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儿过后,吕本知终于下了决心,一定要捞一点钱,以备父亲下台之后的生活为了尽孝道,就做一次贪官污吏吧!

    还别说,这贪官污吏觉得比做一个不畏权贵,锐意改革的青天能臣容易多了。

    他把要钱的意思跟于问道,就是那个市税务的押司一说。于问道这个污吏马上就给找了个太原籍的石炭商人(就是传说中的煤老板),名叫夏宇田的,他河东路的泽州和河北西路的相州拥有两座石炭矿,每年都要往开封府运进数百万斤的石炭,同时再从开封府购买大量的茶叶、丝绸去河东贩卖。

    而开封府的石炭买卖,也是有太府寺卿管辖的石炭场控制的……所以能巴结上太府寺卿的衙内,当然是求之不得啊。

    今天,吕本知就是要去撷芳楼见这位“煤老板”的……

    ……

    吕本知一步步走向贪污受贿的深渊的时候,他爹吕嘉问正在参加崇政殿问对。

    他这个“忙卿”很少出现崇政殿的问对,不过今天却是再忙也要来的,因为包括监察御史里行张克公在内的几个新党阵营的低级言官日前纷纷上奏弹劾武好古受贿、卖官、庇护隐田和干涉沧州地方行政。

    总之罪名很大,而且证据凿凿沧州通判吕颐浩和沧州司法参军纪忆联名上了揭发武好古罪行的奏章!

    这下武好古恐怕是没得跑了……

    赵佶坐在御案后面,眉头深皱,他当然看过那些弹劾和揭发武好古的奏章了,而且他还知道其中所指的问题是存在的。因为武好古早就暗入文字向他请示过“以土地换骑士”的事情了。

    而赵佶则采取了“中旨许可”的办法。因为他知道是不可能通过中书门下降诏同意这种看上去像卖官的行为其实这事儿并不是卖官,殿前御马直的骑士是一种封建兵役,赵佶给土地(给买地的钱),骑士家出人出马出装备来开封府服役,他们这些骑士严格来说是赵佶的封臣。

    所以武好古“卖骑士”这事儿根本不能用官僚制度的思维去看待的。

    官僚的产生要讲一些公平,要科举考试,要考卷面前人人平等,这样才能服众。

    但是封臣的产生根本不需要服众,这事儿就是封君和封臣之间的交易,就像折家将门世镇府州,杨家土司世镇播州一样。根本不用考试,只要赵家天子和折家、杨家都满意就行了。或者是,双方都有需要,这就可以了!

    可问题是中国到了北宋末年,已经没有多少真正“封建思想”了,有的是官僚思维,是官本位!所以大家看到武好古卖骑士的事情,才会万分的不爽。

    “诸卿看过慕容忘忧送来的阵图了吗?”

    赵佶还在琢磨要怎么给武好古开脱,于是就先提起了慕容忘忧刚刚送来的《步克骑阵图》。这套阵图根据兵种配置的不同,一共罗列出三个系列,分别是《枪盾长枪弓弩兵阵》、《刀盾长枪弓弩兵阵》和《器械车辆弓弩枪盾兵阵》。

    这三个系列可不仅是三张阵图,而是三套各十数张阵图,罗列出了各种变化方法,看上去非常复杂。

    不过再复杂的阵图,也仅仅是用来指挥一部一队步兵的,根本不能用于大战。在东西两府的宰执们看来,实在是没有多大的价值。

    “陛下,”知枢密院事安焘奏道,“臣看过阵图了,这三套阵图所列之战法,都是部将、队正们需要掌握的,或许可以让殿前班直依照操练。”

    同知枢密院事蒋之奇也上奏道:“陛下,臣也觉得慕容兵学所上之图,都是武人之道,臣等文官,所学的不是这些百人、千人之敌。”

