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交际不一定要上床牵手的,关键要看交际的对象是谁?如果是慕容老爷爷的兵学司的同学们,那不用废话,直接牵就是了。可是萧保先这种附庸风雅的货要泡的是才女,要和人家做红颜知己,哪能直接牵手?多没意境啊!

    俏金娘当下思索了一番,便对武好古道:“大官人,那辽国贵人曾经花大价钱点了奴的唱,都是东坡先生的曲牌。”

    “原来喜欢苏东坡。”

    苏东坡的官运虽然很差,都去亚龙湾看海了,但是他在文坛上的人气却很高。“苏黄米蔡”四大家之首是当之无愧的!而且在辽国那边,苏东坡的人气更旺,凡是附庸风雅的辽国大贵人,都能咏上几句苏东坡的词。

    “他的文采如何?”武好古又问。

    “奴不知。”俏金娘回答道。

    两人说话的时候,俏金娘的“妈妈”,已经把文房四宝拿进来了,小心翼翼摆在了武好古的跟前,然后倒退着走了出去。

    “替我研墨。”武好古道。

    “喏。”

    俏金娘站起身,到了武好古跟前,就往一方名贵的丛台澄泥砚中加了些许茶水,然后又用一块东坡墨(相传是苏东坡在亚龙湾看海时发明的,实际上是墨商借着苏东坡的名气打广告)研磨了起来。

    武好古看到墨磨得差不多了,就提起毛笔就开始在宣纸上写诗,俏金娘则立在武好古身后,低声念诵:“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停云在空,黯其将雨;嗟我怀人,道修且阻;眷此区区,俯仰再抚;良辰过鸟,逝不我伫。”

    念完后,俏金娘就问:“大官人,这是东坡先生的新作?”

    “对,”武好古道,“我离开开封府前才拿到抄本,有好几首《和陶诗》,都去年末今年初才写得的。”

    苏东坡虽然是“奸党”,但是他的诗词却是在开封府“娱乐圈”大热的,因而武好古这个蔡氏忠党之徒,也会在第一时间得到东坡诗作的抄本——现在专门有人在做这个买卖的!

    武好古问:“金娘子,可能唱么?”

    这是在考俏金娘了。

    诗词都是可以唱的,不过要在第一时间找对曲牌弹唱出来也不容易。

    “能。”俏金娘马上点了点头。

    “那好,”武好古笑道,“就在这里唱给我听,唱得响一些,要让楼下的人都听见。

    老林教头,把门打开,再叫小二上酒菜吧。”

第347章 兄弟之邦() 
“金娘子,金娘子可在里面吗?”

    武好古正一边品尝着小樊楼的开封菜一边听俏金娘唱曲儿的时候,忽听门外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然后就听见俏金娘的“妈妈”开口道:“萧大官人,哪阵风把您给吹来了?”

    萧大官人自然是萧保先了!他原本在楼下一个最好的位子坐着,等着听俏金娘唱曲儿。可是等人半天也不见俏金娘的人影,就在萧保先有点不耐烦的时候,俏金娘优美动听的歌声,却从小樊楼二楼的什么地方传出了。而所唱的歌词,似乎是一首四言绝句,做得非常工整,显然是出自名家之手。

    就在萧保先品味着诗句的时候,耳边不知道谁提了一句,说这首诗是苏东坡的新作,还说有一批东坡新作到了清州城萧保先可是苏东坡的粉丝啊,这下他再也按耐不住了,马上就上了二楼,想要去见见俏金娘,顺便问问她有没有别的东坡新作。

    萧保先上了二楼,循着歌声就到了武好古所在的包间之外,房门敞开着,但是金妈妈却守在门外,挡住了萧保先。

    “哦,我是在楼下听见金娘子的歌声这歌词是谁做的?”

    “是东坡先生。”金妈妈笑着说,“今日有个俏金娘的知己从开封府过来,还带来了东坡先生的新作。”

    “那知己是”

    这时包间里面的歌声忽然停住了,然后就听见俏金娘的声音传来:“既有佳客,便请入内相见吧。”

    萧保先闻言,就迈步走进了包间,然后就看见一个俏金娘正和一个约莫二十出头的青年文士对面而坐,两人中间的一张方桌子上摆了些酒菜和一张瑶琴,另外还有文房四宝和一张写满了字的宣纸。

    “萧员外,”俏金娘站起身,向萧保先行了个福礼,“奴给您介绍则个,这位是开封府来的画商武崇道武员外武员外,这位是沧州来的萧员外。”

    武好古站起身,拱了拱手,笑道:“萧员外,在下开封武好古。”

    “武好古?”萧保先仿佛在哪儿听过这个名字,使劲儿想了想,“啊,画中第一人?你是画中第一人?”

    武好古心想:这个萧保先果然是个文艺中年,不仅喜欢苏东坡的诗词,听开封花魁的小唱,而且还知道自己这个画中第一人。

    显然是可以交个朋友的!

    想到这里,武好古拱拱手笑道:“画中第一人是不敢称的,在下就是一介画师而已。这一次有些俗务来清州,顺便给金娘子带来一本新出的东坡先生的诗集。

    我看萧员外想来也喜欢东坡先生的诗和金娘子的歌,不如一起把酒听歌如何?”

    “把酒听歌?好啊!”萧保先笑着点点头,然后就一屁股坐了下来,倒也没有半分的做作。

    这人虽然附庸风雅,不过看上去也是个豪爽的性子。武好古心道:只要能投其所好,和他结交并不困难。

    俏金娘又展开歌喉,将苏东坡的和陶停云四首中的第一首又吟唱了一遍。

    “好诗,好歌!”萧保先抚掌大笑着问,“金娘子,还有吗?”

