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2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大部分举子一样,都来自乡村的范之进这个时候正和黄潜善、王黼一起向着国子监行去。越靠近国子监,街上的行人就越多,到了国子监大门外的礼部试放榜之处,早就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对于这样的状况,开封府人王黼和已经考过几次礼部试的范之进都已经见惯不怪了。历年放榜的时候,往往从三更天开始,就不断有人跑来坐守了。

    哦,来坐守观榜的人并不都是举子,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前来榜下捉婿的官员和商家。

    所谓榜下捉婿,就是倒贴上无数嫁妆,把女儿嫁给刚刚高中的进士老爷。可别以为这是个赔本买卖……那个黄榜上的,起码都是“县公安局长”啊!而且还有相当确定的升官前途。

    不过想在黄榜上捉到一个前程似锦的乘龙快婿是很不容易的,因为真正有才名的举人,还没有踏进考场,就已经被人预订了,也只有病病歪歪的大名府解元范之进没有人要了……呃,如果他没有大冬天的去跳漳水,没准也能在科举大比前就捞到一个倒贴的婆娘。

    “这下怎么进得去?”福建来的黄潜善是第一次考科举(他就是能中早中了的典型),所以看见这场面有点发愣。

    “莫着急,”王黼笑道,“且看某家的。”说着他就摸出了一个小小的银锭,吼了一声,“可有抄名录的?”

    抄名录也是生意啊!一般都是国子监的吏员在做。他们都是通晓文字的,有的人自己都考过科举,抄个名录肯定不会出错。

    而且他们也不是在乱哄哄的墙根底下抄的,而是拿到名录后,在张贴之前抄录下来,等着卖好价钱的不仅有王黼这样的举子会买,更多的是卖给开封府内有女儿急着想嫁进士的商户的。

    很快,五张写满了名字、籍贯、年甲的纸张被递给了王黼。王黼、范之进和黄潜善就寻了个茶楼,要了个小小的包间,然后就一张张展开来看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王黼非常熟悉的名字纪忆!他是礼部试头名,也就是省元。

    “平江纪忆,他在太学里就是有名的才子,而且早就授了官,去年还出使了一回辽国,现在是从九品的登仕了。”王黼用不无羡慕的语气说,“而且他还做了章相公的孙女婿,这一回多半是能入一甲了。”

    纪忆虽然觉得自己最近很倒霉,不过在更倒霉的人眼中,他简直就是个明星一般的人物。

    范之进这个时候却忽然嚷了一声:“怎么他也在榜上?”

    “谁?”王黼问。

    “武好古,礼部试第六!”

    “怎么可能?”王黼认识武好古和武好文兄弟的,“你看错了吧?是武好文吧……他是武好古的弟弟,也是太学才子啊!考了个第六名,看来也能博个一甲了。

    哦,对了,他好像和大名韩大府的女儿订婚了,韩大府可是宰相的热门啊。”

    什么!?

    范之进顿时有一种晕头转向的感觉,他本来想憋一个进士然后投靠韩忠彦,再借着韩忠彦的势力碾压武好古的……原来人家武好古是韩忠彦的亲戚啊!他弟弟不仅是韩忠彦的女婿,还是礼部试第六,这名次很高啊!

    “你中了!”王黼这时又说话了。

    谁中了?范之进连忙抬头看去,只见黄潜善脸上都快笑开花了。

    “恭喜了,茂和兄。”

    “同喜,同喜。”

    果然是黄潜善中了!

    这时第一张名单已经被王黼看完了,递给了范之进。范之进接过来后又细细复了一遍,上面果然没有自己的化名范进!而黄潜善则名列第98位。

    “还是没有。”王黼又看完了一张。

    范之进照例接过来复了一遍,还是没有“范进”。

    王黼这时“咦”了一声,范之进脸上马上露出了期待的神彩。

    “米友仁也中了!308名……”

    “米友仁是谁?”范之进居然不知道这个名字,他就是个苦读之辈,不大知道书画圈的事情。

    黄潜善笑道:“苏黄米蔡中的那个米颠的儿子啊。”

    苏黄米蔡范之进还是知道的,不过他也没什么兴趣。人家一幅字画顶得上阳谷县的几千亩地了。就算让范之进做了大大的贪官,有了钱也是去买田。

    第四张名录很快看完了,依旧没有范之进和王黼的大名!

    最后一张名录被摊开在了桌子上,王黼和范之进两个人头碰头的仔细观看,在上面寻找自己的名字。

    从名录上的第一个找到最后一个,还是……没有!

    “唉,还是落榜了。”王黼倒没怎么样,只是嘻嘻一笑对面如死灰的范之进道,“且等三年后再考吧。”

    今次不中,下次努力!

    对于王黼这样家里有钱,自己又是太学上舍生的读书人而言。中不中进士,只是官能做到多大的问题,而不是有没有官做的问题。

    可是范之进不行了,中不中对他而言可是生与死的考验啊!他现在是真正的措大,有家不能回,只能上梁山。现在落了榜,摆在他面前的就只有两条出路,要么去死!要么再上梁山……

    再上梁山可不是被人捉了去的,而是自己上山去做贼的!

    大好男儿,又饱读圣贤之书,还生在朗朗乾坤的太平盛世之中,怎么就没有一点谋生的手段,只能去做贼呢?

    想到自己只在去死和做贼之间做出选择,范之进忽然感到眼前一黑,身子晃了晃,噗通一下都翻倒在地,不醒人事了……

    ……

    没中,还是没中……

    范之文这个时候,也已经看完皇榜了。他是费了好大力气才挤到国子监大门外的,在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的皇榜上找了半天,没有发现“范之文”三个字。倒是看到了和武好古只有一字之差的武好文,而且这武好文的户籍也是开封府,年纪只有18岁,看来多半是武好古的弟弟或族弟。

    他家连进士都有了,看来我家的冤情再无昭雪之日了!

