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是狠话,但是立场已经后退了一大步。

    不再是“休退兵马,还复疆土”,而是不要灭掉西夏了——当然了,西夏主动投降大宋也属于“吞并夏国”的范畴之内。

    虽然现在西夏被打得只剩下了半条命,但是有了辽国的支援,再拖延个十年八年是不成问题的。有了这十年八年,大辽就有机会灭掉阻卜磨古斯,再粉碎女直的野心。

    赵煦看了一眼在场的宰相章惇,章惇马上从杌子上站起身,道:“陛下,西贼罪恶深重,且狡诈无信,反覆无常,尤喜一面修贡,一面犯边,殊为可恨,若今日稍纵,只怕来日再次兴兵犯境。因而臣以为,不可对西贼行纵虎之策!”

    奸相果然是可恨的!完全不顾两国生灵涂炭啊!

    萧好古和刘云听了章惇的话,恨得压根直痒痒。

    萧好古直接用汉话说道:“若贵国执意灭夏,那我大辽铁骑也只有南下决一死战了!”

    “尔要战?”赵煦冷冷一笑,“那便决一死战吧!”

    这昏君果然有点疯!

    两个大辽使臣真的有点无语了,宋太宗伐辽败北后,还没出过真的敢主动挑衅大辽的宋朝皇帝呢……怎么就那么倒霉,让他们遇上了呢?

    萧好古和刘云对望了一眼,两人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子了。大辽使臣做到这个份上,也真是丢脸丢到家了。

    刘云咬咬牙道:“陛下,若两国战事一起,可就要生灵涂炭了,黄河两岸必然化为焦土!”

    这话其实不是威胁,因为赵煦已经说出开战的狠话了。辽使真要有底气,就该扭头便走的。

    可现在他们能走吗?耶律洪基早就和他们说了:无论如何都不能和宋国绝交!

    也就是说,哪怕暂时不救西夏,辽国也要避免和宋国开战!

    只是现在西夏貌似要投靠大宋啊……

    当然了,现在的西夏国内也不是小梁太后的一言堂。她和宋朝打了十三年的拉锯战,还被打得大败亏输,威信早就扫地了,如果再要降宋,国内多半会大起波澜,除非……辽国主动抛弃西夏!

    因为现在的西夏没有辽国的支持,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投宋也就是唯一的出路了。

    既然是唯一的出路,那也就没啥好争的了,大家一起投降算了。

    所以,现在西夏出现了投宋的可能,辽国反而要摆出坚决支持西夏的姿态。只有这样,西夏国内的亲辽派才能和投降派进行坚决的斗争。

    萧好古和刘云昨天回到都亭驿后,一面派人把《小梁太后写真图》送去耶律洪基那里,一面就关起门来商议对策。

    而商量的结果,就是大辽不能放弃西夏,同时又不能真的和大宋决裂。

    说实话,要完成这个交涉目标,还是需要很高的外交手腕的……

    万幸的是,大辽是明君当朝,所以派出了萧好古和刘云这样的外交天才,及时识破了宋朝昏君奸臣的诡计。

    商量了半个晚上后,两人已经找到了突破口。

    萧好古这个时候说:“章相公方才是说夏国狡诈无信,反覆无常吗?”

    章惇怒道:“难道不是?十三年来,西贼屡次撕毁和约,犯我疆界,杀我百姓,毁我城池,其罪不可赦!”

    赵煦也恨恨地说:“自朕御极以来,西贼便欺朕年幼,连年来犯,真是可恨之极!如今朕岂能轻饶他们?”

