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全副武装的辽国契丹狗贼,他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成了一座新的长城!

    他们无所畏惧,发出他们内心深处的嘶吼!

    就连站在某处,一直没有露面的武大,都感同身受,浑身的热血被点燃。

    或许,在这一刻,他才真正懂的前世他无法深入了解,甚至长大后从来都没认真唱过的那首《国歌》,也只有在此时,他才懂的国歌的歌词为何是那样写的: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

    (嗯,好吧,我再次重申,我没有亵渎的意思,网文需要正能量,一味的装逼打脸太没意思,这也是为何某些**片段我总是一笔带过,为何在此嵌入国歌的原因所在,这也是网站所希望看到的

    。嗯,如果有书友觉得不习惯甚至不喜欢,自动跳过便好,抱歉。)

    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这种生死压迫的人们,是无法理解燕云十六州的同胞,是如何的水深火热的。

    辽兵终于有了动作,他们抽出了长刀,开始威胁,开始恐吓,然而,百姓一层叠着一层,人多势众且团结一心,根本没有任何人退缩。

    武大知道,该自己出场了。

    他之前之所以一直没有现身,就是在等待一个契机。

    毕竟,他如今的名气极高,虽然他是大宋子民,可想必这些有求于他的辽兵,会给他几分薄面。

    事实上的确如此,那些尊敬或者敬重他救死扶伤为众人嫁接假肢的辽兵,并没有阻拦他。

    武大依旧蒙着脸,只露出双眼,他不能被有心人记住容貌。

    他站在百姓身前,无视辽兵手中的长刀,淡淡说道:

    “身为军人,却试图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动刀,就算你们不觉得羞愧,难道你们不怕遭受天谴吗!?”

    或许是因为武大久居高位,身上自然而然的有一种气势,或许是因为他如今在辽兵当中的地位的确有些超然,自然他走了过来,无论是百姓还是辽兵,都暂时保持了沉默,所以他这一声质问,在鸦雀无声的当下,显得格外响亮,掷地有声。

    辽兵中几名懂的汉语的人,走上前来的劝说武大,可惜武大依旧不为所动。

    那几人心一狠,直接就可以拖拽武大,试图把武大拖走。

    他们不能直接杀掉武大,毕竟武大还要为他们嫁接假肢。

    而武大也没显露吴刚,他只是在挣扎,在嘶吼,“你们这样做,是要遭受天谴的,是要遭受天谴的!!!”

    百姓起了**乱,他们不认识武大,但他们想怕武大会被辽兵给杀了。

    辽兵中的几位指挥使,眼色一厉,一声令下,十几名辽兵,同时举起了手里的屠刀。

    他们没有大范围的动手,他们只是想杀几个人,威慑百姓。

    然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刚刚举起屠刀,突然就不知从何处,猛地吐出了数道火焰!

    “啊!!”

    被燃烧起来的辽兵开始疯狂嘶吼,辽兵大乱。

    又有几名辽兵试图强力****,可他们刚有动作,又被几道忽如其来的烈焰瞬间点燃。

    无论是百姓,还是辽兵,在此时,皆脸色惨白,面露惊恐。

    与此同时,隐藏在百姓群中的二龙寨人马,缓过神来,仿佛是早有预谋一般,同时大叫道:

    “是天谴!是老天爷降下天火惩罚这些辽兵了!”

第320章 振奋() 
天火一出,在暂时的慌乱之后,百姓士气大振,而反观辽兵,却陷入了彻底的慌乱。

    最重要的是,他们当中有人取来的水,浇在了那些被点燃的辽兵身上,可那火焰非但没有熄灭,反而燃烧的更加旺盛。

    这就要了命了,未知的事物永远都是那般令人恐惧,在这个年月,他们对一切无法解释的事情,都归结于上苍。

    当然,军中从来不缺铁血汉子,又有一批辽兵不信邪,抽刀冲了出来,可迎接他们的,依旧是数道天火!

    恐慌,空前的慌乱。

    即使当中有些辽兵已经发现了一些端倪,他们看出所有所谓的“天火”,似乎都是从百姓群中出现的,可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之下,他们不可能冲进去把人给抓出来,何况他们也找不到具体的位置。

    有一名辽兵,终于教授不住这种压力,扔掉了手中的长刀,落荒而逃。

    恐惧会传染,有第一名,就会有第二名第三名……第一百名!

    辽兵,彻底乱套了。

    ……

    数日后,在这个暖风拂面的仲夏,辽国高层终于做出了决断,停止对燕云十六州的抓捕壮丁行为

    原因无他,事态闹的太大了。

    数个县城的百姓,同时发难,以良乡县为最。

    与此同时,其他各大郡县,收到消息后,治下百姓也有异动。

    这则消息,迅速扩散,整个燕云十六州的百姓都沸腾了起来。

    老天爷开眼了,有天火相助,辽兵又有何惧?

