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1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能抵达欧罗巴大地了。那里的土地富饶,小国林立,没有什么强大的势力可以阻挡你们。”

    好了,大金国这下要变成金帐汗国了!十八个基辅罗斯公国可要倒霉了

    “西行20000里?”完颜宗弼眉头大皱,“这也太丢人了吧?宋国还没打来,我女真儿郎就要走避20000里,传到草原上还不叫人笑断大牙?”

    “说的也是,”武义勇点点头,“那你们就打一仗看看?万一赢了,也就不用西迁了。”

    赢是赢不了的因为西宋和大周还没有停战,所以双方的军队还保持着接触。

    就武义勇看来,自打西宋进行复古大改革,他们的军队就明显变强了——那是当然的!原本督师的外行文官都滚蛋,换上了武学学宫出身的军事专家,而且上上下下都有了地主恶霸的前程,战斗力当然大幅上升了。

    如果不是周军还拥有火炮和火枪的优势,恐怕就没有把握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取胜了!

    换成战斗力还不及周军,也没有什么火器的金国,只怕死得更难看。

    不过把金国削弱一下也好,就让他们去阿提拉河流域慢慢发展吧。

    

第1409章 共和国的烦恼() 
开封府人少了,天津市的人却多了。

    人多了应该是好事儿。天津市又不像开封府那样,位于土地贫瘠,交通也不算方便的中原,只能依靠日益破败的漕运体系从外地调粮,因此难以维持过多的人口。而不得不用“高房价”等手段进行限制。

    天津市就位于渤海湾,一条界河穿城而过,直通大海。通过海运,天津市可以得到充足而且廉价的辽粮,也就根本不存在食品供应上的问题。

    而且天津周围的土地也足够多,别说上百万人的大都市,就是再多十倍也不是问题。

    所以天津市从界河商市的时代开始,就不必为人口膨胀的问题而操心。

    不过到了共和十一年春的时候,大周共和国的元首武义久却有点为人多发愁了。

    不是整个天津市的人口太多,而是他的元首宫外,共和广场上的人口太多了……足足有几万人,从正月开始就聚集在那里,迟迟不肯离开,还搭起了帐篷,露宿街头。还有些人在那里向过路的天津市民乞讨。更有甚者,天津市的犯罪率也因为他们的到来而陡然提升了。

    哦,这些人并不是来天津市要饭的。如果是那样,武义久倒不头疼了。

    虽然大周共和国的执政府不怎么关心地方救灾,但是现在正好有黄河、淮河和运河大工要办。以工代赈什么的,还是有的。

    而且天津市的市政所和商会会组织救济贫民的活动。什么捐衣啊,什么施粥啊,什么济老院,什么孤慈院等等的。真要在天津这个地方饿死了,还真不大容易。

    另外,天津市各种各样的就业机会也多,多到了永远可以让所有的求职者都找到工作的地步!

    当然了,人人都可以找到的,绝不是让人满意的工作。而是海商的水手,特许贸易商会的打手之类的工作。

    此外,去海外爪哇国、南洋省当农场主的机会,总是存在的,就看你是不是真的到了在大周国内活不下去的地步了。

    所以武义久很想下一道命令,让海军陆战团派人过来把共和广场上的那些人统统抓走,然后扔到爪哇岛上去。

    但是他不能这样干,因为广场上的那些人,都是河北、京东各州府失了土地的士大夫组织到天津市抗议请愿的……抗议请愿,可是大周共和国平民的权力,哪怕武大元首本人,也是不可以剥夺的。

    况且武义久刚刚借着宋周战争胜利的东风,第二次当选元首——这是他自己的第一个任期。现在任期刚刚开始,总不能干出破坏《共和约法》的事情来吧?

    “爹爹,咱们是不是对这些平民太客气了?”

    站在元首宫的打开的玻璃窗前,看着外面广场上乱糟糟的场面,武义久有些怀疑的问自己的老爹武好古。

    “怎么?”武好古笑着,“你想修改《约法》吗?”

    平民请愿上书的权力来源于《约法》,如果再要往上追溯,则是大宋朝廷赋予臣民的权力。宋朝的平民百姓,也是可以上书言事,可以向官府请愿,可以敲登闻鼓向天子请愿的。

    而制订《共和国约法》的那一届元老,都认为大周共和国是比大宋更进步的国家,当然不能在赋予公民权力的同时,剥夺平民请愿上书的权力。

    但是这一次的平民请愿,显然是有点无理取闹……

    武义久摇摇头,道:“修改《约法》是不妥的……毕竟咱们的公民是可以代降的,如果现在剥夺平民的权力,不少公民也会不满。如果发生公民请愿,麻烦就更大了。”

    公民……是包括军事公民的!

    大周共和国对兵器的管理很松,所以许多军事公民都拥有军用武器!

    “可是他们的请愿会持续到什么时候?”武义久眉头皱着。“这都快两个月了,一点散去的意思都没有。”

    武好古摇了摇头,“不好说,毕竟咱们夺了人家的土地,还不许他们抗议请愿?也许会一直闹到咱们完成土地分配吧?

    这样他们没了希望,应该会自己散去的。而且到时候河工也大起了,工作机会更多,农人们都去赚钱了,乡绅也就无可奈何了。”

    让步是不可能的……让了步,几十万等待土地的军事公民怎么办?

    让了步,修黄河,修淮河的经费从哪里来?

