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5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直辖。

    而要将那么多军队理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武好古虽然会成为大军事家,但是眼下却没有任何带兵打仗的经验,而且也没学过。

    所以他还在等待赵钟哥的到来,赵钟哥将会成为新成立的御龙内卫直的指挥使,同时也是武好古的“参谋长”。怎么把乱哄哄的三万大军整理起来,全得靠他的本事了。

    另外,武好古还希望赵钟哥、慕容鹉和黄植生可以替自己整理出一个参谋团——他这个大将其实就是个稍微懂一些后世军事知识的外行。根本不可能下达非常具体的命令,只能说一个大概。

    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参谋团,三万大军一定会被武好古搞得乱套的!

    好在界河云台学宫和之前的兵学司已经培养出了不少军事人才,黄植生还搜罗了一批高水平的营造工匠。如果能把这些人整理成一个可以执行武好古命令的参谋团,那么以后他就能带兵打仗了。

    哪怕武大郎想不出天才的计划,只要有天才的执行者,一样可以打出史诗般的胜利。

    “使相,”童贯这个时候又开口替武好古解释了,“武宣赞索要的硝粉、硫磺粉数量达几万斤,而且还要……纯,纯度高的好东西。”

    “哦?有何用处?”

    “可以用来炸开城墙……”童贯将自己亲眼所见的穴地爆破攻城法告知了陶节夫。

    在经过了六七次试验,浪费了上万斤的火药之后。武好古、黄四郎和朱行书终于找到了比较理想的爆破方法,就是多坑道多药室爆破法——因为通过单一坑道在单一药室内存放过多的火药会造成燃烧不充分的问题。不如挖掘多个坑道和药室,同时点火,连续爆破。另外,将火药直接装在棺材里面效果并不好,不如分成多个油纸包,层层叠叠放在木桶里面效果更好。

    “真的能炸开城墙?”陶节夫的脸上闪过一丝喜色,看着武好古和童贯又追问了一句。

    “能炸开!”童贯拈着胡须点点头。“咱家亲眼见了好几回,都炸开了!”

    武好古也道:“的确能炸开!无定河沿岸诸州城的攻坚,就交给下官来负责吧。”

    攻打坚城是最让人头疼的,可武好古现在却极有把握。相比之下,没底的确是野战。

    陶节夫笑着点头,“好好!那就有劳宣赞了。”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想:真要有这本事,只用在无定河畔诸州实在太可惜了,应该用在灵州、兴州啊!元丰四年那回,如果能用火药崩开灵州坚城,西贼早就灭亡多年了!

    看来这次有了一句破灭西贼的机会了!

第693章 西贼还有救吗?() 
    西夏,秦王川。

    虽然开封府现在还是比较暖和的秋冬之交,但是在地处河西的秦王川,天地间已经是一片初冬的肃杀。寒风凛冽,万物蛰伏,细小的雪花也纷纷扬扬落了下来了。

    不过寒冷的天气并没有阻止不计其数的民伕把秦王川的东北角变成了一座大工地。

    可以供数万人驻扎,同时再囤积上一百万石粮草的城池,已经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之中了。从西凉府甚至更西边儿的甘州征集来的民伕,正在夹板筑墙。就是用两板相夹,填土于其中,用杵捣实。

    四堵长度达到数里的城墙,现在已经被垒到了一丈多高!周围的壕沟,也已经初具规模,又深又阔。四个城门洞也修起来了,八扇厚实坚固的城门,已经加工完毕,就等着安装了。

    四堵还没有完工的城墙内有数百个简易的粮囤,一部分已经囤满了粮食和马料,还有更多的粮草正源源不断用马车拉来。每到一辆装满了粮食的马车,就会有西夏的士兵驱使民伕上前,将装在蒲包或麻袋里面的粮食从车上扛下来,运入粮囤放好。

    西夏都统军,晋王察哥此时正抱着胳膊,站在一处木头搭建的高台上看着细小的雪花从堆满了乌云的天空中飘落,不由得吐出一口郁气。

    “终于下雪了!”

