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1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凉国能对付的。

    不过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大宋都有点散架的意思了,西凉章理肯定会起点小心思的。

    “元首,您说章理会不会想要趁火打劫,出兵攻打西宋?”

    元首公厅里面,高廉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果章理想要出兵攻打西宋,我国又当持何种立场?是否要与之同盟,或者要求西凉臣服?”

    武义久想了想,摇摇头,“西凉的军力能打得过西宋吗?我们为了打败宋国可是出动了60多万军队!章理有多少人?有5万吗?

    高侍郎,如果章理真有非分之想,你要尽可能阻止。西宋的复古变法完成后,很可能会具有极强的扩张意愿……东宋、西凉、大理,都有可能成为西宋侵犯的目标。所以章理最好能认清现实,尽可能维护和西宋的关系。

    如果真的要打,章理的凉州教廷根本不是西宋朝廷的对手!”

    武义久并不懂多少军事,但是都军机司和博士团两方面都有“知凉派”,对于西凉的实力还是非常清楚的。

    西凉作为一个封闭落后的宗教骑士国家,并没有跟上周宋两国前进的脚步,军事实力也连续多年止步不前——周宋两国的进步是以工场手工业的大发展为基础的,西凉那边哪有什么工场手工业?根本没有基础,怎么发展得起来?

    而且西凉国内也出现了层层分封的情况——大周的军事公民,和西宋即将实行的复古,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封建。因为真封建必须有层层分封,而不是由国家直接掌握军事公民。周国和西宋的体制,实际上还是国人兵役的变体,同时又加上比较先进的军事学院。这种军事体系更倾向于近代,而非古代的封建制度。

    但是在地域辽阔,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西凉,想要建立国人体制几乎是不可能的。连军事学院都很难维持,至少不可能和两宋新周一样,建立起高水准和大规模的军事教育体系。

    而真正适合西凉的,其实就是层层封建。

    西凉本就是又大又穷,章理又特别好战,掌权以来就不停对外扩张,还征服了辽阔的雪域高原。

    如果以统治土地的面积论,西凉可是超过新周、西宋和东宋的。

    可是那么大,又那么穷的国家,根本供养不起相应的官僚队伍,也不可能学大周搞个公民投票的共和国,学东宋搞十数州合众也不行。

    所以章理不得不搞了一个“学区制”来管理他的国家。

    所谓的“学区制”,当然不是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的学区,真正的意思是军区制。因为西凉是以教化团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国家,所以喜欢把军队、政权都包装成学院和学宫。

    而学区制度,就是将军区包装成了学区。具体的做法就是以学区代替州郡,实行军政合一,由实际上是将军的大学士进行全权统治。

    西凉全国分设了河西、伊州、西州、疏勒、于阗、龟兹、焉耆、青唐、羌塘、逻些、古格、麻葛、川边等十三个学区。

    又大肆扩充天理骑士至五万户——大批被章理的军队征服的部落壮士,也在皈依天理后成为了骑士。

    五万户骑士被分别安置在十三个学区,骑士们根据官职高低,分配土地,占有农奴。除了为数不多,从事工商业的自由民之外,整个西凉国的劳动人民,几乎都被纳入了“军区——骑士”体制之中。

    可是凉州教廷只是对河西军区拥有足够的掌控能力,对其余12个军区的控制力,则是逐渐减弱的。

    因此西凉虽然号称有五万铁骑,但是凉州教廷能够集中起来用于对外征伐的骑兵最多也有两万。

    这点人马,连灵州打着都费劲儿,就别提西宋了。

    ……

    高廉带着使命,在一队奚人骑士的护送下,通过混乱的大同府、朔州,渡过黄河进入河套草原,再辗转往西凉而去的时候。

    西凉的统治者,天理子章理正从一艘渡船上下来,然后站在灵州城外的渡口码头上。

    他是为了混乱的东方局势而来到灵州和高尧康会面的。

    陪同他一起前来的,还有整整一万名西凉铁骑!

    不过铁骑并没有渡河,章理只是带着少数护卫过了黄河。

    “天理子,可把您给盼来了!”

    人到中年的高尧康和他已故的父亲高俅长得很像,都是相貌堂堂的男儿。站在那里比章理高了半个头,相当威猛。可是看他脸上焦急的模样以及说话的口气。显然是把章理当成主心骨了。

    “唉,和女真人打了一架,没占到便宜,还耽误了时辰。”章理只是摇头。“东面的情况怎么样?”

    在中原爆发大战的时候,西凉和女真人的金国为了争夺河套灌区又打了一架。

    失去了阿骨打的金国依旧可以调集五万以上的精锐部队,章理只有两万人,根本打不过人家。

    不过取胜后的吴乞买并没有对章理穷追猛打,反而提出了联姻和亲,要把孙女嫁给章理的儿子,还表示愿意皈依天理宗。

    这是因为吴乞买受到了萧瑟瑟的严重威胁,后者已经率兵进入了可敦城,还得到了蒙兀诸部的效忠,俨然是草原霸主了——不是萧瑟瑟有多厉害,主要是骆驼炮和4斤骑兵炮太厉害了。那些没有完成万户制改革的草原部落,根本承受不住那样的伤亡。

    后院起火,而且大同、应州、朔州等地都被周军夺取的大金国,根本不敢同西凉再打一场长期战争了。

    这个列国体制发展到如今,东方诸夏国家的首脑们都是内交家了,合纵连横,拉一派打一派,抱成一团取个暖什么的,大家都已经玩得挺熟的了。

    “不好,”高尧康摇摇头,“一大堆人退到关中,没吃没喝的,想搞复古,又没钱圈地。一群少壮又急躁冒进,想要来硬的。”

    “兵强吗?”章理顿了顿又问,“比咱们俩怎么样?”

