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朝各行各业都有“行首”的说法,书画行自不例外。在开封府的书画行中,刘有方、刘瑷和陈佑文是公认的行首,不过米芾和王诜却是大宋一国书画行的行首!

    只要他们两人掌过眼,判定为真迹的书画,便是假的也真了。

    若是他们判定为假,便是真的,都会变成假的。

    而且米芾、王诜伪造出来的书画,在市面上一般都能当成真迹来买卖——顺便一提,后世供在两个故宫博物院里面的许多书画,都有很大的概率是他们伪造的!

    如果武好古只是想当个逍遥自在的绘画称旨,自是不必急着去巴结米芾、王诜。

    可武好古若是有点野心,想要成为开封府书画行的行首,那么就必须得到米芾、王诜两个大佬的支持。

    现在王诜明显和武好古走得很近,而米芾则可能因为米友仁和武好古有点芥蒂,不过也不是甚底解不开的结。只要武好古奉上他的写真技巧,米芾一定会和他成为忘年之交。

    到了那时,武好古有了王诜、米芾的加持,再交好一批开封权贵,便能一举取代刘有方、刘瑷和陈佑文坐上行首的宝座了……

    那可就是躺着都能捞钱的日子了!

    “若真是如此可就方便行事了!”陈佑文搓着手掌对儿子道,“大郎,去包一只画舫,再把赵铁牛约了来。”

    ……

    下午的时候,雨停了,趁着雨后的清爽,武好古别了潘巧莲,在两个潘家仆童的护送下回了第一甜水巷的家宅。

    才一进屋,便从喜气洋洋的父亲武诚之那里听到个好消息。

    “甚?我家的难关就算过了?”

    武诚之吐出口气,笑着对儿子说:“大郎,看来这一搏算是得手了……祸事多半过去了,今日刘供奉和陈将仕亲自上了门,拿回了《朝元仙仗图》的退货凭由,还把那七纸书画的正品还给为父了。

    另外,万家铺子的万大官人也派管事上门,送了厚礼认错,也不退那幅《护法善神图》了。”

    “这个……”

    武好古露出犹疑之色。

    按照昨晚潘孝庵的预计,刘有方是没那么好说话的,老家伙一定在憋甚底阴招。

    可是现在刘瑷却把拴在武家脖子上的绞索给解开了,还让陈佑文将原本吃没的七纸书画还回来了。

    这摆明了就是要和解啊。

    “大郎,你是不是拜入刘副都知门下了?”一旁陪着武诚之的冯二娘也是一脸喜色,笑吟吟地发问。

    “没啊。”武好古想了想,“不过某倒是送了两幅画给高大哥了。”

    冯二娘问:“那便是拜入王驸马门下了?”

    “不能算拜入门下吧?”武好古摇摇头。

    拜入门下便是充当门生小吏,便如高俅追随苏东坡和王诜恁般。

    宋朝虽然不再是门阀社会,但是门阀遗风还是存在的。门生小吏的地位类比家臣,还存着一定的依附关系,也不可随便跳槽。

    历史上高俅是苏东坡推荐给王诜,后来又被端王赵佶相中从王诜那里索去,并不是主动改换门第的。

    如果武好古现在投入王诜或是刘有方门下,那么以后能不能改换门第去投端王赵佶,主动权可就不在自己手里了。

    另外,武好古现在和潘巧莲私定了终身,这也决定了他不可能去投王诜或刘有方。

    潘巧莲可不是潘金莲,她是潘家将门的女儿!怎么可能嫁给王家将门或是刘有方的门客家臣?这事儿不仅潘家家主不会同意,便是王诜和刘有方也不会答应的。

    所以武好古现在能投的,就只有端王赵佶!

