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是以退为进,他今日做出要破釜沉舟散疽财支援朝廷的姿态,是为了迎合皇帝的圣意。

    他那些话一说话,百官绝对不会再反对北伐,不然岂不是说明他们对陛下,对大宋的忠心还赶不上武大这样一位年轻的县子,甚至还赶不上阳谷的百姓?

    而且,武大敢打赌,他要进献给朝廷的十万贯,宋徽宗绝对不会要。

    最重要的是,有了今日之事,即使日后他武大上了战场,他名下这些产业,也绝对无人敢碰。

    这,才是武大此行最重要的目的!

第281章 她与他的孩子() 
数日后,武府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说客人或许不够恰当,因为来者,是李师师。

    李师师本来在上次事发之后,悄悄遁回了阳谷,这次居然又随着的阳谷的人马,再次来了陈留。

    武大在朝堂之上既然说了武家正在调拨银钱,那么无论朝廷收不收这十万贯,未免落人口实,他都要做出这个姿态来。

    当然,武大早已料定皇帝不会收,但也无妨,扔到武家在汴京开设的钱庄便是。

    但是,他委实没想到,李师师居然也来了。

    “奴家要陪官人上战场。”

    武大眼皮一跳,断然否决,“不行!”

    其实武大知晓李师师的心意,此次突如其来的战争,虽然让人措手不及,但也总算是解了李师师入宫的危机。

    毕竟,朝廷提前开始北伐了,大军在前线杀敌,难道你皇帝陛下还要在汴京选秀为妃,夜夜笙歌?那岂不是会直接寒了众多将士的心?简直荒谬。

    既然李师师无需入宫,那么她作为武大的红颜知己,又有武艺防身,又粗懂医术,自然想要陪武大上战场

    但,武大依旧不容置疑的拒绝了。

    武大在某些方面是一个很传统的男人,说他是大男子主义也罢,说他不讲理也罢,总之在武大的心里,战争,请女人走开。

    除非男人都死绝了,不然他就据对不会允许自己的女人参战。

    除了李师师之外,阳谷这次又派来了十名家将,以及二十名绝对忠心的护院。

    西门庆与张平自然无法伴武大左右,阳谷还需要他俩人镇守,但既然武大要上战场,没有自己人在身边,他们终究是不放心,所有再次派了一批心腹过来。

    其实武大此次北伐要带的人已经确定,除了二十名家将,以及五十名阳谷武府护院之外,他还会带上张良与吴刚。

    这俩货疯了,这几天一直在比武,分不出胜负,武大无奈,只能把他俩都带上。

    至于武松与林冲这等冲锋陷阵的大将,武大一个都没带。

    他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确切的说是要等待大宋战败之后,到那时再调兵遣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让整个天下都知道,除了军中猛将,他武府,他梁山,也有好汉!

    除此之外,武大还秘密绘制了一份名单,交给了林冲。

    这份名单当中,全是老版水浒传中投靠了梁山的朝廷大将,都是为民请命的好汉,值得一交。

    至于岳飞,武大已经早早把他派去投奔种师道身边。

    种师道是北宋有名的大将,抵御西夏而成名,后来北宋灭亡后,种师道力主抗金,深得百姓拥戴。

    实际上种师道是反战派,确切的说他一直反对讨伐辽国,他对局势的掌控一直很明确,认为北方的金国比辽国对大宋的威胁更大,力主联合辽国讨伐金国。

    但在历史上,种师道迫于圣旨,会跟随童贯讨伐辽国。

    武大悄悄给童贯进言,此次北伐不会带种师道,尔后武大便将岳飞派去投奔。

    玉不琢不成器,武大不想因为自己的缘故把岳飞绑在自己身边,他更希望看到岳飞自己去闯出自己的天下,建立他那闻名于世的“岳家军”。

    武大与阳谷的这些家将护院已经许久不见,今日既然来了,无论如何,肯定都要开宴。

    何况,北伐在即,这些家将护院既然愿意跟随武大北伐,换言之,他们就已经做好了替武大去死的准备。

    西门庆给他们下的命令很清楚,不求杀敌,唯求保证武大的安全。

    是夜,众人皆醉。

    尤其是使尽了浑身解术,武大依旧不允许他上战场的武松,与每一位家将护院都干了一碗酒,已经醉的不醒人事。

    武大也已经是天旋地转,头重脚轻,嘴里还一直吆喝着干杯。

    李师师无奈,将武大扶进卧房,伺候着吐的天昏地暗的武大入睡后,才回到了自己的房中

    但,回房后的李师师,无论如何都无法入眠。

    刀剑无眼,一旦上了战场,无论武府家将如何骁勇善战,拼死护主,真正面临大规模的交锋,他们能为武大做的其实很少很少。

    李师师回忆着这两年多以来,与武大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当日进京的路上,武功并不高的武大,宁死也不愿让她受损的形象,一遍又一遍的冲击着李师师的心房。

    夜深人静之时,李师师又回到了武大的房中。

    负责保护武大的家将自然瞧见了李师师,但是被李师师瞪眼一瞅,便讪笑着继续隐藏了起来。

    尔后,李师师宽衣解带,钻进了武大的被窝。

    李师师心跳的很快,迟疑了许久之后,她钻进了武大的怀里。

    武大此行北伐,一路艰险,李师师放心不下,她总有一种很不妙的直觉,所以,她不想留有遗憾。

    确切的说,她想要一个孩子,要一个她与武大的孩子。

    大冷天的,武大喝醉了,即使房间内燃烧着暖炉,可武大依旧觉得很冷。

    然后他便感觉到有一个温暖的身子钻进了自己的怀里。

    他喝醉了,他以为他在做梦,他以为他梦到了朝思暮想的金莲,所以他毫不客气的拥她入怀。

    一个醉酒的汉子,一个懵懂的少女,自然免不了磕磕碰碰。

    正所谓,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悉悉索索的许久之后,冰雪渐化,长风破浪,渐济沧海。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满“屋”**关不住,一枝红杏……没有出墙,只有片片落花。

    屋外的家将面露古怪,听墙角这种事,还是不要做了吧?

