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1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闸门要用钢筋混凝土的,关键分洪闸口也得用大块的砖石的水泥修葺,这样才能保证不不大水冲垮。

    不过其余的堤防,自然只能用夯土堆成了。即便如此,工程量也大到了让人难以想象。

    而且最麻烦的还不是工程量,而是黄河中下游的河道尚不固定。会出现一边修一边毁的情况——因为大周共和国也没有办法能在三个季度的浅水期将数千里的堤防修筑完毕。

    所以到了第二年黄河发大水的时候,比如会有来不及修缮的岸堤决口!甚至会连累一部分已经完工的岸堤。

    “预算做好了吗?”苏大郎问起了钱的问题。

    章之凤摇摇头,“总的预算不好做……谁也不知道有多少河工需要返工?所以现在只能做共和十一年秋到十二年春的预算,大约需要600万两银币。

    执政府准备用官田的租金为抵押,发行债券筹集这笔钱款。”

    治河这事儿,在古代中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中那是年年花钱年年修,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

    所以让章之凤拿出一个总预算也不可能,也只能拿出一个年度预算。

    而这个河工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个良心账!如果监管不力,开支出去600万两,也不知有没有100万花在刀刃上。

    “明年要发多少债券?”

    “预计要1000万,”章之凤道,“治理运河、恢复利国监铁矿和徐州的几个石炭矿都要花钱。

    另外,重新安置府兵和骑士也要开销一笔。”

    现在大部分新骑士、新府兵都已经领到了庄园和奖金,但是有一批刚刚安家的骑士府兵遭了水灾,这是执政府考虑不周,必须要花钱重新安置。

    “要1000万啊……”苏大郎一脸的肉疼,把目光投向了武好古。

    共和九年、十年间,大周共和国执政府财政收入才只1500万上下。

    现在光是债票就要1000万!

    这个赤字也着实多了一些吧?

    “1000万就1000万吧……”武好古笑了笑,“只要能把黄、淮、运治理好了,将来还怕还不上钱?

    不过咱们也得把钱花在刀刃上,治理黄、淮、运是千年大计,不得有半点马虎……得成立一个总管河工的衙署,方便元老院监管。”

    “那是自然的。”章之凤保证道,“工部下面会成立统一的河工局,分管黄、淮、运大工。不仅要治理黄淮,还要管南直、河南、山东、河北的运河水道体系。这个黄、淮、运其实都属一个水系,只有通盘计划,才能收到实效。

    执政府、工部、河工局,自然欢迎元老院进行审查监督。”

    大周共和国元老院的审查监督可不是随便说说的——武义久这个元首在元老院中是存在反对派的!

    武义久是所谓的共和党人,而元老院还有一个素王党,是主张实行王政的。当然不是选武义久当王,而是选武好古或是武义勇。两党实际上也能看成是“义久派”和“义勇派”。

    现在武义久的人如果借着河工大捞特捞,义勇派肯定是不会放过他们的,所以他们也不得不把尾巴夹牢一点。

    至于义勇派的首领武义勇,现在也回到天津市述职了,而武义久则给他准备了一个新的征程。

    

第1419章 去当日本王好吗?() 
武义久、武义勇两兄弟正行走在界河北岸一处堤坝上面。

    因为黄河改道,界河的河水比起往年平缓了不少,缓缓流过,一直流向渤海。

    水流缓了下来,不过界河的通航能力还在——界河大约就是后世的海河,后世的海河可以行使3000——5000吨的海船。在帆船时代,也就没有什么船不能由海河进入天津市区的港口了。

    所以在缓慢流淌的界河水面上,依旧是帆樯林立,繁忙异常。

    河道两边的港口,也照样忙碌非常,无数的码头工人喊着劳动号子,或是肩挑,或是用两轮的手推车,或是用一种人力踩踏驱动的吊车,将一堆堆,一捆捆的货物卸下装上靠着码头的货船。

    不过从长远来看,界河的通航能力还是欠佳的,早晚要在天津东市的入海口处修建新港。

    “总算还好,界河还在。”武义勇看着自己熟悉的界河忽然变窄了许多,非常不习惯,“不过没有了北流黄河,总归不方便了。”

    “也没什么。”武义久道,“黄河是改道了,但是永济河还在……去年和今年都在开工疏浚,如果能全部完工,还是可以把辽粮运往开封府去的。

    对了,开封府现在怎么样?可是变成个死城了?”

    “不死也快了!”武义久哼哼道,“大好的中原,就被赵桓、杜充两个贼子给毁了!三哥,咱们真的就这么放过他们了?”

    “放过?”武义久冷笑,“怎么可能?不过眼下暂时顾不上,总得把黄、淮、运大工给干完吧?”

    “那是,”武义勇点点头,“需要多久?五年够了吗?”

    “至少五年,也许要十年!”武义久道,“毕十年之功,完成千年之计,还是值得的。

    其实北流河道淤积严重,大名府、濮阳河段不时决口,黄河改道南流也是早晚的事情。”

    “北流河道的确太险,”武义勇赞同地说,“濮阳向北拐弯几乎是个直角,而且这一段不时改道,把好端端的地面冲得七零八落。”

    “都是赵宋在瞎搞,”武义久摇摇头,“明明不懂,还搞什么三易回河,只是苦了百姓!”

    “他们也不学营造,”武义勇道,“哪像咱们,又是测量,又是绘图,又是营建……可不容易啊!”

