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1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让赵构感到放心的事情还是有的,官家赵桓在太上皇离开襄阳之后,就立即下旨把驻扎在河南府的步军第十一师调往襄阳。

    从河南府调来的精兵,一定是朝廷精锐吧?

    等到朝廷精锐到了,是不是就可以逮捕岳飞这个乱臣贼子了?

    哦,也不是赵构和岳飞是什么宿命之敌,主要是岳飞的存在让赵构太没面子了。一个率兵打了他十几天,差点把他打死的将军居然还在他面前飞扬跋扈!

    这样下去还有谁会把他这个襄阳王当回事儿?

    眼看着朝廷大军将至,赵构的腰杆子也硬了起来。

    准备拿岳和和岳飞这对目无大王父子军阀开刀,顺便确立赵构赵大王在襄阳府的威信。

    不过他也知道自己这个大王是空头的,所以在行动之前,还准备找几个同谋。

    同谋主要是三个人,头一个就是王府护卫营的营将牛皋;第二个则是刚刚从关中调来的王府机宜张宪;第三个是不知什么原因滞留在襄阳府的御史中丞秦桧。

    由秦桧拿主意,让牛皋和张宪去抓捕岳飞……还要把岳翻率领的一万多河北军当成后盾,计划真是万无一失啊!

    在王府后花园的花厅里面,以赏花之名被请来的秦桧、牛皋、张宪三人,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和这位大王说什么好了。

    “怎地?三位觉得不妥吗?”赵构显得有些紧张。

    他还是第一次谋划着要取某人的性命呢!说起来,他怎么干也都是因为年轻气盛,压根就没想清楚后果。

    不过即便想清楚也没用……

    “大王,”秦桧开口回答道,“岳和、岳飞毕竟都是朝廷的大将……没有官家的旨意,怎好将之捕拿?”

    牛皋也道:“大王不如上本弹劾岳和、岳飞谋逆,只要官家的旨意一到,那下岳家父子还不是易如反掌的?”

    张宪也附和道:“襄阳城内诸军都是朝廷的兵马,无旨怎可处分大将?大王虽主荆楚王府事,但并没有先斩后奏之权啊。”

    被眼前这三位一提醒,赵构也觉得是这个道理,于是就问:“不如我等四人联名上奏?”

    秦桧道:“这就不必了吧?大王贵为荆楚之主,自有密折奏事之权,我等人臣,怎可联名?不如各种上奏吧。”

    “对,对,末将一介武夫,怎敢和大王联名。”

    “有大王以密折上奏,岳家父子一定在劫难逃了……”

    赵构想了想,好像也是这个理儿。

    捉拿岳和、岳飞的事儿,必须按中准备,突然发难。在事情敲定之前,还是上密折比较好……这样即便官家认为不妥,也不容易泄密,让岳家父子有了准备。

    “好!本王就给官家上密折!”赵构重重点头,“就参岳家父子一个飞扬跋扈,拥兵自重的罪过!”

    秦桧在旁道:“大王,这个罪过如今可要不了岳家父子的命。”

    赵构一愣,用目光扫了扫牛皋和张宪,这两个武人现在大模大样的坐在那里……他们充其量就是大使臣的官衔,怎么敢和大王、中丞平起平坐?就算大王让他们坐,也应该只坐半个屁股,双手扶着膝盖,一副如坐针毡的模样。哪有现在这样的坐法?

    这两位也有点跋扈了……

    现在的武人,也真是不像话,没几个不跋扈的了。

    “中丞,那应该参岳和、岳飞什么罪过?”

    秦桧道:“自然是谋反了!日前他父子二人率兵攻打王府,就是铁证!铁证如山,还能抵赖?”

    “对!应该参他们谋反!”牛皋也附和道。

    “好!就参他们谋反!”赵构重重点头。

    不过这时候赵构,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岳和、岳飞也上了奏章,弹劾襄阳王赵构忤逆不孝!

    为人子的赵构,居然狠心驱逐了父亲太上皇赵佶,这是大不孝!