    “据说比咱们强!”高尧康点点头,“光是跟着官家入关的武学系就有两千余人,这段时间又陆续有人入关投靠。恐怕不下三千人了……可都是上过战场的武官了。

    至于兵士那就更多了。从关东带来的壮丁就不下二十万。陕西、朔方本就有授田的府兵,大约十几万户,也都是拥护官家和复古的。

    而且也不缺兵器,因为陕西、朔方一向是武备种地。纪忆之掌权的时候曾经整备各地武库,为陕西、朔方添置了大量的甲械和火炮。

    现在就看复古党人的复古,能不能在关陇成功推行了!如果闹出什么大乱,咱们的机会就来了!”

第1396章 现役武官制() 
    章理和高尧康并辔走在通往灵州城的官道上,身后还有一大群天理教和灵州军武官模样的壮汉策马跟随。后面更是簇拥着大队的铁骑,真是威风凛凛。

    官道两旁都是金灿灿的稻田,灵州的农夫都戴着斗笠在田中手割。看着他们的最高领主高尧康带着铁骑队通过。这些晒得漆黑的农人们,全都大气都不敢出一口。他们经过之处,无论男女,都一律向着官道弯腰鞠躬!

    这样的场面在大周共和国的乡村,还有那个十三州合众之国的乡村,是根本不可想象的!

    虽然大周共和国有大量的封建残余,相对北宋在某些方面还存在倒退。但是大周的庄园主并不是封建领主。

    他们拥有的仅仅是庄园的使用权——付出的代价是服兵役,对于下面的佃户和雇农,是没有任何封建权力的。

    而且大周共和国的佃户和雇农拥有畅通的上升道路,虽然不会一步登天变成“县公安局长”,但是上升成为公民,或者进入大城市成为一个富裕平民,或者出海冒险搏一个富贵的机会还是非常多的。

    另外,现在大周共和军已经是冷热兵器交替时代的军队了。在这个时代,骑士的地位开始下降,步兵的作用开始上升,而优秀的职业军官变成了军队真正的核心。

    所以大周共和国的军事力量其实是以军事学院出身的职业军官(大部分出身骑士家庭)为核心,以步兵、炮兵为主力的。

    在这种情况下,大周共和国的骑士已经不可能变成封建领主,而仅仅是富裕的小贵族农场主。

    至于十三州合众之国,虽然有国君,有贵族,但是绝不会有这种俨然的封建秩序,人家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

    但是在灵州这里,经过二十多年的演变,一个封建骑士(武士)阶级已经出现了!

    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不奇怪,灵州本就是西夏故地,根本没有什么平等的概念。

    外来的高氏政权又得外抗朝廷,内制西夏遗民。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追随高俅到灵州安家落户的猛士和西军、河东军的骑士。

    所以在高俅时代,灵州骑士的地位和特权就远远超过界河骑士(后来的周国骑士)。等到高尧康即位后,为了安抚当时人心惶惶的灵州骑士集团,又不得不给予他们更多的特权和土地!

    与此同时,灵州的府兵阶层又因为跟随高俅兵败,远气大伤(和骑士相比,府兵家庭的财富和规模都比较小,风险承受能力也就差了),渐渐消亡。

    因此到了宣和六年的时候,灵州也和凉国一样,建立起了以骑士为中坚的封建统治。

    大约1000个骑士家族臣服于高氏政权,占有了灵州三分之二的土地,并且直接统治庄园内的民户,代价则是承担高氏政权的兵役。通过这1000个骑士家族,高氏政权可以随时集中3000名以上的铁甲骑兵和同样数量的辅兵。

    而余下的三分之一土地,则由高氏家族占有,所得用于维持高氏政权的日常开支。

    在这样一种体制下,灵州的劳动人民不用说了,当然沦为了类似农奴的存在……

    农奴当然不能大模大样的直视他们的主公高尧康了!

    “天理子,”早就习惯高高在上的高尧康也不看那些向他行礼的农奴,只是和章理说话,“现在官家迁都长安,我作为臣下,自然该去朝见。顺便探一下长安的情况,如果复古党的那一套能在关中推行,那咱们就不可造次。如果关陇的豪强不服复古之法,闹将起来,呵呵……”

    “呵呵”的意思,当然不是什么好事儿了。

    在完成了向封建化的转变后,灵州高氏政权也和西凉天理教政权一样,都具有了较强的扩张性。

    至于是追随西宋寻找对外扩张的机会,还是以西宋为目标,就得看西宋复古的情况而论了。

    章理点了点头,“我让凤鸣山和你一起去,再带上3000匹西极马,以贡马的名义而去。”

    “好!事不宜迟,我马上起身出发!”高尧康笑了笑,“且看他如何复古?”

    ……

    就在章理和高尧康在西北灵州密会,商定对宋方略的时候。已经在长安府城内安顿下来的大宋官家赵桓,正背着手,在始建于唐末五代,现在已经非常破旧的城墙上踱着步子。

    一个穿着红色官袍的中年官员跟在他的身后,正滔滔不绝讲述着什么。

    “……陛下,据臣所知,现在的复古党人,是分为武学派和文学派的。武学一派,都是武学宫出身的武官,主张速行复古,强行分配关中土地。文学一派,则是以原本的复古六君子为首,都是文臣。他们主张缓行复古,不可强夺民田。两派人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