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5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夏虽然和大宋鏖战多年,但是从文明归属而言,还是华夏的一员。而且当今的西夏国主乾顺又在国中大兴儒学,循的也是佛治心,儒治国的路线。

    如果能让西夏变成一个加强版的西辽——西夏现在可有两三百万人口几十万大军,远比历史上西征的耶律大石强大——说不定可以在西域建立一个佛教加儒学的强大国家。

    米友仁也道:“臣主持界河市舶司时就见过不少西域名城来的胡商,有的说是从唐代安西四镇之一的碎叶而来,有的说是从喀喇汗国的都城八剌沙滚而来,有的说是从靠近波斯的西域第一大城撒马尔干而来,还有人来自一个名叫拔汗那的巨大山谷(费尔干纳)。这些地方都是山川秀美,土地富饶,城市繁荣,远胜过兴灵甘凉瓜沙之地。”

    米友仁说得这些当然都是武好古教他的,不过也的确是市舶司招商务这些年苦心搜集来的情报再加上武好古的后世记忆综合而出的。

    赵佶却只是摇头:“西贼立国于兴灵已经百年,怎么可能说迁移就迁移?而且西贼就算西迁,也未必会把兴灵之地还给我大宋,也有可能给契丹。到时候如何夺取?”

    他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不过也有点多余。因为现在已经是西历的1104年了,距离阿骨打起兵反辽只有10年,距离打断辽国脊梁的护步达岗战役也只有11年了。

    而西夏西迁又是个非常浩大的事件,没有个十年八年根本不可能完成。到那时,契丹自己都是过河的泥菩萨,还会为了兴灵之地和大宋撕破脸?

    不过这种未卜先知的话,武好古是没有办法和赵佶说的。

    赵佶笑着:“大郎,打仗毕竟不是做买卖,国家的土地也不是花几个小钱就能买来的。要不然咱们还和西贼打恁多年做甚?”

    “陛下圣明。”

    知道赵佶头脑发热,武好古也就不再继续劝说了——上官都是永无错的,何况官家?

    “陛下,”武好古还是要想法子把自己和童贯、高俅从可能发生的灾难中解救出来,“但是臣觉得童贯、吕惠卿的建议也有道理,只有屯兵河间,设立朔方路以防备契丹,才能让诸路大军没有后顾之忧。”

    赵佶点点头:“如今西贼已经破败,唯有契丹才是心腹大患,不得不严加提防。

    大郎,你看让谁去主持朔方路为好?”

    “此事当由陛下圣裁,”武好古绝不会直接推荐童贯,那样会让赵佶觉得武好古和童贯在结党,“以臣观之,当以威信素著、通晓兵事,又不会在朔方养成势力者为佳。”

    不能直接推童贯,但是却可以照着童贯的条件划出一个标准,让赵佶自己上钩。

    童贯虽然是宦官,但是在湟州、鄯州之战,以及现在正在半场休息的无定河之战中都立了大功,威信已经树立起来了,而且还显示出了极高的军事素质。

    不过同样的条件,在西北军中也有不少人符合。但是那些人大多是西北地头蛇,至少也是在西北多年,已经建立起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的老军事家。

    让他们去主持朔方路说不定会酿成藩镇之祸!其实宋朝对于藩镇并不是零容忍,譬如府州折家,播州杨家,鄯州赵家(仁多保忠现在叫赵保忠了),都是藩镇。界河商市,俨然也是一个商业藩镇了!