    大宋孝治天下,不孝之子,怎么可能成为朝廷的忠臣?

    这个赵构逐父夺权,无疑就是贼子,将来一定是乱臣!

    赵构参岳和、岳飞谋反,岳和、岳飞参赵构是贼子……两本奏章,同时摆在了官家赵桓的案头。

    两本都是密折,但是却都由小黄门在崇政殿中念给一班宰执重臣听了。

    重臣们听完以后,全都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襄阳发生的事情,来来往往都透着诡异,水深的都能淹死人。不知道内幕的人,谁敢往里面跳?淹死了算谁的?

    赵桓顿了顿,又道:“那就将岳和、岳飞和襄阳王赵构都召回长安,让他们在朝堂上对质,诸卿以为如何?”

    “陛下!”同知枢密院事曲端马上开口了,“岳和、岳飞都是在役武官!”

    这是在提醒赵桓,岳和、岳飞不能由御史台和大理寺进行审问,而是得由枢密院和兵部审问。

    赵桓脸上闪过一丝不快,“朕知道!对质之后,当由大理寺、御史台、兵部和枢密院四堂会审。”

    “陛下圣明!”曲端说。

    既然代表军方的曲端都说赵桓圣明了,将赵构和岳和、岳飞父子召入长安的事儿就算敲定了。

    至于执行这项使命的,自然是御史中丞秦桧了——还真挺合适的!赵桓也不知是不是有先见之明,居然派个御史中丞册封襄阳王,而且完事时候还让秦桧滞留襄阳。

    现在正好把赵构、岳和、岳飞都一块儿带回长安府。

    而随行的,还有牛皋率领的一营王府护军。千余兵将,护送也不知道押送着赵构、岳和、岳飞,一块儿向长安府浩浩荡荡而去了。

    “中丞,前日离开襄阳的时候,为何在码头上相送岳家父子的官员众多,而他们对孤王却十分冷淡?”

    在离开了荆楚王府的辖区后,赵构忽然向和他并辔而行的秦桧提了一个问题。

    “哦,”秦桧笑道,“岳家父子毕竟是荆楚军的人,同袍的情谊总还是在的。荆楚这边的官员和大王不熟,自然拘谨了一点,并不是冷淡。”

    “是吗?”赵构听了秦桧的话,总觉得有点不对劲。

    不是有点,是很不对劲儿啊!

    “中丞,官家说要孤王和岳和、岳飞对质,孤王该怎么说啊?”

    “这个……”秦桧想了想,笑道,“大王照实说就是了。”

    “照实说?”赵构眉头大皱,“中丞难道要孤王告诉官家,孤王曾经命人捆了中丞,想交给太上的事儿?”

    秦桧连忙摇头,“这事儿就不必说了……就说大王在岳飞率部来攻打时镇定自若,指挥护卫据守王府,屡次击破岳飞所部,最后迫使太上离开襄阳府去成都颐养。”

    “这样说好吗?”

    “好啊,”秦桧笑道,“下官和牛营将也都这么说……这次襄阳事定,完全是大王的功劳啊!”

    “是孤王的功劳吗?”赵构还是觉得不对劲儿,自己都吓尿了,哪有功劳?

    可是太上皇怎么就走了呢?不是自己的功劳,这事儿又怎么解释?

    “大王放心吧,”秦桧笑着,“大王在襄阳居功至伟,官家一定会重赏大王的,今后下官还要仰仗大王提携一二呢。”

    赵构勉强笑了笑:“好说,好说。”

第1417章 风波亭 下() 
大宋靖康元年十二月。

    长安府,皇宫,崇政殿。

    襄阳王赵构和岳和、岳飞三人,同时进入了这座挂着“崇政殿”的名头,但是怎么看都显得寒酸破旧的厅堂之内。

    和开封府的那两座崇政殿相比,赵桓现在拥有的崇政殿面积很小,所以挤不进几号人。除了三个当殿对质的“疑犯”,就是官家赵桓,判宗人府事越王赵偲,太宰蔡攸,少宰耿南仲,知枢密院事种师中,同知枢密院事曲端,大理寺卿李光,御史中丞秦桧,翰林学士丞旨张浚,中书舍人陈东,还有几个小黄门以及几个御带(御前侍卫),还有一个充当证人的牛皋。拢共就是二十来人。