    对于人心惶惶的西夏来说,现在没有比下雪和降温更好的消息了。虽然寒冷的天气对于西夏的军民来说同样是难熬的,但是更加耐不得苦寒的宋人多半不会冒着严寒发起攻势,这意味着正处于风雨飘摇中的西夏又多了几个月的喘息之机。

    “大王,也许宋人并不想和咱们来一场死战,要不然他们为何不趁着仁多保忠投敌的机会攻打卓罗城和喀罗川?”

    一个穿着紫袍,体格魁梧,从面相上看有西域胡人血统,不过表情却非常温和的中年人跟在察哥身旁,笑呵呵的猜测着宋国的意图。

    察哥瞧了眼这位新任的卓罗和南军司的统军,名叫曹勉的汉人亲贵将领,摇摇头道:“曹统军,卓罗军司不比西平军司,面对的敌人是咱们大白高国的死敌东朝!东朝君臣亡我之心不死,因此是万万不能松懈的。”

    卓罗和南监军司大致就是原来的右厢卓罗监军司,在仁多保忠叛变后进行了一番清洗还改了名字,又从西面的西平军司调来了大批援兵。而新任的统军曹勉就是原本的西平军司统军,长期镇守西夏的西部边境。

    别看他长了一张有些像是白番的面孔,不过却是个汉人,是瓜州曹氏的族长。据说祖上还是赫赫有名的谯郡曹氏,就是曹操他们家!

    而他那张面孔上的番人成分则是来源于母系于阗王族,就是那个“唐粉”李天圣他们家——于阗王族李氏和归义军曹氏关系极为亲密,几乎代代联姻。而曹勉的祖上就是出过八个归义军节度使,执掌瓜、沙二州将近一百年归义军曹氏家族。在西夏景祐三年被嵬名元昊击败,被迫归顺西夏。

    不过嵬名元昊虽然打败了归义军,迫降了瓜州曹氏,但是没有将瓜、沙二州的归义军势力斩尽杀绝或者弃之不用,而是将他们收为己用。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归义军政权覆灭前的8年,佛教在西域对抗天方教的支柱于阗王国被信奉天方教的喀喇汗国灭亡,一部分于阗王族也逃到了归义军——而这场战争并不是一场单纯的兼并战争,而是一场宗教战争!

    于阗的战败意味着佛教势力在西域的溃败。在于阗亡国之后,于阗王国最坚定的盟友,同时也是佛教中心的归义军,就成了佛教抵抗天方教入侵的桥头堡。

    而归义军长期以来就依靠佛教进行统治,因此包括瓜州曹氏,沙州慕容氏在内的瓜沙豪门望族和敦煌佛教其实一体的。如果要消灭两州汉人豪族,那么敦煌佛教的根基也就会被铲除。到那时天方教就将乘虚而入!

    对于同样以佛教为精神支柱的西夏政权而言,已经投降的归义军势力非但不是威胁,而且还是遏制天方教势力渗透的有效工具。

    因此投降的瓜州曹氏就成了西夏的世选豪族,世世代代都有人担任高官。设在瓜沙二州的西平军司下辖的官兵,更是以瓜沙二州的汉人为主。

    也许是看到瓜沙二州无懈可击,也许对于西夏背后那个庞大而凶残的契丹心存畏惧。喀喇汗国在征服于阗之后,并没有继续向东扩张,所以西平军司在过去的百年间都没有遭遇什么大战,最多就是讨伐一下盘踞在南方高原上的草头回纥、黄头回纥。

    而西平军司中的汉人将领和官员,则大多同他们的祖辈一样沉迷佛教。别看曹勉生得高大威武,脸上还流着一部大胡子,眼窝凹陷,还有一只鹰钩鼻子,瞅着挺凶悍的。但是性格却温和的很,是个吃斋念佛的善人将军。把他从瓜州调来,也实在是没人可用了。

