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入红楼-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听着兄妹两人的对话纷纷笑不拢嘴。

    片刻,元春说道:“既然有画,怎可无诗?”

    “且竹既是花中四君子也与梅松并为岁寒三友,自古便有无数先贤歌咏于它,今日既有此画,自当配出一首好诗才算完美。”

    说完笑嘻嘻的看着贾宝玉,充满了玩味的意思。

    在场之人都能听出来元春此举是为了考校贾宝玉,因此众人都默不作声,静静的看着贾宝玉。

    贾宝玉自然也明白元春的意思,听元春说完便低头思索。

    看着画上一颗颗竹子在寒风中佁然不动,高耸挺立,再看着最下边的小竹子奋力从石岩上冒头。

    片刻,贾宝玉脸上露出一丝微笑道:“姐姐我有了。”

    元春见贾宝玉未过盏茶的功夫便都有了,心中自是开心,不过还是提醒道:

    “不错,不错,果真反应敏捷,只是却不要应付哦。”

    “自然不敢。”贾宝玉道。

    见众人目光都在自己身上,贾宝玉也丝毫不觉得慌乱。

    走到案桌前拿起笔,‘唰唰唰’龙飞凤舞的写了几行小字。

    待他放下手中纸笔,众人上前观看,只见画中空白处写着: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众人读了一遍,均都陷入了沉思,细细的咀嚼着诗中的精妙之处。

    半晌,元春道:“很好,很好,此诗用平白朴实的话语将竹子不怕艰难,不怕困苦,不惧寒风的形象描写的如在眼前一般。”

    “实乃咏竹中的极品,况且还与四妹妹的画紧紧贴合,如此短时间想出这般好诗,也真是难为你了。”

    贾宝玉笑道:“多谢姐姐夸奖,此诗也是我偶然间想起的,竹子本就坚韧,四季常绿,不惧寒冷,它的品格也确实值得我们去学习,无怪自古便有众多文人墨客追捧于它。”

    贾政见贾宝玉在众人面前大显文采,心中自然也高兴,这个儿子这一年多来给他的惊喜实在是太多了,现下看贾宝玉越发的顺眼了。

    众人夸赞了宝玉一会儿,这才继续朝前进入潇湘馆。

    因刚才在门外耽误了许久,此时也快到中午,便有太监前来问话说:“不知在何处用膳?”

    元春问身旁的宝玉道:“再往前面是什么地方?”

    贾宝玉道:“前面正是四妹妹的地方,那边溪水环绕,不若就摆在那里。”

    元春点头,吩咐那太监将饭菜在藕香榭。

    既然吩咐在藕香榭用膳,此时却也不急着去那,便都在黛玉的潇湘馆少歇。

    正自歇息,元春见墙角摆放着一个古琴,笑问道:“黛玉你无事还喜欢弹琴?”

    家中人都知道元春自小便喜欢弹琴,见她有此一问倒是都不觉得吃惊。

    黛玉回道:“平日里闲来无事聊以自乐罢了,只是在娘娘面前却不敢班门弄斧。”

    元春笑道:“我都很长时间都没摸过这东西了,怕是也忘得差不多了,现下在等着也无他事,不如你弹上一曲,也算打发时间。”

    见元春吩咐,黛玉自然也不敢推辞,便整体出案桌,将琴摆在上。

    贾宝玉等人则都饶有兴致的等着黛玉的弹奏。

第209章 私语() 
只见黛玉端坐在案桌旁先用手指拨弄了几下琴弦,待调好音调,一曲如潺潺流水般的曲子便缓缓的从指尖流出。

    屋中贾家众人也都双眼微闭,静静的感受黛玉所奏之曲。

    一曲完毕,众人皆睁开眼睛,元春道:“黛玉果然在琴艺上面颇有造化,一曲弹的我是心旷神怡。”

    众人皆都称赞自不必说。

    黛玉弹奏完曲子,没过多长时间,便有太监前来回禀道:

