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话水浒之武大郎-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家的机密,童家与蔡家做了交换,那件事不了了之。

    童家与蔡家在那件事情上都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可高太尉就惨了,脸被童贯给揍成了猪头,太丢人了,大半个月没敢上朝。

    从那之后,高俅就一直很关注武大的一举一动。

    最了解我们的,往往不是朋友而是敌人,随着对武大的深入了解,高俅不得不表示很佩服武大。

    换位思考,他高俅之所以能够平步青云,是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就结识了宋徽宗,可武大有啥依仗?童家?别开玩笑了,在真正的世家面前,从来就没有“朋友之谊”这一说法,武大一旦倒台,说不定第一个下手瓜分武家名下产业的,就是童家。

    所以武大能够凭借自己的本事,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强势崛起,而且获得了不俗的成绩,高俅的确很佩服武大。

    可越是如此,他就越看不清楚武大进京后为何表现的如此跋扈,这不像武大的为人。

    而如今黄杰说武大在装疯卖傻,高俅便愈发的迷糊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今有了南瓜之功,武大只要安分守己,加官进爵平步青云指日可待,他为何要装疯卖傻搞的举城不宁?这对于他日后的升迁绝对是有害无利的。

    黄杰苦笑了几声,又接着解释道:

    “义父,孩儿仔细琢磨了数日,发现我们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说句难听的,我们挖空心思,想要在朝堂上站稳脚跟,甚至更进一步,享尽荣华富贵,可这位武大官人,他似乎……似乎无意官场。”

    高俅微怔,随后豁然开朗:

    “你的意思是说,武大是故意把自己的名声搞臭,让所有人都避之不及?他……他不想在京师,他要回阳谷,对,他想要抽身而退,回阳谷!”

    高俅起身,沉吟了片刻,面露讥讽,“一步错,步步错,如若武植只想当一个富贵闲人,他当初就不该搀和朝堂之事。如今,蔡京那个老匹夫连续失去了两个儿子,武植想要安然无恙的回阳谷,简直是天方夜谭!”

    黄杰附和道:“不错,依孩儿看,蔡府之所以一直都没出手,应该是在等待一个直接把武植彻底踩死的契机!”

    “哼h然如此,老夫也不妨添一把火h然他要装傻,那老夫就让他一次傻个够!武植是奉旨进京,那么明日早朝,老夫就联系我太尉府一系的御史言官,上书陛下,弹劾武植不法之事!”

    ……

    与此同时,蔡府、户部侍郎韩家,以及童家所属的部分言官,都同时接到了命令,仔细扣挖武大的不法之事

    当然,这所谓的不法之事并不单单包括武大进京后的跋扈,连武大在阳谷的事情也被翻了出来。

    比如,武大的制盐坊早已应该交由朝廷打理,而武大却为一己私欲,****阳谷知府,迟迟不肯交付;

    再比如,武大的酿酒坊,浪费了太多的粮食,不顾百姓的死活谋取暴利,阳谷的百姓都活不下去了,易子而食的惨况比比皆是;

    这还不算完,武大在阳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糟蹋了无数阳谷良善人家的女儿,玩腻了就扔,城外乱葬岗冤魂无数;

    还有,武大与梁山等众多朝廷钦犯私交极好,想必当日劫囚,都是武大在暗中布置的。

    总之,洋洋洒洒,各种恶事,各种脏水全都泼在了武大身上,**之间,御史们前前后后总结了共计一十六条大罪,请求皇帝陛下圣裁。

    不得不承认,这些靠嘴皮子吃饭的言官,构陷起来,那当可谓是惊天地泣鬼神,各种捕风捉影的无稽之谈,他们都敢往武大身上安,誓要让武大把牢底坐穿。

    次日早朝,大太监李彦刚喊了一句“有事早奏,无事退朝”,高太尉府的言官便不顾朝堂礼仪,第一个越众而出,弹劾武植。

    在他抛砖引玉之后,蔡府、童府一系的言官相继出列,井井有条的细数武大的一十六条大罪。

    这种众口一词的情况,在朝堂上已经多年不见了。

    而此时,由于武大的横空出世,各大派系联手,将矛头全都指向了武大。

    只是,不知这到底是武大的荣幸还是不幸?

    皇帝陛下嘴角微讽,却又很快收敛的神色,故作吃惊状,下令宣武大觐见。

    ……

    传旨太监来大理寺宣旨的时候,见到了有生以来最难以忘怀的一幕。

    只见,武大官人站在监牢里一张桌子上,手握一把不长不短的木棍搁在嘴边,纵声歌唱道: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

    唱到这里,站在监牢外的四名衙役,同时竖起了脖子,仰天长啸,学着狼叫:

    “嗷~嗷~嗷!”

    “凄厉的北风吹过~”

    “嗷~嗷~嗷!”

    “漫漫的黄沙掠过~”

    “咳咳咳!”

    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传来,武大勃然大怒,“哪个王八蛋敢打扰小爷排练!?”

第199章 面圣() 
武大玩的正开心呢,唱的声情并茂,抑扬顿挫,深觉应该拿个华语歌坛最具影响力男歌手了,他正深深的陶醉在自己迷人的歌声当中,突然被人打算,岂能不怒?

    不过扭头一看,发现是一名脸色铁青的太监,武大就知道坏事了。

    太监嘛,虽然名声一直不怎么样,但只有皇宫才会有太监,想必是宫里那位皇帝陛下下旨了。

    传旨太监到哪儿不都是大爷?何曾被人当面指骂过?

    武大赶紧跳下桌子,作揖施礼,嬉笑道:

    “不知是公公驾临,武植失礼了,莫怪,莫怪。”

    “哼

    !”

