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回交替,由吴刚亲自带队,昼夜不停,紧急南下。

    到达燕云南境的时候,小李广花荣亲率五百神射手,以及童英派来的一千身经百战的西北精骑,再加上明里暗里的五百蛛网与黑鸦人马,总共三千人马,以最快的速度,以最为凶厉的气势,出燕云,入大宋,悍然南下

    他们没有入过沿途的任何城池,更没有扰民,只是在官道与山路上一路狂奔,他们甚至不需要刻意寻求补给。

    因为,四海镖局同时收到了调令,他们已经在吴刚等人的必经之路上调集来必要的物资,保证吴刚那三千人马以最快的速度南下。

    他们的目的地很明确,阳谷

    当然,即使他们没有刻意去**扰大宋,却依旧让大宋各个城池震惊,一封又一封密奏到达汴京。

    大宋朝廷大怒,立刻派遣大军围堵。

    但是,有蛛网情报网以及遍布各地的四海镖局配合,再加上吴刚那三千人马速度实在是太快,集结大军进行拦截,根本就跟不上他们的速度。

    猩部队倒是曾经试图进行不要命的拦截,但是,他们拦得住吗?

    猛火油柜震天雷神射手,如此强大的攻势,甚至吴刚都无需抽刀,一波流,平推,凿穿,扬长而去。

    可以想象的到,宋徽宗鼻子都要被气歪了。

    但是,既然知道他们的目的地是阳谷,那么,宋徽宗自然可以直接派遣大军,在阳谷进行拦截

第421章 暗流涌动() 
第三更,求支持喽~

    吴刚带领三千人马,就敢深入大宋腹地,且如入无人之境,这的确是让大宋朝廷极为恼火,军方更是恨不得把脑袋塞进裤裆里,宋徽宗在朝堂上勃然大怒,指着他们的鼻子质问,是不是他们可以一路直接打到汴京,杀进皇宫来?

    其实这的确不可能,汴京附近有八十万禁军,绝对不是摆设

    不过无论如何,吴刚这一路南下,的确暴露的大宋军制的很多弊端。

    当初大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为了消除地方武装对中央皇权威胁,订制出一整套以文制武兵权分立的措施,虽然巩固了皇权,却致使军队内部互相牵制动辄掣肘,弊病丛生。

    正如大宋上一任宰相贾昌朝所言,“今陕西四路总管而下铃辖都监巡检之属,悉参军政,谋之末成,事已先漏,甲可乙否,上行下戾,主将不专号令,故动则必败。”

    尔后再加上宋太宗赵光义,所订制的“将从中御”政策,严令大军出征时,他总是预授将帅阵图。

    这种做法违背了因地因时便宜行事的指挥作战的起码要求,前线大将根本没有太大的指挥权限,而是由幽居深宫远离前线的皇帝和二三大臣,依据主观臆测,制定作战阵固,错误地钳制剥夺前方将帅的机动指挥权,极大地扼杀了主将战场上临机应变的主观能动性。

    这种做法并被其后代继承了下来,一直沿用到宋徽宗这里,整个大宋,除了已故的童大将军,根本没有任何一名大将敢于“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致使北宋兵多而无所用。

    就比如现在,吴刚率领三千人马南下,以宋徽宗为首的朝廷大臣远在汴京,对出击拦截吴刚的宋军指手画脚,等他们的命令传过来,吴刚早就一溜烟跑的不见踪影了,宋军怎么可能追的上吴刚的速度?

    这也是正是武大刚直接让天邪传书,让速度最快的铁血十三鹰在吴刚的率领下直接南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但无论如何,随着吴刚的南下,整个大宋风起云涌,阳谷更是首当其冲。

    朝廷的人马自然无需多说,各大家族也派了大批人手前来观望,如若朝廷当真敢对武府动手,那么他们自然也不会吝啬落井下石,如若不然,他们当然便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

    除此之外,更加精明的各大豪门,明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曾经派人试图悄悄潜入阳谷,但是可惜的是,他们无一例外全都失败了。

    如今的阳谷虽不敢说是固若金汤,但是除非派大军来袭,单人的话,无论武功有多高,都只会被强**赶出去。

    不过,这也难不住他们,莫要忘了,他们家族当中都有年轻子弟在苏氏私塾进学。

    于是乎,这几日阳谷上空,飞鸽传书的速度明显加快,一群又一群的白鸽起起落落。

    各大家族子弟,纷纷前来武府拜访武大。

    他们是带着各大家族的诚意,来与武大讲和,他们不希望武大对他们的商业打压继续持续下去,这样对谁都没有好处。

    这些事情,武大一概不曾理会,全都交给张平处理。

    ……

    武府后院,武大左手抱着儿子,右手晃着一个武大画了个草图让工匠新作的婴儿车,小车里西门庆与秀红的儿子正在酣睡

    带孩子其实是一种极为难得的乐趣,这种幸福让武大的心绪极为平和。

    小武哲已经快要两岁了,虽然还没有正式开口说话,只会咿呀咿呀的,但武大却似乎听懂了,啊呀啊呀的回敬,与儿子“交流”着,且乐此不疲,然后儿子取得了胜利,武大把儿子放到书岸上,任他自己爬来爬去,即使把书岸搅得一塌糊涂,武大还连夸自己儿子厉害,长了一身好力气。

