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1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长安城的大街两边都是“坊墙”,是不能摆摊做买卖的!

    而所有的商业活动,都集中在了“廓坊”之内。大部分的“廓坊”内只有最基本的小商业,卖米卖菜什么的。

    大一点的交易,都集中到了东西两市。不过东西两市的交易时间很短,一个只有六个时辰开市。而且还规定在役军官和朝臣以上的文官无令不得入东、西两市!

    在这样的法令和西宋特殊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下,西宋国内的私营工商业极度萎缩,也就不存在任何对外扩张的能力和动力了。

    不过在工商业失去动力的同时,西宋的那些半封建的武官却变得日益好战。

    他们需要更多的军功,更多的土地!

    ……

    赵枢和李清照告退后,接着进入勤政殿的是耿南仲、何栗、曲端和岳飞

    耿南仲和何栗现在是左右相——太宰、少宰的名号已经被废弃,又改回了原本的称呼。

    曲端和岳飞则分别官拜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两人分别代表关陇军和荆楚军。

    现在西宋朝廷中最有权势的,也就是这四位了。

    “岳飞,”赵桓看了一眼自己的爱将岳飞,露出了笑脸儿,“见过韩世忠了?”

    “已经见了。”

    韩世忠现在西凉王国的仁爱阁大学士!

    西凉王国的路线还是土匪扮书生,明明是一群粗通文墨的封建骑士,偏偏要称什么大学士、学士啥的。各种官名听上去都特有学问。

    而在所有的“学问官”中,又以“仁爱阁”、“忠义阁”、“礼和阁”、“睿智阁”、“诚信阁”、“温文阁”、“善亲阁”、“恭谨阁”、“勤俭阁”、“忍让阁”等十阁大学士为首。

    十个学士号,则取自“仁义礼知信、温良恭俭让”。

    十阁大学士是不分上下高低的,他们在朝可以合议政治,出外可以统领一方。是西凉天理子之下,权力最大的骑士。

    韩世忠韩仁爱这次则是作为西凉国的贺生辰使来给赵桓贺寿的。贺完生辰后没有马上返回,而是被留在长安讨论要事了。

    而要讨论的要事,则是西凉转封!

    现在西宋没有办法入海,肯定也上不了天,当然只能向西域扩张了。

    而在西宋向西的道路则恰巧被西凉给阻挡了……

    所以西宋的枢密院就想出了转封西凉的办法,将西凉的土地全部收回,然后再封给赵桓的儿子们。

    没错,赵桓现在开始封藩王了!

    分封藩王的政策,在西晋以后,基本上都被任务是取乱之道。

    但是如今的赵桓却管不了那么多,因为一帮靖康参谋天天在他眼皮底下晃悠!

    所以根本不用藩王来闹乱子,一帮机宜就能把他的帝国变成共和国!

    因此分封藩王就成了制约机宜的一个手段了……

    至于藩王靖难造反什么的……呵呵,真要有这样的藩王,他赵桓高兴都来不及。毕竟他封出去的王都是亲儿子,真要有个牛人崛起把权夺了回来,也是好事啊。

    “韩世忠怎么说?”赵桓问。

    “韩世忠惊诧异常,什么都没有说。”

    赵桓顿了顿,“西凉回同样转封吗?”

    曲端回答道:“一定会的!因为西凉土地大而贫瘠,远远比不七河之地和钦察草原。

    而且西辽大石已经皈依光明天理,背弃了西凉天理教。现在西凉和西辽不再是盟友了。

    原来封给西凉的地盘大致就是哈萨克斯坦!也就是耶律大石在西域最初的根据地七河之地再加上辽阔无边的钦察草原。

    这块地皮在中世纪的时候也不咋地富庶,可是比起西凉的烂地还是要富庶许多的!

    特别是紧挨着七河之地还有个费尔干纳盆地,光是这个盆地的产出,就顶得上西凉最核心的河西走廊了。

    曲端又道:“只要朝廷可以提供枪炮,再给予援兵,以西凉之力,驱赶大石留在七河等地的部属,简直易如反掌。而钦察草原基本是无主的,西凉也能将之征服。

    有了七河和钦察草原,章理的日子可比在凉州好过多了。”

    “好!”赵桓点点头,“派个大臣和韩世忠一起去趟凉州吧。”

    耿南仲上奏道:“臣推荐张浚出使西凉。”

    赵桓又看了看曲端,“陛下,臣推荐姚平仲为副使。”

    “就让他们走一遭!”

第1455章 利出一孔() 
曲端和岳飞一块儿出了华清宫的东华门。东华门外并不是繁华的街市,而是一大片草场。两人出门的时候,正有一队殿前右班的骑士在进行马术和队列训练。

    曲端和岳飞的随从就在外面候着,看见两人出来,连忙给他们牵来了坐骑。

    两人的坐骑都是上等的河曲马,并不是产自河曲,而是产自关中和荆楚的。

    现在西宋的马政规模很小,只能供应御马,可是却没有感到缺马。哪怕不从西凉输入,单靠位于关陇、朔方和荆楚的府兵庄园,也足够满足庞大的西宋军队对马匹的需求了。

    曲端所乘的是一匹肩高四尺六寸的龙种马(河曲马中的精品),就是产自自家在临潼的庄园。

    而岳飞所骑的是一匹肩高四尺五寸半的河曲马,是出自荆门军的岳家庄。

    不仅曲端、岳飞有良马可骑,跟着他们的随从家丁,也都人人有马,而且还都是好马!

    曲端和岳飞都拥有最高级的安抚使军阶,拥有田庄的数目都是3000亩!

