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入红楼-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一会儿才道:“宝玉,你说的对。既然你有此心,老祖宗怎么会拖你的后腿,我贾家子孙都要向先祖一般,勇猛无惧,很好。”

    说完又看向贾赦等人道:“看看你们,还不如宝玉懂事,这么大的家业,到你们这看成什么了?若是你们出息,宝玉何至于去如此危险的地方?”

    贾赦,贾珍等人听了都羞愧的低下了头。

    贾宝玉见贾母虽然不在阻拦,但还是与一旁的王夫人等人都面容忧愁,忧心忡忡。

    便劝道:“老祖宗,母亲都放心,昨个我去舅舅家,他跟我说,这次围猎皇上命他随行护驾,他说到时候会派人好好保护我的。”

    众人听此,都稍稍宽了点心。贾母道:“如此自然是极好,有你亲娘舅的照看,我们也少担心点。”

    说完,又对贾政等人道:“虽然如此,但还是要挑几个身手好,又忠心的奴才,让他们跟着。”

    贾政忙回道:“那是当然,我们随后就去安排这事,定然不会让宝玉遇到危险。”

第52章 宝甲() 
见贾母不在生气,贾珍,贾赦就先告辞,唯独贾政却还没走。

    贾母见贾政呆在这,众人都不怎么说话,便道:“没事你也下去吧。”

    贾政知贾母在撵自己,却也不生气,向地上一跪道:“母亲,我知咱们家有一家传宝甲,据说能刀枪不入,水火不侵,还请母亲赐给宝玉,让他能多一份防护。”

    贾母经贾政一听,自然想起来了,道:“若不是你提醒我险些都忘了有这东西,实在是太长时间没有用过。”说完,便吩咐一旁的鸳鸯去取。

    王熙凤在一旁问道:“老祖宗怎么我没听过,家中还有这东西呢。”

    贾母见众人都好奇的看着自己,笑道:“你们自然没听过。”

    说着指着贾政又道:“自他父亲去世之后,这东西也没在拿出来过。因为贾家现在也没有人在军中当差,先荣国公传下来的时候说过,非嫡系子孙参军,不可赐予。”

    听贾母说的庄重,众人都期盼看这件宝甲。唯贾宝玉心中不太相信,在他看来估计是用好的金属制成的盔甲一类,刀枪不入,水火不侵,自然不靠谱。

    不过见贾政对此颇为看重,自然就没有阻拦。

    很快,鸳鸯抱着一个古朴的小箱子进来,看箱子的样貌,像是有好多年了。

    众人皆好奇的看着箱子。

    贾母起身,走到小箱子跟前,打开。

    贾宝玉看去,之间一个小背心模样的金甲,闪闪发亮。

    贾母拿出来,众人好奇的上前抚摸,之间触手冰凉,也不知是什么材质做的,甚为轻盈。

    贾宝玉摸了,饶是他学识超前,也不知是什么东西制成,便好奇问道:“老祖宗,这是什么材料,怎么入手如此冰凉,还这般轻盈?”

    贾母笑道:“说起这还有一个故事,我也不知道真假,今个索性就跟你们说说。”

    众人都认真的听着,只听贾母缓缓说道。

    当年先荣国公在一次跟鞑子打仗的时候,不幸失败,独自一人逃亡深山,当时因为受伤很重,失血过多,在甩掉后面追兵的时候,便晕倒在地上。

    等他再醒来的时候,被山间的一个隐士所救,那人医术高明,没几天的功夫便把先荣国公的伤势治好。在几天的接触中,先荣国公对这位隐士的才学极为佩服。要知道,先荣国公也是才思敏捷之辈,虽后来弃文从武,但是心气也高,从未佩服旁人。

    那隐士能被他佩服自然了不得,后来等先荣国公伤势好之后,便邀请那隐士出山驱逐鞑虏,谁知那人死活不肯,只说是先祖有训,不得外出。

    先荣国公见他不肯违背祖训自然也就没有在勉强,等离开的时候,那隐士便拿出这件宝甲和一卷兵书赠与先荣国公,说:“虽然祖训不让出山,但眼见鞑子肆虐中原,心中自然担忧,这件宝甲能关键时保你姓名,这卷兵书则助你驱逐鞑子。”

    先荣国公也是识货之人,见兵书甚为诡奇,便欣然接受。

    自此先荣国公作战更加诡变,没几年便将鞑子驱逐到草原。

    众人如同听故事一般,听得津津有味。

    见贾母停下,贾宝玉又问道:“那后来先祖又去找过那人吗?”