    看到赵煦发怒的模样,萧好古和刘云都不约而同想到了小梁太后很可能在自投罗网——这个女人也是脑子坏掉了,投降谁不好去投降大宋官家,人家可是从小就被你欺负大的,这要是落在人家手里,呵呵……

    不过这也是个办法!或许可以用梁氏一条性命,化解了宋夏之间的生死之局。

    “陛下,”萧好古说,“其实夏国上下本不欲与贵国交战,连年犯境只是夏国太后梁氏所为,只要梁氏归政夏国国主,夏国就不会侵犯贵国了。陛下若还不相信,我大辽皇帝可以为宋夏和睦做保。”

    “不行!”赵煦想都没想,直接拒绝,不过他也没把话说死,“西贼与我朝的事情,不需辽国做保……若梁氏、乾顺母子真心悔过,当亲入开封,向朕请罪,朕自会饶恕他们。”

    入开封请罪不就是投降吗?请完罪还想回兴庆府去?哪儿有那么好的事儿。

    萧好古摇摇头道:“陛下,梁氏乃一后,乾顺乃一国之主,岂能到外国都城去请罪?”

    赵煦冷冷一哼,抬起手似乎就要赶人了。两个辽国使臣都是一惊,正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就听见充当伴馆使的蔡京开口了。

    “陛下,不如叫梁氏夫人入朝,留其子乾顺在兴庆府自守。”

    这就是让西夏梁太后到开封府做人质!

    萧好古和刘云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都觉得有些为难。

    一国之君把亲妈送给外国的皇帝……这可真是千古未有的奇耻大辱了!

    而且这个亲妈还是垂帘听政十三年的狠角色,真要她去开封府做人质,她还不要发飙砍人?再说了,她要真的肯去,大辽就能放心吗?

    这个女人,还是早点除掉为好!

    “也罢!”

    两个辽使还没想好怎么回答,赵煦已经说话了,“就叫梁氏入朝请罪吧!朕倒要见见这个饶我边境十三年的女人是何模样!”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吗?

    萧好古和刘云互相看看,刚想提出异议,这边大宋官家一挥手就宣布会见结束了——当然不是把两位辽使打发回国,而仅仅是元日的会见结束。赵煦表现出的强硬,其实也是一种外交姿态罢了。

    ……

    萧好古和刘云走了,章惇和蔡京却没有离开垂拱殿,官家赵煦还有事儿和他们俩商议。

    “陛下,辽人应该已经中计了。”

    章惇对赵煦说:“若能将武好古所画之图送去兴庆府给小梁太后看,西贼说不定会有一场变乱。”

    奸相的奸计可真是一条又一条啊!现在辽国和西夏境内的亲辽派肯定不相信小梁太后了。而小梁太后如果被蒙在鼓里,很可能死得不明不白。

    可她要是有了准备,那么西夏的国都之内没准就是一场火并了。无论最后谁胜谁败,受损的肯定是西夏党项人的元气。虽然不至于就此灭国,但是肯定有余力去支援青唐吐蕃了。

    而只要大宋可以轻易吞并青唐,对西夏的战略包围就算完全确立了。

    蔡京则笑道:“兴许西贼的小梁太后真的会穷途来投。”

    这当然是最好的结果,小梁太后是西夏,又执政十三年,对西夏的内情肯定了如指掌,而且还有一批心腹,如果都能跑到大宋来,那西夏可就更加没落了。

    赵煦点点头道:“她若肯来,朕当以亲王母妃礼遇之。”

    官家赵煦虽然憎恨梁氏,但她真的肯来相投,还是会给予礼遇和厚待的。

    他想了想,又对章惇说:“再叫令兄给西夏梁氏写封亲笔信,告诉她若不如意,可来相投,朕将不计前嫌。”

    “臣遵旨。”

第217章 最好的时代() 


第218章 西门的心意() 
p在开封府民间繁华热闹的时候,垂拱殿内的朝觐活动还在继续。

    此时在殿内觐见大宋皇帝的是高丽国使臣尹瓘和副使赵珪。两个高丽使臣都能说汉话——此时高丽国并没有自建文字,虽然出现了用汉字的音和义标记高丽语的“吏读”,不过尹瓘和赵珪这种层次的高丽文官,都是能说一口流利汉语的。毕竟汉语才是高丽王国真正的官方语言,科举考试和吟诗作对时都要用到的。

