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定是个海商子弟,海商多野蛮不法,所以子弟多有习武斗狠者。”

    “多半如此,恁般漂亮还会武的金毛婢,也只有海商家里会养……”

    “一个海商子弟来郁州岛作甚?难道也想拜在东坡先生门下吗?”

    “兴许吧?本朝对商家子弟入仕的限制很松,大商子弟总能寻到路子参加科举的。”

    “商人子弟应举?他们考得上吗?”

    “可不能说他们考不上,今科省元纪忆之,还有进士第六的武望道,都是商家子弟啊。他们俩还都迎娶了宰相的孙女和女儿,将来或有荐跻两府的可能。”

    “唉,若是真有那么一日,只怕天下的不法商人就更难治了!”

    大家议论了一会儿,内容已经从对武好古的羡慕嫉妒恨转到对商人入仕的不满上去了。

    由于本朝太祖鼓励将门求富,因此连带着对商人的政策也比例朝宽松也没法不宽松啊,开封将门都是做生意将门,保卫大宋皇帝的二十万禁军官兵也都在“兼营”工商。大宋官家还得靠他们保卫啊,没有他们,圣君赵佶晚上能睡得着吗?

    所以王安石主导的新政,在面对这伙奸商集团时,也只能用政策,而不是用屠刀以对。如果能用屠刀去对付开封府的工商将门和禁军,那么王安石还有什么必要出那么多“害人”的新政?直接抄家破门就是了,来钱多快啊,而且杀奸商那可是大快人心的……

    可惜,大宋朝至今都拿商人这个群体没有什么办法。而且还让不少商人子弟通过科举、保举和太学这三条路线踏入了官场。

    特别是熙宁以来官学大兴,给了集中在大都市的工商子弟更多的接受高水平应试教育的机会。所以这几年工商子弟高中进士的数量,也渐渐多了起来。

    而武好古这个时候并不知道自己这个大儒会那么遭人恨,他看到有那么多儒生跑来郁州岛是很开心的他多机灵一人儿啊,自然知道这些人都是来拜师的。

    拜苏东坡是不可能的,苏东坡只收自己这样的大儒,他们这些儒生水平不够,最多拜个苏门学士,那就是自家的师侄了。很好啊!回头叫西门青多准备些红包,一人发他们一个。自己这个当师叔的还是应该收买一下人心的……

    武好古看着宿城小镇十字大街上闲逛的儒生,心情顿时大好起来。

    本来还担心没有人去传教布道,没想到云台学宫还没有开张,就有那么多人慕名而来了。

    看来儒学大兴有望了!

    “主人,你看那边,来了一位真正的战士!”

    奥丽加突然兴奋地嚷嚷起来了,还抬手指着城门楼下面刚刚走进来的范之文,因为范之文背朝着武好古,所以武好古一时没认出来。

    “他是战士?何以见得?”武好古好奇地问。

    “他带着一把战场上用的长剑。”

    奥丽加到底是东罗马佣兵头子的女儿,一眼就看出范之文携带的黑云长剑相当不俗了。

    武好古和她随身带的宝剑装饰都很好,镶着宝石金玉,都挺贵的。可是长度不够,重量也太轻,剑身也偏软。这两把宝剑带着走江湖还行,装个样子就更合适了,可是却上不得战场。

    “长剑真的能上战场?”武好古问奥丽加,“你们罗马的战士不是都用短剑的吗?”

    “那是西帝国覆灭前,”奥丽加说,“现在罗马佣兵常用的是十字型的长剑。如果我能有一把这样的剑,一定能保证不让任何阴险的刺客伤害到您。”

    “阴险的刺客?”武好古笑了笑,“大宋这里没有那种刺客的,不过我还是可以给你一柄十字型长剑。”

    “好的,好的。”奥丽加兴奋地说,“主人,我会画出长剑的样子,只要让铁匠照着打造就行了。”

    武好古一摆手,笑道:“不必,我知道该怎么画……给你弄一把瓦雷利亚式样的长剑。”

    奥丽加歪着脑袋想了想,又问:“瓦雷利亚?是个地名吗?”

