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就不堪约束的江湖人士,来到黑鸦之后仿佛来到了天堂,在这里,他们可以尽情的挥洒自己所擅长的,只要在大方向是听从调派的,手段?没人在意。

    云州城被武大亲率四大营破城在前,黑鸦大肆抓捕意图谋反的官员在后,各大州府的刺史任命以及监军到位紧随其后,原本蓄意谋反,与武大讨价还价的土著燕云官员,大部分被抓,剩下的小鱼小虾也都战战兢兢,坐定不安,没有任何势力敢于站出来再次违抗北燕王府的指令。

    燕云的局势,历经数月,在武大的铁血手段之下,终于最终走上了武大等人提前预设的思路。

    破而后立,接下来,燕云将进入蓬勃发展期,在各大刺史就任后,四海镖局将会全力将设施运往各大州府,全力开设各大作坊。

    作坊的兴建,将会为大量的燕云百姓劳力寻求一条足以填满肚皮的谋生之路,而在作坊兴建完成之后,便会有更多的百姓可以进入作坊做工,谋求一条发家致富的生路,各大作坊的出产一旦到达某个程度,将会在火遍整个燕云的同时,展开“出口贸易”,大量被卖往辽国、大宋、西夏等国。

    这种大规模的商路开通,将会带动沿途各州府的商业,各种商铺必然会再次兴旺发达,千年以来以农为本的同时,将多出一条商业来辅助燕云百姓的衣食无忧。

    与此同时,武大在承若永不加赋,绝不压制普通百姓的决议,致使燕云税收大幅度锐减的弊端,必将会被大量的商业税所彻底填补,甚至必然会有所提升,便会有更多的银钱来招兵买马的同时,训练士兵,并且研发新的****。

    这样一来,多点开花,想必在不久的将来,燕云将会大变样,愈发的繁荣昌盛。

    这便是武大与西门庆等人磋商了许久的计划,名曰:

    敢叫日月换新天!

第467章 最大的隐患() 
武大自立为王之后,甚至在正式自立为王之前,就一直如此重视商业,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

    首先当然是因为发展商业可以让更多的百姓衣食无忧,而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可以更加稳固且长久的保护好燕云,将燕云彻底变为一方净土,更是一方乐土。

    武大自认为自己并不懂什么经世治国之道,他只知道一句话,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就像之前燕云那些土著官员,意图凭借手里的区区府兵,就敢喊出“讨伐武贼”的旗号,这武贼自然就是指的武大了,可无论他们吆喝的多厉害,蹦达的有多欢快,武大稍动雷霆之怒,以他手上所掌握的资源,各大势力闻风而动,齐心合力之下,那些意图造反的官员瞬间就被瓦解一空,杀的杀,下狱的下狱。

    正所谓拳头大才是硬道理,**杆子里出政权,皆有异曲同工之妙。

    武大深知自己手上如若没有强大的军力,即使将燕云发展的再如何繁荣昌盛,也很快就会在敌国铁蹄之下沦陷,所以他全力发展商业的最主要目的,便是赚更多的钱,养兵,增强实力,让敌人不敢妄动。

    后世十九世纪,最为著名的军事家拿破仑,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军事上最重要的三件事,第一是钱,第二是钱,第三还是钱!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是用钱换来的,没钱能行吗?

    两军交战,是要死人的,战死的军卒家人的抚恤金,没钱怎么发?哪个士兵敢心甘情愿上阵杀敌去卖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再优秀的军卒,也需要装备盔甲兵刃,盔甲兵刃难道不是钱买来的?莫要忘了,这些东西买来还是有损耗的,而且是大量损耗,没钱去哪买这些装备?

    古往今来,军费,向来都是最为耗费银钱的,千古不变,这也是为何方腊与晁盖等人麾下的势力,明明都比之前武大一系的势力要强得多,却依旧要拥护武大的原因所在。

    他们当中,大多数皆是粗人,让他们上阵杀敌绝无二话,让他们去赚钱?你不如杀了他们了事。

    慈不掌兵,一名合格的统帅向来都是冷血的,在他们心中,或许他们当中大多数也爱护自己的士兵,但是在他们心底,最为重要的还是后勤补给,换句话说,也就是钱。

    只要有钱,兵没了,可以继续花钱招募,马没了,再买便是,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是为何,纵观史书,很多成名的大将,每逢大战,向来都是用人命去填补的原因所在。

    当然,这与武大的原则是相悖的。

    武大一向的原则是,钱没了可以再赚,而人没了就是没了。

    他大力发展商业,除了要养兵之外,另外一个原因还是要用钱来制作更多更加精良的盔甲兵刃,最大程度上保护麾下兵卒的生命安全,与此同时,研制更多的****装备,比如震天雷,猛火油柜,以及更多更加先进的****,让麾下的人马每逢大战之时,皆可以用最小的损失,获取最大的胜利。

    武大在军事上一直有一个极为宏大的目标,那就是将敌人消灭在“路上”。

    就像大破云州城时,一堆又一堆的震天雷扔出去,直接大破云州城。

    待有朝一日,燕云的财力足够之时,武大希望可以在大军之内,全都装备上震天雷,只要敌人出现在射程之内,不等短兵相接,便直接将他们消灭,这也就是所谓的“在路上”

    在这个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当武大真的有实力做到这样,那么只要他有野心,他便完全可以无惧当下任何一个国度,即使他们联起手来,武大也无所畏惧!

