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惇的这个推荐同样是充满算计的,河北东、西两路根本不是小人物能压得住的。也只有章楶、曾布、蔡京、蔡卞这样的人物可以去。

    而且这是得罪人的差遣,干完以后很可能会被迫致仕。所以章惇必须要拿出自己的堂兄章楶,然后才能用章楶“兑”掉曾布。而曾布一旦出镇,枢密使就会空缺,因为吕惠卿要负责练兵的大任,是不可能真正掌握枢密院的——要不然兵权太重了!所以必须要有人接替曾布,而接班人肯定是蔡京,他现在就是副使嘛。

    而蔡京一旦入主枢密院,蔡卞就别想更进一步去拜相了。哥哥当枢密,弟弟做次相,这个也显得权势太重了。说不定蔡卞的尚书左丞也有可能不保,被官家赵煦打发出朝去担任安抚。

    这样在朝中就没有人能够威胁章惇的独相地位了除非官家驾崩,太后临朝!

    赵煦听完章惇所言,轻轻叹了口气:“练兵之事本属武将,今以文官督之,颇是不妥,吕惠卿若以此为由拒之,也属合情合理至于整顿河北东、西二路也实属不易,容朕再三思之。”

    现在赵煦是在吃祖宗家法的亏了,兵肯定得练,不练的话根本收不回燕云,即便勉强收回了也不可能守得住。

    可是文官是调兵不掌兵,不掌兵也就不能练兵了。而宋朝的武官虽然在将兵法实行后权力稍大,但是一“将”通常也就是几千人。想要练出10万精兵,起码就是二三十“将”,没有重臣压阵督帅如何得行?靠三衙管军那几个武夫吗?且不说那些个管军到底会不会管,便是能管皇帝老子能放心?

    谁知道会不会有赵匡胤第二?

    至于用内官去练开封府的禁军也是不行的谁知道会不会练出一个“神策军中尉”来?所以宋朝的内官,一般是不能管开封禁军的,他们只能去管边军的事情。

    所以唯一的方法就是让重臣和管军共掌一军,并且以文官重臣为主还比较放心。可是让文官重臣去和管家一块儿管练兵也是个让人头疼的事儿。

    人选艰难不说,这个练兵的重臣练兵成功以后,肯定和宰执无缘——练过兵的文官一样是很危险的!说不定还会被迫致仕回家养老。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儿,人家肯干吗?

    看到赵煦犹豫起来,章惇又奏道:“陛下,如今只怕辽国大乱在即了若是朝廷手中没有一支堪战的大军,将来旦有乱事,何以自保?”

    章惇看得清楚,这渔阳鼙鼓不一定非要幽州节度使来敲的,换渤海国大王或是阻卜大汗也一样!

    所以大宋不能在辽国崩溃的时候置身事外,即便要置身事外,也得是手里面有精兵。要不然人家铁骑南下的时候,用什么去抵挡?

    “就怕吕惠卿不肯。”赵煦摇摇头。

    “不如先令其入京奏事吧。”章惇言道,“横山战事刚刚结束之时,他便自请入京了,现在正好召他前来。陛下可在奏对时询问他的意思,若是他肯承担重任,就再好不过了。”

    赵煦轻轻点头:“看来也只能如此了。”

第265章 为国捐精() 
章惇松了口气,以为事情有了进展,刚刚想要告退,官家赵煦却又开了口,说得非常低声,语气中满是悲凉。

    “章卿,朕知道你是一心为了国家,可是朕的身体……练兵和整顿河北东、西两路的事情,可以先参详起来,不过暂时不能真做,你知道是为甚底吗?”

    “陛下……”

    章惇当然明白赵煦的意思,他是担心自己会英年早逝……章身为奸相在宫中是有耳目的,知道皇帝的老腰不好!身体越来越虚,翰林医官们都束手无策——哲宗皇帝估计是慢性肾病到了晚期,得换肾或是做透析了!