    另外两人都常年带兵掌权,总有一些额外的收入。如此身家,当然可以养得起十几个随从家丁。

    所以两人可以带着全副武装的家丁去华清宫上朝或是去衙署办公!

    而这样的场面在大宋定都开封府的时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在如今的西宋,也是稀松平常的。而且也谈不上多跋扈,毕竟华清宫的所在偏僻,附近又是骊山,时常有贼人出没,如果不带足了护卫,遇上山贼怎么办?

    什么?天子脚下,朗朗乾坤的,居然有山贼?

    当然有了!西宋土改过程中不知道闹出多大的矛盾,杀头、流放者数以万计。还有许多没有抓到的贼人落了草,哪怕在长安周围,也不是很平静的。

    不过在华清宫周围,西宋朝廷的官署和官员住宅集中区域,贼人也不是很多。但是现在西宋的官员们也没啥娱乐,也就是去骊山打个猎什么的,有时候还真的会撞上山贼……

    曲端和岳飞一行,沿着华清宫外的官道而行。

    这一带并不是在城内,周围并没有高大的城墙护卫。不过包括华清宫以及各个衙署,还有各官员的宅邸周围都有高墙保护。其中华清宫干脆就是一座棱堡!

    一旦有变,周围的官署和宅邸中的人员,全部都能撤入华清宫!

    另外,临潼县城就在距离华清宫不是很远的地方。这座小城是华清宫附近唯一的商业市镇,也不是很繁华。不过就是四五条街市,街上有些商铺、酒楼、妓馆什么的。

    西宋朝廷的一个迎宾馆就设在临潼县城内。所以曲端和岳飞今天出了华清宫,就一块儿向临潼县城而去。

    他们要去临潼的迎宾馆和韩世忠见个面。

    两人很快就进入了县城,城内并不是很热闹,沿街的大小店铺里客人不多,消费的都是些商人和市民,基本看不到官员。

    西宋的商人地位很低,完全不能和周国、东宋相比,是真正的四民之末!他们不得穿着丝绸,不得佩戴金银,不得乘坐马车,子弟不得参加科举,不算良家出身!

    而匠户的地位比商人略高,算是良家出身,可以穿戴丝绸。不过要维持匠户地位就必须向官营工场提供手工匠人。否则就会从匠户降为商人——顺便提一下,匠人和商人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比如铁匠算匠人算商人?你打制铁器不发卖赚钱吗?自己留着欣赏?

    所以西宋官府就定了这么一个标准——商家只要提供手艺精湛的匠人入官服役,就算是匠户。如果提供不了,那就是商户。

    匠户有上升的空间,可以从军报国。而商户只能一直在底层呆着。

    不过无论商户、匠户,都不能和曲端、岳飞这样的高官有太多的接触。

    因为西宋“禁民两业”,官人不得经商,工商不得为官(匠户子弟可以为官,户主不可),农夫同样也不得入市经商。而入市经商必须有市籍(工商都有市籍)……如岳飞、曲端这样的高官,甚至不能在市镇中的商店、酒楼消费,向摊贩买个炊饼什么的,也是违规的!

    当然了,他们家里也要消费的,不能什么都从老家的庄园带出来。不过不能由官人出面和商人谈生意,只能由家人去和商人商谈交易。

    总之,西宋对于商业活动的管理极其苛刻,种种规定也不是为了方便交易,而是为了让交易变得不大方便。

    而这种管理商业的办法,也不是西宋自己发明的,而是来源于宋朝之前历代的经验。同时也从西凉抄了不少法令——西凉章理对于怎么管理一个封建化国家是很有心得的。

    在他看来商业活动越多,对军事阶级的腐蚀就越厉害!所以必须彻底加以扼杀!

    而这种观点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很流行,称为“利出一孔,驱农归战”,《管子国蓄》中说:利出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

    意思就是说国家不能有太多向上的孔道,最好就是一个孔道——农战!也就是农民只有当兵打仗才能上升!

    做不到一孔,那就退而次之,选择二孔。如果到了三孔、四孔,那么国家大概就要完蛋了。

    现在的西宋就是利出二孔,除了农战,还有耕读一条出路。但是农战为上,耕读为下。无论是巴蜀的科举,还是关陇、荆楚的大学堂,所出的文官都要低武夫一头。

    至于新周和东宋,在西宋和西凉的统治者看来,实在太堕落了。

    因为这两国上升的孔道太多了!不仅有发达的工商业,有人数众多的学术圈,有五花八门的文艺圈,还有一大堆殖民地可以发财。

    所以这两个国家明明有压倒西宋的财力和军事技术,但是却不能一门心思打仗。现在更是堕落到了要去征服世界的地步……征服世界能比一统天下更重要吗?

    而这就是西宋的机会啊!

    西宋可以趁着东宋、新周征服世界的机会,把屁股后面的西凉挤得远一点,从而大大扩充军户庄园的数量——军户庄园数量越多,西宋的军事力量当然就越强大了。

    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安全的大后方,西宋就能一门心思东进,重复历史上秦国兵吞六国,一统天下的故事了。

    ……

    “良臣,官家主意已定了!”

    “是啊,不是都说西域之地如何富庶吗?耶律大石和赵乾顺都在西面发了财。西凉王就真的甘心在凉州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一辈子?”

    “良臣,朝廷也不会让西凉独自出兵的……朝廷会派出援兵,还会给西凉提供枪炮火药。有朝廷相助,不可能打不赢的。”

    “一定会赢的……现在能和我大宋一战的,普天之下也就只有东贼和东海贼。不过他们如今开始堕落了,长远来看,是没有什么前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