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10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是英雄了得啊!”赞扬了一声,武好古就吩咐家中的管事给岳飞等送亲护卫放了赏,便让他们去享用酒肉了。

    “三哥儿,”打发了岳飞等人,武好古接着又对自己的三弟,今年已经二十来岁的武好德说,“你在宋国那边的仕途还理想吗?要不要转到大周国来?虽然你也是进士了,但终究是我的弟弟啊,搞不好就和二哥儿一样,一个东海相当不到头了。”

    武好德是宣和三年进士,第一甲第五名!名次比武好文还要高!

    而且他在参加科举前就当上了正八品的给事郎,已经是京官中最大的了。高中后直接转了一官,是从七品的宣奉郎,位列朝臣了。

    这份官运真也没谁了……

    不过武好古还是担心自己的这个兄弟将来会遇到官场蹉跎,就和武好文一样。和武好文同一科的纪忆都宣麻多少年了,武好文还在当东海相。搞不好到死都是个东海相了!

    “大哥儿,”武好德笑道,“官家和我情同父子,怎是二哥儿可比的?”

    情同父子……还别说,武好德长得和赵佶年轻时很像啊!

    武好古瞅了瞅自己的三弟,“那好吧,若不如意,可来相投。”

    他顿了顿,又道:“阿骨打五月初离开大同府东进,估计六月底可以抵达千里松林……到时候少不了一场刀兵!义久是要从军出征的。在这之前,最好能把婚事办了。能安排吗?”

    “三郎要从军?”武好德一愣,“大哥儿,他可是文人啊。”

    “周国这里讲究文武双全,久儿虽然没入骑士学院,但是骑马射箭耍马矟也都精通,怎不能从军?”武好古笑着,“而且现在不从军,将来怎么从政?他总不能一辈子当商人吧?”

    “说的也是,那我就去和帝姬说说,提前把婚事办了……军国大事要紧,她也没什么好说的。”武好德这几年经常往来宋周之间,对周国“奇怪”的政治路线非常熟悉,也就不感到奇怪了。

    武好古呵呵笑了起来,“那可就太好了!三哥儿,这事儿可劳烦你了。”

    “好说好说,”武好德笑着,“都是一家人,有甚好客气的?”

    “对,都是一家人。”武好古笑着,“三哥儿,你也莫客气。”

    说着他一挥手,罗汉婢就把一份礼单交给了武好德。

    武好德却是看都不看一眼,直接收下。

    ……

    “儿臣拜见母后。”

    耶律敖卢斡和他的妹妹大奥野,都披挂整齐,从马背上下来,然后一起向出城迎接的萧太后行礼。

    兄妹二人是带着5000兵马来大定府的。不过大部分兵马都留在了大定府北面恩州的临都馆城,兄妹二人只带了不到500骑到大定府来。而且这500骑都没有带长柄兵刃,也没一人双马。

    这样“不设防”的姿态让萧瑟瑟感到非常放心……同时也下定了在战后废黜儿子王位的决心。

    这个儿子太像他的父皇了!不仅能力不足,而且反应迟钝,又特别迷信佛教,活活一个耶律延禧第二。东辽的这份基业即便交给他,多半也要失去的,还是退位去天津享福吧。

    “好孩子!”想到这里,萧瑟瑟冲着两个孩子用力点点头,“和为娘一起入城,先吃顿好的,再休息一日,后天就出兵北上!”

    “那么快?”耶律敖卢斡一愣,“不等义父了?”

    萧瑟瑟道:“刚刚接到消息,阿骨打那厮出兵了……十几万大兵,差不多是倾巢而动。我大辽怎可示弱?也当针锋相对。所以为娘准备提前出兵!”

    这个萧瑟瑟虽然是个女流,但是胆子可是贼大。阿骨打率领十几万大军亲出也吓不倒她!

    耶律敖卢斡又行了一礼:“儿臣愿为先锋!”

