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4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两万多,拢共十二万出头了,已经很重了!”

    他家的保利地产是界河商市第二大地产商……当然不肯多交地税了。

    “向元老,”武好古微笑着发话儿,打断了正在和潘琦争论的向宝,“你支持开办行会院?”

    “我看可以啊,”向宝笑道,“一年收人家那么多钱,总是打蒙包也不好吧?况且现在京东商市的市老会也有三分之一的席位是给行首的,咱们何不效仿一二?”

    京东商市的情况和界河商市其实是不一样的,京东商市是先有“菜贩子”摆摊做买卖,后有“菜市场”来规范管理。在这种情况下,“菜贩子”有比较大的发言权也是理所当然的。要不然也甭搞什么商市,就让海州官衙去收税不就行了?除了收得钱都跑到贪官污吏口袋里去了,也没什么不好啊。

    而界河商市则是先有的“菜市场”,再招来“菜贩子”,而且界河商市理论上没有官府参与——不存在官派的元老!完全都是股东在经营管理。可就是这么一座商办的“菜市场”,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拥有了十万人口,差不多达到了一个州的级别了!

    也就是说,现在的界河商市,变成了一个董事会管理的中型城市了。

    董事会管理的城市,统治基础其实是比较薄弱的,就是三十三家股东。而且这三十三家股东细论起来,大部分都不算是“资产阶级”,而是贵族官僚……至少他们主要的身份是贵族官僚!

    而那些行会行首,虽然不一定是良心乌黑乌黑的资本家,但绝大多数都没有贵族官僚的成色,大多都是从事工商业的市民。

    “潘二哥,”武好古又问潘琦,他的年纪和武好古仿佛,辈份却小了一辈,在他一辈中行二。“你怎么看?”

    “我看行啊,”潘琦笑着,“只要行税清清楚楚的收上来,公议就公议吧!”

    “郝大官,您看呢?”武好古不动声色,又把问题抛给了提举界河应奉局的内官郝随。

    郝随是刘太后的心腹,但是在内官之间的斗争中却败给了庞宽、杨戬和梁师成,被踢到界河商市来了。

    “咱家也觉着可以,”郝随道,“反正已经有了京东商市的先例,咱们照着办理也无不妥吧。”

    京东商市其实还没开张呢!不过商市的管理办法,却已经讨论了一段时间。

    “曹殿直,您老人家怎么看?”

    武好古现在问的是曹家将门的一个老头,是曹彬的后裔,却是不吃香的庶流,因而被派到界河商市做买卖。

    “行啊,”曹老头一笑,“有了个行首会,以后咱们亲自和行首们谈,怎么都比现在好吧?”

    武好古心想:这老头真以为那帮行会商人都很好说话吧?

    “马大哥,”武好古又把问题出给了马植,他是八个辽人元老的首领,“你觉得能开个行会院吗?”

    八个辽人元老都是贵族味十足的家伙,其中四人出身燕四家,一个萧保先兄妹的族人,一个奚王府的买卖郎君,一个是十二宫帐派出的买卖郎君,还有一人是会掷骰子的辽国宰相李俨(又名耶律俨,靠掷骰子赢了个宰相)的子侄。

    不过这八个辽国的显贵在界河商市这里却比较弱势,因为他们都没什么商业眼光,除了卖马卖羊卖木头,基本上什么也做不了。而且分给他们的八个坊的土地,大部分都早早卖出去套现了,也没卖出什么好价钱,只有马植把土地交给西门青运营,才囤住了大部分土地,而且还赚到了一大笔绢,现在他大概是辽国首富了。

    “开就开呗!”马植也是一脸无所谓,“不就是一些商人嘛!还能翻了天?某看他们也是不堪胥吏勒索才提出这般要求的。”

    就是一些人畜无害的商人?武好古心里笑了笑:中国古代的商人看上去是没怎么太厉害……不过真的开了商市下院,那可就不是少数商人参与的事儿了,因为行首并不一定只有资本家才能做。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行首嘛!这三百六十行其实就是社会工种的总称,代表的是以城市市民为主的群众。

    一旦有了行首下议院,就等于界河商市的市民有了真正的议政之权。而有了议政权力的市民,就会变成西周的国人,就是西方的公民了……好好的一个“界河菜市场”,这下要变成公民们的灯塔市了!

    你们这些腐朽没落的封建贵族官僚真是什么都不懂啊!

    武好古摇了摇头,笑道:“既然大家都赞成开行首院,那么不如就同意他们的请愿吧……诸位可有反对的?”

    没有人反对。董事会怎么会反对一个更好的,更透明的捞钱的办法呢?

    “那就算通过了!”武好古接着说,“不过咱们也不能白白给那些行会议税的权力!”

    权力和义务应该是对等的!行首们这一次也没怎么斗争,就拿到了成立行首下院的权力可不妥,所以必须要让他们付出点什么!否则这些行首早晚被惯成刁民。

    “对!不能白给!”西门安国马上附和,然后又问了一局,“元首,那咱们该提甚条件?”

    武好古看了眼这个粗旷高大的汉子,笑着说:“本元首建议在界河商市实行公民制。”

第636章 从菜市场到公民城市 下() 
    “公民?何为公民?”

    元老院议事厅内,很快就有人提问了。

    公民是什么?

    武好古斟酌着说:“公民有推选行首和被选为行首之权;公民有参与商市管理之权,可以担任商市公职;公民有在界河商市之公学堂念书上学的权利。”

    “当公民那么好?”向宝摇摇头,不解道,“那对咱们商会有甚好处?”

