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额娘带我去夺嫡-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这是在替徽之给他道歉的意思?这个意识叫方承观呆了一下,他只能跪在地上以头碰地,嘴里连声说着:“不敢,不敢”

    “罢了,你就看在当年一起长大的份上还是对着良妃的小妹好些吧。清官难断家务事,朕也没这个办事,修身治家,你要历练的还多着呢。”康熙一摆手,这个时候徽之和胤禩他们都迎接出来,康熙也不再看方承观,进殿内去了。

    等着人都散了,徽之亲自过来给康熙换衣服,洗手。康熙舒服的靠在暖炕上,很放松的说:“也算是一家人团圆了,这会你可该安心了。朕知道这些年你一直想回家看看,奈何身份所限不能如意。朕总想着你的心事呢。”

    徽之心里很是感激,别人都喜欢过年,可是徽之却不怎么盼望,一来宫里的事情多,到了年底下事情尤其的多,她要花费比平日更多的精力来妥帖的安置好每件事。毕竟过年是大事有了纰漏是很难看的事情。还有就是人家过年阖家团圆,可是徽之呢,也不过是跟着后宫那么多人,各怀心思的吃上一顿形式大于内容的团圆饭,坐在一起的还是些各怀鬼胎的人。这样的年夜饭还不如不吃!

    胤禩长大了,也不能整天粘着自己,小七呢,是个闲不住的性子,徽之的新年反而是格外的冷清起来。每到这个时候徽之就会想起来的以前一家人过年的情景,甚至现代的时候,全家人坐在电视前各自抱着手机发微信也比这样好的多啊。

    没想到康熙却察觉出来自己的心思,徽之力道适中的给康熙揉着肩膀,在皇帝的耳温声软语的表示感谢:“这可叫臣妾怎么谢皇上呢。我额娘真是上了年纪,她现在越发的嘴碎起来,那些话一定传到皇上耳朵里了。”

    徽之也没掩饰,在康熙的耳边低声的说:“皇上怎么不进来,站在假山石后面偷听别人说话像什么样子。皇上可别忘了身份,哪有做皇上的偷偷摸摸的听墙角的。皇上要是来,我额娘也不会满嘴里说那些陈年旧账,我现在是里子面子都没了,以后可怎么叫我怎么教训小七啊?”

    “朕本想着进来呢。可是要进来了,你们都不自在。朕躲在外面还能听见些有意思的东西。你小时候可是比小七还淘气呢。你以前一直输小七随了朕的性子,朕心里哈嘀咕着呢,我小十那样淘气么?谁知却是替你背了黑锅!”康熙嘴角含笑,拉了徽之在怀里。

    听着康熙有力的心跳声,徽之嘴角微微上翘:“皇上预备着什么时候也狠狠的教训小七一顿。等着她性子定型了,以后要改可难了。”

    “不用改,朕的女儿怎么能没点脾气呢?过了年,朕要去江南,你也跟着去,带着小七,至于胤禩么,留他下来在京城协理政务吧。他也是要当阿玛的人了,不能再做小儿女态了。内务府送上来待选秀女的名单,朕想着给小八选个人放在身边。他要分府出去,身边要多几个人服侍才好。侍郎马尔泰家的女儿不错,等着三选之后,先放在你宫里,你先替小八看看如何?”康熙大方的给儿子送了个新年大礼包。

第117章 封建家长() 
“别哭,额娘知道你,不会怪你的!小八也是心疼你,你该高兴才是,这个事情交给我!”徽之一迭声的叫人把胤禩叫来,她拿着收卷给*擦眼泪:“别哭了,小心孩子也跟着学起来,变成个爱哭的。om额娘知道你的心思,你一心盼着小八好,小八如此做就是说明他心里有你啊,你伤心什么。人生不如意的时候多,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身不由己。”