    自从嵬名元昊的时代开始,西夏政权高层的内讧就非常严重,早期跟随元昊一起开创大业的党项名门,已经在各种内斗中凋零殆尽,只剩下嵬名家独大。

    可是嵬名家的人丁也不兴旺,眼下能派上用场的也就是嵬名察哥、嵬名安惠、嵬名景思、嵬名仁忠、嵬名仁礼等寥寥几人。而且除了察哥之外的其他人都没什么用兵打仗的天分。

    无奈之下,乾顺、察哥两兄弟不得不启用门第较低的党项人和汉人大族子弟为将。

    “善人将军”曹勉皱着眉头仿佛在苦苦思索,“宋人摆着唾手可得的胜仗不打,是不是有诡计?”

    “有甚诡计!”嵬名察哥眯起来的眼皮掩不住眼中的精光,“打垮仁多保忠的那支精兵只要趁势进军,在本王知道仁多保忠降宋之前,喀罗川和秦王川就丢了,仁寿山城的百万石军粮也都归了宋军。现在大白高国就得西迁了!”

    嵬名察哥的分析一点儿没错,他虽然精通军略,但是也不是能掐会算的神仙,仁多保忠投敌的消息他是在七八天后才知道的。

    如果宋军趁胜进兵,又有仁多保忠这个带路党,别说是嵬名察哥,让嵬名元昊活过来也只能大败亏输。

    “那宋人为何不进兵?”曹勉不解道。

    嵬名察哥笑了起来:“因为他们是宋人啊!那么多年以来,他们出的昏招还少吗?如果没有这些昏招,我大白高国早就灭亡了。”

    “那咱们接下去该怎么打?”曹勉又问。

    “等!”嵬名察哥说,“等宋人再出昏招,自己一头撞到秦王川坚城之下!”

    钟傅的昏招给了察哥一个喘息的机会,但是察哥仍然意识到右厢军没有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实力,而且也没有野战取胜的把握。

    所以他选择了后退决战和筑城防守的战法。将决战的战场摆在了距离兰州150里的秦王川,又在秦王川修起一座坚城作为两军决战时候的依托。与此同时,他还下令疏散黄河北岸和喀罗川一带的军民,只留下极少数人虚张声势。而且还把囤积在仁寿山城的粮草全部搬运到秦王川城——这百万石粮草,可是嵬名察哥打败来犯宋军的一张王牌!

    因为对交战双方来说,在兰州以北的秦王川作战,都存在后勤转运艰难的问题。谁手里有粮食,谁就能在秦王川集中最多的军队。

    “曹统军,”察哥笑道,“这座秦王川城就交给你了。若宋军来犯,只需死守待援便可……城中存粮多至百万石,足够三万大军吃上七八年了,水源也不是问题。秦王川地势低洼,到处都能打出水井。你若能在此坚守两三个月,本王就将尽起国中大兵来援,必能全灭来犯之敌!”

    察哥现在大约也能猜到宋军下一步的战略了,一定是东西两路同时下手,让大白高国首尾难顾。

    而察哥的应对之法也简单,就是坚壁清野加上筑城坚守再加上组织强大的机动兵团,等待宋军师老兵疲后再集中举国精锐反击。

    在西线,嵬名察哥选择在秦王川修筑一座新城用来抵挡北进的宋军。而在东线,无定河流域的城堡众多,倒是不用新筑城池。不过也不可能分兵把守每一座城池,要不然三十万大军也是不够用的。

    所以察哥就在一众城堡中选择了两座进行固守,一座是位于无定河畔的夏州城,察哥将原本驻扎银州弥陀洞的左厢神勇军司迁往了夏州,并且命令增筑城池,做好长期坚守的准备。

    另一座则是位于无定河谷西部的宥州城,此城是嘉宁军司的驻地。察哥同样向嘉宁军司下达了筑城固守的命令。

    同时,原本被分散于无定河畔诸州的存粮,也在察哥的命令下,基本都运往夏州、宥州存放。而无定河畔的其余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