    但是一州之地和银、夏、宥、盐、朔五州之地可完全不是一回事。

    而且朔方历来都是精兵强将汇集之地,如果为了取兴灵而建一个朔方镇,赵佶宁愿不要兴灵了……

    所以一帮西军将领和开封府出身的老军事家王恩就自然被排除在外了。

    另外,吕惠卿也给划了一条线,就是武官出任制置使,文官出任营田群牧使——朔方路虽然不是藩镇,但是军镇的性质还是很明显的,如果让一个不能带兵的文官去主持,那是很容易耽误事儿的。

    再说了,赵佶手中又有几个可以担任一路制置使的知兵文臣?掰着手指头数一数,不过就是吕惠卿、陶节夫和钟傅。吕惠卿年老,陶节夫和钟傅还要主持会攻兴灵。所以他就是想派文官也没人可派。

    “那就只有童贯和高俅了……”赵佶自言自语道,“高俅稍显年轻,资历不足,看来还是童贯最为合适啊。”

    “陛下圣明。”

    武好古又恭维了赵佶一句,自己的心情也舒畅了不少。

    童贯得到了朔方路经略安抚制置使的差遣,也就意味着武好古、高俅和御前三直都能解套了。

    因为童贯不能去朔方当个光杆司令啊,总要有部队有将领,御前三直和高俅、武好古他都可以请调。

    而且陶节夫也不会不给,毕竟功劳不能都让他们占了,别人也得分润一些啊。

    赵佶夹了一筷子不知道什么菜,也不往嘴巴里面塞,而是思索着问:“契丹人会不会在河边寻衅?如果契丹从燕京发兵,界河商市首当其冲吧?”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界河商市了!

    契丹人说穿了也是一群强盗,而界河商市又是整个河北钱最多的地方。辽国大军怎么可能放着界河商市不抢,直接南下开封府?

    另外,界河商市还卡着黄河、界河和海运的咽喉上。不拿下界河,燕京就得断粮!契丹大军的后勤补给也会出问题。

    所以对契丹而言,从河北南下,界河商市就是必取的。同样的,如果契丹人的大军连一个商市都打不动,那还想什么开封府?界河商市只有一群目光短浅,唯利是图的商人。开封府里面可有天可汗赵佶的房奴大军!

    “契丹会在河北寻衅,”武好古说,“但不会从燕京发兵取界河商市。而且……他们也打不下界河商市!”

    “打不下?”赵佶微微皱眉,“不就是一座商市吗?”

    “陛下,”米友仁插话道,“如今的界河商市早就是固若金汤的坚城了。环绕商市的城墙都是夯土包砖加上界河泥灰砌成,坚固非常。而且城中保甲完备,壮丁又多,储备丰厚。而且界河水面往来的船只十艘里面有九艘是大宋的……其中的海船,都是可以用来水战的。所以只要烧毁界河浮桥,契丹人在界河封冻之前,是没有办法过河的,更不可能沿着黄河南下。等到河水封冻,西北的战事应该已经结束了吧?”

    界河商市居然变成一座拥有战斗力的堡垒城市了!

    赵佶也有点惊讶,这事儿……似乎不妥,不过也是好事儿。如果界河商市真的没有一点抵抗之力,那才叫人头疼呢。

    “既然如此,”赵佶笑了起来,“不如就寻个机会把界河商市变成界州,大郎你就当知界州事吧,就是循相州之例也可。”

    赵佶还是挺够意思的,他是愿意让武家世袭知界州事一职的——当然了,世袭的只是知州事,而不是将界州变成武家的藩镇。

    “陛下,不可啊!”武好古连连摇头,露出了惶恐的表情,“界河商市名义上还是宋辽合办的,辽国上下从中获利颇丰,是不可能轻易放弃的……若是变成了朝廷的州郡,只怕宋辽真的要大战一场了。界河封冻之前是不怕的,可是河水一旦结冰,契丹铁骑就会踏冰而来,单靠一道城墙,恐怕守不了多久的。而且臣又不会打仗,实在做不了知界州事。”

    赵佶其实也是在试探设立界州的可能性。吕颐浩在密奏上把界河商市吹得都快上了天,什么户口十万,财帛亿兆,年入可以达到百万云云的。而且还卡着燕云十六州的咽喉!那么个好地方,赵佶当然想要收归朝廷。

    不过他也知道这事儿不容易,至少现在的河北两路安抚经略使韩忠彦是不敢这么干的。不仅韩忠彦不敢,河北两路以及诸州、军的兵马总管和钤辖,肯定没一个敢那么干。

    界河商市辽人是有一半的,而且这地方还掐着燕云的咽喉,要是让大宋一口吞了,契丹不拼命才怪!到时候几十万契丹铁骑踩过来,谁受得了?

