官和文官所没有的,丰富的,系统的,实用的军事知识,同时也让他们成为了一个非常容易抱团的军官集群。

    他们,需要在重文轻武的大宋找到自己的位置!

    高俅听着这群机宜在高谈阔论,心情却愈发沉重了。他已经明显感到了这些军事机宜的与众不同之处,他们并不怎么害怕文官,在东华门外唱名的好汉跟前也不感到自卑……他们不过是在兵学司学堂里面呆了四年,如果换成云台学宫出身,又考了右榜进士才成为武官的“书生将军”,还会心甘情愿被左榜进士出身的文官压着吗?

    东坡先生和武好古看来真的错了……

    就在高俅陷入迷茫和思考的时候,他的心腹李永奇忽然策马到了跟前,“禀宣帅,远拦子发现西贼的大营了!”

    “发现大营?”高俅一愣,“你们把远拦子放到哪儿去了?黄河边上?”

    “没有,”李永奇摇了摇头,“是他们进入沙漠了!就在沙漠的边上立了寨子,还拉出了二三十里,就拦在俺们面前。”

    “看来是不愿意让俺们走出沙漠。”高俅哼了一声,“多远?”

    “七八十里开外……最快明天就可以接战了。”

第789章 撼山易,撼高家军难 十六() 
    大白高国兀卒乾顺,在第二天清晨时也得知了高俅大军已经落入圈套的消息。

    没错,是落入了圈套!至少在兀卒乾顺看来,高俅已经落入了圈套,成了十余万西夏——契丹联军的猎物了!

    这个圈套并不是乾顺、察哥两兄弟原创的。而是他们很牛逼的老祖宗李明德和元昊父子留下来的。这对父子和宋朝作对的时候,其实是做了最坏的打算。因此就将老巢从黄河东岸的西平府(灵州),迁到了依托黄河和大漠的兴庆府。

    在如何防御兴庆府的问题上,明德、元昊两父子同样有他们的安排。如果敌人自东方而来,那么依河而守或凭城而守都是中下之策,上策则是将战场摆在沙漠的边缘——400里瀚海或200里大漠(在盐州白池城被宋军占领的情况下,宋军需要穿越的沙漠就只剩下了200里)都不是那么好走的。只要能提前毁掉沙漠中的水源,就能让来犯的大军陷入缺水的困境。

    哪怕敌人带足了饮水,也坚持不了几天的。所以明德和元昊就计划将敌人堵在沙漠的边缘,不让他们接近黄河取水。

    这样堵上几天,把敌军的饮水耗尽,就能让他们自行崩溃了……

    计划是祖宗定的,而且看起来也万无一失,乾顺自然要照办了。所以他就和耶律斡特剌商量,将大军营寨摆进了瀚海沙漠的边缘。而且摆了个三十里连营,正好挡在从白池城通往黄河的最近路线上。

    绕当然是能绕过去的,不过绕个道又得在沙漠里面多走几十里……这差不多又是一天的路程。

    “兀卒,看来高俅不过如此,可以一战而破之了!”

    说话的是太师尚书令梁国公嵬名安惠。他是眼下西夏的第三号人物,仅次于兀卒乾顺和晋王、都统军察哥。

    不过他的年纪却要比乾顺、察哥兄弟长了许多,今年已经四十多岁。在梁氏集团倒台后,作为西夏王族中的老前辈,得到了乾顺的重用,出任了太师尚书令,也就是西夏的首相。

    “还是要小心些,来着毕竟是高俅啊!”大辽的南院枢密使耶律斡特剌也在乾顺的大帐之内。他显得非常谨慎——在一个月前现场观看了秦王川大战后,耶律斡特剌真的有点害怕了。

    因为宋军在秦王川战场上展示出来的战斗力,分明就在寻常的契丹军将之上啊!

    而且,秦王川的宋军还不是最厉害的。这一次越沙漠而来的高俅率领的朔方军才是最厉害的,在明堂川之战中,人家的500甲骑就摧破了皮室军的1000具装,还把河清军的上万大军一阵好辇。

    这样的精锐,还在高俅这等名将手中掌握,小心谨慎一点总是不错的。

    “老郡王且放宽心,”兀卒乾顺笑着,“这一次俺们有十余万大军,而且还有营寨可以凭借,实在是万无一失啊。而且还有老郡王的三万契丹精锐压阵,就是吓也吓死高俅了!”

    高俅可不怕!耶律斡特剌心说:怕的是本王啊!本王带着三万不能战的“契丹天兵”,可万万不能让高俅撤掉虎皮,要不然阻卜和女真都得起来造反!另外,也不能让党项人知道契丹的精兵早就不能打了……要不然,乾顺他妈可在开封府呢!

    想到这里,耶律斡特剌拈着胡子,装模作样说道:“好!本王就带着三万儿郎给兀卒压阵!所以你就放心去打吧!”

    “那便多谢老郡王了。”兀卒乾顺哪里知道耶律斡特剌带来的三万人马都是废柴?他只知道有了“契丹爸爸”给自己撑腰,高俅这厮是必败无疑了!

    正想到这里,外面进来一员六直禁军的指挥使,向兀卒乾顺行了一礼,然后禀报道:“兀卒,探子来报,说是宋狗的兵马已经到了三十里开外。”

    “呵呵,来的好快啊!”兀卒乾顺笑着对耶律斡特剌说,“老郡王,可要和寡人一起去观阵吗?”

    “好啊!”耶律斡特剌摸着胡子,“老夫就随兀卒去瞧瞧宋军的行伍……他们可是在沙漠里面走了170里了,这可不容易啊!也不知高俅的兵马,能不能易于常理?”

    ……

    高俅的宣抚帅旗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