    和宋辽之间时常剑拔弩张的关系不同,大宋和高丽国之间的关系,至少在表面上还是非常和睦的。

    当然了,小的摩擦不是没有。因为大宋一直实行“联丽制辽”的政策,对高丽国使团一向优容,因此就让某些不知天高地厚的高丽使臣钻了空子,在往来路上需索挥霍,不过这样的情况在哲宗亲政后大大改善了——赵煦和章惇都是比较计较的性格,没有之前的官家和宰执那么穷大方。

    “听说你们高丽国想要对千里长城以北的生女直部落用兵?”

    一番寒暄问候之后,大宋天子突然就问起了一个让尹瓘和赵珪都始料未及的问题。

    大宋天子提及的“千里长城”是此时高丽国的北方边墙,是高丽靖宗在位时修建的。据说是为了收复被契丹人占领的鸭绿江以南地区,至于要怎么样用一道距离鸭绿江很远的边墙去收复鸭绿江以南的土地,这个问题只有高丽人自己才能想明白了。

    在千里长城竣工后,这道西起鸭绿江入海口附近,东跨威远、兴化、静州、宁海等十三城,东傅于大海,延袤千余里的石城,就成了高丽国和辽国以及附属于辽的生女直部的边境线了。

    至于越过千里长城北伐辽国的事情,是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

    而这一次,因为契丹人主动从生女直的土地上撤退,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丽西北边境外的权力真空。

    于是高丽君臣就想起了靖宗先王的遗志,想要收回一部分鸭绿江以南的失地。不过他们还是不敢去招惹辽国,所以不敢在西线靠近鸭绿江入海口的地方东手,就打算向位于高丽国东北部的曷懒甸下手。

    不过这事儿现在还处于讨论阶段,虽然开京城内已经传得沸沸扬扬,可是这个年头信息传播速度很慢,在开京城外都没什么人知道。没想到宋朝的天子已经得知此事了!

    “陛下,”尹瓘摸着自己的胡须,一双标志性的高丽三角眼眯了起来,看着眼前这位“昏聩”名声在外的大宋昏君,斟酌着用词道,“我国并无意对千里长城以北用兵,只是现在大辽国势稍退,撤出了部分驻扎于我国东北边境外的驻兵,使得生女直诸部群龙失首,因此有一些生女直部落意欲归附我国。”

    他的用词很谨慎,但还是透露出了很多信息。

    第一是辽国的确从生女直属地撤兵了——这事儿也可看成是契丹人衰弱的标志!

    第二是生女直诸部现在还没有一个共主,是群龙无首。

    第三是高丽国将会通过征抚并用的手段吞并一部分生女直部落。

    第四嘛,就是高丽国并不想和辽国因为生女直部落的地盘翻脸。

    也就是说高丽国会先请求辽国的同意,然后再向千里长城以北出击——实际上,高丽国对千里长城以北的出击,对辽国是有利的,因为高丽国很可能同企图一统生女直各部的女直完颜部爆发战争。

    这场战争无论谁胜谁败,都会拖延生女直统一的步伐,而给辽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赵煦和章惇对望了一眼,章惇微微摇头,赵煦则轻轻点头。这对君臣之间是存在某种程度的默契的,对个眼神,做几个小动作,就知道对方的意思了。

    赵煦开口道:“朕闻女直民风强悍,野性难驯,尤在契丹之上,高丽国若要用兵于千里长城以北,须得千万小心。

    若高丽国大王许可,朕希望可以派出翰林图画院的画师前往贵国,以记录高丽国大兵与生女直交战之场面。”

    尹瓘心想:宋朝的官家一定在打联合女直对付辽国的主意……派画师赴高丽就是想看看女直人到底能不能打?

    此事倒不大好拒绝,毕竟高丽国从宋国那里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