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11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芄埠凸南怨蟆

    武好古则耗资8万枚银币,买下了其中最大,也最奢侈的云龙山庄。后来又花费2万枚银币进行整修,将之变成了自己在徐州期间的住所。

    “应该很快!”武义久笑着说,“现在日本国正的严冬,他们的北陆道和中山道都被大雪封锁,只剩下东海道可以走。在多摩川后,日本相模国的武士已经死伤殆尽了。封锁东海道应该是很容易的。

    这样关东八州就成了一个大瓮,可以瓮中捉鳖了!以大哥的本事,在明年春季融雪季节结束前,应该可以平定八州。”

    “好!”武好古笑了起来,“八州一到手,日本国就亡了一半了。有八州的沃土,咱们至少可以安置五万军户……有那么多军户,整个日本早晚都是咱们的!

    现在……可以开始筹备探索东大洋了!”

    所谓的东大洋就是太平洋了!

    对于绝大多数的周人而言,东大洋就是一片未知的神秘之海。

    不过有兴趣对东大洋进行探索的人也不是很多,至少武义久就没啥兴趣。在他看来,探索东大洋,去寻找什么殷人东渡之地,还不如加强一下在南洋、西洋的投入更加实在。

    现在东宋那边,可是在往南洋、西洋下血本啊!

    就在武义勇解放日本人民的时候,赵楷和武美娘这对侵略者夫妻,正在策划湄南河作战,准备悍然入侵真腊帝国的神圣领土。将富饶的湄南河平原(有5万平方公里)都据为己有啊!

    另外,锡兰的光明顶教廷也向东宋表示了臣服!

    这意味着绝大部分的锡兰土地,都变成了东宋的属地。

    在取得了锡兰之后,东宋就能继续西行,到达那片传说中辽阔而且蛮荒的黑大陆了……

    和未知的大东洋相比,已知的黑大陆难道不是更加理想的猎物吗?

    武义久的心思,武好古当然是知道一点的。

    这小子不愿意向未知的领域投入太多的公共资金啊!

    不过没有关系,装备几条探险船的经费,武好古还是拿得出来的。

    “三郎,探索东大洋的事情,为父会安排妥当的。”武好古看着一片萧瑟的云龙湖,“发现号探索船前年就开工了,明年夏天就能试航,后年春天应该就可以开始探索了。”

    发现号是一条探索船,也就是用来搜索未知海域的帆船。使用了“真理”级的船身,加上了三桅软帆。只有上火炮甲板,装备了8门12斤短炮。

    为了让船员在茫茫大海中坚持的更久,天津船厂的都料大匠设计了更加舒适的船舱和更大的货舱。

    水手的数量则被控制在90人以内,以便减少淡水、食物和其他补给物资的消耗。

    根据设计,只需要进行一次补给,“发现”号就能在茫茫大海上坚持四个月,不必中途停靠港口添加淡水和粮食。

    另外,“发现”号上还会携带足够12个月食用的腌菜和茶叶,以避免船员在往返新大陆的时候不会染上坏血病。

    “发现”号上还准备了大量的食盐和高纯度的蒸馏酒。前者是用来腌肉或者和土著进行交易的——如果有机会找到一些可以捕猎的小岛,“发现”号上的船员自然不会放过。到时候就需要用食盐去腌肉了。至于高纯度的白酒则是用来兑水的,一定的酒精浓度可以避免淡水变质。

    也就是说,在可以获得一定补给的情况下,“发现”号能够坚持在海上航行整整12个月!

    而从日本国出发抵达美洲,也就有7000——。 涔﹀�鍚?公里的航程,即便以8公里的时速航行,有1000个小时也足够了,也就是42天。

    武好古给“发现”号准备了足够的冗余,可以确保它抵达大洋彼岸。

    而为了保证探索一次成功,武好古还会再多加几倍的保险系数。也就是一次派出4艘“发现”级组成团队。

    这样即便在航行途中损失一到两艘帆船,余下的船只还是可以完成探索任务的。

    现在4艘“发现”级就在天津和旅顺的船厂开工建造,等到共和十五年的春天,就可以扬帆远航了。

    新大陆,很快就能被发现了!

    ……

    在徐州城中筹备新大陆探索的武好古,这个时候大概做梦都没有想到,在江宁府城中,也有一位大人物对“殷人东渡”的故事念念不忘。

    而且他也拥有了和“发现”号类似的帆船。

    这个人就是武好古的好女婿赵楷。

    身处大周卧榻之侧还是太危险了!

    所以必须要想尽办法寻找退路……“殷人东渡”之地或许存在呢?

    去找一找也不损失什么吧?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在被称为“申船”型的软帆船出现后,赵楷想到的不是将它们用于组建舰队——由于周国开始攻击日本国,所以赵楷认为大周和东宋之间,至少还能维持十年的和平。

    所以东宋并不需要马上升级自己的舰队,完全可以等到更大更强的风帆炮舰出现,再进行换装。

    而在这之前,利用“申船”型风帆舰进行远航探险,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

    “陛下,您想探索哪里?”

    在新落成的江宁皇城的崇政殿中和赵楷问对的是东宋的海军都军机成贵。

    他原是纪家战船队的总管,后来“招安”成为官军的水军将领。再后来被纪忆安排进了东海国水师出任提督,现在则是东宋水师的一把手了。

    “日本国以东洋面如何?”赵楷问。“据说那里有一片巨大无比的陆地,乃是殷人东渡之国。”

    “这个……”成贵真有点无语了。

    这位天子咋就那么没谱呢?

    什么“殷人东渡”,一个传说而已……而且也不知道从哪儿传出来的?

