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2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笫露摹

    所以赵煦批不批准《共和商约》,得等到上元节后才知道了。

    武好古一笑:“那就多谢大官了。”然后他又冲着厅堂里面的股东和股东代表们笑道,“诸位,今晚下官在潘楼摆宴,庆祝这个《共和商约》通过……也当是提前吃除夕夜宴了,诸位可一定要赏脸光临啊!”

    ……

    皇宫,崇政殿。

    大宋官家赵煦这个时候正强打着精神在和宰执重臣们商量今年元日庆典的事情。

    元日大朝会……理论上是应该要办的。因为元符二年对大宋而言就是“胜利的一年”、“和谐的一年”。从仁宗朝开始持续了数十年的宋夏拉锯战,在元符二年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停战。占据了横山—天都山一线有利地形,并且把西夏军队逐入戈壁的宋军,现在已经拥有了极为有利的态势。哪怕没有小梁太后避走大宋这回事儿,西夏军队也不可能越过几百里沙漠出兵去攻打宋国的堡垒线。

    与此同时,青唐吐蕃政权也再一次被大宋征服,唃厮啰政权第四代赞普瞎征现在已经到了开封府,准备朝觐官家赵煦。

    这似乎意味着叛服不定的青唐吐蕃,现在完全臣服大宋了!

    而在北面,一度剑拔弩张的辽宋关系也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不仅战争的可能完全消除,而且双方还准备在界河两岸共同建设一座巨大的商市。

    以后辽宋就是真正的兄弟之邦,大概不再会爆发战争了。

    这样的大好形势之下,大宋皇帝有什么理由不隆重举行一场元日大庆典呢?现在从四面八方赶来开封府的外国使臣和大宋藩属的使臣还有太后,都等着在元日大典上一睹大宋盛世之君的风采呢!

    可问题是,开创出如此大好局面的大宋皇帝,现在却有气无力坐在龙椅上,一副病怏怏的模样儿,完全不是外面所传说的神采奕奕状。

    “陛下,”看待皇帝这副模样的章惇轻轻叹了口气,出班奏道,“今年河北有水患,大名府百姓流离失所,不宜在元符三年元日举办大典。”

    河北东路的大水早就退了,流离失所的百姓也都回家了,根本不是不办大典的理由。

    不过赵煦也知道自己的身体根本支撑不住,要是晕倒在大典上,可就太难看了。

    “准奏。”赵煦吃力地点了点头,一副疲惫不堪的模样儿,让下面的宰执重臣们瞧着都有点儿心惊。

    皇帝怎么这样了?

    还有几年时间吗?

    会不会……

    “午时将至,臣等不敢耽误陛下用膳,臣等告退!”

    知道皇帝有点撑不住了,首相章惇连忙发话。殿中重臣也都忘记了现在时间还早,全都齐声告退了。赵煦也就着台阶下来了,只是点了章惇的名:“章卿,你且暂留一步。”

    章惇依言留步,其他宰执重臣则全部离开了大殿。

    “章卿,”赵煦开口道,“朕的身子每况愈下,恐怕捱不了太久了……若有个三长两短,你看谁可为君?”

    章惇看着赵煦一副奄奄一息的样子,难过的眼泪都下来了,“陛下,端王是福寿之人……”

    武好古如果在场,一定会被章惇的话给惊呆的。

    章惇居然提议立端王赵佶了。

    赵煦摇摇头道:“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章惇犹豫了一下,“端王的轻佻或许是自污……”

    “不是作伪,”赵煦说,“知弟莫如兄,朕素知其秉性。若为皇父,乃是国家大幸,若为君,必乱我大宋。”他叹了口气,“我大宋虽称与士大夫共天下,实则乃是君王独断朝纲,是最忌有轻佻之主的。”

    赵煦缓缓说道:“朕之十三弟简王为人稳重,若朕不予而又无后继之子侄,当立简王,由圣端宫临朝听政!”

    听到“圣端宫临朝”,章惇的身子就是一抖!有些惊恐地看着赵煦。

    圣端宫是赵煦和简王赵似的生母朱太妃居住的宫殿啊!赵煦这是要让自己的同母弟即位,再叫生母做皇太后……可是向太后怎么办?

第372章 还有宋徽宗吗?() 
章惇站在崇政殿中,汗出如浆!

    他当了那么多年的宰执重臣,当然不是傻瓜。知道向太后在宫中和开封府城内的影响力有多大,而且也知道向太后特别喜欢端王赵佶。

    所以在赵煦驾崩后拥立赵佶做皇帝是没有一点风险的事儿在宋朝,宰执拥立皇帝叫“定策之功”,而“定策之功”等于是给宰执加了个保险。只要被拥立的皇帝在台上,就不能对定策功臣太差。哪怕政见不合,打发出去“判州府”也就是了。而且台谏也不敢过分弹劾定策功臣,要不然就等于说皇帝是一个奸臣拥立的,一个奸臣拥立的皇帝怎么可能是明君圣主?而一个拥立了明君圣主的大臣,怎么可能是奸臣呢?就算有点奸也是小奸,大忠大节还是有的。

    因此章惇只需要在赵煦死后拥立赵佶,就可以进退自如,便是罢相也是舒舒服服的,多半还能再次复起出任宰相。

    可要是他听赵煦的话去立简王,成功了当然很好,简王和朱太后(现在是太妃)一定非常感激他,多半会让他继续独相。

    可问题是万一不成功呢?

    朱太妃在宫中没有什么支持者,根本比不了向太后啊朱太妃是平民出身,而且“三易其父”(她本姓崔,父亲早死,因而带着她改嫁给一个朱姓男子,所以也改姓朱,后来又被托付给一位任姓的亲戚抚养),根本不能和向敏中的孙女向太后比。

    向家现在也变成了将门了,所以一旦赵煦驾崩,皇位空悬,她老人家可就是开封府将门的领袖了……

    “怎么?”赵煦目光灼灼地看着章惇,“章卿,你认为朕的安排不妥?”