    武好古说着话,将一份科举考试的卷子放在了武义久的桌子上——他今天是来看礼部会试及第的考卷的。

    大周共和国执政府基本上还是讲信用的。

    说好了“不抑兼并,实行科举”,就会认真执行。

    只是共和国执政府只对河东许了诺——用这两个诺言换取了河东地主士大夫的支持,为河东军团的快速推进奠定了群众基础。

    但是河北、京东、京西北、京畿这些地方没有理由沾河东的光。

    所以现在大周共和国的礼部就会河东举子举行了单独的会试!

    会试所取,就是大周共和国的进士,稍后将会授予河东自治行省的政务任命官。

    顺便一提,在这场“中原大战”胜利后,大周共和国将会全面调整行政区划。设立行省——州府——县市三级行政体系。

    行省将会有北直隶(原燕地、天津府)、河北(河北两路)、河东、河南(包括京畿、京西北、京东西等路的部分土地)、山东(主要是京东东)、南直隶(徐州、海州等地)、辽西、辽东、辽北(黄龙府一带)、高丽、海东(辽东以东直到大海)、安东(包括台湾、中山、耽罗岛、釜山等地)、安南、南洋、塞北等两京十三省(南、北直隶算两京)。

    行省也分为直辖和自治两类,自治行省包括河东、高丽、南洋、安南、安东、塞北、辽北等七个,余下的都是直辖行省。

    直辖行省的总督及总督衙门主要署员都由执政府直接任命,但是需要经过省议会的批准,省议会也有权进行弹劾。

    至于自治省的总督产生方式就各异了,有些是议会选举,有些也是执政府任命的……甚至不一定有议会。

    而河东自治省,则是一个保留宋朝旧制的自治省,没有议会,主要官员由执政府任命。但是却不能随意任命,只能任命进士出身的文官,而且要考虑资历和年功,一如宋朝的文官晋升任免……

    “那至少还得好几个月啊……”武义久摇摇头,一脸无奈。

    河北、河南、山东、南直隶各省的土地分配哪儿那么快就完事儿?而且完成分配后还要选出各级议会,建立各级政府,组成公务机关,招募事务官员,然后才能大规模开展河工。

    另外,河工要怎么来也得仔细研究,科学规划。别说几个月,搞上一两年都有可能的。

    而规划完成后的施工(施工其实会在规划完成前就全面展开,因为会有许多准备工作),更有可能持续数年……这可是治理淮河、黄河、运河的一个巨大系统工程啊!

    而且还在中世纪……

    可以这么说,为了这个浩大无比的工程,大周共和国未来十年都无力发动大规模战争了。

    杜充的大水,的确是个疲周之计。

    “爹爹,”武义久这时又转换了一个话题,“昨天收到了都军机司的报告,说大哥马上就要来天津了,还会把完颜宗弼带来。您看……”

    “唔,”武好古点点头,“让他们西去吧,也只有西去一条路了……他们不去,就是萧瑟瑟去。”

    其实西去更有前途!但是萧瑟瑟却不愿意远离武好古的保护,所以就准备在可敦城和河董城建立自己的王城。前者称为西京,后者称为东京。

    既然萧瑟瑟不愿意远走,那么让女真人西去折腾一下欧洲人也不错。

    总得有人充当上帝之鞭吧?

    据武好古所知,现在西方已经有了一把安拉之鞭!就是耶律大石,他的西辽已经打垮了塞尔柱帝国,取而代之成为了波斯的主人。都城迁到了桃里寺城(大不里士),还一度入侵巴格达,迫使哈里发向桃里寺城进贡。

    当然了,大石头没有蒙古人那么凶残,并没有摧毁巴格达城,也没有把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消灭。

    没准这个哈里发系统会一直流传下去……

    “可是他们走了,河套、阴山之地又归了西宋,西宋会不会太强了?”

    武义久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太强?”武好古一笑,“3000万人口的军国,怎么会不强?

    不过咱们也不弱啊!得到了河北、河东、河南、山东、南直一共五个人,人口也有两千多万吧?现在咱们大周都有4000万人口了!

    4000万人需要害怕3000万人吗?再说了,咱们总不能为了金人去和西宋再大打一场吧?

    而且西宋拿下一点草原的边角又能如何?咱们的塞北省,萧瑟瑟的北奚国可控制着大半个草原呢!”

    “爹爹说的也是,”武义久点点头,“只是咱们和西宋的和议老也不成功,荆楚那边隐约也有从西宋脱离的苗头。咱们应该怎么布局?要不要推上一把?”

第1410章 惟欲征服世界() 
“推一把?”武好古又拿起了一份科举试卷,皱着眉头看了起来,一边看卷子,一边还和儿子说着事情。“你要把荆楚往哪儿推?”

    “或者让荆楚自成一家,或者推荆楚入东宋。”

    武好古闻言,只是轻轻摇头。武三郎只是一个法律专家,对于经济问题也有相当的认知。而且他身边还有一群同样出身云台学宫律学院的追随者,还能从共和行、天津银行的高管们那里得到建议。这让他在处理共和国内部事务时游刃有余。

    但是对于“内交问题”,他却知之不多,至少没有深入研究过。他只看到了西宋有了二三十万军户,地方又广,人口也多,就以为西宋是周国的强敌。而东宋只是一个松散的十数州合众国,掌权的又是武美娘,就想当然的以为东宋没有什么危害。

    而这个认识是相当错误的!

    “荆楚应该入西宋!”武好古的语气相当严肃,“因为西宋不足为虑,而东宋才是国家的大患!”

    “东宋是大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