    贾母继续道:“说起来也奇怪,后来赶走鞑子,当上国公后,便派人去那山中寻过,但整整几千人将山都翻了一遍,也并没有找到。”

    先荣国公只当那人不愿出来,此时便也作罢。

    众人听了都觉得故事甚为惊奇,王熙凤在一旁笑道:“看来那人说不定也是上天派来拯救先祖的,我贾家也是天佑之家。”

    众人尽皆附和。贾宝玉心知这个时代的人都信奉鬼神,把一些不能解释的事情,都强加到鬼怪身上。以前若是有人跟他说有鬼,贾宝玉一定会不屑一顾,但若是现在,贾宝玉却有些相信,不然怎么解释他来到这个世界呢?

    贾母讲完故事,便将宝甲递给贾宝玉,还吩咐道:“从今天起这个宝甲可要每天都穿上。”

    贾宝玉点点头道:“孙儿知道了。”

    贾母交代完犹自不放心,又将袭人喊来,交代了一遍。

    贾政见贾母拿出了宝甲,心中也多了几份安心,跟贾母问了个安,便离开了。

    见贾政离开,众人也都纷纷向贾母告辞。

    出了贾母住处,湘云抱怨道:“怎么好端端轮到爱哥哥参加,也不知是谁选的人。”

    宝钗虽也担心宝玉,但听了湘云的话急忙道:“云妹妹,可不能这样说,让人听到了不好。”

    贾宝玉也笑道:“诸位姐妹也不用担心,我也只是走个过场,况且外边有舅舅照顾,身上又有金丝宝甲,定然无事。”

    宝钗等听了这话也稍稍放心,但贾宝玉从他们担忧的眼神中看出了心中的不定。一时喜忧掺半,喜的是身边这些美丽的少女都是发自内心的关心,忧的是贾宝玉虽说的很轻松,但从王子腾的表情中,贾宝玉能看出来此次围猎的危险性,这次说不定真要变天啊。

    看着身边美丽的少女们,贾宝玉的斗志又重新燃起,富贵险中求,此次何尝不是一个机会,若是抓住机会,自己可能就一飞冲天了。

    到了大观园,许是今天这道圣旨太过突然,众人都毫无兴致。

    便都互相分开,自往自己的住处。

    贾宝玉则是在思考万全之策,也向自己的住处走去。

    到了怡红院,众位丫鬟也都赶忙迎上来,众人可能都听说贾宝玉要去围猎,兴致也都不高。

    进到里屋坐下,见袭人也都面色忧愁,就笑道:“袭人姐姐你把老祖宗给的那件宝甲拿过来,再去拿一把刀,我试一试这宝甲是否真的刀枪不入。”

    袭人道:“二爷,这怕是不妥吧,祖传之物怎可如此糟蹋?”

    贾宝玉道:“若是它刀枪不入,自然无事,紧急关头也能保我姓名,若是无用,岂不反倒害我了?”