    测量、绘图、营造都的骑士学院中的课程,武义勇在上面下了不少苦功。不过他也不是专修工兵的,更比不了云台学宫、燕京大学这些大学出来的营造专业的都料匠。

    “黄河、淮河还是不容易治理啊!”武义久似乎有些感慨,“这是咱们大周共和国的包袱,大姐那里就好了……守着一条发财的长江,距离南洋又近,躺着都能赚啊!”

    “大姐……”武义勇皱了皱眉,“三哥,你是将东宋当成宿敌了?”

    在他看来,宿敌终究是西宋!

    关陇荆楚自古都是用武之地啊!

    江南、江淮,虽然是温柔富裕之乡,却不是用兵打仗的地方。

    “是爹爹以东宋为宿敌!”武义久笑道,“他觉得东宋是工商海贸立国,与我类似。又能依托南洋、西洋,获得巨利。江南、淮南又能养人,假以时日,必有亿万人口,实为心腹大患!”

    武义勇只是笑了笑,不置可否。

    他当然想象不到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是何等波澜壮阔。与之无缘的西宋,无论占据多少自古出精兵的地盘,将来也不可能是东宋的对手。

    一个一亿人口的工业化的世界帝国,那是美利坚等级的!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被一个封建落后的军事国家打败?

    “大哥,”武义久忽然停住了脚步,转头看着武义勇,表情显得相当严肃,“如果在黄淮运大工完成后让你带兵灭东宋,能够成功吗?”

    “在黄淮运大工完成后?”武义勇先是一愣,然后就不假思索地说,“不能!”

    “为什么?”

    “没有长江水师,”武义勇道,“也没有拿下上游的襄阳。只能从两淮进军,而淮东多水,淮西多山,都不方便进军。

    如果是大军推进,后勤只能依赖运河,也就是只能走淮东。而敌人只需要用一座棱堡就能长期封锁运河。

    运河一旦被锁,我军深入之后,粮草后勤供应就会发生问题。

    而且敌人长江在手,就能通过长江水运随时调集重兵用于关键地区,非常方便,很容易在局部形成绝对的数量优势。”

    “先拿下荆楚呢?”武义久又问。

    “很难。”武义勇摇摇头道,“襄阳坚城……只有长久围困方能得手,非数十万人坚持数年。可是那么多兵马的粮草转运如何完成?”

    “也就是打不下来……”武义久吐了口气。这个答案他早就得到过了,是从都军机司取得的。

    都军机司还认为除非组建一支可以在近海内河击败东宋水师的舰队,海口进入长江。否则共和军根本不可能取胜!

    可是黄水海军也不是说有就能有的。周国海军自成立之日起就立志蓝水,喜欢建造吃水较深的大型风帆战列舰。不大重视沙船型的近岸舰船,对于桨帆船就更加忽视了。

    而东宋海军的前身东海国水师则是专注近岸水军的,战船以可以加装长江的沙船型炮舰为主。

    因此在近海和内河作战中,大周共和国海军是没有一点优势的。

    而要在黄水海军这方面迎头赶上也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所以要击败看似弱小的东宋还真的是不大容易。

    “大哥,”武义久看着自己的哥哥,“你觉得日本国如何?”

    “日本国?”武义勇有些茫然,这个一衣带水的领邦,还真是有点神秘。

    海军的高级将领也许还有点了解,他们大多随舰到访过日本国的博多港。可武义勇这个陆军上将(他已经升过军衔了),却从没有去过日本,也没研究过日本问题。

    “三哥,你怎的问起日本国?”武义勇接着问,“难道执政府想对日本用兵?”

    “不是执政府,”武义久摇了摇头,“是大人想要征服日本!”

    “征服日本?”武义勇虽然喜欢打仗,但是也没想过要去侵略日本。

    毕竟他和日本人民没有一点过节。而且对于“殷人东渡”什么的也将信将疑。他当然不会为了一个“可能存在”的富饶大陆,去征服日本国了。

    “大人认为,”武义久伸出两根手指道,“日本广有金银,还有铜矿,一旦征服可以纾解货币之困,此其一也;日本虽为岛国,但其地不小,人口又寡,气候土地也算适宜,可以殖民,此其二也。

    大哥,既然大人决心东征,我们做儿子的还是应该跟随的。这东征的主帅,要不就由大哥来担当吧。”

    原来武义久是想派个日本派遣军司令官给武义勇干干。

    这个差遣背后,自然少不了一番小心思!

    武义勇没怎么研究过日本,但是他弟弟武义久却找了海军都军机陈天理,礼部侍郎范之文这两个支日派,反反复复研究日本的国情。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日本是个军事力量碎片化的国家。没有强大的官军,但是却存在不计其数的“庄主”、“寨主”和“村长”的武装。

    而且地形也非常零碎,大块的平原只有一个坂东平原——这样的地形非常不容易集中兵力作战,也就山寨、庄园和村庄之间的战斗了。可同时也不利于征服者进行殖民统治。

    所以让武义勇出兵日本,就等于把他送进一个泥潭!

    打进去容易,要想完成征服,建立稳固的统治就难了。

    进去以后,各种各样的烂事铁定一大堆!肯定会严重牵扯武义勇的精力。

    而武义勇一旦变成日本通,再要想从日本出来就不容易了,因为日本那么多“庄主”、“寨主”和“村长”不得个日本通去哄着?

    说不定武义勇一辈子都被绊在日本国,变成个“日本王”了!

    “这事儿是大人的意思?”武义勇有点拿捏不准。

    “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