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5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童贯知道赵佶是比较冲动的,看到武好古、童贯、高俅的奏章,再加上苏东坡的上疏,肯定会批准改革。

    官家一批准,呵呵,篓子就捅大了!自有一帮拍马屁的文官武将去附和,武好古、童贯、高俅三人不就解套了?

    “好!”武好古举着酒杯大笑起来,“还是道夫兄有办法!小弟佩服,小弟敬道夫兄一杯。”

    童贯举起一只手摇了摇,“大郎,你且慢敬酒,咱家还有事儿要请你帮忙。”

    “说甚帮忙?”武好古豪爽的一挥手,“大官的事儿就是我的事儿!且吩咐吧!”

    “好!”童贯笑了笑,“那咱家就说了!咱家的朔方路眼下还是草创,一穷二白,除了土地啥都没有,可怎样才能尽快兴盛起来?”

第754章 没有实力武大郎 手握重兵是童贯 完() 
    如果说武好古在军学上崭露出的本事还能稍加掩盖,那么界河商市如今的繁华,却把他在经营方面的才干完全展露出来了。

    若是说武好古不会打仗,人家兴许还能相信。如果武好古要说自己不会经营,那无疑是在说一个极大的笑话了。

    而且通过经营界河商市,武好古还积累起了一批善于经营的人才!

    这可都是能办实事的人才,不是那种大道理一堆,实干才能没有的人才。

    对于武好古的能力和他夹带里的人才非常了解的童贯,现在自然想要借助武好古的本事来经营朔方路了。

    北宋朝廷对地方的压制是比较厉害的,据说是“钱也收了,兵也收了,刑罚也收了”。不过在西北地方还是有点特殊政策的,适当放了点权,让地方上有点腾挪经营的空间。因此童贯也想努力经营一下朔方路。

    说句真心话,童贯虽然是后世公认的奸贼,但是谁都不能否认,他是一个很有事业心的奸贼,是奸贼中的劳动模范,为了大宋江山东征西讨好不忙碌。至于后来宣和北伐的失败,其实责任也不在他一个贼身上。真要追根溯源,大宋朝的历代官家,才是最大的责任人吧?

    正是他们这些重文轻武的君王,让大宋变成了一个很难放开手脚练出一支精兵的国家。

    要不然,就是这次无定河之战中出现的“军事革命”的苗头,好好呵护一下,浇点水,施点肥。保管长出一支半近代化的军队,哪怕没有火枪大炮,拼长枪、弓箭和刀盾,也能扛住塞外辽东的各种“敢达”了……

    武好古看着一心求教的贼中模范,轻轻叹了口气:“道夫,朔方路和界河商市终究是不一样的。界河商市之所以可以在那么短的时间里繁盛起来,的确有其得天独厚的方面。而朔方路虽然也是边地,但是没有水运之利,交通实在太过不便了。”

    在北宋做了几年商人的武好古当然知道这个时代陆上运输的成本有多吓人了。所以远离海洋,又没有内河运输可以依靠的地区,想要发展成工商业中心是根本不可能的。

    甚至连资本主义农牧业都很难发展起来农产品陆上运输的成本是难以承受的,哪怕土地成本为零,朔方路的农产品运输到关中地区大约就没有一点竞争力了。

    童贯皱着眉头问:“可是朔方有青盐,还有无边无际的草原可以养马啊。”

    武好古摇摇头:“青盐不过是二三十万缗一年,再多的话别处的转运司怕是要跳起来了。至于养马,那是群牧监的烂摊子,会让朔方路置司插手?”

    “群牧监又养不好马。”高俅连连摇头,“开封府的禁军马兵一半没有马,剩下的也没像样的战马……这不都是群牧监的错?”

    武好古一笑:“马养不好,土地可有许多啊!群牧监在熙宁变法的时候一年就能收上三十万缗的租子,被各级官吏贪墨的怕还得翻上一倍!

    现在有了河套草原这等养马的好地方,群牧监还不得把中原的马场都租出去,然后把马养到朔方来?如果咱们能从中抠出个上百万亩再安置一些骑士就很好了,让朔方路大办马场是基本没戏的。”

    童贯轻轻点头。武好古的分析不错,朔方路的马场的确办不成,群牧监绝不会让步的。而青盐……能到手的利益的确不多。

    武好古接着又道:“再说了,朔方路要不了多久就会有转运司或是转运判官司的,青盐一定是归转运司的财路。”

    童贯拈着胡须,看着武好古,似乎在等着他的对策。

    武好古道:“朔方置司可以染指的,只有营田和冶铁,前者是府兵屯田,交给转运使是没道理的,理应由一路置司把持。而后者则是干系军政外交的大事,必须由置司控制!”

    “冶铁还干系外交?”童贯有些不解。

    说冶铁为打造兵器倒是个理由,说冶铁干系外交就有点牵强了。

    “当然,”武好古道,“河套草原至少一半得归咱们,这样咱们距离阻卜草原就很近了。

    阻卜各部落民风极其彪悍,和契丹多是世仇,因此不时起兵反辽。但是困于契丹人的铁禁,难以给辽国以致命打击。现在河套草原半在我手,向阻卜走私铁器的条件成熟。而这等事情,又怎是不知边事文官能做好的?就算他们能办好,也难免走漏风声,引起不必要的战祸。所以应该由制置司直接掌控。”

    武好古其实根本不想买铁器给阻卜人……那是蒙古人啊!超凶的,契丹人和他们一比简直就是草原小白兔。不过这是个染指冶铁业的机会啊!

    “好!”童贯拍了拍手,“这个理由找得不错!统万城就是西贼的冶铁务所在,城内还有不少铁匠,正好利用起来。”

    武好古笑道:“听说大官在青唐城还拘了不少蕃部铁匠?”

