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10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耿南仲道:“殿下,此事万无一失!全都在您一念之间,您如果不反对,就什么要别说,下官和复古党的几个臣子,自会把一切安排妥当。”

    赵桓知道不妥,可这个时候,却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最是无情帝王家啊!现在大权唾手可得,又怎么能够放弃?

第1372章 宣和复古——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炮声隆隆,硝烟弥漫。

    在河间府路、沧州路和昭义军地盘的北部。所有的地方都混战成一团。双方的近七十万官兵,在北流黄河两岸,进行着一场最惨烈的激战。在得到了太原府被河东军团夺取的消息后,共和军都机宜司就立即向河北东路军团、河北西路军团和作为预备队的太行军团下达了全线攻击的命令。

    而此时的河北东路军团、河北西路军团和太行军团都得到了大幅加强。河北沿边周国一方的所有棱堡的驻军,都编入了三个军团。每个军团所辖的步兵师、骑兵师总数都达到了10个。

    另外,三大军团还各自得到了大量的攻城炮兵部队、独立工兵部队的支援。三大军团合计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四十五万!

    与此同时,为了给数量如此庞大的部队提供后勤支援。周国的天津府、燕山府、易州、涿州等地都进行了充分的动员。集中了至少六十万民伕和二十万辆骡马大车,以及上千艘纲船。

    也就是说,单单在河北战场上,大周共和国就投入了超过一百万组织良好的武装军民!

    这样的动员和组织能力在宋朝这边是不敢想象的。

    历史上的宣和北伐,账面上的大军不过十几万,实际的人数恐怕十万都不到,居然因为滥用民力、监额科敛过多,引发了一系列的民变,称为宣和北方大暴动。

    而大周共和国为了这场战争,在不包括河东新属地的国土上就动员了超过130万的人力,占总人口的比例接近于10。

    这样的动员和组织能力,已经接近了近代国家或者古代战国七雄的水平了。

    当然了,可以将民力使用到这种程度,也不仅仅是公民共和国组织能力的优势,还有辽河流域黑土地的贡献。

    早在辽国统治的时代,辽河流域就得到了大力开垦,垦出了数以千万亩的良田。到了大周共和年间,辽河流域的开发又因为大规模的授田和辽东农业银行的投资,再一次得到了加速。

    从燕地和河北迁移到辽河流域的汉族农民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天津市强大的手工业又能够提供质优价廉的铁质农具,周国和东辽的骑士之家又能为辽河流域提供足够多的大牲口用于耕作。

    而且通过不断侵占金国的土地,辽东行省的耕地面积也在不断增加。到了共和八年吞并金国上京道前,仅仅辽东行省的耕地就达到了7000万亩!

    这可是7000万亩黑土地!即便用轮种法播种一半,也有3500万亩的土地种了小麦,每年的收获都在一亿石以上。

    只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周国根本消费不了那么多的粮食,即便大量出口、酿酒和喂养畜生,也用不了那么多。

    所以到了共和八年宋周大战爆发前,周国已经积累起了数量惊人的存粮!

    即便全国的农业活动完全停止三年,也不会发生饥荒。

    因此,周国才可以从农业生产抽调出上百万的劳动力用于作战。

    反观宋朝这边,虽然人口多达一亿,可是绝大部分的土地人口都被毫无战斗力的地主士大夫掌握。朝廷连清丈土地都做不到,更不用说将战争动员的负担进行合理的分配了。

    不过比较幸运的是耶律延禧在十几年前发动的入侵让河北的士大夫地主知道了厉害,因此变得比较合作。而周国的大发展又吸收了河北过剩的人口,大大缓解了河北的人地矛盾,一定程度上也减轻了河北劳动人民身上的负担,使得他们可以为庞大的河北驻防新军和昭义兵提供后勤支援。

    当然了,新式军队强大的战斗力也是河北地方驯服的原因。

    在30万新式军队面前,任何民变都是不值一提的!

    不过大周共和国这一次出动了四十五万装备、训练、士气更胜一筹的新式军队。而且还趁着宋朝新军侧后被周军河东军团迂回,不得不开始后撤的时候发起了气势恢宏的攻击作战。

    在刚刚迁到深州的河北宣抚司衙署里面,正是一副嚣杂慌乱和低沉的气氛。那些往日里意气风发的文士机宜已经应付不了乱成一团的战事了,不得已只好从军中抽调了一些职业军官去辅佐替代张浚执掌总军机房的刘子羽。

    可是现在河北宋军已经陷入了难以扭转的颓势之中,已经不是良好的指挥和调度可以扭转过来的了。

    军机房中的机宜们,无论是正经的职业军官,还是业余的知兵书生,都对地图上面不断延伸的象征东贼的黑色箭头感到束手无策。而代表宋军的红色箭头还有沿边的堡垒防御体系,都已经七零八落。

    沧州路方面还算稳定,王禀不愧是和新式军队一起成长起来的名将,虽然上了年纪,但还是反应敏捷。在周军的河北东路军团主力从清池要塞和盐山堡垒间突破,向南皮城堡的后方进行迂回的时候,他就果断下达了全线撤退的命令。

    为了尽快撤退,他甚至下令销毁了好不容易才运到前线的重炮和大量的粮草、辎重,还放弃了许多驻守在前线堡垒中的部队。仅仅率领着不足五万人的主力,一路轻装狂奔。终于在周军迂回部队合围南皮要塞前,率军抢渡永济渠运河,为部队的顺利撤退赢得了一点时间。

    但是在河间府路方面,宋军却遭遇了灭顶之灾!

