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俩老家伙一翻白眼,“好了,祖光兄,你何须以此来激我?愿赌自然就服输,这一点苏某的信誉总比你这老不羞要强的多。只是,此时就谈及赖账,似乎这小子认定了老夫必输?是否言之过早了些?”

    武大笑了,领着几位惹不起的老家伙直接来到后院“南瓜园”

    炎炎夏日,南瓜的涨势极好,藤蔓架秧爬满了整个院落,武大派人照料的极好,一个又一个小南瓜纽子青绿青绿的,着实喜人。武府上下除了极少数的几个人之外,其余人皆不可入园。

    周侗也不知晓武府还有这么一景,很是惊讶,就更不用提俩外来的老家伙了。

    其实武大所言非虚,大宋的“县”制,分作赤、畿、次赤、次畿、望、紧、上、中、中下、下10等。

    首都、陪都城内及附近的县依次分为赤、畿、次赤、次畿一至四个等级,其他五至十等级的县以户口多少依次是四千户以上为望县,三千户以上为紧县,二千户以上为上县,一千户以上为中县,五百户以上为中下县,不足五百户为下县,并每三年升降一次。

    而阳谷县,只是一个中下县,全县各个村落的总人口一共才八百多户,一个小小的县城,又能有多少户人家?

    待秋日,一个成熟的南瓜便可取种近百,这满园的南瓜,取的种子何止成千上万?

    只要培育得当,来年种的漫山遍野都是,便足以支撑阳谷县城百姓过冬。

    周侗听完武大的解释哈哈大笑,笑的极为敞亮,似乎隐隐有些扬眉吐气的意味,武大不由腹诽,恐怕周侗以前没少被俩老家伙“欺负”;

    而两个老家伙的脸上也极为精彩,苦笑了几声,说道:“家父曾说过,对未知的事物要保持足够的敬意,不可轻易发表个人见解,果然是……唉……”

    武大眼见俩老家伙吃瘪,正洋洋得意呢,被周侗再次给了一个“暴栗”,“还不快去参拜苏迟、苏适两位前辈!”

    苏迟是谁?或许苏迟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但他家的长辈都很出名。

    唐宋八大家,苏家“一门三苏”,占据了三个位置。

    而这个苏迟,正是苏辙的长子,苏轼是他伯父,苏洵是他爷爷。

    至于苏适,他与苏迟是亲兄弟。

    武大额头的冷汗“唰”的一下就下来了。

    苏家在大宋的名望,尤其是在文人士子心中的地位,无人能及。

    若是这俩老家伙嘴皮子一歪,得,武家立马就臭大街了,而且是千古绝臭啊!这可万万要不得!

    武大作长揖施礼,一揖着地,“晚辈武植,拜见两位前辈。”

    苏迟捋着三尺青须,调侃道:“哟,武大官人方才不是理直气壮的很么?现在如此惺惺作态,是为何?”

    “哈哈……”

    众人放声欢笑,武大满脸尴尬。

    (感谢诸位书友一直以来的支持,新建了个书友群,204644135,朋友们有兴趣的可以进来侃大山,对本书有什么想法也可以随便谈~角色楼已开,需要角色也可以喊我,一起谱写我们大家伙的故事)

第99章 花荣,花荣() 
在影视作品中,当皇帝废黜皇子时,我们总能听到“贬为庶人”这句话何为庶人?庶人其实指的就是没有官爵在身的普通平民百姓,又被称之为庶民。

    庶民之上,是士族。

    士族在一般情况下泛指的是读书人,不过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士族的含义是指在地主阶级内部逐渐形成的大型家族,比之普通百姓在政治、经济各方面都享有一定的特权

    而在士族之上,则是世族。

    士族与世族,一字之差,地位已经是天差地别。

    凡是能被称之为世族的,都是世代显贵传承已久的豪门世家。

    简单的来说,封建社会的历朝历代,包括大宋,他们的统治阶级,全都是由世族组成。

    世族中最拔尖的,摇身一变,成为世间最荣耀的皇族。

    而苏迟与苏适,正是出自世族中最负有清名的苏家。

    苏家自从出了“三苏”,地位扶摇而上,不但深受朝廷器重,士林中的才子也皆以能成为苏家弟子为荣。

    武大终于晓得了师尊周侗最近在忙什么,他是花费了大力气邀请苏迟与苏适登门。

    确切的说,他是要这两位德高望重的现任苏家掌门人,来为武大正名!

    如今的武家,看上去风平浪静,其实只是看上去而已。

    从当初怡翠楼事件伊始,武大在士林中的名声一直极臭,再加上他被猜测成“隐族”入世之人这一身份,君山会都已经注意到武家,就更不用说与武家有过节的蔡家以及高太尉了。

    这些事情,终究都是隐患,随时都有可能被有心之人拿来大做文章。

    周侗正是看出了这一点,这才请人来为武家正名,只要苏家认同了武大,虽然不敢说日后武大与士林之间就没了嫌隙,但的确会省掉太多太多的麻烦。

    这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如若不是周侗亲自出面,恐怕凭武大这点份量连苏家的大门都进不去。

    周侗这个师傅的确很合格,武大很感激,安安稳稳的伺候三位老人家纵谈古今,尽自己弟子的本份。

    水浒传毕竟是野史,大话水浒自然是野上加野,只是图个乐子让大家都开心而已,武大心知读者不喜欢看这种极为有必要但却剧情过于平淡的铺垫,所以他很快抽出时间来面见了等候许久的花荣。

    花荣最近很古怪,按照常理来说,他是宋江的至交好友,如今宋江在梁山上正与晁盖明争暗斗,他理应回去帮衬宋江才是,可他自从上次来了阳谷,就一直不愿回梁山。

    不过,近几次武家有变时,花荣着实为武家出了大力气,此时花荣突然说有要事相谈,武大自然不敢怠慢。

    在水浒传中,花荣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九,是八骠骑之首,兼先锋使,龙骧大将军,意气风发,屡建奇功。

    花荣原本是将门之后,清风寨副知寨,身居高位,能为了义兄宋江而铤而走险,落草为寇,足可见其为人义字当先,豪气干云。

    可是,现在的花荣却胡子拉碴,满脸都是疲惫,显然心有戚戚。

    这等英雄人物,被折磨成如今的模样,武大心中有些不忍。

    “不知花荣兄是被何事困扰?在下可以帮忙吗?”武大开门见山问道

    花荣沉默了良久,才有些伤感的说道:“我最近心中总是隐隐有些不安,望哥哥可以解惑。”

    武大不解问道:“到底是何事?”