    “藕香榭以备好饭菜,请贵妃娘娘前去用膳。”

    紧接着众人便依次出了潇湘馆直奔藕香榭。

    到了藕香榭,那边早已经备好几个大圆桌。

    元春、贾母、王夫人、黛玉、宝钗及宝玉在一边,贾政贾珍等贾家一干男丁则在另一边。

    本来贾宝玉也不该与元春同坐一桌,奈何元春极为疼爱自己这个幼弟,因此格外开恩让贾宝玉一同入座。

    见桌上飞禽走兽各样珍馐应有尽有,元春心中虽觉得不妥,但也未曾出口。

    一顿饭因元春在旁,贾府一众人都是拘束万分。

    膳毕,贾政上前道:“娘娘,园中以备好戏台,您看是先去看戏还是在逛一会儿?”

    元春见贾母老迈,经过一早上的走路,想必体力也大为不支,若是再接着游园怕是力所不及,因说道:

    “早上也逛了好久,去听听戏吧,若等会想逛再接着逛。”

    元春这一发话,早有在一旁等候之人前去准备,其实园中的戏子本就随时待命,在那候着呢。

    这边众人边走边看,遇到景色怡人之地,便驻足观看一会儿。

    本来平日里一炷香的路程,足足走了小半个时辰。

    待到戏台,众人落座完毕,便有太监拿着戏单走到元春跟前道:“娘娘,您看看戏单,点上几出。”

    少时,元春在戏单上勾了几出,第一出豪宴,第二出乞巧,第三出仙缘。

    这边点完,那太监便下去准备,片刻,便有一干戏子出来在台上唱了起来。

    贾宝玉对戏文本就没有兴趣,但见众人皆认真再看自然也不好打扰,正自无聊之时,只觉得旁边有人拉自己的一角。

    扭过头却见正是黛玉在一旁拉扯,贾宝玉道:“妹妹也不喜欢这戏?”

    黛玉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小声道:“你这东瞅西望的模样在眼前直晃悠,让我如何静下心来观看?”

    “这却是我的不对了。”贾宝玉做了个赔罪的模样笑道。

    黛玉道:“你啊就会贫嘴,嘴上说的知罪,其实心中却半分也没有道歉的模样,以为我不知道?”

    “这可真是冤枉啊。”

    “刚才我正该点一出‘窦娥冤’的戏,这样才能表现我此时的心情。”贾宝玉道。

    黛玉捂嘴一笑道:“早上那诗句是你何时所做?旁人信你片刻便能作出来,我却有些不信,时间未免太短了。”

    那竹石自然不是贾宝玉作的,乃是前世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所写。

    不过此时却并没有这个人物出现,贾宝玉想当然也就拿来主义当成自己的了。

    此时黛玉问起,贾宝玉自然不能实话实说,便道:“妹妹你怎么知道不是我临时写的?”

    黛玉道:“我当时看你一副思索的模样,倒像是想出来的。”

    贾宝玉额头冒汗,当时一时之间怎能做出诗作?

    虽说贾宝玉自来到这个世界后经常读书,现下也可作出差不多的诗词,不过匆忙之间却是还力有不殆,没想到一眼却是被黛玉瞧了出来。

    只得笑道:“那就不能是我以前作出来的吗?”

    黛玉摇了摇头道:“若说是以前写的我却不信,依着你的性子,若是突然出了一首好诗,恐怕没过上半天一园子的人都知道了,如何能藏的住?我看倒像是将别人作好的拿了过来。”

    黛玉说完便捂着嘴直直发笑,只是声音很小,生怕惊动了旁人。

    贾宝玉自己心知肚明,但此时自然不会承认,便说道:“那妹妹可曾听到别人写过这诗?”