    “哦。”赵佶点了点头,有些失望,他本来还以为慕容忘忧是个很厉害的兵法家,没想到只会百人、千人之敌。

    “那就将阵图收藏到枢密院编修司中收藏吧。”赵佶顿了顿,“至于慕容忘忧……毕竟是北归之人,还需要优待,不如就让他再调教一番殿前骑士,然后提举宫观吧。”

    让慕容忘忧帮着调教一番御前骑士也是武好古在暗入文字中的建议。倒不是担心骑士们的骑术太差,而是想让慕容忘忧的兵学司再发挥一下余热,帮着推广一下草田轮作之法,同时也帮助受封的骑士在北沧州安置家业。

    对于这样的安排,群臣们也没有什么异议。慕容忘忧对于北宋的官场来说,不过是一个外来户,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先帝赵煦和当时的宰相章惇看得起他,才让他做了些事情。好在这个人也挺知趣,存在感不高,现在由他提举宫观,余生尽享富贵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至于和他相同来路的燕云汉族豪强,以后还是少来大宋官场上添乱吧!

    “赵卿。”赵佶这时点了御史中丞赵挺之的名。

    “臣在!”

    赵挺之立马起身。

    “现在有不少御史上奏弹劾朕派去沧州办事的武好古,你怎么看?”

    “武好古卖官鬻爵,证据确凿。”赵挺之冷冷地说,“应该将他交付有司论罪。”

    赵佶问:“赵卿认为御前骑士是官吗?”

    赵挺之想了想,摇摇头,“不是官,御前骑士并无官身,应该是禁军兵士……但是在招募禁军之时私相授受,也是有罪的。”

    “哦,”赵佶看着赵挺之,“那依卿所言,禁军兵士都是如何招募而来的?禁军兵士的上、中、下三等,又是如何确定的?现在都遵照法度在严格执行吗?”。

    a

第502章 这很封建 十七() 
    北宋的禁军,其实是有严格的选拔机制和考核机制的。其中最基础的步兵需要拉开一石五斗的硬弓,这仅仅是入门的要求。在拉开一石五斗的硬弓之后,还要根据“兵样子”,也就是照着活人的样子做到模子,用来挑选身高和身才合乎要求的士兵。能够入选的,基本都是高大强健的壮汉。

    在进入禁军军营之后,训练和考核也是非常严格的,而且还有一个升级、保级和降级的机制。禁军士兵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参加内部考核,开一石五斗的步弓,六十步射,六箭中三保级,没有三中降级,六中五或全中则可以晋级。

    也就是说,理论上现在大宋禁军的五十万人,个个都可以开一石半的硬弓,至少连发六箭射大约百米外的目标,有三中。

    开一石半的弓啊!连射六箭,那得多大的力气啊!而且六十步外至少六中三……如果赵佶手下的五十万禁军,现在都有这种水平,那还和辽国聊个屁啊,马上发兵四十万去灭国吧!

    可是现在五十万禁军中明明有四十五万都是废物点心!既然大家都降低标准,有什么理由苛求武好古?

    “陛下,”知枢密院事安焘起身回答道,“如今禁军的确有些废弛,必须严加整顿,同时探讨府兵之法,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禁军废弛,并不是武好古在沧州擅自扩招御前骑士之理由。”

    “并非擅自,朕下了中旨,准许其在沧州选拔善于骑射之壮士入御马直听用。”

    这话一出,殿中群臣都是一惊,那么大的事情居然用中旨推动,绕开了中书门下……如今的这位官家,真是有点轻佻啊!看来章惇那个奸臣还是有眼光的!

    “陛下,”曾布叹了口气,上奏道,“募兵之事涉及国之根本,岂可通过中旨施行?还请陛下收回所发布之旨意,并且处分相关责任之人。”

    宰相反对皇帝用中旨推动国家大政是应有的立场。因为此事由弹劾武好古而延伸出来,作为武好古的亲戚,韩忠彦正好回避不言,曾布只好硬着头皮上奏了。

    赵佶眉头大皱,知道自己有点理亏,正在心里埋怨武好古的时候,刚刚当上翰林学士兼都承旨的蔡京忽然插话:“曾相公差矣!陛下,臣还记得当日所下之大诏言及骑士人数需按照北沧州购地之数而定,并非限于五百之数。所以陛下的中旨未涉及扩募兵额,只是在教臣下做事,何须收回!”