    *慢慢地冷静下来,她对着徽之诉苦起来:“消息传来,八爷就一直很古怪的样子,他不叫奴才们和我说,想瞒着我,我得了消息,问起来要怎么安顿马尔泰家的格格,谁知他忽然生气起来,说叫我别多心。我也不知道是做错了什么,额娘,我的心里你就是我的亲生额娘。我有些话也不瞒着你。那个女人想和别的女人分享丈夫,要是说我心悦诚服的高兴,以后和马尔泰家的格格能和和美美亲如姐妹,那是瞎说。我心里虽然不舒服,可是我知道分寸。这是皇上恩典,是皇上看重八爷,若是八爷不分青红皂白的推了。叫皇上的面子往哪里放?叫马尔泰家的姑娘今后怎么见人?差不多谁都知道这门亲事尘埃落定了,前天马尔泰家还托了人到我跟前送礼呢,不就是想着今后我照应她些。若是闹翻了,八爷立刻顶上个不孝的帽子。他办差辛苦,若是被扣上这个帽字一辈子都不能翻身了!”

    *哽咽着握住了徽之的手:“额娘,我爱胤禩,希望他好好的,就算是叫我让出这个嫡福晋的位子,我也愿意的。”

    “好孩子别伤心,你比胤禩识大体。其实他这样做也是因为太在乎你才失去了理智,等着他来了我说他一顿。其实马尔泰家的姑娘也是个老实人,今后你们会相处好的。”徽之心疼的扶着*坐下来,这个时候胤禩急匆匆的过来。

    “额娘,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急匆匆的把我叫来了?”胤禩看见徽之身边的*,有些不自在起来,颇有些埋怨的说:“你这是干什么,我不是说了这是我的事情,不要和额娘说吗!”

    “你给我闭嘴!什么叫这是你的事情?你是不是我的儿子,是不是*的丈夫,你还是不是你皇阿玛的儿子了!”徽之黑着脸呵斥着胤禩:“你上折子推了这门亲事,*立刻就成了妒妇,你以后叫她怎么自处?还有马尔泰家的姑娘今后要怎么见人?马尔泰家心里会怎么想?我真是做了什么孽啊,生了你这么给没脑子的儿子!你是大人了,你忘了你当初和我说的话。你要是想安心做个富贵王爷,现在就去和你皇阿玛说去,我不拦着你!”

    胤禩被额娘一顿呵斥,慢慢地冷静下来,他抬起头,眼睛下面连个明显的黑眼圈,徽之被儿子这副样子吓了一跳,也顾不上生气了,赶紧心疼的问:“你这是怎么了?”

    “别人都以为我是预备皇阿玛南巡累的了,其实还不是我不忍心*伤心。额娘的话我都明白,皇阿玛指这门亲事别有深意,我也知道。今天南巡的名单下来,我更清楚了。我这些天也是一直犹豫着,我知道要是我想——就要心悦诚服的接受这门亲事,可是我不想辜负*。”胤禩在额娘跟前倾吐着心声。他不是傻子,能看不出来皇阿玛的意思?但是*呢?他不舍得*伤心。

    “两个傻孩子,不是冤家不聚头!唉,世上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徽之眼圈也红了,坐下来长叹一声。

    “额娘也不想骂你们,咱们好些日子没安生的说话了,今天趁着机会大家坐下来说会话吧。额娘想起来一个故事,和你们说说。”这个节骨眼上徽之说来故事,胤禩和*一肚子的疑惑,但是也只能听下去。“从前有个小岛,那上面与世隔绝,一天来了一条小船,是一艘商船遇上了海难,几个人驾着小船逃生出来。小船上还有几只白色的兔子。这几个人在岛上过了几天,就遇见了一艘路过的船把他们救走了。那几只白兔子就留在了岛上。一转眼好些年过去了,这个岛上在再也没人来。后来当年一个船员又回到了岛上看看,你们猜怎么样?”徽之笑着看向胤禩和*。

    小夫妻两个一脸的糊涂,胤禩皱着眉:“我想着那个岛上以前是没兔子的,那个船员带到岛上的兔子怕是繁衍生息,占领了整个小岛了。”

    “并没有,那个人发现岛上却是还有兔子,但是也没很多,而且那些兔子都变成了土黄色,根本没有白色的兔子了。”徽之此话一出,*好奇的问:“难不成兔子学会了游泳?或者是还有其他人来过了?为什么岛上的兔子没变的很多呢?”