    万一日后被家主知晓,那恐怕……?

    于是乎,众人对视一眼,悄悄退后,直至再也听不到屋内的动静。

    ……

    次日清晨,头昏脑涨的武大准时醒了过来。

    昨夜的**他早已忘怀,他只是感觉身子“虚”的很,而且有些腰疼。

    他认为,大概,是昨晚喝太多了吧。

    李师师早已不在,她甚至很细心的清理了“战场”,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武大揉着老腰,嘟囔道:

    “特***,难道喝酒还伤腰?没天理了!”

第282章 聚将() 
接下来的几天,武大抽空入了次宫。=

    可惜,他没能见到皇帝陛下。

    如今朝廷****都在议事,宋徽宗很忙,没时间搭理武大一位小小的县子。

    送钱都送不出去?而且似乎还不受待见?你妹啊!

    武大表示很悻悻。

    不过,宋徽宗的确发话了,他不会收武大十万贯,更不会要武大散疽财。

    户部拼了命的在调拨粮草,另外,百官由于武大的出现,倒了血霉。

    宋徽宗没收武大的钱,却毫不留情的搜刮了百官的一层肉。

    当然,按照常理来说,百官拿出来的这些银钱,势必是他们从下面的地方官员以及商贾手里“借”来的。

    至于何时奉还,您只要肯拜府前来要账,这些朝廷命官肯定会把钱还给您。

    当然,等过去了三俩月的,等所有人都把这件事给忘却的时候,估计前来要账的全家,会出现在乱葬岗。

    “剥削”这个玩意,向来都是一级压一级,难道不是吗?

    皇帝对百官伸手,百官自然就会对下面的人伸手。

    受苦的,永远都是底层的可怜百姓。

    不过无论如何,都没人会对武家名下的产业伸手。

    只要您敢伸手,武大与童贯肯定都不会反击,但势必会在陛下面前吹吹耳旁风,到那时,宋徽宗自然会把这些伸向武大的“爪子”,全部都剁下来。

    自从武大在殿上要散疽财支援朝廷,如今的武家,就绝对动不得。

    ……

    又是数日后,朝廷终于准备就绪,聚将点兵。

    李师师亲自为武大披甲。

    这身甲胄乃是特制的,极为坚实,至于是从何而来,总之朝廷还没有这等手艺。

    包括跟随武大出征的众多家将护院,也纷纷披甲。

    李师师身份特殊,不宜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下,武大在房内与她对视了许久,突然把她拥入怀中,温声细语道:

    “等我回来

    。”

    李师师两眼微红,强忍的几欲夺眶而出的泪珠儿,重重的点了点头。

    武大大踏步走出房间,武松为武大牵着马儿,林冲等人皆在,为武大送行。

    陈留的百姓,在纳兰冷沨的带领下,也前来为武大送行。

    武大在陈留的时日虽短,但他为陈留百姓做下了许多事,大棚绿菜乃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武大给陈留重新注入了生机。

    如今武大出征在即,故,众人前来为武大壮行。

    武大等人喝了一碗壮行酒,与乡亲们拜别,翻身上马,对众人抱拳一礼,

    “诸位,回见!”

    “驾!”

    武大一马当先,带领百名家将护院,策马狂奔,直取汴京。

    林冲与武松沉默了许久,尔后回屋,收拾行囊。

    他们也要撤离陈留了。

    这里离汴京太近,武大不放心,按照提前安排好的,他们将带领剩下的人马,以及李师师,返回阳谷。

    ……

    汴京城城东,早已筑起了一座高三丈、长宽各约十丈的巨大点将台。

    金龙戏珠火焰龙旗飞舞,大将军“童”字帅旗飘扬,气氛萧杀。

    点将台两侧,各矗立着有一人多高的牛皮鼓,前方树立着数千木桩,绑着无数的牛羊,做祭旗之用。

    童大将军端坐在马背上,武大来时,他只是略一颔首。

    今日,他们都不是主角,因为,皇帝陛下也来了。

    午时一刻,大太监李彦凑在宋徽宗身前低语道:

    “陛下,吉时已到!”

    宋徽宗对童贯微微点了点头。

    童大将军虎步上前,一跃登上点将台,满头银发在风雨中显得有些的苍凉悲壮。

    大将军虎目四方一扫,郎声道:“誓破辽贼,卫我大sp;   “击鼓,点兵!”

    “击鼓,点兵!”

    “咚——咚——咚”,

    沉闷而又巨大的鼓声,划破长空的寂静,惊起林中沉睡的飞鸟。

    四方大营立时响成一片,号角声、马蹄声、脚步声、兵甲摩擦声、刀**撞击声,仿佛颗颗重木,撞击着大地,声势浩大无比。

    营中大军,早已蓄势待发,方才两道鼓声传过,三军便已集结完毕

    放眼望去,汴京城前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人头。

    汴京号称有八十万禁军,而今日,除了禁军之外,还有各方府兵,足足有二十万大军在此集结。

    其中十万“忠勇军”于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