    被蔡京这么一提醒,赵佶也记起来了,当时朝堂上两党为了骑士人数争执,最后就用了个模棱两可的语句,自己再用中旨说明,也无不可啊。他望了蔡京的圆脸一眼,轻轻点头,若不是蔡京提醒,自己就要被曾布所欺了。

    曾布被蔡京在背后捅了一刀,心下大为恼火,可是又不好当面和同属新党的蔡京硬怼,只能继续把气撒在武好古头上。

    “陛下,那武好古在沧州州衙清田查户期间,高价收购了大量的隐田,此举无疑破坏了沧州查田,应该予以严惩。”

    听了曾布的控诉,赵佶只是微微点头,他当然知道这是武好古和施国忠在演戏。但是现在沧州购地还没有结束,所以他不好点穿把戏,只是把目光投向了尚书右丞范纯礼。

    之前新党告武好古卖官和擅自招募骑士的时候,殿上的旧党都治聋做哑。现在说到清田了,这可是旧党最反感的事情,范纯礼也不好再装哑巴了吧?

    “陛下,”范纯礼道,“臣以为武好古购买隐田和沧州清田并不冲突。”

    “怎不冲突?”曾布问,“沧州地方豪强隐没之田,本属无主,应该收归官有!现在却被武好古用内藏库的钱买下了!”

    范纯礼道:“此事武好古没有做错!

    因为沧州本是富饶平原,广有农田,民生安逸,也无水旱之患。如今破败至此,全是因为三易回河!而三易回河,则是七分**,三分天灾,究其根源还是朝廷某些人的失误。”

    某些人当然就是新党了,三易回河不就是王安石力主才搞起来的吗?

    范纯礼语气沉重地说:“民间因为朝廷的失误损失惨重,人亡田淹,一片荒芜。现在有人将这些本就不属于朝廷的土地开垦出来,变成良田,一定耗费无数心血。只是没有及时将田地登记,逃了几年的赋税而已,怎能做无主之地充公?而且沧州出现恁多隐田,曲在朝廷,怎么可以悍然充公?现在官家用内藏购买,是为仁君所为啊!”

    赵佶连连点头,心想:还是范仲淹的儿子懂道理,自己就是个仁君啊!

    “可是内藏钱财终是有限!”太府寺卿吕嘉问这时插话说,“各地府库也大多空虚……若是如此滥用,只怕等到真正需要用钱的时候,内藏库就空空如也了。”

    蔡京接过话题道:“太府寺拥有资财无数,所掌杂卖场、榷货务、交引库、店宅务、石炭场、都商税务、抵当所等等,皆应财源广进。若能从善料理,区区百万之数实在不足为道。”

    太府寺在宋朝的功用大约是中央银行加国资委加上小半个国税局,如果运营好了,的确可以财源广进。但是一群封建官僚,除了知道买扑和专营,哪里还懂什么经营?科举考试也不考这个啊!现在担任太府寺卿的吕嘉问其实还算是比较会理财的官员了。

    被蔡京怼了一下,吕嘉问有些恼火,轻轻哼了一声,刚想回敬,赵佶已经开口了:“蔡卿可有理财之良方吗?”

    “臣虽书生,却也知道一些理财的办法。”蔡京道,“臣建议专置市舶司提举,慎选提举官,授以大权,并且得人而久任,必可使市舶之利大增。”

    其实蔡京心底里面也是支持官营专卖的,不过他知道武好古、潘孝庵和高俅三小人正得宠,他们可都反对官营专卖,而且还真的能从私营中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