    “小弟仔细回想过,从劫法场上梁山,包括之后数次偷偷下山搭救众兄弟,只要公明哥哥在场,他的确不曾杀过朝廷命官。再加上,我曾经亲耳听到过,公明哥哥与吴学究暗中合谋,逼晁天王退位让贤。当年的公明哥哥为人仗义,绝不是现在这幅样子,这让小弟我寝食难安,故才滞留阳谷,请哥哥为我解惑。”

    武大嘴角一抽,暗地里肠子都快笑的打结了。

    于无声处闲棋冷子,无形处自有真章。

    当初,正是武大暗中提醒花荣关注宋江的一举一动,做了伏笔,没成想时至今日,居然会造成这般好的效果。

    当然,武大的确没有信口开河,只是苦了花荣这位侠肝义胆的好汉子。

    虽然他没有挑明,但武大心知肚明,他是怕最终宋江真的会接受朝廷的招安,他怕对不住梁山那么多的英雄好汉,毕竟,梁山最初,是为了替天行道而齐聚梁山,绝不是归顺朝廷。

    最让花荣焦虑的是,他是宋江的结拜兄弟,如若他不知晓宋江的所作所为还好,如今知道了,他便进退两难,不知是该帮宋江彻底站稳脚跟统领梁山,还是应该站在梁山大多数好汉的立场上阻止宋江。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位原本唇齿红白的俊俏小生,生生把自己折磨的胡子邋遢,没有人样了。

    这是一位很纯粹的好汉,纯粹让人无法直视,武大突然感觉有些愧疚。

    思索了片刻之后,武大起身,“花荣兄,随我来。”

    花荣微愣,跟了上去。

    武大带着花荣来到了澡堂子,花荣满头雾水,“哥哥这是要如何?”

    “无他,你先把自己洗干净再来找我说话。”

    花荣大囧,他是想起来了阳谷县的传言,武大有洁癖。

    其实事情并非如此,武大只是希望花荣这样一位英雄好汉理应干干净净的而已。

    待花荣洗完澡,武大已经亲手做好了一锅卤子面。

    五花肉肉汤浇进面里,给花荣一大碗,武大自己也拿着一碗,蹲在地上,就着蒜瓣儿,风卷残云。

    花荣已经许久没能吃上一顿安心饭了,见武大吃的豪气,吞了口唾沫,也开始狼吞虎咽。

    痛痛快快洗了个热水澡,又吃了两碗面,再配上一碗肉汤,花荣总算是还魂了,重新变成了叱诧风云的小李广,连呼“痛快”。

    武大一边剔着牙,一边似是无意的问道:

    “花荣兄,陪我上趟梁山如何?”

第100章 上梁山(一)() 
自古以来,所有的男主角都是被逼上梁山,或者带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上梁山,要么就是要攻破梁山,要么就是要收服梁山,可武大上梁山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他就突然萌生了去拜访一下这些英雄好汉的念头。

    武大从林冲等人身上感受到了真正的英雄气概,此时又从花荣身上看到了真性情,武大突然发现自己以前似乎太过看低了这些英雄好汉。

    说实话,武大有身为穿越者独有的骄傲

    他在后世通过各种影视作品以及所谓的历史考证,见过了太多的阴险狡诈,也见惯了将军白头英雄无泪,所以他一直隐隐有些看不起这些仅凭一股子义气便要揭竿而起的英雄好汉。

    直到现在,花荣因为他的一句话,而被折磨的不****样,武大才幡然醒悟,他们是最纯粹的一帮人,值得我们尊敬。

    武大决定上梁山,这让花荣精神大振。

    不知从何时起,或许是因为他亲眼得见了武大凭借无双的智谋数次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花荣在心里已经将武大当作了梁山的诸葛卧龙,他认为只要武大出马,就可以解决梁山的难题。

    能被花荣这样的大人物认可,不得不说,这对于武大来说是一份莫大的尊荣。

    金莲已经习惯了武大的四处奔波,她现在终日深居浅出,与秀红为伴,安心养胎,对于武大此次出府,也没有丝毫异议,只是挺着隆起的肚皮拧着武大的腰际,让武大长点记性,别忘了家里还有他们娘俩在等候。

    周侗也没搭理武大,他现在正忙着跟苏迟、苏适密谈,没有多余的精力理会这种小事。

    武大对此表示无奈,这应该就是成长的代价了吧,家里人不是不担心他,而是相信以他如今的实力足以自保了,就不愿多言了。

    留下满肚子都是抱怨的西门庆看家,由林冲镇守阳谷做策应,武大带着武松、花荣,以及以张平为首的十名家将,轻装简行,取道梁山。

    阳谷县城离梁山大约有一百里的距离,不过那是直线距离,中间也没有那所谓的官道,只有一些羊肠小道,在这个多雨的季节,泥泞难行。

    路过一个小山村的时候,天色逐渐就暗了下来。

    武大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