    大奥野也道:“女儿虽是女流,但也能厮杀!”

    萧瑟瑟笑着:“好好,我东辽的儿女果然英勇!不过先锋已经许给了萧乙薛,你还是继续指挥中军万户走左路吧。”

    萧乙薛是萧瑟瑟麾下的宿将,早在耶律延禧南侵大宋的时代就带兵打仗,后来成了萧瑟瑟的心腹。在耶律淳丢掉上京后,出任上京留守、东北路统军使,率部在潢河两岸坚持。如今则官拜殿前都点检,右军副万户。

    耶律敖卢斡又道:“可以让乙薛去接管中军万户,儿臣愿意为母后前驱。”

    萧瑟瑟犹豫了一下,还是点点头道:“也好,不过你是大王,不可为前驱,就跟着为娘吧。

    至于先锋官可以让武信之去担当,他是余里衍的夫婿,又代理左军万户,一定可以胜任。”

    耶律敖卢斡大喜道:“儿臣愿意跟随母后!”

    大奥野也道:“女儿也愿意跟随母后左右。”

    萧瑟瑟看着这个便宜女儿,笑道:“大奥野,从现在起,你就是我的女儿了,也别姓耶律,跟我姓萧吧。”

    ……

    “让萧乙薛去中军万户,让左军万户打头阵……”

    武义信是从李孝忠那里得知最新的布署调整的。他并不在大定府城,也不在坝上草原,而是率部驻扎在潢河南岸的降圣州。

    根据原先的计划,他将率部等待萧瑟瑟的御帐抵达,然后护卫萧瑟瑟一起北上。

    而萧瑟瑟自领的右军万户主力(扣除御帐亲兵),将有萧乙薛率领,先行北上,作为全军的先锋。

    “怎么?打不了头阵?”李孝忠看着武义信,“要不让吴晋卿到左军万户当军机吧。”

    吴晋卿就是吴玠,现在是中校军衔,在东辽军事机宜团中任职,实际指挥过多次中等规模的战役,经验非常丰富。

    “吴晋卿能来当然是好的,”武义信道,“不过太后把萧炎和萧乙薛都调走了,又不让我带兵护卫,还让东辽王护卫在侧,终究不妥啊。”

    “有甚不妥?”李孝忠道,“东辽王只带了500骑,连御帐亲军都对付不了,还想怎地?”

    “也是。”武义信眉头皱着,“难道耶律敖卢斡真的不想当王了?”

    李孝忠摇摇头:“也许吧?他凭什么和萧太后斗?根本斗不过的……趁早退让,还可以得个富贵荣华,我看也挺好。”

    他看着武义信仍然眉头紧锁,又道:“信之,你就别多想权谋上的斗争了,萧太后掌权那么多年,不比你我精明?我们还是多想想怎么打仗吧!

    这次可是阿骨打亲来……听说还带来了十几万大军,加上临潢府、黄龙府的金兵,二十万都有了!”

    “人是不少,真敢拼命吗?”武义信笑着说,“现在可不是靠弓马刀矛取胜的时代了。我的左军两万人一旦摆好驼城,除非阿骨打豁出去三四万人不要,否则绝对打不破!可是要他们冒着骆驼炮和5斤野炮的霰弹冲锋?呵呵,铁打的汉子也受不了啊!生女真才几号人?那样死法受得了?”

    历史上“葛二蛋”的驼城被打破是因为满清的火炮太多,火力强大。可如今的金国哪有那么厉害?火力的优势,始终在东辽——周国联军这边。

    要想摧破驼城,就得拿命来拼!

    可是女真才多少人?真能豁出去二比一的交换比和东辽拼命?这么个打法,完事儿后日子还过不过了?

    再说了,生女真的军队不过是半封建半部落的军队,凭着一股野蛮逞凶罢了。真要打出尸山血海,绝对会攻不下去的。

    所以萧太后和武义信现在都不怕同女真人打硬仗,而阿骨打虽然拥有优势兵力,但是也不敢拿出去和对手硬拼。

    本钱拼光了,萧瑟瑟还能卖身,他一糟老头子能卖什么?