    袭人听了,思索片刻果是如此,便去外间拿刀。

    晴雯等几人听了也都围了上来,好奇的看着宝甲。

第53章 祈福() 
等袭人拿来刀,贾宝玉往宝甲上刺了下。

    只见金甲完好无损,袭人,晴雯等也啧啧称道:“果然是个宝甲,二爷穿上这个,寻常的刀剑也无法伤到。”

    贾宝玉心下也是称奇自不必说。

    因这几天贾母担忧贾宝玉去参加围猎之事,便准备去清虚观为贾宝玉祈福,众人听了也纷纷赞同。

    王熙凤也安排人去那边将众道士都赶出去,命人又重新打扫一遍。

    单说众事都安排妥当,到了祈福那天,荣国府门前车辆纷纷,人马簇簇,底下的管事都知道府上主子都要出行,贾母也亲自出马,自然个个尽心,动用的物件也都与往日不同。

    片刻,贾母等出来乘坐一八人大轿,李纨,薛姨妈,王夫人,凤姐,等乘坐四人轿。贾宝玉则与黛玉,宝钗众姐妹乘坐着朱轮华盖车。另有随行的丫鬟不计其数。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朝清虚观驶去。

    街上的人见如此浩大的场面,也都站在街旁观看。那些小门小户的妇女,也都开了门在门口站着,七言八语,指手画脚,一番热闹的景象。

    不多时,已到清虚观门口。

    只听钟鸣鼓响,早有张道士执香披衣,带领着众道士在路旁迎接。

    贾宝玉从马车上下来,走向贾母的轿旁搀扶着贾母下轿。

    贾母刚下轿,便有一个仙风道骨的老道迎上来,笑道:“无量寿佛,老太君身体还是这般硬朗。”

    又看向贾母身旁的宝玉道:“哥儿,最近也是在京中名声鹊起,颇有当年荣国公之风采。”

    贾母对宝玉道:“还不来见过老神仙。”

    贾宝玉听了忙跟张道士问了个安。贾宝玉自然知道这张道士正是当日荣国公的替身,与贾家关系非比寻常,听说还曾经被先皇称为‘大幻仙人’,心中对他也是颇为尊敬。

    贾母见宝玉行过礼又笑道:“老神仙还是风采依旧,今个前来叨绕倒是打扰你们清修了。”

    张道士笑道:“都是自己人,谈什么叨绕的?老太君快请入内。”

    说完便领着贾母向观内走去,王夫人,薛姨妈等也在身后跟随。

    贾宝玉在后面见张道士虽然头发胡子发白,看着年纪不小,但是步履轻盈,心中倒是啧啧称奇。

    贾母王夫人等跟着张道士,一层层的膜拜,祈福,模样甚是虔诚。

    很快在拜完后,张道士便带着贾母等在一个阁楼上休息。

    座毕,自有人前来奉茶。

    贾母毕竟年纪大了,走了会儿自然气喘吁吁,见张道士脸色还如以往,便感慨道:“我的身子骨是一年不如一年了,看老神仙你,这一趟下来脸不红气不喘的,我就不行了。”

    张道士笑道:“老太君说笑了,我是自小便修炼内气,自然比常人身体略微好点了。老太君的身体比平常的人已经好多了。”

    贾宝玉也笑道:“张爷爷说的对,老祖宗身体健朗,再活个百十年没问题。”

    贾母听了哈哈大笑,道:“就我这个孙儿嘴甜,也不枉我多疼他几分。”

    张道士笑道:“哥儿最近也是越发上进了,连我也听过他做的诗,甚好。相当年荣国公也是文采武功样样皆出彩,如今哥儿也越发相像了。”想起荣国公,张道士又叹了口气。

    贾母听了,也不由内心一酸,说道:“谁说不是呢,我养了这么多儿子孙子,也没一个象他爷爷的,就只玉儿还像他爷爷。”

    见贾母神色戚戚,贾宝玉在一旁道:“那老祖宗平日里想爷爷了多瞧瞧我便可了。”

    众人皆笑,王熙凤感慨道:“我们倒是没有见过老太爷,不知太爷当年的风采。”

    张道士听了笑道:“莫说你没见过,估计连大老爷,二老爷也记不清楚罢。当年荣国公文武双全,琴棋书画,刀枪剑戟,样样皆通。那神采我至今都记得。”说完一副令人神往的模样。

    贾母笑道:“老神仙不要提那些往事了,今个来主要是为玉儿祈福的,过些日子他便要随皇上狩猎,他自小没习过武艺,我很是担心。”

    张道士听了,面色凝重,不似刚才的满脸笑容,好一会儿才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