    当然,面临这个目标,武大还差的很远很远,他以及他所在的燕云,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

    ……

    不得不承认,武大这个“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计划,比老谋深算的周侗的那个计划,要更加的简单粗**,当然也更加的难以顺利完成,但是武大的这个计划最好的地方便在于,没有那么多的尔虞吾诈以及阴晦事,很是爽利,不会让人感觉很不爽。

    但无论如何,周侗的计划已经顺利展开。

    李师师早已顺利入宫,而且顺利“怀孕”。

    无论是从李师师的姿色来讲,还是要报复武大,宋徽宗都在第一时间“临幸”了李师师,而且是接连不断的临幸,夜夜都在李师师宫内入寝。

    当然,除了极少数的人之外,没有任何人知晓,与宋徽宗在**上“颠,龙,倒,凤”的并不是李师师,而是白依依。

    最为重要的是,这位由白依依假扮而成的“李师师”,真的怀孕了。

    换言之,她怀了龙种。

    不愧是不算女儿,光儿子就有32个的宋徽宗,“**法”果然够犀利。

    然而,这件事却让真正的李师师与周侗等人头疼无比。

    他们的这个计划本就做的有些冒失,过于粗糙,根本就没想那么多。

    如今,白依依怀了宋徽宗的孩子,该怎么办?

    在这个计划里,白依依本就是最无辜的,被周侗当做了李师师的替代品,按照周侗的心思,为了不留后患,直接将白依依肚中尚未足月的孩子抹杀,但李师师却表示了强烈的发对。

    她是女人,何况她也怀孕了,只不过她怀的是武大孩子,她很同情白依依,她不忍心让白依依再次遭罪。

    于是乎,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委曲求全,力求以后为李师师接生的御医换成自己人,大不了如若俩人一前一后生孩子,就藏起来一个,等第二个出生,弄成是双胞胎一起出生的模样便是。

    这件事极具风险,因为没有任何人能够保证李师师生的孩子是男是女,万一她为武大生了个女儿,而白依依为宋徽宗生了个儿子,那么日后这个计划该如何实施?难不成扶持白依依的儿子坐皇位?

    那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还有一个莫大的隐患,只是身为男人的周侗并没有想到。

    如若……如若白依依真的与宋徽宗日久生情,在日后的夺嫡之战中反戈一击,到时周侗等人该如何自处?

    等待他们的,必将是满门抄斩!

第468章 尴尬() 
无论是武大的燕云,还是宋徽宗的大宋,他们再如何折腾,终究还只能算是在自己的国度之内折腾,可以算是人民内部矛盾。

    武大是忙得不亦乐乎,只想安心发展燕云这片净土,不想对外扩张;而宋徽宗则是真正的腾不出手来。

    他当日为了彻底消灭童系在军中的势力,损失了太多人马,而且由于童英后来又在西北杀了一通,且带走了十万边军,宋徽宗只能匆忙调兵,派种师道驻扎西北。

    种师道虽然也算是一代名将,但他初来乍到,想要彻底掌控西北军务,并且熟悉西北,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大宋根本没有能力对外扩张。

    莫说是燕云,实际上他们面对西北吐番各部以及西夏,已经有些捉襟见肘。

    而除去燕云与大宋之外,在如今的版图之下,实力最为强横的辽国,则正在与金国全面开战当中。

    武大当初被俘至辽国上京城时,就曾经对辽国皇帝陛下说过,他武大愿在燕云自立为王,横插一脚,让辽国再无大宋这个强大的后顾之忧,只需全力应付金国即可。

    当初辽国朝廷上下都不信任武大这个汉人,如今这件事已经即成定局,他们无法改变武大自立为王,并且认可了武大的实力的同时,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一个莫大的益处,那就是武大真的替他们守住了南方的国门,他们果然无需再过于提防大宋。

    尤其是圆圆姑娘返回辽国之后,以及武大追封童贯为“护国大将军”之后,辽国认为武大所在的燕云与大宋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毕竟童贯被大宋定性为发贼,而武大此举却是肯定了童贯生前的地位,再者说,童贯之子童英,还统领着十万边军在燕云南方与大宋对峙,所以辽国几乎可以完全确认,武大不可能与大宋联手,所以他们便大可以调集更多的人马,全力围剿金国。

    当然,辽国还很是忌惮燕云,毕竟燕云虽然百废待兴,但武大当然亲手杀掉辽国南院大王这件事还历历在目,何况如今武大麾下实力大增呢?

    但从武大自立为王之后的表现来看,似乎武大真的没有兴兵北伐的意思,所以万分矛盾的辽国朝廷,在他们的南方国界依旧留了许多人马,只是大多数的人马已经被调往北方,与金国交战。

    辽国调集数十万大军围剿金国,然而让他们最为难堪与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区区一隅之地的金国,战斗力居然极为强悍,且韧性十足,辽国一时半刻居然无可奈何。

    与辽国同样尴尬的还有隐族扶苏公子,或许是因为他存了与武大一较高低的心思,此次他投靠金国,并没有逐渐显露自己的能力与麾下隐族可以调用的实力,徐徐图之,而是突然横空出世,让辽国刮目相看。

    然而坏就坏在这个“刮目相看”上,一个武大横空出世,自立为王就够让人头疼的了,如今再出现一个扶苏公子算怎么回事?

    以前辽国曾经在汉人当中听说过一句话,五百年有圣人出,圣人,皆是有大智慧大魄力的有志之士

    此前辽国对这句话表示嗤之以鼻,如果汉人出现圣人,那为何他们大辽占据燕云上百年,也没见大宋收复燕云?

    如今可不得了了,先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