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植不肯说,武好古却是心中有数。赵家若是没有一点野心,那么南西门早就该败落了。可若说镇州赵家这样的大辽豪族会跳出来当出头鸟,武好古也是不会相信的。

    看看他们家老祖在五代十国时候的表现,就能想象当灰孙子的都是什么货色了。

    不过在原本的历史上,镇州赵家好像也没玩出什么花样。也不知道是赵氏子孙太没用,还是契丹人早就提防他们家的习惯性投降毛病,早早夺了大权?

    春风,和煦。

    武好古和马植、西门青、张择端还有林冲林教头等人,选了个春光明媚的好天出了燕京这个乞丐城,骑马往附近的香山而去了。

    燕京城外不似城内恁般压抑,没有高大的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城墙,也没有成群结队褴褛的乞丐,连天空都显得比城内明亮深远了不少。

    在绿色的原野上,零星点缀着一处处小小的城池。不时有大队的车马从这些小小的城池中开出来,在绿色的大地上流动。

    武好古一行人也是鲜衣怒马,成群结队。马植一改在南朝时独来独往的风格,带上了几十骑的护卫、家仆和侍女,还有一辆大车上拉着各种吃喝玩乐的用具。当先还有一骑壮士,高高举着一面绣着“马”字的大旗,在前面开路。

    很有一种土皇帝出行的排场。

    不过这样的排场在燕京周遭好像非常普遍,从燕京清晋门出来,向北走了不到二十里,武好古就看见了四个差不多的队伍。

    “大郎,他们都是去游猎的。”马植笑着告诉武好古,“燕云这里没甚底好玩的,除了女人之外,也就是游猎、马球和握槊了。”

    西门青也是一身契丹风格的劲装,弓箭就挂在马背上,策马走在武好古身边,听到马植的话,她就低声给武好古解释说:“在燕云这边若是不能骑射,是连纨绔子弟都不敢称的。”

    燕云的豪族玩得和隋唐的门阀差不多,不流行宅男的。豪门子弟如果连骑马、射箭和打马球都玩不好,那是连纨绔都称不上,只能是废物了。

    “这些小城是做甚低用的?”

    马家的车马大队路过了一座靠近官道的小小的城池,这城池的外墙是夯土的,城外还挖了又深又宽的壕沟,城墙上隐约还有巡逻的兵丁。

    身为“特务”的武好古见了这样的堡垒,自然要打听一下了。

    “这是燕地豪强的堡坞,”西门青代马植回答说,“大辽这边,凡是豪族大姓,都会建堡而居,堡坞周围通常都是他们的田土,堡坞里面都聚着族兵,囤着粮草。”

    这分明就是东汉豪强的作风啊!

    “辽国的朝廷不管?”

    “管?”马植笑道,“姓耶律的和姓萧的不是如此?能够位列宰执的贵人,谁家没有私城和头下军州?”

    “私城?”

    “就是放大的堡坞。”马植道,“在南京道、中京道并不多,不过在上京道、西京道和东京道就多了。豪门大姓家家都私设城池,做大了就去求个头下军州的名号,算是自家世代的领地了。”

    头下军州原来就是辽国豪强的私人领地!

    “辽国不是建宫帐,析部族吗?怎么还会出现那么多头下军州、私城和堡坞呢?”

    马植摇摇头,“自是一边建宫帐、析部族,一边建头下军州和私城、堡坞了这等事体要说清楚可不易。总之,如今的大辽国就是一片散沙罢了。”

    其实也不难说清楚,建宫帐和析部族是用来对付旧部族的,而设头下军州和私城、堡坞的,则是新崛起的贵族豪强,当然也包括契丹皇族中的许多人。

    所以辽国就是一边搞中央集权,一边在慢慢散架之中

    这个情况有点像汉朝,所谓“汉以强亡”也可以往辽身上套——如果把完颜女真看成辽国的组成部分的话,辽就是以强亡的。

    而一旦完颜女真替代耶律契丹成为帝国的新主人,以“其兴也勃”之势把辽国的各种豪强整合在一起,产生的战斗力根本不是北宋可以抵抗的。

    这大宋的江山,看起来真的很危险啊!

    从此时的燕京城(北京市房山区)到香山,大约有四十多里地。武好古等人骑马走了一个多时辰,差不多就到了香山脚下。

    香山武好古是很熟的当然是九百多年后的香山,他在北京念书时常去那里写生。什么碧云寺、精宜园、双清别墅、玉华山庄,还有著名的香山红叶等等的,他都不知去过多少次了。

    不过现在,这些著名的景物统统都没有。可见的,就是满目的苍翠和绵延的山势了,以及一座位于香山南麓脚下的,正在建造的大寺庙了。

    这座名为大寺庙在后世并不存在,看来是毁于战火了。

    武好古问马植道:“二哥,那便是华严寺吧?”

    “是的。”马植笑道,“是某家那叔父挖空心思建起来的,他昔日在松山做县令时还敢为运炭的松山民伕请命,被萧吐浑那厮捉进牢里也不屈服。如今官做大了,却是一心要讨好皇帝和燕王,为了建筑这寺庙,也不知动用了多少玉河县的民伕。”

    “哦,”武好古问,“马警巡还被契丹人捉进大牢?那是怎么放出来的?”

    “据说是萧吐浑觉得某家的叔父一心为了百姓,大为感动,才把他放了,还向朝廷推荐我叔父。”

    武好古说:“那萧吐浑是好官啊。”

    萧吐浑一个堂堂的中京留守,这可是辽国最大一级的官了!被个芝麻大的县令给顶了——马人望的县令多半还是从萧吐浑手里买的呢——居然不狂怒,还向上级推荐。大辽朝居然有这样的好官,太叫人意外了。

    “哪儿啊,”马植压低声音道,“这事儿其实是今日要见的慕容先生一手安排的,还送了萧吐浑那厮的婆娘六千两白银!”