    一想到官家的身***相难过的眼泪都下来了,不仅是为官家难过,还在为大宋天下难过。

    现在可是关键时刻啊!

    辽朝内部有瓦解之势,各种力量都在蠢蠢欲动。若是大宋有明君主持,好好准备个十年八年的,多半就能趁机平辽复燕,这可是千秋万代的功勋啊!

    可要是官家赵煦在这个节骨眼上没了,换成混日子的向太后来掌权,新法尽废,新党尽斥,十年八年的转眼就荒废了。来日一旦辽国崩溃,大宋十之七八也要被卷入……

    这花花世界可怎么办呢?

    “现在就看端王的本事了!”赵煦苦苦一笑,“朕的身子总还可以撑上几年……而端王下个月就大婚了,他的身子骨可结实,他的王妃看着也是能生养的,若是来年能有个儿子,朕就收了做养子,将来……将来万一朕不予了,就是幼主母后,你来做顾命大臣吧。到时候就是兵也练得,河北东、西两路也整得了!”

    赵煦说的话并不是在试探章惇,他虽然是昏君,但是有一点却看得非常清楚——谋朝篡位这种事情,在如今的大宋是不可能发生的,章惇、章楶俩老头更不可能那么干。真正对大宋江山构成威胁的,不可能是权臣,也不可能是比狗还忠心的武官,只可能是犹如禽兽一样的胡虏。

    现在党项人暂时被制住了,可是和大宋相安百年的大辽却走到了国运的尽头。

    而大宋如果不能趁着辽国崩溃,北朝大乱的机会收复燕云十四州,那么将来北朝一旦有了新主,大宋就危险了……

    不过赵煦也不愿意在国本为定的情况下做大大有违祖制的事情。因为在“国本”,也就是皇位继承人未定的情况下,让权臣染指军权是非常不妥的。

    很有可能会出现权臣利用军队夺“定策之功”的情况,如果真出现这种事情,大宋现在君恩臣忠的和谐局面就会出现不好的变化了。

    若是赵佶能不负众望,早日布种成功,赵煦就能有一个继承皇位的养儿,国本一定,就能大刀阔斧违反祖宗家法了。而且章惇、吕惠卿这些奸臣也能放开手脚大干,不用担心皇帝一死,他们都被太后撵去亚龙湾。

    所以大宋朝的未来,现在看起来……就落在了为国捐精的端王殿下的下身上了。

    赵佶,一定要努力啊!

    ……

    赵佶这个时候并不知道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不过他还是非常努力的在为将要到来的履行责任的那一天做准备。

    他现在一边练绘画速写,一边玩修书(大学教材),一边还要进行各种体育锻炼(蹴鞠、射箭、骑马),同时还在和李师师一起研究双修之法。日子过得倒也算是充实。

    有时候他也会微服去位于潘楼街上的佳士得行总店里面坐坐——对于一个不能参与政治,又不能去考科举,甚至连开封府都出不去的亲王而言,佳士得行的经营活动算得上是非常有趣的事情了。

    而且……佳士得行对赵佶来说,还是一个可以证明自己本领的地方。他已经在佳士得行的拍卖活动中卖出了好几幅字画,收入了几万缗,还得到了蔡京的《洛神赋》字帖。

    这些钱对赵佶来说并不算太多,可也不少了,而且还是凭本事赚的,这让他有了一种成就感。

    而佳士得行的《花魁》画册和房地产业务,也让赵佶感到有趣儿。

    前者居然成了个摇钱树——凡是印出来的画册全都一抢而空,也不管是第几期的,只要有就能卖出去,而且还能“溢价”,简直就是在印钱!