    其中赵桓、赵偲、赵构三人都是坐着的,其他人都是站立在殿中。这个安排让赵构安心了不少,他是坐着的,岳和、岳飞是站着的。这说明他是证人,岳和、岳飞是案犯……

    “岳飞。”赵桓开口就点了岳飞的名字。

    “臣在。”

    “朕问你,你是否在靖康元年九月十日至九月二十五日之间,率兵进攻襄阳的康王府?”

    “陛下,臣并没有率部进攻,否则康王府早就被臣所攻破。臣只是率部包围了康王府,并且和康王府的护卫相隔200步互放火枪。”

    “皇兄,岳飞欺君,他明明率部围攻臣弟的王府!”赵构大声嚷嚷了起来。

    赵桓问:“九哥,你说岳飞率部围攻了王府?因何没有攻破?”

    “是臣弟命牛皋拼死抵抗,才得保全王府,臣弟才得生还啊……”

    “是吗?谁人可以作证?”

    “王府护卫营将牛皋可以作证。”

    “牛皋,可有此事?”

    一副忠厚模样的牛皋马上奏道:“陛下,襄阳王的确命臣抵抗,还让臣代为传令给襄阳府诸军,让他们服从王府命令。”

    “九哥,牛皋说的可是事实?”

    “没错,”赵构说,“可是襄阳诸军都不听臣弟的,岳飞所部尤其可恶,一连攻打王府十数日,请皇兄穷治其罪!”

    “岳飞!”赵桓的语气已经放沉,“尔因何围襄阳王府十数日?”

    “回禀陛下,”岳飞道,“臣乃奉太上皇旨意行事,请康王入太上宫中相见。康王非但不愿入太上宫中,还指使护卫筑垒抗拒,实属忤逆不孝!”

    “一派胡言!”赵构那个生气啊,“皇兄,岳飞此贼完全是一派胡言,臣弟被围十数日,府王枪声不断,臣弟就算想去见父皇,也出不得府啊!”

    “大王若是出府,谁还敢放枪?”岳飞反问一句。

    “胡说,本王若是出府,就被尔等打死了!”

    “没有太上的谕旨,谁敢打死大王?”

    赵桓嗯咳了一声,赵构和岳飞都不吱声了。

    “岳飞,你说是太上之旨,那么后来为什么由撤兵回营?”

    “也是太上之旨,”岳飞道,“太上有权节制荆楚诸军,臣只是奉命行事。”

    赵桓说:“可是朕已经封康王为襄阳王,天下兵马副元帅,京湖、江南宣抚大使了。你可知道吗?”

    “臣知道。”岳飞说。

    “那你为何不听襄阳王的命令?”赵桓问,“九哥,你向岳飞下过命令吗?”

    赵构答道:“下了,下了,可他不听臣弟的!”

    岳飞看了一眼满脸得意表情的赵构,目光当中除了鄙夷,还有那么一点可怜,随后他冲着赵桓行了一礼,“本朝孝治天下,陛下又是至孝之君,怎会夺太上之权?陛下封襄阳王,天下兵马副元帅,京湖、江南宣抚大使乃是为了替太上分忧解劳,绝不是要夺太上之权。所以太上自己不交权,臣就听太上的!”

    赵桓转过头,目光阴沉地看着赵构,“九弟,父皇当面交权给你了?”

    “没,没……”赵构道,“他,他自己走了……”

    岳和忽然放声痛哭起来,“太上是给你这忤逆子气走的!襄阳诸将都说要用大炮轰击王府,太上不愿父子相残,才避走成都的……”

    “你,你,你胡说!”赵构猛地站了起来,指着岳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