    “今日没有了。”武好古替俏金娘答道,“今日在下是从清州知州的接风酒宴上偷跑出来的,来的匆忙,竟把诗集忘了,幸好还记得其中的一首,就先叫金娘子唱了。”

    萧保先一愣,“清州知州的接风酒宴?”

    武好古一笑:“在下有个官身,还谋了个差遣,是作为张中书的随员来清州的。”

    他居然是张商英的随员?张商英弄个画商当随员想做什么?萧保先听了武好古的话就是一愣,显然辽国的情报工作和宋国一样糟糕,根本不知道武好古这个吏商近幸现在混得多好——也许是负责搜集宋朝情报的辽国官员认为武好古一个吏商不重要,不值得调查和报告吧?

    武好古给俏金娘递了个眼色,俏金娘就替萧保先问了:“武大官人,您不好好在开封府,大老远的跑来清州有甚意思?”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嘛!”武好古笑道,“我虽然有个官身,但终究是个商人,总有牟利的。”

    也对!萧保先心说:商人就是唯利是图的!这个武好古一定是看到了界河商市有利可图才跟着张商英来的。只是这界河商市有什么大利呢?

    “清州有大利可图?”俏金娘问。

    武好古笑道:“清州的利我们这些汴梁子也不好插手了,不过朝廷最近和辽人在商量开个界河商市,以后宋辽交易就不在清州了,都要挪去沧州北面界河之畔的新商市。

    而且这界河商市还要大建,不仅要做贸易,还要兴产业,殖黎民,将来或许会有十万商户云集于斯,可是北方头一等的商埠了。金娘子,我看你也别回开封府去了,将来就在界河商市居住吧。”

    这个建议不错!萧保先轻轻点头,对武好古这个商人的印象又好了不少。

    “唉,”俏金娘摇摇头,“界河真要繁华起来都不知多少年后了而且辽人也不一定会答应吧?”

    “说的也是,”武好古轻轻点头。“不过辽人一定会答应的!”

    萧保先有些不爱听了,大辽的事情,你一个宋朝的吏商怎么会知道?

    “为何?”俏金娘问。

    “因为他们也有钱赚啊!”武好古笑道,“这商市可是宋辽合建,再由商会买扑经营的,买扑之金,自是两国平分光这一项,辽国将来就能年入数万乃至十万缗啊!

    而且,这个商市是位于宋辽之间,和榷场一样,可以让宋辽两国之人往来出入和长期定居的。

    金娘子,你想想啊,这不等于将小半个繁华似锦的开封府城,还有不计其数的金银财帛都搬到界河边上了?这可是要真的把辽国当成兄弟之邦了。若是宋辽要开战,恁般多的财富不是转瞬就被夺去了吗?”

    好像是这么个道理啊!

    萧保先忽然发现武好古这个吏商说到问题的点子上去了!

    那么大个商市,若真有十万商户云集,那这个商市的规模岂不是要赶上析津府城了?

    这么个商市——商市可不是析津府城这样的堡垒,哪怕有城墙也不会有多高多坚固——摆在大辽的嘴巴边上,这不就是把大辽当成兄弟之邦了?要不然宋人不得天天担心被契丹铁骑打进来大肆抢掠?

    这事儿,对眼下的辽国是有利的!

    眼下的辽国已经有点应付不了西北阻卜人(最近西阻卜又闹起来了,耶律洪基都想借西夏的兵力一起镇压了)了,而高丽人和女直人眼看就要打仗,他们一旦决出胜负,那可就是高句丽或是渤海国复兴了在契丹人看来,高丽人如果打败了生女直,那无疑就会进化成高句丽,吞下鸭绿江北的大片生女直土地,还会进一步威胁辽国东京道!

    而女直完颜部一旦战胜高句丽,那无疑将会拥有一统女直诸部的威信,到时候最不济也是个“大渤海国”,而且是初兴的大渤海!

    所以辽国是必须要干涉高丽—女直战争的!必须要让女直和高丽人保持均势,一直相互征战下去。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辽宋之间不仅不能爆发冲突,最好还能在某种程度上达成默契——必须要让宋人意识到,女直人统一起来或是高句丽再现,不仅对辽国是威胁,对大宋同样是很不利的

    现在宋人主动提出的界河商市,分明就是要把辽国当成兄弟之邦了,辽国怎么能因为一点暂时不能满足的经济利益就把宋人往外推呢?

    真要这么做,那真是太愚蠢了。

    想到这里,萧保先忽然大笑着站了起来,冲着武好古一拱手道:“你说得有些道理,今日便到此了,明日黄昏,某家再来这里听金娘子唱诗,你也来吧对了,在下是辽人萧保先!”

    “萧保先?”武好古装出一副懵懂的模样,自言自语道,“仿佛在哪里听过。”

    “哈哈哈,”萧保先大笑,“回去问问张中书吧,某家先走一步了!”

    “留守,您说甚底?这界河商市一成,我们和宋国就是兄弟之邦了?”

    “是啊!”

    马人望听到萧保先万分肯定的回答,一下子也有点懵了。武好古那厮给萧保先灌了什么迷魂汤了?

    他之前还担心宋国强大了要威胁大辽的南京道,现在怎么就变成兄弟之邦了?

    萧保先说:“这道理,一介商人都看得分明宋朝建商市于界河,就是将十数万人口,数百亿(钱)财帛,都置于我大辽铁骑触手可及的位置上。他们若真要背盟,我大辽岂不是发财了?”

    好像有点道理!

    马人望思索了一下,点点头道:“既如此,那宋人若不肯提前支付十万缗,我们该怎么办?”

    萧保先皱皱眉,“钱还是需要的,如今朝廷府库太过空虚,都在向寺庙要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