    在心里面叹了口气,范之文就转回身往外挤了。他的处境可比范之进好多了,对于恢复阳谷义门范的兴趣也不是很大。因为阳谷义门范对他而言,累赘的程度还要远大于利益。

    他爹是有官身的特奏名进士,一年有144缗俸禄可以拿,家里的户籍也是官户。另外,在分家的时候他家还得了几百亩好田,其中大半还是隐田。凭着这点家当和老头子的俸禄,范之文一家的生活水平远比义门存在的时候要好。

    唯一让范之文担心的是,自己如果不能在父亲去世前谋到一个官身,家里的好日子,终是维持不下去的。

    “又没中,看来下一科只能去考武举了。”

    “也是啊,有个武进士总比没有的好。”

    “你们年轻有力气,可老夫就不行了,六十多了……”

    就在范之文有些迷茫的时候,他忽然听见三个操大名口音的落榜举人在议论考武举的事儿,心中也是陡然一动。

    武举比文举要容易一些,文举能过发解试的,武举的兵法、策问两科都不是问题这两科其实就是在考文笔,问题只是射箭和骑马。

    而这两科,对于年轻力壮,家里也有点余钱的范之文来说,也不是什么问题啊。

第397章 梦华 上() 
恼人的春雨,淅淅沥沥,洒落人间。那雨丝,犹如水雾飘渺,浮游空中,恰似一帘幽梦。

    开封府,现在也同样陷入了一场盛世梦华之中。这梦是金榜题名,是榜下捉婿,是琼林赐宴,是夸官游行,是大宋无数读书人穷尽一生,所追求的无上荣耀。

    从二月二十九日,国子监门外放榜开始,整个开封府就如同入了梦境,各种佳话,各种传说,各种励志,层出不穷,都是围绕着那561个好男儿的。

    武好古背靠着窗户坐着,面前摆着一个画架,画架的画板上粘着一幅刚刚画好的工笔设色写真图。

    这次画的不是女人,而是个眉目英挺的青年,表情灵动,潇洒飘逸。画上的人名叫李釜,字元量,是这一科的省试第二。也是状元的大热门啊!

    武好古已经听到了“免殿试”的传闻。垂帘听政的向太后认为赵佶没有亲政,且又在服丧,不大适合主持殿试,不如就免了殿试,按照礼部试的名次定进士排名了。看来他的弟弟武好文是没有机会博个状元郎了,不过第二甲第一名的成绩也足够用了,毕竟他是朝中有大后台的官儿!

    而这一届的省元纪忆因为是官人应试,不大可能点状元的,所以第二名李釜就该晋升一位,捞一个天下大魁了。

    因此武好古从二月三十开始,就全力投入了给进士老爷们画像这个文坛盛事之中去了。

    561个进士当然不可能都让武好古来画工笔设色,一张好的工笔设色人像几天都画不完啊,如果都要他来画,起码得画上几年!

    所以武好古只负责画第一甲和第二甲进士的铅笔素描,以及前十名进士的白描和工笔设色画像。

    而第三甲、第四甲和第五甲进士的铅笔素描像,则会由米友仁、杜文玉和张择端去画。另外,除了前十名进士之外,其余的551名进士都只能留下用铅笔素描为样版的白描画像——也是由武好古的三大弟子出手。

    根据武好古的计划,561幅进士白描人像图和10幅进士工笔设色人像图,在未来都会悬挂在《文曲星》月刊的“总编楼”内,作为镇楼之宝。

    而《文曲星》月刊的总编楼,武好古则计划将之建设在未来的“琼林宫新城”之内,就建在国子监新址旁边。

    同时,《花魁》画册也会拥有自己的总编楼,将会建在开封府城内。武好古想在“都亭驿”拆迁重建的时候,拿下旧都亭驿的一部分土地,用来建造《花魁》画册的总部。里面同样也会悬挂出历届花魁的画像!

    另外,佳士得行和共和总行共用的总店楼——就是原来的“佳士得会馆”,高达四层的“摩天大楼”——现在也已经正式开工建设了。

    之前的“三层筒子楼”的建设,为共和总行下属的万家地产的营造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锻炼出了一支施工队伍。现在这支队伍正由黄植生的弟弟,黄家五郎黄树生主管,在开封府城西画仙观旁建造共和行总店楼。整个冬季都在施工,现在已经到了“上房梁”的时候,等武好古再从界河商市返回的时候,共和行的总店楼应该装修完毕投入使用了。

    而黄植生带人在界河商市开建的“元老院”和“市政所”、“警巡所”等建筑,则都是筒子楼和总店楼的混合体,高度是三层,砖木结构,内部的布局类似总店楼,装潢也非常简单朴素。因此建造时间也不会太长,有几个月时间应该就可以落成了。

    到时候,武好古就将亲自去界河商市坐镇,监督商市工程的进行了。

    而这座由武好古的蝴蝶翅膀努力煽动出来的资产阶级罪恶之都,又何尝不是武好古对未来的梦想呢?

    梦想如果成真,20多年后的靖康之变,就将成为华夏文明再一次飞跃的契机!

    不过一想到天下亿万生民将会因为这场飞跃而遭受到的苦难,武好古也只有幽幽一声叹息了。

    “大郎,怎么啦?画得不够好吗?”

    说话的是潘巧莲,她正挺着大肚子坐在武好古身旁,看着画板上栩栩如生的人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