    现在武好古也不敢。。。。。。看来只能再问问蔡京了。

第720章 不会打仗武好古 五()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蔡京现在算是惦记上你的界河商市了,吕颐浩的奏密奏只是个开头,以后一定会有后招,除非能把他扳倒了,才能安稳几日。”

    “令尊怎么看?”武好古骑着马,侧脸对着身边陪他一起离开琼林宫的苏迨道,“他觉得界河商市应该改成州郡吗?”

    武好古和米友仁从琼林宫离开时,已经是傍晚时候了,在出宫的时候正遇上崇政殿说书苏迨,便跟着一起去探望病中的苏东坡了。

    在路上,苏迨也提及了吕颐浩所上密奏的事情。很显然,他这个崇政殿说书也看过这份密奏了。这很多半是赵佶故意让苏迨看的,想以此试探苏东坡的意思。

    “家父觉得改成州郡是没错的,但不能贸然行事。界河商市牵扯宋辽两国,如果咱们单方面改制,一定会和辽国发生冲突。以开封禁军和河北禁军的实力,根本就抵挡不住辽国的进攻。”

    “老师说得是。”武好古点点头。

    实际上,以界河商市自身的力量,是可以在界河封冻前抵挡住辽兵的!但是一旦界河商市变成界州,那么辽国无论在什么季节,就都能轻易夺取它了……

    好在恐辽症仍然是大宋官场上的流行病,赵佶也有遗传性胆小的毛病。

    他惦记归惦记,真的事到临头要下决心的时候,让朝中恐辽的臣子们一吓唬,多半就不敢做了。

    不过蔡京的惦记,还是让人头疼!

    “蔡京现在力主攻打兴灵是怎么回事?”米友仁仿佛知道武好古的心思,把话题转向了蔡京,“是希合上意,还是在蛊惑君王?”

    “两者皆有吧?蔡京善于迎合也是出名的。如果不是天子想要用兵,他怎么会如此积极?不过他一味鼓吹冒进,也的确蛊惑了天子,天子到底年轻。

    大郎,你看蔡京现在极力鼓吹的东西对进,会攻灵州之策能够成功吗?”

    “会攻灵州其实是不必要的,只要西线能拿下秦王川,西贼就不得不硬着头皮西迁了。而要拿下秦王川则需要东西两路大军配合,东路军佯攻灵州,吸引西贼主力,西路军强袭卓罗城、秦王川,一举将西贼斩成两段。但是……有谁真的认为东西两路肯同心协力?”

    虽然武好古不会打仗,但是也知道要几十万大军在方圆1000里的战场上进行配合的难度是极高的。在电报发明前,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西军内部早就是山头林立,看到这一轮对西夏的战争进展顺利肯定是个个都摩拳擦掌要去抢头功了。

    另外,西北战场上很快就会出现了吕惠卿、童贯、钟傅和陶节夫一共四个主帅……而且这四个主帅还有各自的小算盘。

    吕惠卿和童贯都已经捞够了功劳,现在一面求稳,一面冷眼观望,只怕心里面还巴望着钟傅和陶节夫栽跟头。而陶节夫和钟傅则都想要拿下兴灵二州的大蛋糕,多半还想要独吞。恐怕没有谁愿意配合对方打佯攻。

    就算是自己,武好古心说:恐怕也不希望蔡京主导的兴灵之战能够得手吧?

    兴灵一旦得手,蔡京在朝中的地位就将稳如泰山。到时候界河商市就将面对更大的危机了……

    苏迨叹道:“本朝虽说是以文御武,但是依旧没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