    “一分权利,必有一分付出!”武好古沉声道,“公民有恁多的好处,自然也要付出不少了。

    首先是纳税!界河商民须得照章依法纳税并且达到一定的数额,才有资格成为公民。

    其次是服役!界河公民,凡是男子,年16至60岁,身体无残疾或大病者,都得在界河商市保甲登记在册。然后根据年龄大小,轮番服役不等之时日,并且需自备刀弓矛戈盾牌,只要不超期服役,就不支给薪饷。”

    武好古本来也不大了解公民什么的,后世早就淡化这个了……不过在当了界河商市元首之后,他还是根据一些关于公民权的记忆,再结合界河商市的实际情况,把公民权利义务什么的给脑补出来了。

    “又要当兵,又要纳税,这公民也没甚好当了。”张克相连连摇头,“那谁要当啊?

    张克相虽然是将门子,但是却在精神上歧视武人,更看不起当兵的。

    武好古笑了笑:“要当界河商市的公民就是这个规矩,不想当也没人逼着的。只是别在界河商市谋求公职和行首,自己或儿子也不能在商市读公学,不能入云台学宫界河分院。”

    也就是说,不肯当兵的界河商民,就不能做官,也不能接受公办六艺书院和界河云台学宫的教育。而由界河商市和界河市舶司出资开办的六艺书院和界河云台学宫,在某种程度上将是直通右榜进士的路径!

    纪晟道:“现在界河商市差不多有十万人口,符合公民条件又肯当公民的怎么都过万了吧?过万的保丁,是不是多了些?

    而且将来商市的人口还会增加吧?二十万到三十万都是有可能的,到时候会有多少公民?两万还是三万?”

    两三万人的公民军队,再加上至少几百人的骑士保正,也许还会有不少雇佣军……界河商市拥有的武力,是不是太强了一点?武好古这个是界河元首还是界河军节度使?

    纪晟、向宝和张克相的耳朵一下就竖起来了!

    这可是罪证啊!得来全不费功夫!

    武好古却是无所谓地一笑:“二十万人的大城有两万个登记在册的保丁算多?那些保丁又不可能天天服役,平均一年能在役十天二十天就不错了。这样一来,在役的保丁也就是一千多人……能算多吗?”

    倒也不多……可是城市男性公民会不会超过两万?现在界河商市就有十万人口了,一二十年后有二十万人一点不奇怪。二十万人中应该有十万是男性,其中成年男性至少五万。也许会人人都会符合条件(条件是可以降低的)并且成为公民!

    与此同时,界河商市周围的骑士家族也会在商市的扶植下发展壮大,将来没准会有两三千人的骑士随时可以被商市所用。如果再加上两三万公民兵,也许还会有不少雇佣军和“马木鲁克”,界河商市的武力的确不容小觑。

    ……

    “甚底公民?不就是迫人当直娘贼的保丁吗?”

    “不是公民就不能当行首……这不是在刁难人吗?”

    “可不是嘛!咱们出钱不行吗?”

    “咱雇人当保丁不成吗?”

    元老院大楼里面,一间新整理出来的议事厅里面,这个时候挤满了各个行会的行首,人人都捏着一张刚刚发下来的手写的通告。通告内容就是关于在界河商市成立“行会院”和实行“公民制”的。

    行会院议税大家都是赞成的,怎么也比现在由行税务来打蒙包强啊。

    可问题是当行首怎么还和当公民、当保丁挂钩了?虽然行首并不一定非得有多少产业,但实际运作中能当上的都是大商人。堂堂大商人怎么能当保丁?勉强当个保正也就罢了,可这保丁怎么当?这不在开玩笑吗?

    “元老院首席元老驾到!”

    大家正议论纷纷的时候,忽然就听见有人大声唱名——是武好古武大元首带着界河商市元老院的另外几个元老,一块儿过来了。

    “见过元首!”

    “见过大官人!”

    “见过提举!”

    在场的一百多个行首,纷纷起身向武好古行礼。也甭管他们想不想当保丁,有没有被界河商市的行税务敲诈过,武好古的面子还是要给的。那怕是两天前向元老院提出请愿的几个行首,这会儿也是恭恭敬敬的。

    他们反对的是贪官杜文忠,可不是英明正确的元首武好古。

    武好古在西门安国和慕容忘忧等几个元老陪同下,走到了厅堂正中的地方,一屋子穿着绫罗绸缎的行首都很自觉地在他周围围成了一圈。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和武好古很熟,有不少还是共和行的管事儿。

    武好古冲着这些人拱拱手,然后满面笑容地举起了手挥了挥,示意大家安静下来。

    “今日本元首把诸位请来所为何事,诸位应该知道了吧?前日诸位所请的开行首院议税,经过元老院议论,现在已经同意了,具体的议税细则,会在稍后出台。而在开行首院的同时,本元首还提出了在商市实行公民制的办法,也蒙众元老的支持,得以通过。现在本元首就和诸位解释则个……”

    底下的人顿时安静了下来,都伸长了耳朵在听武好古这个元首说话。说实在的,大部分人并没有提出要开劳什子行首院议税。虽然行税务那些官不官吏不吏的家伙的勒索让他们不快,但是做买卖的都习惯掏钱,勉强也能接受。反倒是公开议税让他们不习惯,而且也不一定有好处。

    公开议税实际上就是元老院直接掌握了行税的额度和分派!元老院是股东代表,是董事会,他们的刀磨得只会更快!而且连收买都不可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