    传旨太监冷哼了一声,拿鼻孔看人,满脸高傲道:

    “奉圣上口谕,宣武植入宫觐见!”

    “草民接旨!”

    武大一点都意外,也丝毫都不吃惊。

    他之所以闹这么大动静,目的就是为了激各大势力赶紧发力,**皇帝老儿赶紧宣自己觐见,可别等到冬至了,同样,武大之所以在进京之前就把南瓜的名声搞的天下皆知,就是为了坐实这一件大功,有了这个,武大就不相信皇帝老儿能昏庸到把自己给砍了。

    于无声处闲棋落子,这是武大最擅长干的事,他从来都不是无的放矢之人,他进京前所做的每一件事几乎都是有目的性的,平时看上去云山雾水不知所谓,只有当他自己揭开底牌众人才会幡然醒悟。

    至于剩下的是赏是罚,武大都认了,他根本就不在乎,赶紧回到阳谷,老婆孩子热坑头,方是正理。

    武大出狱,大理寺衙役热泪盈眶,夹道相送,就差没有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了。

    他们最近都快要被武大给折腾死了,现在这位爷终于要走了,马上就要解放了,他们岂能不高兴?

    但,他们脸上惊喜的神色实在太过明显了,这让武大很不**。

    于是,武大拍着他们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

    “诸位,你我也算相识一场,我走后诸位一定要勤加苦练,等我下次再进来,你们的水平如若不进反退,呵呵呵……到时候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衙役们面露惊恐,这位武大官人实在是太能整幺蛾子了,他们真的很怕武大下次进来还会出新花样。

    最最重要的,看武大的样子,他似乎很盼望自己还回到大理寺监牢?

    衙役们觉得自己的世界观轰然崩塌。

    哪有人闲着没事喜欢往监牢里钻的?

    武大官人哼着歌唱着曲,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跟着小太监出了大理寺,坐上了往宫里赶的马车。

    没有人发现,武大在不经意间,对着某个方向微微点了点头。

    ……

    北宋的皇宫是仿照洛阳宫殿的模式,在五代旧宫的基础上建造的,宫城周廻五里,气势恢宏。

    皇宫的正殿叫做大庆殿,是举行大典的地方。

    大庆殿之南,是中央政府办公机关,二者之间有门楼相隔。

    大庆殿之北的紫宸殿,是皇帝视朝的前殿,每月朔望的朝会、郊庙典礼完成时的受贺及接见契丹使臣都在紫宸殿举行。

    大庆殿西侧的垂拱殿,是皇帝平日听政的地方。

    紫宸、垂拱之间的文德殿,是皇帝上朝前和退朝后稍作停留、休息的地方

    今日是每月一次的大朝会,在紫宸殿举行。

    大宋的商业虽然在当时已经算是世界上最顶尖的,但主要还是以农业为主。本来,以武大发现了新粮这一盖世之功,他是有资格入紫宸殿接受正式的封赏的。

    如今,他依旧进了紫宸殿了,只不过,由封赏变成了被问责。

    当然,这种小事本来是没资格在朝会上议论的,但还是由于他立了大功,还未进行封赏,故才在这里当着百官的面儿说话。

    可即使要被问责,武大发现自己都排不上号。

    朝堂上似乎正在讨论国家大事,那传旨太监把武大晾在门口的隔道里就不管了,似乎是去通禀了,但武大等了很久也不见消息。

    等了时间久了,武大就有些心痒痒了。

    其实有句话市井之间的流言说的没错,武大在某些方面的确是没见过市面,比如,他就没见过皇帝,他十分想看看宋徽宗到底长啥样。

    或许是防止被偷听,门外倒是有禁军护卫,但隔道里除了武大之外还真就没别人,武大迟疑了许久,终究忍不酌奇,悄悄凑近了紫宸殿。

    虽然武大被众多言官弹劾,但终归只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小事,皇帝陛下和百官不可能一直围绕着武大那点破事没完没了的讨论,这会儿,文武百官正因为某件军国大事而吵得脸红脖子粗呢。

    “两万贯?两万贯能做什么?韩侍郎,我兵部每年用废的战马不下万匹,童贯童大将军好不容易才用精盐,从西北各部换来了大批的牛羊与马,但战马依旧不够用,如今陛下圣明,与北方金国联手南北夹击辽国,大战将起,如若不补充战马,难道你要让我大宋骑兵全都蜕变成步兵不成!?”

    一个小老头正在开炮,唾沫星子满天飞。

    既然是与钱财有关,既然他发火的对象是韩侍郎,那就很明显了,这位韩侍郎一定就是蔡保钠扌郑Р渴汤珊韭馈

    韩木吕长的极为难堪,个子极矮,獐头鼠目,穿的倒是人模狗样的,极为工整。

    面对兵部的怒火,韩木吕根本不为所动,皮笑肉不笑的淡淡说道:

    “今年大旱,我大宋境内十几个州可以说是颗粒无收,寒冬即将来临,我户部需要拨款赈灾,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银钱来为兵部补充战马。王尚书,难不成为了给你补充战马,就要拿我大宋百姓的性命来填充吗!?”

    兵部与户部吵得唾沫横飞,在外面偷听的武大也算是搞明白了,大宋即将与金国联手讨伐辽国,但兵部怕战马数量太少,后继无力,要求户部拨款,但户部寸步不让,说要赈灾,只愿意出两万贯。

    两万贯啊,不少了,武大当初在阳谷兴师动众开了个新品发布会,那些商人是真心要香水也罢,是为了巴结武大也罢,前后总共也没这么多银钱。

    这种赚钱的机会可遇不可求,武大眼都红了,脱口而出道:

    “一群白痴,给我一万贯,老子帮你们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呀……”

第200章 破局() 
唐宋元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