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4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那是。”吴延恩拍了拍胸脯,“都包在愚兄身上,怎么都不会让你吃亏的。

    对了,这一次你家大王准备了多少钱财?多少毛皮和人参?”

    “钱财准备了上百万,主要是白银和黄金。”吴延宠自然是言无不尽了,“毛皮和人参就更多了……从去年开始,大王就诏令各地多爪老虎、狗熊,多挖人参药材。现在已经备足了货,至少价值二百万缗!”

    为了高丽肃宗的雄心壮志,高丽半岛的老虎、狗熊也算遭殃了,差不多给高丽人民抓得绝种了!

    吴延恩捋着胡须,若有所思,“没有了?”

    “啊,”吴延恩说,“有三百万还不够?”

    高丽国现在没有地产兴邦啊,三百万那是巨款了!

    “这个……”吴延恩摇摇头道,“你不知道,女真人现在也在备战,现在界河商市那边的老虎都跌了一半价钱了,人参则跌了四成。海州这里的价钱也跌了,你们准备的二百万缗老虎皮、熊皮、熊掌、熊胆、人参等等的,恐怕连一百万都不值了。”

    “跌了恁般多?”吴延宠这下可急了。

    现在铁器、牛角、牛皮买不到,老虎、狗熊、人参又掉价……战争还没开打,兵器怎么就准备不齐了呢?

    “莫着急,莫着急……”吴延恩连忙安慰堂弟说,“我待会儿就去找武好古,先探探行情,看看能不能做个易货,用高丽的山货交换兵器。”

    “好好,”吴延宠道,“哥哥快些去……兄弟这里可是十万火急了。”

    摸清了吴延宠底牌的吴延恩也不留在高丽馆吃泡菜了,当下就起身告辞,往天涯小镇而去了。

    “大郎,吴延恩来访。”

    天将黄昏,武好古真和潘巧莲一起在海边观景漫步的时候,又是西门青急匆匆跑来,告知了吴延恩来访的消息。

    “大郎,”潘巧莲笑着对丈夫说,“你且去吧,国事要紧。”

    她也知道丈夫肩上的担子有多重,界河商市,北粮南运,现在还要和高丽人做兵器生意……赵小乙也真是的,怎么什么都让大郎做啊?朝廷里面那么多能干的大臣都去哪儿了?

    ……

    吴延恩来的似乎很匆忙,没有带随从,一个人骑马而来的,一点没有海州首富的排场。

    不过临海庄上的人都认得这位吴大官人,不仅是因为他是海州最有钱的人,还因为他现在也是天涯镇的士民。

    他在天涯镇买了土地,建起了一所听涛庄,是镇上仅次于临海庄的豪宅。而他入住天涯镇的目的,并不意因为这里的居住环境有多好,更不是因为云台学宫要在镇上办小学(学区房啊!),而是为了参与《天涯士约》的制定——他也是士啊!是有正经的官身的,家里面也有读书上进的子弟,还出了一个高丽进士。如何不是士大夫?

    所以他老人家就在天涯镇上“从政”了,还和许多被贬而来的官员结交,还资助了不少手头拮据的青天,得了个海州名士的美誉。还给他混上了天涯镇的“镇老”——《天涯士约》是参考《吕氏乡约》和《界河商约》而订立的,宣称是“士民之约”,实际上就是“精英政治”,只有居住在天涯镇上,拥有官身或拥有地产或纳税达到一定数目的男性士民才能“与约”,可以“与约”的士民众推出镇老会,再由镇老会选出镇治所……基本上都在抄《界河商约》。

    而吴延恩则早就认识到了在天涯镇“从政”的好处,所以选上了镇老,还支持花满山选上了天涯镇的镇长——让花满山掌控天涯镇的“政权”当然是武好古的意思了。

    这个自治的小镇目前虽然不能和界河商市相比,但是未来的价值兴许会更高。

    若是这个时空还有少数民族南下的事件,界河商市就是最前线!而海州才是抗金的大后方……所以天涯镇的前途,恐怕比界河商市更为远大。

    也正因为吴延恩在天涯镇上“从政”,所以临海庄上的管事和佣人全都认得他,很客气的将他请入了外堂,还奉上了云雾茶。让他一边喝茶,一边等着武好古和西门青前来——住在有私家海滩的豪宅里面也有不方便的时候,有客来访的时候,就得走上老半天才能见着了。。

    a

第544章 奸党的崛起 十二() 
    “客省还记得那日和老夫所说的在高丽国弄个商市的事情么?”

    临海庄,外客堂上,吴延恩和武好古寒暄了几句,便话锋一转,直入主题了。

    听到吴延恩提及在高丽国弄个商市的事情,武好古马上笑了起来,点点头道:“殿直(吴延恩的官职)还记得此事啊,那殿直可知耽罗国吗?”

    “耽罗国?”吴延恩点点头,“知道啊……那里是高丽人的属国,而且高丽国如今的大王可一直琢磨着要把耽罗国变成郡县。客省,你不会叫老夫去打耽罗国的主意吧?”

    “怎地不行么?”武好古反问,“又不叫你拿下整个岛子,不过是圈个港口,修个商市……至于恶人,自有我来安排人做。”

    吴延恩沉默了片刻,“客省想要作甚?”

    老头子倒也直白!

    武好古笑了起来:“我想要耽罗国向大宋称藩,有这可能吗?”

    济州岛这个地盘有多好且不去论,光是替朝廷拉到一个藩国就是一桩大功了。

    “让耽罗国称藩?”吴延恩一怔,“那可是高丽的属国!

    客省大概不知道,高丽国现在日益自大,也开始以上国自居了,而耽罗又是高丽唯一的属国,高丽人在那里经营多年,早就视之为本国之土了。

    若是我朝想将耽罗收为藩属,只怕会引发和高丽国的战争!”

