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第2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西北距离武大所在的位置实在太远,而且这一路上童英需要躲避宋辽辽国的眼线,还要强闯许多难关,所以他赶来的速度比梁山等人要晚的多

    昨夜,二龙寨前来给武大送物资的时候,武大便悄悄换了衣衫,跟随二龙寨人马悄无声息的出了葫芦口。

    这倒不是说武大不敢待在葫芦口与兄弟们同生共死,原因很简单,除了他武大之外,童英根本信不过其他人,尤其是在童大将军死后,如今的童英愈发的谨慎,他只信任武大。

    今夜,辽国南院大王再次袭击葫芦口,提前隐藏在极远处荒山野岭里的大军,便在武大与童英的带领,悍然出击。

    人数不多,也只有五万余人马。

    童英为了尽快赶来,兵分两路,剩下的五万人马还待在后面等待军令,他只带着五万人马快马加鞭赶来了葫芦口。

    但即使如此,这五万西北大军,也足已将五万辽兵吞下。

    首先,这五万西北大军,本就是童大将军的嫡系,身经百战,都是沙场上的悍卒;

    其次,莫要忘了,葫芦口之内的梁山与摩尼教人马,高手如林,虽然伤兵满营,但也绝对不是吃素的。

    辽兵包围了葫芦口,武大与童英带领五万西北大军,给辽兵直接来了一个反包围,内外夹击。

    大战在一瞬间便进入了白热化程度,葫芦口内人数虽少,却是率先发威,震天雷与猛火油柜,大放光彩;

    尔后,卢俊义、晁盖、方腊率领人马,展开猛攻;

    于此同时,五万西北大军也开始发力。

    本来就已经彻底陷入慌乱的五万辽兵,毫无战意,又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溃不成军。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辽国南院大王当年虽然也是一名悍将,但他掌兵多年,身居高位,而且家世不俗,他老了,他早已跟不上当下这个瞬息万变的节奏,他很惜命,他根本做不到像当年那样身先士卒;

    反观武大一系的人马则恰恰完全相反,虽然都很年轻,虽然他们统兵的年岁还很多,虽然他们的经验还很是不足,但他们却各个冲锋在第一线,连武功最低的武大都不例外。

    还是那句话,去特娘的年少轻狂,我们只知道胜者为王!

    年轻怎么了?年轻就有罪!?年轻就该死?年轻就该整天听你们叨叨个没完没了,一弄就是你们吃过的盐比我们吃过的饭还多?

    难道你们不知道,盐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前人智慧,前人心得,终究只是前人,我们还年轻,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我们只愿意活在当下,从不愿意按照别人给我们规划的所谓的“光明大道”走,我们只愿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即使摔个满头包,也无怨无悔!

    而且,今时今日,杀的就是他号称身经百战,老谋深算,倚老卖老的南院大王!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巴掌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

第389章 一战惊天下() 
葫芦口一役,其实在战斗一开始,辽国南院大王便已经主动投降,致使有些骨子里本来极为有血性,敢于死战的辽兵,顿时变得愈发的军心涣散。

    数次交锋,这位逐渐老去的辽国南院大王,已经被武大彻底吓破了胆。

    之前,武大一万余人马都敢与他五万辽兵硬憾,如今武大占据了人数优势,他南院大王根本不敢一战。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武大在那种情况下,居然冷冷的吐出了三个字:

    “不准降。”

    堂堂辽国南院大王,在战斗一开始便要主动投降,这已经够不可思议,可武大却说出了更加不可思议的“不准降”

    武大没有解释,因为懂他的人不需要解释,不懂他的人他更不需要做出解释。

    武大是个极为护短的人,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以后还会是这样。

    辽国这位南院大王已经杀了武大的太多自己人,武大不可能接受他的投降,武大也不想轻而易举的杀死这位南院大王,武大要让他死于恐惧,死于胆寒,死的惨不忍睹,而绝对不会让他活着,甚至死的过于轻松。

    他要为战死在葫芦口的兄弟们报仇,他要让那些战死的兄弟们“眼睁睁”的看着他武大是如何为他们报仇雪恨!

    再者说,武大需要这样一场硬仗,他要正面击溃辽兵,以最为光明正大,却又最为疯狂的方式,凿穿辽兵。

    他要借这一战,一战成名!

    他要让宋辽两国,甚至金国都知道他武大的不好惹。

    是的,老子不好惹,惹不起你就别来惹老子,这就是武大的态度!

    因为,武大接下来要做的事情还太多太多,他需要接管整个燕云十六州,他要在燕云自立为王,但如果宋辽两国不开眼,那就会厮杀不断。

    武大已经厌倦这种不停厮杀的日子,一将功成万骨枯,武大不希望再有兄弟大规模战死,所以他需要打出自己的名号,让宋辽两国认可他的实力。

    事实上,武大的确做到了。

    武大一系的人马,大破辽兵,前前后后斩敌总共超过三万有余,辽国南院大王被武大生擒活捉,尔后在剩下还活着的几万辽兵眼前,武大亲自将其千刀万剐。

    在寒冷的冬夜,整个葫芦口寂静无声,只有辽国南院大王的哀求声,惨叫道,再到昏迷没有声息,气若游丝。

    然而,武大请布千央为南院大王疗伤,弄醒他,然后再次行刑。

    来来回回往返三次之后,即使布千央的医术再高明,南院大王终究还是死了。

    尔后,武大没有将所有的辽兵悉数坑杀,他终究不是一个****狂魔,他只是需要立威,何况他需要这些辽兵活着,为他武大传播“威名”与“凶名”。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葫芦口一战,像风儿一样传遍整个宋辽两国。