    被“困在”大城、钓鱼寨、清州三角区域内的十几万共和军突然发难,强行突破了宋军的防线,然后全军扑向河间。不得已之下,在大城督军的种师道、姚古只得收拢部队,尾随共和军而进。结果在束城附近遭遇了共和军优势兵力的迎头痛击。

    是役,种师道、姚古以宋军惯用的车堡战术迎敌。而周军则摆出了大方阵战术,先用占压倒性优势的炮兵进行猛烈轰击,然后再发起方阵突击,用最新式的火绳枪和长枪,将失去车堡掩护的宋军彻底粉碎。

    仅仅一天的决战后,种师道、姚古率领的六万大军就被粉碎。

    种、姚二将在子弟亲兵的保护下勉强逃脱至河间府城,计点兵马已经不足3000。根本不足以守卫河间府。因而他们只能保护着河北宣抚司、河间路经略安抚使司等衙署退过滹沱河逃向深州。

    经此一役,宋国的河北防线上就出现了一个令人惊怖的缺口。被寄予厚望的棱堡防线,已经没有任何作用。

    攻占河间府后的周军河北西路军团,在河北腹地几乎可以自由活动。

    既可以直扑河北漕司的驻地大名府,又可以向西攻击昭义军的侧翼,也可以向南和河北东路军团配合围歼王禀所部。

    甚至可以同时执行这三项方案!

    归根结底,在河北战场上,共和军是用45万人在打30万!而且还有10万大军从河东迂回。兵力上的优势相当明显,因此可以多路出击,而不必担心被对手各个击破。

    反观宋军方面,现在有至少10万人被留在已经失去联络的棱堡、堡垒中,生死未卜!还有五万多人在束城会战中被歼灭。

    30万新军,现在只剩下一半还可以运用!

    不过剩下的一半新军日子也不好过。王禀的近5万人还在努力逃亡。

    昭义军的几万人虽然收缩的也比较及时,现在已经放弃了真定府和定州,正在向相州老巢转进。但是周军迂回部队的速度显然比他们更快!一定可以抢在昭义军之前夺取相州城!

    另外,周军的太行军团也从易州集结地南下,十几万大军跟在昭义军屁股后面穷追,不断吃掉昭义军抛出去的殿军。

    对于河北战场上的宋军而言,现在已经处于绝境了。

    吕颐浩枯坐在机宜房中,面无表情的看着种师道、种师中、姚古还有一群机宜聚集在地图前面七嘴八舌的争论。

    心中却只有八个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因为这场河北之战并不是输在战场上的,而输在国家法度上的。

    一万万人口的大宋,耗尽国力,甚至欠下巨债,才勉强维持三十多万新军。而一千多万人的周国,光是投入在河北战场上的新军,就很可能超过了60万!

    光是两国动员组织能力的比较,就已经决定胜负了。

    大宋是输在了祖宗家法之上!

    如果这祖宗家法不能彻底变更,大宋必亡!

    正在吕颐浩想到大宋将要亡国的痛处,眼眶里面都是泪水的时候,一个披着瘊子甲的年轻军官快步走进了机宜房,大声报告“末将宣抚司亲军营将岳翻见过宣帅,亲军营已经整理完毕,随时可以护着宣抚司转进!”

    岳翻的一营兵马因为是败兵,士气不高,所以在束城之战中被充作了预备队。因此走了运,没有被周军歼灭,而护着二种和姚古逃亡。

    到了河间府后,又被身边没什么兵力的吕颐浩要去充当亲兵了。

    今天则是奉了吕颐浩的将令,整理部队,准备护着宣抚司等衙署继续逃亡。

    。

第1373章 宣和复古——东贼百万来() 
吕颐浩看着岳翻:“滹沱河南岸有没有出现东贼的影子?”

    岳翻摇头:“目前还算平静,没有发现东贼的斥候,末将还搜罗了几十骑,都放到了滹沱河和黄河沿岸,也没有警讯传来。宣抚司应该可以从容退去。”

    听到岳翻到话。吕颐浩和在场的将官机宜都松了一口大气儿。吕颐浩还未曾下令,就看见门外一个绯色官服的文官风风火火的冲了进来,正是知深州事陈遘。陈遘年纪不大,不过三十多岁,入仕却听早,不到二十就中了进士,现在已经做到了从六品,所以穿上了绯色的官服。

    他的官服上都是泥点,看来是飞马从城外回来的,“宣帅,门外怎么都是收拾好行装的兵将?难道要放弃深州吗?深州这里民心可用啊!下官刚从武强县过来,武强县的团练已经大举入城布防了!而且他们士气很高,器械也颇为精良,有不少纸甲和天津弩,应该可以抵挡一阵子。

    至于州城这边,防备就更有把握了。城池去年刚刚加固过,团练、乡兵也都精练过,各种器械全都齐备,粮草也非常充足,足可以支撑个月!”

    吕颐浩闻言只是叹息,陈遘是大宋这边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官员。深州在他的主管下不仅政务井井有条,连防务也有模有样。

    只可惜面对的敌人太强大了!东贼的人数太多了,而且还拥有许多大炮。以深州的老式城墙,在东贼的大炮底下根本就是一两天的事情。

    不过能抵抗一两天也是好的,宣抚司、经略司、河间府衙这一堆衙门可跑不快,没人殿后,说不定就被东贼给追上了。

    吕颐浩眉毛一挑:“本帅誓与河北共存亡!深州当然不能放弃,亨廷,深州有你在,本帅就能放心南下去调集援兵了。只要能守住六个月,朝廷的大军一定能打回来的……深州的军务政务,一以委君。”

    听吕颐浩这么说,再看看宣抚司门外集中完毕就等着出发的抚司亲兵,陈遘也只有一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