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1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埃及帝国历史上的女皇都非常强势,根本不是她们的皇夫可以左右的。除了一个拥有武家血脉,但是姓科穆宁的长子或长女,武家似乎很难从埃及得到什么回报。

    西宋官家赵冕对埃及帝国和科穆宁王朝的传统是非常熟悉的,其实他也考虑过把自己的儿子塞给安娜长公主。但是科穆宁王朝的要价太高,西宋根本承担不起……

    “陛下,”岳宣说,“据臣所知,武家为了这门婚事花费极大!很可能超过5000万!”

    “5000万!?”赵冕吸了口凉气儿,“这是周国在拉拢埃及!他们想要……和江南贼开战吗?”

    5000万两的“聘礼”虽然是武家拿出来的,但是那么大笔的资金流向埃及,显然是大周共和国的国家意志在起作用了!

    所以这不是一桩普通的亲事,而是两个国家以这种方式结盟。

    而大周共和国和埃及结盟的目的,肯定是针对东宋的。

    因为世界上没有第二个国家值得日不落的大周共和国这么做。

    赵冕摇摇头,“可他们和江南可是二百年的盟邦啊!”

    “不知陛下有没有发现,”岳宣奏道,“从十多年前开始,棱堡就很容易被攻占了!”

    “对啊!”赵冕点了点头,“大蒙古国的月即别大元帅(术赤的子孙)生前就不知打破了多少座咱们的棱堡……”

    棱堡无敌的时代在大蒙古国战争后期就被蒙古亲王元帅月即别给破除了。术赤系的月即别是蒙兀堡光明大学的高材生,精通数学和建筑学。在参加蒙古军队后,又逐渐成长为了筑城和攻城的专家。

    而且他还攥写了一部关于棱堡死角的著作,系统的总结了棱堡防御的弱点和攻破棱堡的方法。

    与此同时,火器技术的进步,也让早年间难以攻破的棱堡变得越来越脆弱。

    榴弹炮、臼炮、开花弹和手炮(手榴弹)等破坏力较大的武器的出现和成熟运用,加上专门针对棱堡死角的坑道工事,已经将原本需要付出极大代价才能占领的棱堡,变成比较容易占领的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进攻和野外决战开始重新成为军事家们赢得战争的最有效方法。

    岳宣接着说道:“此外,江南贼素来松散软弱,其国又依赖贸易,而且和周国的往来又过于密切。臣担心江南贼一旦在海战受挫,贸易航线被切断,极有可能会不战而降……”

    西宋和东宋斗争了二百多年,对于东宋的国情自然是非常了解的。知道东宋这个国家的软肋在于松散和过分依赖贸易。

    而目前的世界贸易体系,又大部分在周国的控制下。

    一旦武元凯成为埃及女皇的夫婿,大周…埃及的联盟就能完全控制世界贸易体系。

    这样一来,东宋这个国家就会成为大周共和国砧板上的鱼肉。

    “岳卿,”赵冕眉头大皱,“不至于如此吧?天下三分都200多年了……不会骤然一统吧?”

    “陛下,天下之所以能三分200多年,完全是因为三国势均力敌,谁也没有能力击败另外两国。可如今的三国均势以破,周国的人口和财力超过了我国和江南贼之和!而且棱堡之坚也成往事,三国以有归一的趋势了。

    我国如果不能奋发图强,只怕二十年内,将有覆灭的危险啊!”

    “奋发图强?”赵冕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他就是听着各种奋发图强的故事长大的,然后又在各种奋发图强的努力中慢慢变老的。

    可是他的大宋却毫无疑问在一点点衰弱下去……

    先天不足,靠后天的努力也未必能够补齐啊!

    “如何发奋?”赵冕问。

    “臣以为……”岳宣思索着说,“能抗衡暴周的,唯有两宋联盟!”

    “两宋联盟?你要朕和江南贼联盟?”

    “陛下,”岳宣道,“现在我国只有6000万人口,而江南有一万万以上的人口。一旦江南入周,周国就将拥有近三万万人口。以6000万抗三万万……我大宋岂有不灭之理?”

    在棱堡时代远去后,现在的战争模式是成熟版的排队枪毙,也就是类似另一个时刻的18世纪中叶到19世界初这一段。

    在这个时代中,人口数量就是战斗力!

    当然了,前提是国家拥有足够的组织能力,可以将众多的人口运用到战争中去。

    作为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大周共和国的组织能力是不用怀疑的。

    如果大周共和国能够修改《公民法》,将所有的平民都转化为公民。那么这个国家的动员能力将会达到数百万上千万等级的。

    而且已经开始工业革命,同时拥有美洲财富的大周共和国,也有足够的能力武装起数百万人的大军。

    所以大周一旦进入战争状态,两宋是无法承受的,特别是东宋还非常依赖海贸和大周提供的鸟粪……

    因此结成联盟,就成了两宋唯一的生存手段!

    同样的道理在江宁也有人知道了,现在东宋的皇帝赵昊也在和首相文道生商量着对策。

    让他们二位头疼的倒不是武元凯和安娜长公主的婚姻,而是鸟粪的供应出了大问题。

    “怎么会这样?怎么就没有了呢?一直都有的,怎么突然就没有了?是不是价钱的问题?价钱好商量……大不了朝廷给点补贴!”

    赵昊满脸的焦急,他现在正面临登基二十年以来最大的危机鸟粪危机!