    “呃,是个传说中的西方国度……”

    武好古正和奥丽加胡扯的时候,城门楼下面带着长剑的范之文不知怎么转了个身,已经发现自家的对头也来了郁州岛了。

    “武好古!他怎么来了郁州岛?”范之文脱口而出,嚷了一声。

    和他一块儿的吕好问听到他的话,忙转过身,也看见站在城门楼上,腰里挎着宝剑,身边跟着金毛美女的武好古了。

    “他就是武好古?”

    “是啊!”范之文狠狠地说,“是个开封豪商……”

    吕好问听到了肯定的答复,就冲城门楼上喊了一嗓子,“城门楼上那位兄台,可是开封武崇道吗?”

    武好古听见有人叫他,忙低头一看,就见到一个白白胖胖,儒生打扮的中年人了。

    “在下正的武好古,不知这位兄台高姓大名?”武好古笑嘻嘻的就在城门楼上发问。

    “在下是寿州吕好问。”吕好问很客气地拱了拱手,他是什么人家出身啊?耳目通灵啊,早就知道武好古是官家心腹了,不过他还不知道武好古混成大儒了。因为武好古在开封府和大儒论道的时候,他已经陪着父亲吕希哲从和州启程入京去了。

    “这位是郓州范从斌。”吕好问又指着范之文说。

    “从斌”是范之文新起的字号,意思是要文武双全。不过武好古还是马上认出了他就是阳谷义门范家的十三秀才范之文。

    这家伙居然也来了郁州岛。武好古心说:他怎么还带着那把黑云长剑?难到在苦练击剑准备刺杀自己和西门青?还好自己有“十字军女战士”奥丽加,不怕他这个阴险的刺客。

    “原来是舜徒兄啊,久仰,久仰。”

    武好古在后世读过靖康之耻的历史,知道有吕好问这么个“贰臣”他在开封府沦陷后跟过张邦昌,后来又劝张邦昌还政赵宋,还亲自去向赵构劝进。不过还是被宰相李纲一顿狠批,被撵出了中央去提举宫观了。

    另外,在这一世的记忆中,也有吕好问他爹吕希哲的事迹。吕希哲是太学出生,荫补入官,本来可以考科举的,却被王安石劝阻因为王安石知道吕希哲有成为大儒的潜质,不应该在科举和官场上蹉跎。

    “范十三郎,”武好古接着又冲范之文拱拱手,“阳谷一别已经一年有余,不想在此处再见。十三郎此来郁州岛,也是想拜入东坡先生为师吗?”

    范之文道:“在下有何才学?怎敢拜东坡先生为师?若是能得到东坡先生弟子的青睐,便心满意足了。”

    还有点自知之明。武好古心想:范之文的儒学肯定不能和我比的,做东坡先生的徒孙都有点勉强。实在不行就让米友仁收他入门,做我的徒孙吧。

    “武崇道,”范之文还不知道已经有一个苏门学士很看重自己,准备收为徒孙了,还在反问武好古道,“不是兄台到此郁州岛,所谓何事?”

    “自是来拜师了。”武好古回答道。

    一个吏商居然也想拜东坡先生的弟子为师……

    范之文心中很有一点儿不屑。

    吕好问也在心里面摇头。若是武好文来拜师,虽然做东坡先生的弟子是不可能的,但是拜黄庭坚这样的苏门学士是没有问题的。

    可是武好古……有钱有后台就能为所欲为吗?东坡门下谁吃你这一套?

    心里这么想,嘴上却不是说啊,吕好问也是有涵养的大儒啊。

    “那崇道你见过东坡先生了?”