    “那是因为岛上每年都有老鹰给过来觅食,那些变成土黄色的兔子便是当时那些白兔子的后代,只是为了躲避老鹰的捕食,那些兔子的后代为了适应环境都变成了土黄色。物竞天择,不管是人还是兔子都要适应环境。你们看北边的人长相和生活习惯附和北边的气候和环境,南边的人长相和生活环境也适应了他们当地的的环境。你们既然为知己何必要整天杞人忧天?回去好好地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你们商量了要怎么办,再来和我说。”徽之看一眼胤禩和*:“生在这个地方有很多身不由己,胤禩又,*也有。做夫妻就该互相扶持,互相体谅。”

    *听了徽之的话低着头沉思半天,胤禩也是沉默不语,徽之则是站起身把屋子留给他们。

    第二天早上徽之正坐在梳妆台前对镜梳妆,若兰端着个白色大瓷盘里面养着花房进献上来的折枝话:“娘娘这大红的牡丹很好,就选这一朵吧。”徽之今天穿着一件酱红色的坎肩,正好配这朵花。

    徽之看了看,大红色牡丹淡淡的说:“我都上了年纪了,还是另外换衣朵吧。”正说着就见着*和小八联袂而来,*笑嘻嘻的说:“我看着那朵浅绿色的牡丹又珍稀又别致,额娘看呢?”*上前拿起那朵绿牡丹簪在了徽之耳边。

    从镜子里面看看胤禩和*,*脸上没了昨天的忧伤和焦急,整个人都带着幸福的气息,再看胤禩,也没了焦头烂额的狼狈,正含着微笑站在不远的地方。徽之就知道他们连个开诚布公,解开了心结。

    若兰见着胤禩脸上一红,悄悄地站在一边,不敢再看胤禩一眼了。*则是亲自服侍着徽之装扮,徽之笑道:“你们来的这么早,我知道怀孕的时候最喜欢早上犯困,我一向不讲什么虚礼,胤禩扶着你媳妇坐下来。若兰你去把刚热好的牛奶端上来。”

    把服侍的人打发走,徽之看着胤禩夫妇:“你们想好了?也说明白了。”

    “是,要不是额娘提点我们还互相猜忌呢。昨天晚上八爷和我把心里的话说了,胤禩的心在我身上,我的心在他身上,只要对方的心在自己身上我计较别的干什么。既然是皇阿玛的恩典,我和胤禩一样欢喜,八爷得脸面,我这个做八福晋也跟着得脸。若兰——”*刚说到若兰,徽之打断了她的话:“今后的事情今后再说。你是嫡福晋,既要有容忍的度量,也要有治家的魄力和手段。还有胤禩,你是一家之主,不能先从你这里坏了规矩!”

    胤禩和*站起来,整肃精神,恭敬的回答道:“是,谨遵额娘教诲。”

    德州,徽之坐在行宫的寝殿内,听着小太监的回报:“太子的病还是没见起色,皇上担心太子的身体,意思是说先回京城去,等着太子病体痊愈了再继续南巡。”

    “知道了,皇上连日来操心太子的身体,你回去请皇上保重龙体。这个时候皇上在干什么?”徽之放下手上的茶杯,看样子康熙对太子真是矛盾的很,圣驾一到德州,胤礽就感染上了风寒,康熙立刻命令停下圣驾,在德州等着太子痊愈再启程。谁知胤礽的病一直拖延着好几天,一个普通的风寒,竟然是时好时坏,一个多月都没有起色。要说胤礽的病很严重可是也不见得,但是每当着胤礽的病稍微有些起色,就又开始发烧。

    其实按着徽之看南巡要紧,康熙出来真的不是游山玩水,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办。江南的水患算是彻底治理好了,河工上多少人等着康熙来视察工程呢,一拖再拖,怎么能拖得起?康熙大可叫太子留下来养病,自己先走。谁知康熙却是不肯放下太子。这既是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