    武大的智谋与心狠手辣,当可谓是如雷贯耳。

    而且,武大麾下的势力组成也已经传了出去,除了梁山与摩尼教这等由武林高手率领的五万人马之外,而且有童贯童大将军之子童英,亲自率领的十万大宋西北大军投靠。

    如此一来,宋辽两国已经心知肚明,除去武大手上的震天雷与猛火油柜,以及武大最擅长的化腐朽为神奇的手段之外,武大明面上的人马,已经超过十五万之众。

    这十五万人马当中,高手如林,善于冲锋陷阵的猛士比比皆是,加上江湖上的奇门遁甲之术本就极多,再加上十万西北大军是由名震天下的童大将军亲自训练出来的百战之师,他们的实力,绝对已经称得上是精英中的精英。

    宋辽两国朝廷,需要重新考虑如何对待武大这个仅仅用了数年时间,便名震天下的年轻人了

    辽国失去了南院大王,但这位南院大王早已年迈,典型的占着茅坑不拉,屎的货色,武大大破辽兵,辽国皇帝陛下虽然极为不喜,但终究还可以忍受,但宋徽宗就不一样了。

    宋徽宗杀了童贯,首先就得罪了如今作用十万西北大军的童英,而且童贯一向把武大当作子侄来看待,武大必然也记下了这个血仇,如若不然,武大当初逃脱,就不该留在燕云,而是应该回到大宋。

    其次,宋徽宗在武大消失之后,对阳谷、武府、梁山以及摩尼教的打压力度极大,如今恐怕到了他自食恶果的时候了,够他头疼的。

    恐怕,他万万没想到,杀了童贯,反而逼出了一位在燕云自立为王的武大吧?

    ……

    葫芦口一战之后,武大率领大军,直奔燕云边境。

    原因很简单,在武大与辽国南院大王大战的时候,大宋趁势挥师北伐,与辽国杀的难解难分。

    武大不屑于坐收渔翁之利,他赶往边境最大的目的也不是****,他只是要去告诉他们,如今燕云姓“武”,全都给我滚出去!!!

    如若不然,杀无赦!

    ……

    武大并不知道,在他赶往边境的时候,一个他最料想不到的人,出现在燕云境内。

    确切的说,是出现在墨家大长老的那间暖阁里。

    是周侗,是卢俊义、林冲、栾廷玉、武大、岳飞等人的师尊,周侗。

    “墨老,我收的这名弟子……不错吧?”

    墨老似乎对周侗的到来一点儿都不感到惊讶,咧嘴笑了笑,闭目养神了许久,才又睁开眼,淡淡说道:

    “这几年,辛苦你了。”

    年已古稀的周侗,在墨老面前,就像一名晚辈一样服侍着墨老,亲自为墨老披上了一件厚实的羊毛毯子,轻声回道:

    “不辛苦。除了武功之外,这几年,这孩子其实基本没怎么让我费心,知进退,懂得失,是个难得的好孩子。”

    周侗为墨老斟了一杯茶,墨老摇头拒绝,“如若不是为了顺利见这孩子一面,我应该已经死了两年。今日终于得见,无憾,无憾矣……”

    不知为何,周侗突然感觉鼻头微酸。

    其实只有极少数的人才知晓,墨老早已油尽灯枯,这几年全是凭借一些药物调着那口气,勉强支撑到现在。

    为了与武大见面,墨老再次服用了透支生命力的药物,只是为了让武大看起来,他虽老,气色却还很红润而已。

    如今,离去的武大在葫芦口大胜,而墨老体内的药效也已经消耗殆尽,墨老……恐怕时日无多矣。

第390章 杀无赦() 
墨老喘息了许久之后,才艰难的开口道:

    “光祖(周侗,字光祖),你要记住,一个久不现于世间的家族,与死物有何区别?这么多年以来,老夫为整个天下广布棋子,在老夫归天以后,就全都交给你了。()你更要记住,切忌莫要去拔苗助长,顺其自然就好,让武植这孩子自己去闯。当然,其实他已经做的很好,只是还不够足够好,所以,在关键时刻,你要拉他一把,但不到万不得已,莫要让他知晓你的真实身份。”

    墨老已经明显有托孤的意思,周侗不敢怠慢,恭声道:

    “光祖明白,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那就好,那就好啊……”

    说完这句话,墨老缓缓的闭上双眼,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不知何时出现在暖阁的老仆,红着眼,抓紧了墨老的手,再也不敢放开,他怕一松手,墨老就真的“走”了

    墨老的脸,迅速开始变得枯黄一片。

    便在此时,墨老再次强行睁开那双已经无法聚焦的双眼,剧烈的喘息着,断断续续的说道:

    “光……祖,那孩子,既然……是你的弟子,那就也……也算是我墨家传人……对不对?”

    哽咽,却未失声,周侗强颜欢笑道:

    “那当然!虽然我直到几年前才得知自己是墨家子弟,但武植既然拜在了我门下,自然也就是正经的墨家传人。按照辈分来算,他还是您的徒孙哩!”

    墨老嘴中突然发出两声极为尖锐的笑声,笑声当中,充满了快意!

    “记住,永远不要让武植起了称帝的念头!做皇帝做久了,就把自己当人了,就真以为自己是什么狗屁真命天子了!我们墨家……我们墨家当年就是吃尽了过河拆桥的皇帝的苦头,才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g住,记住了没!?”

    是的,当初墨家助秦始皇一统天下,可很快秦皇便过河拆桥,打那之后,墨家便彻底消失在了历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