    黛玉摇了摇头。

    “那不就得了,就算以后别人再写出这诗,也是他们抄袭我的了。”说完,宝玉也笑了起来。

    贾宝玉的动作虽然也不大,但与黛玉说了好一会儿的话,却引起了身后薛宝钗的注意。

    只见宝钗略微往前一凑,说道:“你二人不好好看戏,在这里嘀咕什么呢?”

    黛玉道:“我是觉得刚刚宝哥哥他作的诗词不像他写的,因此刚刚在盘问他呢。”

    宝钗一听也饶有兴趣道:“如此可有结果?”

    黛玉道:“这人抵死不承认,我却拿他也没有办法。”

    宝钗微微一笑道:“我却从来也未听过那首诗,想来是宝兄弟灵感突至写出来的。你不见书房中的那副对联?若不是有此心性之人如何能写的出?”

    黛玉点点头道:“如此也对。”

    转头又对贾宝玉说道:“如此,看在那副对联的面子上就姑且算是你的吧。”

    “什么叫姑且?就是我写的?宝姐姐你来评评理,看谁说的对?”

    宝钗直摇头道:“这理我可评不出来,我还是老老实实看戏吧。”

    “你们也别小声说话了,这么多人都在呢,今个好日子,让娘娘发现了恐心中不喜。”

    说完,便正襟危坐,仔细的盯着戏台之上。

    贾宝玉觉得倒没啥,不过黛玉听了却是心中一顿。

    想起如此场合轻声细语却是不好,若是被贾政,王夫人等看到了虽面上不说,想来印象定然不好。

    因此便理了理已尽道:“好了,不跟你说了,我还要看戏。”

    说完便将头摆正,任凭贾宝玉如何说话却是不再理他。

    贾宝玉说了几句,见黛玉不吭声,暗自摇了摇头,便又将目光转向戏台。

    此时戏台上演的是乞巧,讲的是发生在乞巧节一对男女偶然相遇,之后又相恋的过程。

    这些千年不变情节贾宝玉自然是一清二楚,看到家中反对,两人分离,众人皆是满脸悲伤。

    待得最终二人成双成对,众人又是满脸的喜悦之情。

第210章 来朝() 
三出戏看完,元春甚为高兴,她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家中每逢喜事都会聚在一起看戏的时候。

    见元春高兴,贾政道:“不如再点上两出?”

    元春道:“不知现在是什么时辰?”

    一旁站立的太监道:“回娘娘的话,现在已是申时,再过半个时辰咱们也要回去了。”

    元春闻此,心中一沉。

    没想到时间过得如此之快,此次能回家省亲也是天时地利人和皆在身上,怕是以后再难有此机会了。

    眼下既然快要离开了,自然也不能将时间都浪费在听戏上,便说道:

    “父亲,还是不要听了,咱们去屋中好好说说话吧。”

    贾政点头称是,元春便与贾母等一干人朝屋中走去。

    刚至屋中,便有太监禀道:“娘娘,赏赐之物都已备好,还请您查验。”

    说着便命身后的太监一一上前,元春看过之后才一一放下赐给贾家众人。

    封赏完毕,众人一同跪谢元春,元春则亲自上前扶起贾母道:

    “今日一别恐怕再难回来了,老祖宗您也要保重好身体。”

    贾母听了也有些悲切道:“娘娘也是,在宫中也要保护好自己,如此我们在外边才得安心。”

    自古多情伤离别,离别向来最是伤人。

    贾家众人都知道再过片刻,元春便要返回宫中,因此格外的珍惜这段的时间。

    元春一一与众人告别,轮到贾宝玉,只见她摸了摸贾宝玉的头道:

    “以前你整日不务正业,我在宫中也时常担心,这次回来见你越发的知道上进,心中便也不再担忧,只是以后莫要再去拿命去赌,如此我在宫中也才安心。”

    贾宝玉知道元春说的是围猎和扬州之事,点点头道:“姐姐放心,宝玉记得了,以后不会再做那样拼命地事情了。”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