    躲在门口偷看的金莲与秀红面面相觑,她们本以为武大会手忙脚乱,完全没想到武大一个人居然能看的住俩孩子,而且似乎比她们看孩子的时候还要顺手。

    不过,她们不着急,她们相信一定可以看到武大的窘态。

    果然,没多久,婴儿车里西门庆的儿子尿了,开始哭闹起来。

    俩女人很是幸灾乐祸,根本没有进门帮忙的意思,似乎很想看武大的笑话。

    然而,她们注定要失望了。

    武大很是如鱼得水的给孩子换上了干净的尿布,然后用小软被褥重新裹好,暴起孩子,给孩子“把尿”。

    西门庆的孩子没尿,倒是武哲似乎很是好奇的看着弟弟两腿之间的小雀雀,然后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小雀雀,咧了咧嘴,哗啦啦,洪水就地决堤,把整个书岸给弄的一塌糊涂。

    武大也不恼,把西门庆的孩子重新放回婴儿车,然后不慌不忙的再给武哲换尿布,然后把孩子抱在怀里,收拾书岸。

    金莲与秀红不得不承认,武大一个人似乎的确比她们俩看孩子还要更加稳妥。

    先前武大折腾出婴儿车已经让她们失语,如今武大又这般会照顾孩子,这的确让她们心里有股子无力感。

    尤其是金莲,凡是女人都想嫁一个好男人,可如果嫁了武大这样一个能赚银子,又会打仗,还要马上自立为王,而且还会照顾孩子的男人,这简直是除了生孩子啥都会干啊,会让女人很没有存在感。

    武大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他早就发现她俩躲在门口了,只是没点破而已,“看够了吧?进来吧。”

    金莲与秀红对视一眼,满脸羞意的走进来,秀红与武大随便说了几句有的没了,便抱着孩子走了,她的房间里也有一个木质的婴儿车。

    金莲靠在武大肩头,看着武大与儿子其乐融融,满满的都想幸福,却又带着一丝失落,幽幽说道:

    “官人,我是不是很没用啊?”

    武大逗弄着孩子,笑吟吟说道:“少胡思乱想,我知道你再想什么,把你脑子里那些怪想法扔了吧。其实,我把你们娘俩放在阳谷,却无法接到燕云,终究是我对不住你们。”

    金莲笑了,却又突然拧着武大的老腰,“那我不在你身边,你以后就在外面少招惹几个女人”

    武大满脸尴尬。

第422章 震撼() 
俗话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群漂亮的女人,其实这句话调侃的意味居多,确切的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贤惠的妻子才对。()

    从****到亲情,从感动到感恩,从浪漫到相守,时间越久,越不愿离开彼此的,那才叫爱人。

    毫无疑问,如今的金莲便是一位合格的贤妻良母。

    其实她很聪明,她知道很多事情,只是她不愿说出口,不愿点破而已。

    就像现在,金莲虽然基本很少出府,近日阳谷暗流涌动,高度戒备她虽看不到,但武府的紧张氛围却是瞒不过她的。

    她心里头很清楚,武府既然展现出许久未曾有过的搞笑运作,必然是出了大事,只是她真的很纠结,不知道该如何启齿。

    她有心让武大离开内院,出去忙碌,统帅武府,可她又有些不舍,因为她知道,这种一家三口齐聚的欢乐时光不多了,武大不可能在阳谷停留太久,必然很快就会回燕云而去。

    而她,是不可能带着尚且年幼的武哲,长途跋涉,跟随武大一起去燕云的。

    毕竟,路途过于遥远,这一路吉凶未卜,万一有个变故,她带着孩子不方便脱身

    所以,她很珍惜如今与武大在一起的时光,只不过依旧忍不住有些黯然伤神。

    武大也心知肚明,所以他最近一直在安静的赔金莲和孩子。

    只是,有些事,终究还是要他亲自去处理的,尤其是随着吴刚带领三千人马迅速逼近阳谷,情报一份又一份的传来武府,武大再也无法坐视不理。

    从蛛网传来的情报来看,最近朝廷大军动向明显是针对武府的,而且有大批禁军出了汴京,去向不明。

    用屁股去想也知道,那些禁军即使没来阳谷,也必然堵在武大回归燕云的必经之路上。

    武大满脸都是讥讽,让天邪与张平连续对蛛网与武府家将护院下了数道最新的命令。

    ……

    当冬日留下的残雪全部消融,当枝头钻出的绿芽将江水映绿,当万物全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当和煦的春风在悠悠吹拂着整个中原大地,天气便彻底暖和了起来。

    阳春三月,这一日,风和日丽,绿草如茵,春意盎然,吴刚带领三千人马,终于进入阳谷境内。

    整个阳谷县城,武府家将护院三步一哨,五步一岗,皆腰佩长刀,右手持**,左手紧紧握着上了弦强**,浑身披甲,满脸肃穆。

    一个最危险的时候,便是在他经历了各种磨难即将成功的时候,如今吴刚等人一路长途跋涉,即将进入阳谷,也是最为危险的时候,一旦阳谷出现问题,那么一切都只是化为空谈。

    阳谷之内的百姓,没有急着涌到城门看热闹,他们知道这个时候不应该给武府找麻烦,所以他们各自很守规矩的站在自己门口,等待吴刚的到来。

    就在众人等的心痒难耐的时候,城头四角之上的瞭望塔之内的武府家将,突然举起了手中的旗帜。

    吴刚带领三千人马,到了!

    遥遥望去,吴刚一马当先,身后是六个一字长蛇阵,全都是单人双马,气势汹汹。

    当然,他们的凶厉并不是针对阳谷,而是针对附近不怀好意的各方势力探子。

    其中最为吸引人的,自然是已经名扬天下的铁血十三鹰!

    谁都知道,当初武府家主武大官人沦落燕云,白手起家,便是凭借这些黑衣黑甲黑马的十三鹰,纵横燕云,将辽兵搅了个鸡犬不宁。

    吴刚即将到达城门之时,阳谷县城城门突然被打开。

    他们三千人马并没有丝毫停留,甚至没有减速,以最快的速度入城,奔向武府。

    尔后,等三千人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