第1321章 阿骨打之死 十() 
科尔沁草原的面积有四万多平方公里!而且这还不是全部的战场,还需要加上千里松林和夜来山(大兴安岭)一部,只怕六万七万平方公里都不止了!

    那么大一个战场搁在后世有飞机,有卫星的时候,也就不算无边无际了。

    可是如今是靠斥候、靠远拦子马去侦察的时代。要用斥候远拦子马覆盖几万平方公里的战场,还要及时将信息汇总到各自的指挥部,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而且双方都是马背上的军队,谁都不缺斥候和远拦子马——北方马背民族在开阔战场上运动的时候,并不是撒出一小部分斥候远拦子马,而是会把三分之一或是四分之一的部队撒出去,以保证覆盖足够大的战场。这样有利于搜索敌方,并且遮蔽己方。

    如果形象一点,这种打法有点像太平洋战争时期的航空母舰大战,搜索和隐蔽是非常重要的战术。

    对于靠四条腿行军的骑兵来说,茫茫大草原就和美日航母转悠的太平洋一样。

    找不到对手就是瞎忙活,让对手先一步找到了就得提心吊胆了!

    草原上到处都能通行,可不比有山川、河流和泥泞的田地阻拦的中原或者江南。在草原上,敌人是会从四面八方扑过来的!

    所以最好的防卫不是列出严整的队形,随时准备投入战斗,而是用远拦子马组成的遮蔽圈把自己藏起来,让敌人的斥候无法靠近。

    只有让敌人发现不了,才能做到真正万无一失。

    同样的,及早发现敌人的位置和情况,才能做到不打无把握之仗。

    所以武义信指挥的东辽左军渡过潢河进入战区之后,并不是浩浩荡荡的向临潢府开进的。

    在草原上这样行军打仗是很不专业的,因为战场太大了,而且没有什么山险江河可以限制大军活动。潢河的水位并不深,水流也不急,不是什么天堑。

    如果武义信不小心翼翼的隐藏自己,不认真的搜索敌人,很有可能让人打个措手不及。

    武好古这个儿子虽然只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在周军中的军衔也仅仅是少校(还是因为他当上了东辽代理左军万户给提拔的),但是却熟知草原作战的原则。而且辅佐他的吴玠和萧特免(萧太后的一个堂弟,也在骑兵学院进修过)又都是在科尔沁草原上历练多年的军官,当然不会犯什么低级错误。

    所以东辽左军是在共和八年七月初一这天,利用夜色的掩护悄悄渡过潢河的。随后大军半分不曾停留,就急行军开进了一百余里,进入了去年萧瑟瑟率军北上时修建的一座名为保义馆的六角棱堡。

    这座棱堡距离临潢府城不过100余里,前方和左右三四十里外,都有金军的堡垒——并不是棱堡,而是用于监视保义馆的普通堡垒。

    而在将主力渡过潢河的同时,武义信、吴玠、萧特免三人就派出了6000骑兵充当远拦子马,在保义馆南北各50里,东西各100里的草原上散布开来。以0骑到50骑的中队,同金人的斥候骑兵展开争斗。

    稍后,当部队进入保义馆后,他们还派出由骑兵、下马骑兵和炮兵组成的攻坚部队,一一扫除附近的金兵据点。

    也就是说,武义信准备将周围5000平方公里的草原,变成自己可以完全掌握的战场。

    在控制了这片战场后,东辽太后萧瑟瑟的大军就会携带足够多的辎重和火炮抵达。然后再策划下一步的行动……

    而在保义馆以北100多里的临潢府城内,金国的东京留守,副都元帅完颜斜也这个时候已经知道有大股东辽兵马抵达保义馆了。

    可他并不知道这个“大股”到底有多?有个三五千也算是大股,有个三五万同样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