    不过更让赵佶吃惊的是。《花魁》画册最大的收入来源居然不是卖画册,而是卖“花招儿位”。开封府各个青楼打破头都想把自家想要捧红的女伎的写真登上《花魁》画册。“花招儿位”甚至都拿到佳士得行进行“暗唱”了——“暗唱”就是不公开的秘密拍卖,是苏大郎在武好古走后想出来的招儿,专门发卖一些不大好公开的东西,比如“明器”、女伎什么的。《花魁》画册的“花招儿位”也被拿去“暗唱”了一回,十二个“花招儿位”居然卖出了三万三千多缗!

    真是闻所未闻的昂贵啊,但是买到的都说值!

    另外,佳士得行还搞到了几所宅子进行唱卖,还在《花魁》画册上打了“花招儿”,最后卖得也比市面上贵了一些……

    这家唱卖行还真是越做越大,什么都能卖了!

    在唱卖和画册业务越来越红火的时候,佳士得行还在盖房子准备发卖,现在正在盖一栋“样子房”,就在开封府西面的画仙观旁,已经开始建造了,七月或是八月就能完工,也不知道武好古那时候不能不回来?

    在端王府的书房内,赵佶正在案前运笔疾飞,一位美貌女子的头像很快出现在了雪白的纸面上,转眼就已经完成了。坐在赵佶对面充当模特儿的是赵佶的宠爱的侍女春兰。李师师不方便来王府,所以在王府里面,赵佶宠爱的还是她——只是她不知被宠幸了多少回,肚皮就是不见隆起!

    也不知道是她的问题,还是赵佶的问题,真是让人有点担心啊!

    为此赵佶还去画仙观找郭道士和刘道士算了命,两个道士都说他命中多子,但是上天还不能让这些儿子前来,他们现在就来,是会妨到端王殿下的前程的……

    至于原因,则是天机不可泄露了。

    为什么会“妨”到自己前程呢?难道是因为自己太小,不会带孩子?

    赵佶放下铅笔,然后抬头看了眼“不会下崽”的春兰,重新拿起笔,想再画一张的时候,房门被轻轻的敲响。赵佶又放下笔,道:“进来!”

    高俅应声推门进来,先冲赵佶行了一礼,然后才道:“殿下,武大郎的确下落不明了……”

    原来高俅刚从陈佑文租住的宅院里面过来,这位前任的翰林图画院待诏直长仿佛度过了人生的低潮期,又得到了转官的机会,从文林郎升到了登仕郎,还刚刚授了权枢密院编修的差遣。

    真是峰回路转,人生得意了。

    于是家里面又一次门庭若市,原本绕着他走的书画行的朋友都又和他好上了。

    不过他再得意也不敢给高俅脸色看,很客气的把他迎了进宅子,还原原本本的把燕京之乱的情况都告诉了高俅。

    “怎就下落不明了呢?”赵佶这下也没心情再画图了,挥挥手就让春兰退下。

    “殿下也别着急,”高俅道,“武大郎是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会安然返回开封府的。”

    赵佶站起来了,在书房里面跺了几步,摇摇头:“高俅,话虽如此,但我总有些不放心啊。”

    高俅想了想道:“殿下若不放心,不如去佳士得行总店坐坐,看看他们会不会有甚消息?”

    佳士得行总店里面的人们,这几日也有点心神不安了。现在的佳士得行按照后世的标准,还是一家创业期的公司。别看钱赚得盆满钵溢的,但是商行的底蕴并不深,经营管理也非常粗旷,之所以可以发展的那么快,完全是因为有武好古这么一个灵魂人物。

    如果武好古就这么消失了,佳士得行的路大约也就到了尽头,不会再有辉煌的未来了。

    另外,佳士得行现在还拥有两棵大摇钱树,绝对是让人觊觎的产业。武好古在的时候,旁人忌惮他的关系网——武好古既是赵佶的哥们,又是蔡京忠党的一员——不敢动佳士得行,现在武好古似乎不在了,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磨刀子呢!

    高俅是完全明白其中关键的,所以一有机会就会鼓动赵佶去佳士得行总店坐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