    照这个态势下去,辽国很担心大宋会趁机挥师北上,相信,有这些不再畏惧的百姓相助,大宋很快就会收复燕云十六州。

    事实上,大宋边境的确有异动。

    武大要感谢他们的配合,如若不是他们调动了大军,恐怕辽国还不会这般干脆的下了诏令。

    无论如何,在隐藏在暗处,甚至不以真面目示人的武大官人的暗中调度下,燕云十六州的百姓大胜,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被抓去充军,家中只剩下孤儿寡母了。

    虽然百姓并不知道这是他武大官人的功劳,只知道感谢上苍,可武大依旧很高兴,发自心底的开心。

    当然,面对辽兵,他依旧要黑着脸。

    由于那日辽兵把武大拖走了,武大中间有好几日都不给辽兵嫁接假肢了,可等事情落幕之后,武大官人再次闪亮登场,继续为辽兵接假肢。

    这让辽兵松了口气的同时,不由更加佩服这位“绝世名医”。

    不愧是江湖异人啊,就是大气,心胸广阔,不记仇。

    武大……正式开始赢得辽兵发自心底的好感……甚至一丝信任或者佩服。

    ……

    在如今这个年月,没有电话没有网络,所以信息传播的略微有些慢。

    然而,这只是针对大多数的百姓而言。

    对于某些身份极为不一般的人上人而言,消息传递的速度并不慢,因为他们的消息来源一向很广。

    在童大将军死后,大宋要暂止干戈,平定内部风波;

    金国辽道宗耶律洪基始国事一日不如一日,直到传位至辽朝末帝耶律延禧,大辽已是百病缠身、回天乏术,天祚帝耶律延禧虽然形貌生的孔武有力,但也是位不理国事的荒唐帝王,眼见大宋休兵,也不再攻伐辽国;

    辽国自然是求之不得,休养生息,招兵买马,全力备战,提防南北两侧的敌人。

    既然彼此在此时都没有大规模交战的意思,彼此之间,又开始了零零散散的墟模通商。

    辽国已经习惯了使用大宋的香皂,食用大宋精盐,阳谷作为这两样新生事物的发源地,自然是第一个将货物派给四海镖局,运往辽国,高价卖出。

    辽国掌控之下的燕云十六州的异变,正在辽国境内押镖的四海镖局自然也收到了消息,这个情报,一份去了梁山,一份去了阳谷,还有一份……去了宋江那里

    如今阳谷西门庆、梁山晁盖以及宋江,三者之间的联系并不太多,自武大消失之后,他们便彼此不信任,但赚钱的营生并没有停止下来,他们都在各自全力发展,以图后势。

    宋江收到消息后,只是眉头微皱,向朝廷进言,他认为此时是派人潜入燕云十六州的好时机,收服民心,对日后大宋收复失地,裨益极大;

    晁盖送到消息后,有些不知所以,心烦意乱的他,对此不屑一顾,选择了置之不理;

    而阳谷西门大官人收到消息后,沉默了许久,将这一则信函点燃。

    他望着燃烧起来的火焰,突然笑了起来,笑容极为诡异,也笑的极为认真,极为畅快,就连屋外的家将护院,都听到了西门大官人的笑声。

    武大消失后,似乎从未见过西门大官人如此大笑过了。

    家将护院面面相觑,完全摸不着头脑。

    而西门大官人,直到那信函燃烧的火焰烧到自己的手指时,才缓过神来。

    他推门而出,对身边的家将淡淡吩咐道:

    “传令,武氏名下所有作坊,加大生产力度,全力发往……辽国境内!”

    “是!”

    西门大官人本想说发往燕云十六州,但未免这样做会引起有些人的注意,他选择了发往辽国,而不是单独针对燕云十六州。

    尔后,西门大官人轻装而行,走到了金莲的小院。

    这么长时间过去,秀红已经为西门庆生了个孩子,只是她依旧执拗的住在金莲这里,不愿与西门庆有过多来往,甚至不允许西门庆见孩子。

    秀红,给西门庆生了个女儿。

    今日,西门庆走进房中,直奔自己闺女而去,秀红阻拦不及,只能瞪着一双美眸干生气。

    毕竟,这也是西门庆的孩子。

    西门庆逗弄了闺女一阵后,又逗了武哲一阵,然后脸上露出一个大大笑容,“嫂嫂,老大还活着!”

    金莲与秀红同时心头一惊。

    金莲一屁股坐在**头,强忍着泪水,咬紧牙关,默然不语,但她心中终于松了口气,那种开心与幸福,不足与外人道哉。

    而秀红,则瞪着西门庆讥讽道:

    “哟,西门大官人就不怕武家家主回来把你大卸八块!?”

    西门庆长笑几声,洒然道:

    “哈哈,我等着他回来收拾我,我等这一天已经太久,甚至已经迫不及待,哈哈哈哈……”

第321章 兄弟齐心() 
这个世界上,最了解武大的或许不是他的枕边人金莲,而是西门庆。

    从武大发迹之初,西门庆便一路相随,毫不谦虚的说,武家能有今日这个局面,西门庆不是功不可没,而是居功至伟。

    他为武大做了太多,前期打开局面,都是他与武大俩人商量的去做的,就包括武府数次遇袭,甚至武大主动出击追至三道口,甚至武大入京,留在阳谷掌控武府的,向来都是西门大官人

    武大最信任的就是西门庆,同样,西门庆也信任武大,也了解武大。

    燕云十六州被辽国压榨了上百年都没有闹出这般大的动静,此时突然团结起来,强行逼迫辽国收手不再抓捕壮丁,不是西门庆自夸,他认为,这个世界上,能够做到这一点,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只有武大。

    而且,燕云十六州的**乱出现的时间太巧了,敲是在武大失踪的时间内出现的。

    最重要的是,还是那几道泼水都无法熄灭的,所谓的“天火”。

    当初蔡府甲七派人用猛火油将武氏作坊付之一炬,众人也曾经用水救火,可是非但没有扑灭火势,反而令火势大涨,在所有人都茫然失措的时候,武大只是略一沉吟,想都没想,就下令用土壤灭火。

    当时众人不解,但阳谷向来都是无条件信任武大的,所以他们抱着疑惑,按照武大的吩咐去做了。

    事实便是,火势很快便被控制,没有再往普通百姓家蔓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