    “见过了。”武好古笑道。

    他这话一出口,城门楼下不少士子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了。

    “东坡先生在哪里?”吕好问又问。

    “他老人家和苏老相公一起住在宿城镇外的云台庄,就是那座崭新的庄园里面。”武好古说,“不过现在他并不在哪里,而是去游云台山了。舜徒兄和十三郎若是想见东坡先生,可以先去云台庄安顿,那边地方宽敞,有很多空着的客房。

    哦,对了,黄涪翁今日正在云台庄开讲行书和草书之法,舜徒兄和十三郎想去听听吗?”

第438章 云台门徒 三() 
    二苏兄弟,特别是苏东坡的号召力还是很强的!

    当初苏东坡在儋州看海的时候,都有不少中原的儒生追随而去,何况如今回到了云台山这等仙境一样的地方?而且海州虽然在行政上属于淮南东路,可实际上在淮河以北,属于中原的东部边缘地带,水路交通非常便利。有运河、有海运,还有四通八达的官道。

    所以用不着武好古在《花魁》画册和《文曲星》杂志上打广告,就有不少才子佳人慕名而来了。

    怎么还有佳人?

    当然有了,这样的好事儿哪能让俏金娘一个人独占了?这些日子可是有不少德艺双馨的女艺术家从扬州、杭州、平江、徐州、应天府,甚至开封府等地汇聚到海州来了。

    她们也不是为了苏东坡一人而来,苏东坡年纪那么大了,平日也不注意锻炼,怎么应付得了那么多德艺双馨的女艺术家?

    但是宋徽宗不是说了“贬官止于海州”吗?考虑到大宋朝这几十年来党争斗得鸡飞狗跳的趋势,将来海州这里还不得“进士满街走,才子多如狗”?恐怕除了开封府,全天下就是海州大官人多了。

    就算是“贬官”,那也是大宋堂堂大官人啊!将来没准就起复了,就算起复不了,大宋的官可不都是“清天”,而且贬官又不抄家……有个十万八万闲钱的官,在宋朝也算不上什么大贪。

    所以在贬官效应和云台学宫的教育产业的双重推动下,海州的未来可是相当光明的!

    而苏东坡和他的门徒子侄,虽然谁都没公开说过要拿下云台学宫。但是他们心里面其实已经把学宫当成自家的地盘了。

    如今的世道,入朝为官太危险了,而且好像也没人让他们冒险入朝……连苏辙都没起复呢,更别说旁人了。

    而要告老还乡又宦囊羞涩——苏东坡虽然是很能来钱的“大明星”,但是他的官场生涯太颠沛了,没什么时间捞钱,而且也没品牌意识。各种冠着“东坡”名头的产品都便宜了奸商,他自己真没捞到什么。

    而且在被贬去穷山恶水之后,他的书法作品也就很难卖出好价钱了。会出高价的人不会跑儋州去买字儿,会去儋州的书画商都要压低价格。

    另外,需要苏东坡接济的人也不少。几个儿子都一大家人跟着他一起倒霉去了岭南,还有几个弟子也受累不得任官,他总得周济则个。

    所以官场沉浮了一辈子的二苏兄弟都没多少积蓄,跟着苏东坡的四个“君子”就更穷了,只有黄庭坚富裕一些,不过也好不了太多。要不然他也不会拒绝担任水部员外郎(工部下属的水部司主官)而求为州郡官了。在历史上他倒是当了一段时间的太平州知州,可惜他和李清照的“公老头”赵挺之不和,在赵挺之执政后就给找了个“幸灾谤国”的罪名,发遣到宜州编管去了……

    如果苏门蜀学能拿下云台学宫这个地盘,那么大家伙儿的下半辈子,可就都有了保障啦。

    毕竟云台学宫看起来是直属于当今官家的!官家在潜邸时参与整理编修的《梦溪笔谈》、《营造法式》、《图经本草》等伎术类书籍,将来也是云台学宫所要研究和传授的——所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