    大周的鸟粪输出向来是实行配额制的,不是谁都能买到的,而是遵循华夏优先的政策,只有东宋、西宋才有资格提出购买的申请。

    当然了,西宋是不会买的,因为没有钱……鸟粪可不便宜,一千斤为单位的报价达到了二十两白银。这还是江南港口的到港价,如果再算上荆江、汉江、川江、湘江四江的转运成本和沿途需要缴纳的税赋,以及西宋境内分销商的利润。一千斤鸟粪送到农民手中起码得五十两以上才行了。

    而五十两白银在缺乏贵金属的西宋那可是一笔大钱了!

    在西宋的乡村,平常年景时,一石白米也就价值半块一两银币,50块银币可以买下100石白米了。而且能够以半块银币一石的价格成交的白米,只占到西宋农村所产出的米粮的极少部分。

    西宋农村所产的绝大部分米粮都是不进入市场的。它们或是用来养人,或者用来缴纳佃租税赋,或者直接拿来交换手工业品。

    可以这么说,西宋大部分的农民,终其一生都没见过大周银行和大宋银行(东宋央行)发行的一两银币,甚至都没见过用来流通的白银!

    所以用来提升农业产量的鸟粪和新式农具在西宋根本卖不出去……

    不过这些东西对于富有的东宋农村完全不是问题,东宋的江南有大量的出口产品可以换取金银,而新宋大陆上也有产量巨大的金矿。

    所以东宋朝廷这一百多年来,都在大量购买南美鸟粪,然后用低价卖给种田的农户。以保证粮食的高产量和低价格。

    与此同时,东宋的农民也有足够的购买力去采购鸟粪和先进的农具。

    因为现在的东宋农村早就不是小农经济的路子了,而是以几十亩规模的家庭农场为主的富农路线。

    根据东宋户部的统计,东宋本土拥有耕地接近四亿亩。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东宋民户只有1000万出头东宋现在也进入了工业革命的时代,城市化率快速提高,农业人口占比已经不足50%了。

    也就是说,平均一个东宋农户就拥有40亩土地,而且大部分是水田。

    如果一户农民拥有全都是水田,而且都用来种植稻谷。按照一季六石计算,40亩水田可以收获240石水稻,打成白米也有160…170石。

    而东宋的米价又高,一石白米在农村的收购价起码也要一块半银币。160石白米至少能卖出240块银币。因此大部分农户都有足够的财力购买提升产量的鸟粪、粮种和优质农具。

    顺便一提,这个东宋帝国主义的农业表面上看着是很风光的。乡村那是一片安逸的田园风情,没有多少收租放高利贷的大地主,贫下中农也几乎绝迹,大都是一家一户几十亩的富农。而且农税极低,一户富农一年轻轻松松的就能赚上200两银子,生活远比城市中的无产阶级舒服。

    但是风光的表面下面,其实也存在着危机。

    危机就是东宋的富农“太懒”了,过分依赖良种、鸟粪和优质农具以及灌溉设施。对于没有办法灌溉的坡地基本没有人去开垦开垦那个干嘛?多累啊?而且也没那么多劳动力。一共就1000万户农民,顶天有2000万个壮劳力,4亿亩地都种得勉强,哪有力气开梯田?

    可粮食不够怎么办?

    有殖民地啊!进口就是了,又花不了几个钱。

    而且东宋农民种地只考虑经济效益,对于投入大,而产出的白米又不好吃的两季、三季稻,那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不好吃卖给谁去?

    东宋的白米都是一季稻,还是绿色食品,煮出来的饭那叫一个香啊!闻一闻就知道是给帝国主义吃的了。

    可是东宋的粮食安全,却是完全寄托在大周共和国提供的鸟粪和保障海洋贸易的基础上的。

    一旦大周拒绝提供鸟粪,又以海军封锁贸易,东宋合众国立即就会陷入危机。

第1495章 有一种危机叫过剩() 
因为鸟粪危机而陷入焦虑的赵昊和文道生并没有意识到,当热水器(蒸汽机)和黄氏纺机出现的时候,东亚大陆上的战争,就已经在酝酿当中了。

    热水器提供的动力加上黄氏纺机的高效率,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间,已经彻底改变了大周共和国和东宋合众国的工业生产模式。

    工场手工业的时代已经落幕了,随之而来的则是机器大工业的时代。

    这是一场工业的革命,一场生产力的飞跃,同时也是一场危机。

    在大周共和国和东宋合众国开启工业革命二十年后,凡是被工业革命波及到的领域,都出现了产品的产能暴增,可是市场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

    而且由于机器对手工形成了替代,在大周共和国和东宋的许多大城市中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业现象。

    当然了,由于大块殖民地的存在,这些饥寒交迫的人们总也有个去出,还不至于揭竿而起。

    但是作为大周共和国的元首,武元龙还是感到了极大的压力。

    他是“义勇派”的子孙,虽然也属于武氏嫡流,但是他们这一脉长期都和元首大位无缘,而且在大周共和国政坛上的影响力也不大。直到武元龙这一辈,才因为日本三省(东、西日本省和渤海省)受惠于美洲大开发和工业革命,日益崛起,成为了大周政坛上不可忽视的力量,武元龙也才得以当选元首。

    顺便说一下,日本这块地盘在美洲大开发之前,其实没有太大的价值。因为它处于大航海时代前的世界贸易和文化传播链条的最末端。

    就是一个封闭、保守、落后、野蛮的存在,不值一提!

    后世有些人喜欢吹什么海洋民族,看到日本是个岛国就以为他们很海洋。

    其实并不是这样,日本是历史上最早实行闭关锁国的国家,从唐朝末年就开始锁国了。而且在唐朝灭亡后直到近代黑船来访事件之间,差不多950年间,锁国基本上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