    赵佶的家臣将来就是“潜邸旧人”,身份完全不一样了,潘家将门多半会高高兴兴把潘巧莲嫁过门来的。

    可是赵佶的地位太高了,仿佛也没传说中的那么“浪”(今年他才16岁,还小呐),武好古都折腾得整个开封书画界无人不知了,也没见赵佶哥哥的影子。

    显然要攀上这根高枝儿还得过上一阵子。

第五十五章 不用毛笔用刀子() 
“没有入王驸马门下,却又回绝了刘大貂珰……”

    冯二娘看了看自己的“前夫”武诚之,“官人,奴看我家这件难事未见得就过去了。”

    武诚之想了想,问武好古道:“好古,你有何打算?”

    武好古道:“孩儿打算出去走走……先在开封府收点书画,再到海州、扬州放出去,看看有没有甚好东西能收的,途径涟水军时再顺便去见见米襄阳。”

    他取出了米友仁的那封书信递给了父亲,“小米官人给了我这封书信。”

    信封并没有糊口,武诚之便掏出里面的信筏细细看完,不解地问:“大郎,你去寻米襄阳作甚?”

    “自是为了当上开封府书画行的行首!”

    武好古打算的竟然和陈佑文的长子陈珍所预料的完全一样。

    他估摸着靠《桑家瓦子图》和《高俅蹴鞠图》不仅可以攀上端王赵佶,还能把王驸马变成自己的支持者——这其实是一回事儿。

    现在开封府书画行明面上的行首是陈佑文,不过真正的巨头却是王诜、米芾和刘有方。

    武好古现在有王诜的支持,再加上赵佶这个总后台肯定能镇住刘有方,便有了三巨头之二的加持。如果再能搞定米芾,那么他毫无疑问将是开封府书画行的行首了!

    这书画行行首的地位到他手里,便可以大展身手了。

    他已经盘算好了,现在的开封府书画行太乱了,不仅充斥假货,而且也没有合理的拍卖定价机制,也没有权威的鉴定机构,更没有系统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而这些不仅可以大大规范开封府书画行,而且还都是赚大钱的机会啊!

    只要他能在未来几年内把书画行的权威鉴定行、权威买卖行和书画学院,都一一建立起来。

    那他就能得到一棵可以稳定提供现金流的摇钱树了。

    有了稳定的现金流,他也就能开始投资那些需要烧钱的产业了。

    “当书画行的行首……”

    武诚之愣了一下,苦笑道:“不想我儿也有如此志气……”

    他已经本能地感到自家大难真没有过去了。本来安分守己得有些过头的武大郎现在不知怎的,变得野心勃勃了。居然敢奢望起开封府书画行行首的位子……这个位子向来是翰林院的待诏直坐的,甚时候轮到书画牙人来当了?

    这是坏规矩的……

    不过想到规矩,武诚之又是苦苦一笑。

    按照书画行的规矩,自家应该倾家荡产才是。如今还能安居宅中,拥数万贯家财,还能和离了婚的爱妻双宿双飞,不就是靠着儿子一个劲儿打破书画行的规矩吗?

    看来坏规矩,有时候也是好的。

    “阿爹,儿和大相国寺的烧猪院和尚有些交情,若爹爹避居大相国寺,烧猪院大师定可保爹爹安泰。”

    “去大相国寺?”

    武诚之蹙眉,想了想道:“书画行还是有规矩的,取财不害命。自本朝开国以来,开封府书画行中破败的不少,但是因为书画丢了性命的,还没有一人。

    现在你已然是书画行中的一号人物了,将来总有个称旨可做的。为父何须躲藏到大相国寺中去?大不了便是再破点财。

    只要你将来能当上称旨,好文能入得太学,吾家便是破败了也有再起的一日。”

    “阿爹……”

    武好古看着这些时日消瘦了不少的武诚之,一时也不知该说甚么了。他有点明白武诚之的意思了……武诚之不躲也不逃,便在家里等着刘有方的阴招!

    这不是愚蠢消极,而是在替儿子们扛雷!