    “臣不敢。”章惇咬咬牙,赵煦对他是有大恩的!独相多年,大宋历史上还有第二人吗?他的平身之志,不是这位少年天子的支持,然后可以得逞?

    想到这里,章惇就是躬身一礼:“陛下所托,臣自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赵煦松了口气,“朕会留下手诏给圣端宫太妃,若有万一,就向太妃取手诏立简王为帝。”

    向太后权威再大,皇帝也是赵煦在当!只要赵煦留下遗诏,并且当众宣读出来,向太后也就无计可施了。她毕竟是宋朝的向太后,不是唐朝的武太后。

    不过要赵煦马上立简王赵似为皇太弟,他又有些不甘心。因为他现在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如果能再活上几个月甚至几年,等端王妃生个儿子出来,他不就可以把皇位传给养子了吗?到时候就是刘皇后做太后了……

    章惇当然能猜透赵煦的用心,赵煦还是希望能有个儿子(哪怕不是亲生)可以继承香火的(在宋朝,香火可是大事儿)。所以不到最后时刻,他是不会宣布弟弟即位的。

    可是真的到了最后,这变数可就大了……

    “去把纪忆之和吾儿都叫来!”

    从赵煦那里出来,章惇也没心思再去处理公务了,而是吩咐自己的心腹章毅去找还未正式迎娶自己孙女的纪忆。

    今天赵煦和他说的事情太大了,一定得找几个心腹人商量一下。可是找谁好呢?

    章惇虽然是个权**臣,但是他性格不大好,说句难听点的,就是刻薄寡恩,还特别喜欢训斥人,所以真正的心腹不多。能够商量大事的人就更少了……而且这次的事情实在太大了!如张商英、蹇序辰这种还算是章惇一党的大员会怎么站队,章惇自己都心里没底。

    这种事情,可不是商量的人越多越好的,万一有人泄密,让向太后有了准备,那可就什么都完了。

    想来想去,也只有自己这个未来孙女婿和在秘书省担任校书郎的四子章援(章惇有四个儿子中了进士,不过只要章援一人在开封府任职)可以商量这种大事了。

    “相公,您要纪编修和四哥儿到政事堂来?”

    “不,”章惇道,“叫他们去相府……你就和他们说,老夫身体不适,让他们来瞧瞧。”

    “喏。”

    ……

    “甚底?相公……您,您说……”

    “父亲,您,您……”

    纪忆和章援在相府的书房里面听完章惇所说的事情,两人连话都说不利索了。

    这是咋整的?官家怎么就不行了呢?

    还有……端王怎么就轻佻不可君天下了?呃,端王是比较轻佻,这个大家都知道。

    但是大宋的王爷自污一下也是正常的,不说明什么问题啊!

    纪忆的额头上都是冷汗了,现在端王可是众望所归之人,自己也花了不少钱去巴结。若是自己的岳祖丈可以拥立端王,将来自己还不是平步青云?一二十年间就应该可以荐跻两府的。

    如果立简王,成功当然好了。章相公说不定可以再独相十年,而自己也算为拥立出过力气,将来一定也可以做到宰相。

    可如果不成功呢?

    在拥立的问题上压错宝是最可怕的……搞不好性命都会赔进去啊!

    章惇的儿子章援倒是没有纪忆那么多的算计,想了一会儿就问:“父亲,若是官家不予,您能从朱太妃那里拿到手诏吗?”

    章惇摇了摇头,脸色沉重地说:“为父也不知道。”

    皇帝一旦倒下,皇宫就有可能落入向太后手中,到时候章惇很可能连朱太妃的面也见不到。

    章援想了想,又问:“父亲的意思是……”

    章惇道:“吾家受天子大恩,自当粉身碎骨以报之!”

    一旁的纪忆心说:你家受官家大恩,可我只是个九品芝麻官啊!

    心里这样想,面子上可不敢显示出来。要不然章惇明天就能让御史台发现自己是摩尼教反贼……到时候就得去陪苏东坡了!

    “相公,”想到这里,纪忆斟酌着用词说道,“此事决不能让向太后知道……否则,我等都是扑火之飞蛾。”

    他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大宋的权力构架就是高度集中宰执、将门、宦官互相牵制,大权集中于宫廷。虽然宋朝的皇帝都比较开明,也挺有契约精神的,但是权还是在宫廷的!

    现在皇帝赵煦还在,大权自然是他的。若是他不在了,又没有在生前定下接班人,向太后就是天下第一人了。只要向太后向知閤门司和三衙管军下了懿旨,再迎端王入宫黄袍加身,那可就大局已定了。

    到时候就算章惇拿到了赵煦的手诏,也改变不了什么了。

    “你说的对,这事儿不能让向太后知道。”章惇点点头。

    “另外……”纪忆思索着说,“最好能让向太后和端王知道,您是倾向端王殿下的!”

    章惇摸着胡子思索了一会儿,“这怕是不太好吧?老夫是宰相,不方便见亲王的……”

    “相公,”纪忆说,“可以由我去和端王分说。”他顿了顿,“若是官家不肯在生前颁布遗诏,那就只有先稳住向太后和端王了。”

    章惇的儿子章援也附和道:“是啊,父亲,若让太后有所察觉,恐怕陛下龙驭宾天之后,简王连宫都进不去。”

    “也只有如此……”章惇想了想,“到时还得想办法让简王入宫啊。”

    赵煦如果有什么万一,谁能入宫,谁入不了宫,也是有决定意义的。如果简王赵似被挡在宫外,而端王赵佶入了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