    马植哼哼道:“要不然就凭一个顶撞上官再加没有按时完成运炭入泽州的差事,我叔父的官就做到头了。中京留守哪里还会说他爱民,还向上举荐想得美!”

    好官不当易啊!武好古心想:看来做好官必须得有钱,还得能找到送钱的路子,哦,还要有一个有本事的师爷。

    只有这样才能一送一个准,才能飞黄腾达!

    “这慕容先生还是有点本事的。”武好古点点头,“二哥,要不你把慕容先生聘去做谋主吧。”

    武好古并没有想把慕容先生请回宋朝去帮自己,因为宋朝官场是他所不了解的。武好古必须要寻个宋朝本土的官场老狐狸

    “这事儿,”马植笑了笑,“那就且看香山先生对苏州安复军节度使感不感兴趣了。”

第243章 好大一个儒() 
武好古又跟着马植,在绵延的香山中行进了不知多久,就在午时将至的时候,他们穿过了一片稀疏的树林,然后就看见一座小小的堡坞出现在一片山谷之中。

    堡坞前面有一片开阔地,一条小溪蜿蜒淌过。在小溪的东面,二三十名穿着窄袖劲装的少年,正立成一条直线,人人手中都拎着长长的步弓,腰间还挎着装满羽箭的箭袋。

    在这些少年的正前方,靠近小溪之处,站立着满脸虬髯的大汉,高约六尺七八,穿着一件宽袖儒衫,头上戴着东坡巾,正一手持着长弓,一手拉动弓弦还搭上羽箭。弓开得很满,然后才是崩的一声轻响,羽箭离弦而且,如流星一般射向小溪对岸,约七八十步开外的一排标靶,正中其中一靶的靶心。

    武好古牵动缰绳,驻马观望,看到箭中靶心,刚想叫好,又是一声弓弦响动传来。原来这个儒服壮汉已经射出了第二箭,接着又是第三箭、第四箭、第五箭……是连珠射!一连射出了二十七箭,箭箭都命中靶心!

    “好!”

    有人在武好古耳边叫好了,他一回头,看见那人正是一路跟随而来的林冲林教头。

    能让林冲叫好,这人射术之高,就可想而知了。

    那壮汉早就看到有人来了,现在又听见叫好,于是收起长弓,用宏亮的嗓音喊道:“叫好的那人,可能射否?”

    “能射!”林冲一边答复,一边策马向前,到了那壮汉身旁,才从马背上跃下,然后取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步弓和箭囊。

    “好,射几箭看看。”

    “行!”

    这段时间显得有点萎靡的林冲,今天不知怎么来了意气,举起弓箭,摆好身架,也开始连珠射了。也是崩崩崩一阵狂射,射出了二十五箭,也是箭箭直中靶心!

    武好古、马植和西门青这时已经下了马,牵着马也走了过去。武好古看到林冲收起了射箭的姿态,低声嘀咕道:“怎么只有二十五箭……”

    林冲听了这话并没有什么反应——他是个非常服从的好下属,武好古现在大宋堂堂的正九品武官,还是林冲的上司(林冲执行的是公差),自然可以说他的不是了,就是指着鼻子骂娘,他也得受着。

    不过那个儒服壮汉听了却没来由恼了起来:“兀那小子,此间哪有你说话的份?要说话,就先来射上二十箭!”

    二十箭?

    武好古一箭都射不了啊!

    看着凶神恶煞一样的儒服汉子,武好古下意识的就后退了几步,心里也直犯嘀咕:这个……不会就是传说中的大儒慕容先生吧?

    看他一身儒服,应该是个儒,而且真的很大只啊,怎不是大儒?

    这样的儒要是去了开封府,至少在射箭一项上,是可以力压群儒的。便是那个被卖油翁讽刺的陈状元还活着,多半也射不了二十七发连珠箭——其实射箭准只是个开始。

    然后还要射得远,射得快,射得多!

    在武好古认识的所有武士当中,林冲和陆谦都能射到二十五箭,而这位北地大儒可以射二十七箭……也许更多!

    “咳,兀那小子,尔是哪家的郎君?”北地大儒怒喝道,“怎不言语?”

    “在下西门庆。”武好古报上自己的化名——他以潘孝义的名义使北,但是却不能用这个名字在燕云晃悠。当然了,也不能说自己是武好古,万一有人知道这个大名呢?

    所以他就给自己起了“西门庆”这个名字。

    “西门家的人?”

    “正是。”

    大儒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既然是西门家的人,见了某家还不磕头?”

    磕头?武好古一怔,老子见了皇帝都不磕头,你个大儒算什么?不就是会射箭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老子还有钱呢!是很有钱!

    武好古不跪,还瞪了大儒一眼。

    大儒刚要发怒,西门青已经上前一步,行了个揖拜大礼:“妾身西门青拜见少主。”

    少主?西门青叫他少主?

    武好古看了看那大儒,然后一把拉过西门青,“他不是慕容先生吗?还有,你为甚叫他少主?”

    西门青露出些许惊恐,低声说:“大郎,他是镇州赵家的少主……”

    “不就是赵卫公家嘛……”

    赵卫公就是赵赞,他在宋朝封了卫国公,开创了一家将门,开封子都称其为赵卫公家。武好古认识他们家的好几个公子哥,都是肩碰肩的酒肉朋友。

    “怎么是赵卫公家?”姓赵的大儒也有些糊涂,“分明是赵魏王家……不对,兀那小子,你是南人!”

    赵延寿在辽国封了魏王,因此称赵魏王家。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