    武好古是坏了规矩,但是后果他这个做爹爹的来担待!

    另外,现在还是武好文入太学的关键时刻。开封府府学之内,将要开始各种拼爹。

    在这个关键时刻,武诚之这个当爹的怎么能躲进大相国寺不出来?

    这个爹,看来还不是靠得住的!

    ……

    天将入夜的时候,一艘画舫,缓缓在汴河上行过。远远可以望见这艘画舫点着灯,但是却听不到丝竹之音,也没有女伎的小唱传出,显得格外宁静。

    暮春晚风徐徐,让人格外舒畅。

    可是坐在船舱中的陈佑文、赵铁牛和陈珍三人,却感觉到了无比的抑郁。

    陈佑文直勾勾盯着在他对面端坐着喝闷酒的赵铁牛,眼中布满了血丝。

    “五哥,这次定要拉某一把。”

    赵铁牛冷冷一笑,“大官人要某如何帮衬?”

    “寻些江湖上的好汉,弄死那武好古。”

    陈佑文说着,便打开了放在桌上的一个雕花樟木箱,里面满满当当放得都是交引。

    “这里是五千缗,事成之后再给五千!”

    赵铁牛眉头一蹙,沉吟半晌后摇了摇头,“大官人,这个我怕是帮不得你……书画行有书画行的规矩,甚时候不用毛笔改用刀子了?

    而且开封府的泼皮也有泼皮的规矩,将门保着的人,我们这些泼皮是不能动的。昨天晚上,武好古留宿潘家园!”

    开封府的这些泼皮并不是不畏权势的,实际上他们中的骨干大多有禁军军籍,是不敢得罪上面的将门的。

    “规矩?他姓武的不知坏了多少规矩了,某还守甚么规矩?”

    陈佑文目光灼灼地看着赵铁牛,“而且,也没叫你在开封府城内下手,开封府内规矩大,出去了可就没恁般规矩了。

    据某所知,武好古不日就要离京东行……此去,还会随身携带几万缗的交引!”

    “当真?”赵铁牛扬了扬眉毛。

    “千真万确!”陈佑文继续说道,“那武好古不日便要启程去涟水军拜访米襄阳了,还会带上钱款去淮扬一带收购书画……机会难得啊!”

    武好古去涟水军见米襄阳是陈佑文蒙着的,带上几万缗交引纯是胡说八道,就是想勾赵铁牛带人去劫道。

    听到有恁般多的交引,赵铁牛眼睛顿时一亮,点点头道:“开封府外面规矩就少了,若是那厮真带着几万缗的家资,倒是不难寻伙草寇把他给劫了。”

    宋朝正儿八经的农民起义不大多,但是落草为寇的却是不少。这当然也和宋朝重文抑武有关了,宋朝的地主阶级都是诗礼传家,武力值很弱,镇压地方的能力也就弱了,所以小股的草寇也就不那么容易剿灭了。

    而赵铁牛这个官兵兼泼皮,本就是个半官方半江湖的人物,自然识得一些占山为王的好汉。

    “光劫道可不成。”陈佑文一挥手,做了个砍人的手势。

    “知道,某家知道该怎么做,保管叫他有去无回。”

    陈佑文喜出望外,亲自给赵铁牛满上一杯酒。

    “五哥果然是英雄好汉,若能斩了那厮的狗头,这潘楼街市上的富贵,我与五哥共有之!”

第五十六章 西园雅集() 
武好古醒来时,已过了辰时。

    因为没有了压在心头的巨石,昨晚他睡得很沉,当他从床上起来,只觉得浑身上下轻松无比,更感到莫名的神清气爽。他穿上衣袍,洗漱完毕之后,便去了厅堂。

    “孩儿见过爹爹,小娘。”

    武诚之和冯二娘都在厅堂之中,准备用早饭,武好古的弟弟武好文不知甚时候从府学回来了,也在厅堂里面。

    武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