    “会开战?”武好古当然不想和高丽国开战了,倒不是担心打不过,而是妄开边衅这事儿对武好古这样的武官来说,本身就是罪过!

    不过要武好古放弃济州岛这么一块宝地也是不可能的,万一阻止少数民族南下的阴谋没有得逞,那里可就是武氏集团的海外庇护所了。

    另外,济州岛据说还是个养马的好地方。因为岛屿四面环水,外面的马匹上不去,所以不容易串种,而且岛上还有草场,可供大量的马匹活动。

    一旦界河马的培育工程完毕,济州岛就是最理想的大规模繁殖基地了。

    所以济州岛是一定要设法搞到手的……不过现在还不能硬来!毕竟王氏高丽可不是李氏朝鲜那样弱鸡。

    武好古盘算了一番,笑着发问:“既然你家不想在耽罗国境内开辟商市,那么对高丽国的其它地盘可有兴趣?”

    “高丽国入海的商路向来有三处,”吴延恩掰着手指头道,“一是靠近高丽京城的海州,那里是高丽国市舶司的所在,也是最大的商港,大宋输往高丽国的货物大都是走海州上岸的。不过海州地近高丽国京城,想在那里弄块地盘可不容易。

    第二处则是高丽国南部蔚州的东平县(釜山),和日本国的贸易主要走的是这里。

    第三处则在高丽国西北部和辽国保州、宣州和定州接壤之处,靠近鸭绿江入海口和千里长城的地方。那一带盛产毛皮、人参、木材,还是辽国铁器输入之口。

    武好古已经明白吴延恩的意思了,“你想要在高丽国西北部建个商市?”

    “对!”吴延恩笑道,“就在辽国和高丽国之间,靠近鸭绿江入海口有一些岛屿,很是不错。”

    海州吴家当然不可能跟着武好古的指挥棒跳舞,他们也有自家的小算盘。

    在耽罗国上设点,早晚会被牵扯进宋朝和高丽国的纠纷,那是吴家承受不起的!

    而且在耽罗国搞个港口也没多少油水。耽罗国虽然地处大宋、高丽、日本之间。但是由于济州岛上没有良港,物产也不丰饶,所以这里并不是三国贸易的中转站,也没有条件成为中转站。

    因此在耽罗国建立贸易据点对海州吴家来说没有多大的利益。相反,如果能借着宋辽两国的力气,在鸭绿江口搞个岛屿,倒是能牟取暴利的。因为毛皮、人参等等的并不是大宗物品,走私起来非常方便。

    如果吴家能在鸭绿江口的“争议”地区弄个小岛,就能绕开高丽国的税关,直接从鸭绿江两岸的部落、村落收购毛皮、人参了。

    “你想借辽国之势吧?”武好古问。

    吴延宠苦笑道:“不向辽国借势难道还向大宋借势吗?人家高丽人可不惧我们大宋国啊!要不然我那三弟也不去做高丽官了。

    客省,据我所知,你在辽国那边有不少朋友吧?”

    武好古沉默了一会儿,仿佛在思索什么,然后才轻轻道:“行啊!我去联络辽人……等到高丽和女真打到难解难分的时候,这事儿应该就能成功了。

    不过你们吴家也得帮我做件事情!”

    “客省有何事相托?”

    武好古道:“最晚明年,朝廷就会派出一个访问高丽、日本两国的使团。你家的船队要负责把这个使团送去耽罗国!”

    “访日的使团,送去……耽罗国?”

    “对,就是送去耽罗国!”武好古点点头,“理由你来编,大风吹过去的,船队迷航了,船只漏水了……总之,一定要找个理由让使团在耽罗国停留,然后返回,暂时不要前往日本国。”

    “行啊!”吴延恩想了半天,没发现什么太大的风险,便一口答应下来。

    武好古的要求当然是不寻常的,他是在欺君罔上!

    其实他根本不可能在明年安排出一个访日的使团此时的日本国在外交上很封闭,根本不肯和东亚大陆上的国家展开正常的交往。武好古也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打开局面,更不可能安排使团到访平安京,最多就是在博多登岸和日本的太宰府互动一下。

    不过武好古还是要促成这个访日使团。因为只有用这个名义,才有可能名正言顺的在大宋和耽罗国之间建立起官方联络。

    如果大宋上国的使团驾临耽罗小邦,耽罗国的星主和官员不可能避而不见吧?

    只要他们相见,武好古就有办法让耽罗国的君臣同意大宋在耽罗国设立一个“访日中转港”日本距离大宋那么“遥远”,中间没有个补给港多不方便啊?

    为了中日两国的世代友好,大宋在耽罗国设个补给港没有问题吧?

    另外,耽罗国是高丽的藩属这一点大宋肯定是承认的那就必然是儒家道统的范围了,云台学宫向耽罗派出博士,建立书院,传播最纯正的儒家学问,肯定也是有利于大宋、高丽、耽罗三方面的好事儿啊。

    而且大宋的使团也不白用耽罗国的港口,是租借的……会向耽罗国的星主支付租金,而耽罗国的星主再把其中的大部分送给高丽国,用于采购大宋的兵器去攻打野蛮的女真人!

    当然了,高丽国王本人,高丽国的大臣,国王后宫的美人和阉人,凡是能说得上话的,都少不了一份厚礼。

    这分明就是传说中的共同开发啊!

    不过,耽罗国附近海上是有强盗出没的,为了保卫大宋使团和赠送给高丽国王、日本天皇还有耽罗星主的礼物的安全,使团和博士团肯定要配备武装。

    而且还要在租借来的中转港内修建堡垒……

    ……

    “客省,这次朝廷真的打算卖兵器给高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