    反正自己这个跑了一辈子海的老海军是从没听过这么荒唐的故事。

    即便在武王伐纣时有个把殷人部落东渡了,那也是去日本了,怎么可能再往东?

    航海的事情哪儿那么容易?有日本那么大的岛子还不上去,再往东干嘛去啊?

    航海,是要死人的!

    “陛下,”成贵道,“殷人东渡是无稽之谈……以无稽之谈为依据,对大东洋进行探索实在不可取。而且要探索大东洋最好从日本国出发,而日本正遭到周国的攻打,咱们去了是徒增误会。

    如果陛下想要探索远海,不如对南洋诸岛进行一次全面探查。说不定能发现一些适宜汉人移居的肥美之岛。”

    现在大周共和国和东宋虽然都到了南洋,但是活动范围之局限于三佛齐海峡和爪哇岛附近。

    对于南洋群岛的东部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探查。

    不过周宋两国都知道南洋群岛东部有一些岛屿还不错,因为周宋两国的商人会从南洋群岛东部的一些岛屿采购香料。

    觊觎香料岛财富的成贵就想在合适的时候,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南洋航行。看看有什么岛屿上的土著是可以教化的……

    “这样啊……”赵楷想了想,“这样也好。

    对了,成贵,你听过地圆说吗?”

    “地圆说?”成贵愣了愣。

    “就是说咱们居住的大地不是平的,而是一个巨大无比的圆球。”赵楷解释说,“听上去有些荒唐,但是经过朕的研究,却得出结论认为是对的。

    所以理论上,我们的船只只要向着南方一直航行,就可以到达北洋水域。”

    怎么可能?成贵心想:官家的脑子不会有毛病吧?居然研究出大地是圆的,还认为船只一路向南最后可以到达北洋水域……这不是做学问做傻了?

    还好大宋(东宋)这边是二圣临朝,有皇后娘娘做主,国家才能蒸蒸日上啊!

    赵楷却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有毛病——实际上他是通过天文学的测算得出地圆一说的。在中原大战发生前,云台学宫(郁州岛)和青城学宫曾经联手搞过一个关于地圆的天文观察。在京兆府、西京、开封府、应天府和海州设立了多个天文台。通过观察和计算,得出了地圆的结论,而且还算出了地球的圆周长大约有三万里。

    另外,简单的光学观察,也可以证明地圆——因为在使用了最精良的望远镜后,人的目视距离会随着所处高度的不同发生变化。只要进行计算,就能得出地圆的结论。

    所以赵楷就想组织一次环球航海,以证明“地圆说”的正确性。

第1432章 南大屿() 
上海市,纪家港。

    两艘刚刚改装完毕的“申船甲”型桨帆探索船,正停靠在平静的吴淞江水面上。

    这两艘船是“申船”型的改型,将下炮甲板改成了桨手甲板,以便在左右船舷上各安装12根长桨。

    顺便一提,这个时代的东宋和北周都有水轮船。也就是在船舷两侧安装脚踏水轮以驱动船只。不过这种设计多用于内河和近海航行的船只,跑远洋的船只要么是纯风帆驱动,要么就是桨帆船,基本没有水轮船。

    这是因为水轮船的内部有比较复杂的机械结构,而且都是木制的,非常容易损坏,也比较占地方。

    在远洋航行中,木质的水轮机械一旦损坏,连修都没法修了。而且,远洋航行主要靠风帆。船桨只是在无风、逆风的情况下使用的。所以占地面积太大的水轮系统不受欢迎——船上的空间是很宝贵的。如果使用长桨,只要将长桨收回,就能桨手甲板就能当成货舱使用了。

    另外,现在东宋和北周的水军都使用火炮作为主要武器。在炮战中,水轮机械系统很容易损坏。只要有一枚炮弹传入水轮甲板,打出许多散碎的木块,就容易卡住传动装置。

    相比之下,长桨就可靠许多了。

    所以东宋水军并不装备水轮船,而是以“星船”型桨帆船为主力。

    现在停靠在上海纪家港码头上的这两艘,则是“星船”型改进而来的“申船”型的再改进。

    大致上就是软帆加上高干舷、高艉楼和圆底型(尖底)的船体,再加上长桨,再加火炮。而桨手甲板在进入南洋无风带前原则上不启用,作为仓库储存食品和低度酒。

    现在正值梅雨季节,细雨蒙蒙之中,码头上的苦力和东宋水军的水兵,正用两轮手推车把一桶桶的补给品和低度酒运上两艘探索船。

    知秀州事纪奎和东宋的南洋海军提督谢颙,正在雨中漫步。两人都打着纸伞,但是身上的衣衫还是被打湿了,却都没有在意。

    看着一桶桶的物资被运上船只,两人的眉头却都没有解开。

    “公安,”纪奎唤着谢颙的字号,“你也相信大地是圆的?”

    “泰山,不是相信,是算出来的。”今年三十多岁的谢颙是明州谢家的公子,娶了纪奎的女儿,所以称纪奎为“泰山”。

    他说:“北云台的学士们也做过计算和测量,同样得出了地圆的结论。”

    “那你为何满脸忧郁?”纪奎不解。

    作为南洋水军的提督,谢颙将会负责对南大洋的探索和论证地圆说。

    “泰山,你有所不知。”谢颙道,“地圆虽然是肯定的,但是大地的圆周长却存在争议。有的算法得出了3万里,也有人说是10万里甚至更长。

    而且南洋无风少风,靠船桨能划多远?根据官家的旨意,探索南大洋的船只要从巴厘岛南下……以12节的均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