    “没错!”童贯笑道,“都押在延安呢!”

    “不如都拘到统万城来吧。”武好古装模作样思考了一下,“不瞒大官,某家手底下的工兵指挥里面也有善于冶铁和开矿的。不如就让他们把统万城的冶铁务先管起来,西夏剑、青唐甲可都是好东西啊!”

    说起来真是丢人,惶惶大宋的冶铁技术居然比西夏、青唐这样的蛮夷都不如,至少在质量上不如人家。

    所以武好古不能放过这个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机会……怎么都得把西夏、青唐冶铁的技术都拿到手吧!顺便再让朱行书和周大侠他们在统万成练个手。

    “如此甚好,就交给大郎你了。”童贯并不知道武好古打算,还以为人家真心帮忙呢,于是笑道,“对了,卖力气的苦力也不缺啊,这边生俘都有好几万呢!”

    “这些苦力还要用在屯田上,”武好古又说,“屯田的事儿置司也不能都交给州县。原本以为府兵不能打,现在看起来只要有精通兵学的军官负责指挥训练,府兵还是能战的。那么就没有理由把府兵交给地方州县了。

    而且这屯田要是搞好了,也是能有莫大收益的。”

    “屯田该怎么才能搞好?”童贯皱着眉头问。

    武好古笑道:“这个得去史书上找了。”

    “史书?”

    “是啊,”武好古道,“秦之耕战是怎么搞的,如今朔方路就该照着来啊!

    朔方路地处西北偏僻之地,三面受敌,地阔而人稀。用别处通行的办法,恐怕是治理不好朔方的。在我看来,将来十数年间,朔方路是不会有多少百姓的,而是会以府兵为主。既然百姓都没有几个,自然也不会有百业昌盛。所以朔方路就应该以屯田耕战为本。”

    “屯田耕战为本?”童贯拈着胡须,眼睛也眯了起来,看着还真有点儿奸贼的模样儿。

    过了半晌,他忽然笑了起来:“大郎,亏得咱家这个阉人是朔方路的经略安抚制置使啊。若换成他人,谁敢提出在朔方路屯田耕战?这可是要拥兵啊!”

    屯田兵也是兵啊!而且利用府兵屯田备战的同时,必然要选用大量的“新式军官”,这样就很容易在宋军原有的雇佣军体系外再造一个军系。

    如果童贯是个有卵子的堂堂男儿,怕是要让赵官家吃不下睡不着了。

    武好古摇摇头道:“其实也说不上拥兵,府兵就是五年的兵役,不可能成为道夫兄的私兵。而将来的带兵军官大多会是右榜进士出身,也会不时轮换。这样的兵马,还有何不放心的?”

    看上去是挺让人放心的……就是不知道后世用了这种军事制度的君主制国家咋老遇上革命呢?

    “说的也是!”不知道新式军队厉害的童贯笑着,“既然如此,就烦劳大郎走一趟开封府,替咱家运动则个。”

    童贯当然不合适自己跳出来说要“拥兵自重”了,哪怕他没卵子,别人也会怀疑他有异志的。

    所以这事儿必须得让别人提出,而最合适提出的,无疑就是右相苏东坡了……

    “行啊,某就走一趟开封府吧!”武好古心里面大松了口气儿黑锅终于甩出去了!

    功劳是高俅最大,拥兵自重的也是童贯,而我武好古是没有实力的商人,妥妥的肥羊一只啊!

    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然后就听见赵钟哥的声音传了进来:“太尉,弥陀洞的急报,契丹人仿佛有了异动!”

    “契丹!?”

    “怎么回事?”

    “进来说话!”

    屋子里面正喝酒说话的武好古、高俅、童贯,一下子都紧张起来了。

    西贼还没打完呢,契丹就来了,这事儿可不是闹着玩的!

    赵钟哥推门进来,手里就拿着弥陀洞的御龙内卫直都指挥使杨可世让人送来的军情急递。

    赵钟哥向三人行了礼,然后不慌不忙地道:“辽国河清军的兵马几日前越过辽夏边境,进入了屈野川安营扎寨了!”

第755章 契丹来也 一() 
    夜幕沉沉,在延安府城的经略安抚使衙署当中,这个晚上总有寥寥几点灯火不曾熄灭。

    契丹兵马入侵的消息也传到了陶节夫这里。哦,也不能算入侵吧?他们只是进入了原本属于西夏的地盘而已。但还是给正处于兴头上的陶使相当头浇了一盆冰水。

    在他领导下的宋夏战场东线,现在可谓是形势一片大好!三直军和河东军在统万城下取得的近乎奇迹一般的大胜之后,西贼已经丧失在无定河流域立足的可能了。随后的几日中,晋王察哥的兵马就在快速撤退,包括宥州城在内,所有位于无定河流域的城堡,都在第一时间放弃。

    因为走得太过匆忙,在宥州城内甚至还遗留下了许多百姓!粮草也没来得及全部烧毁放了火,但随后就被参与哄抢的百姓给扑灭了。可没过多久,在三岔口让萧合达一顿好打,憋了一股邪气的王老军事家就带兵打进了宥州。在一番民族团结的教育工作之后,宥州城的党项百姓全都把抢到了粮食交给了国家……

    再加上三直军在统万城抢到的三十几万石粮食,现在无定河一带的宋军一共掌握了超过50万石粮食。足够支持向河套草原和盐州、灵州的进攻了。

    所以陶节夫今天白天的时候可是志得意满,和幕僚们商量了几个时辰,制订了一个相当宏大的作战方略,准备集结十万以上的大军,直捣灵州!

    如果有可能,就把兴庆府一块儿给拿下了!

    可是兴奋了没多久,让人心惊肉跳的坏消息就来了。

    契丹人南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