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修罗传说-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九十七章 非战之败() 
第277章 非战之败

    就在武汉蒋介石召开大家商量准备撤离武汉时,新十六军和日军第十师团打了一场非常艰苦的阻击战,也为武汉的撤离争取到了近半个月的时间。

    唐勇跟随着章非不短,对这么样和日军打已经形成了自已的一套,虽说新兵多,老兵少,但是这样的风格在中下级指挥员中都遵循着这一套。

    因为补给的关系,新十六军手上的弹药根本支撑不了他们打一场大战,没有办法,唐勇等人决定,干脆主动出击。

    他们分成了两部分,以攻击力最强的78师为主,主动出击寻找战机,以79师和81师为阻击部队,集中所有重武器组成一道防线。

    唐勇这个计划,为他们争取到了一线生机,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日军第十师团后面,还有第十四师团也靠近了这里,近六万日军已经对他们张开了口袋。

    对新十六军,畑俊六和岗村都是刻骨铭心,几个师团都是因为这支部队受损严重,几次行动也是因为他们而遭到破坏。

    从内部特工那里知道这个消息时,畑俊六就改变了机会,情愿慢点进入武汉,也要把这支部队全部消灭。

    而章非没有在军中指挥的消息畑俊六也了解到,这样更让他坚定了信心。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两个师团合围新十六军的计划。

    78师因为出击,先接触到了日军前锋部队,军中认识日文的侦察员发现,这不是第十师团,而是绕道来的十四师团。

    接到报告的唐勇大惊,面对即将合围的日军,他一时不知怎么办,章非联系上了,但是乔芸的来电却没有什么指示,没有办法,他只能求助于陈诚。

    陈诚这个人这点不错,就是护短,虽说新十六军名义上挂在他名下,这个时候他做出应有的担当,命令唐勇撤退。

    能做到这点,陈诚是冒有很大风险的,现在十六军防御的是武汉大门,放日军进来,等于一马平川,再没有地理优势阻击日军。

    还有一个原因,陈诚了解蒋介石,武汉都做出大转移的准备了,再守也没有多少意思,这点也同样关键。

    幸亏陈诚的命令来的及时,才给了新十六军有突围的机会,78师在外围接应,也牵制和迷惑了日军,这样一来,日军一时进入错误判断。

    突围的战斗打的非常激烈和残酷,子弹早早就打光,炮弹同样如此,很多士兵拿着大刀和日军肉搏,最后,他们拉响了手榴弹,和对方同归于尽。

    断后的一个旅,4000多将士最后全军覆灭,他们把日军拖了整整三天,为主力部队突围争取了机会。

    这一仗下来,损失兵力超过一半,很多人走散,唐勇最后集合起部队时,只剩下不到8000人,还个个带伤。

    这一战打的憋屈,指挥的乱套,又没有友军配合,加上弹药不足的原因,部队根本没有发挥的机会。的网友上传,(乡(村(小(说(网免费提供阅读,如果你喜欢请告知身边的朋友,谢谢!

    这对士气上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下面为此意见很大,唐勇等人都压不住,而且现在他们撤离的方向是大别山一带,甚至将来何去何从都没有个能做决定的。

    后面还有日军穷追,他们只能一路上山,一路上部队减员非常厉害,到了山上,最后这支部队只剩下不到4000人。

    这些人还面临着缺少粮食弹药的危险境地,无奈之下的唐勇,只有不断的联系广东。

    武汉,撤离前的一次大会在蒋介石的主持下召开,“诸位,武汉会战,已近5月。寇军受到空前未有之消耗,我军战略企图已达。而且,日军偷袭广州,华南数地失守,粤汉线已被切断。因此,武汉之战略地位已失。如我军免强保持,则最后必失,不如决心自动放弃,保留若干力量,以为持久抗战与最后胜利之根基。”

    陈诚不失时机却是发自内心地赞叹道:“委员长高见,武汉死地,断不能与日军死拼。”

    蒋介石扫了陈诚一眼,继续说道:“今日武汉,厂矿、机关、团体、学校、难民诸项都已按计划撤退完毕,武汉只是一座空城。放弃武汉,及战略需要。但政治上,吾人决不能让敌寇坦然踏上我神圣故地。诸位不会忘记吧,武汉乃具革命传统之地。因此应予一部兵力作象征性抵抗。”

    说罢,转向白崇禧和陈诚,问道:“健生、辞修,你们说说,留多少兵力为妥呢?”

    陈诚不愿再为这种门面上的事乱分兵,当下应付道:“似可留1旅兵力。”白崇禧对这类事显然也没兴趣,当下点点头,敷衍了事。

    会议结束后,陈诚当着众人面建议道:“委员长,武汉战事日紧,军委会已撤退完毕,您和夫人还是尽快离开武汉吧。”

    “蒋介石看看众人,不置可否地答道:“这个我自有安排。”

    “24日,武汉统帅部正式下令放弃武汉,撤退武汉外围部队,计划定了集结地点。长江以南各军撤至湘北及鄂西一带;长江北岸部队,第33集团军撤至荆阳门、宜城一带,第32集团军撒至襄阳、樊城、钟祥一带。

    第11集团军撤至隋县、唐县镇、枣阳一带布防。汤恩伯第13军进入桐柏山,刘和鼎第39军进入大洪山担任游击,第21集团军及徐源泉第10军统由廖磊指挥进入大别山担任敌后游击。第5战区长官部移往樊城。

    下午,军委会召集了尚滞留在汉的中外记者数十人,举行了最后一次新闻发布会。

    会上,发言人代表中国政府强调指出:“中**自动放弃武汉是出于战略需要。中国政府抗日决心并无改变,而且更加坚定。只要日军在中国一天,中国抗战就将一天不止。并断言说:中日战争将长期化,直至中国彻底驱逐侵略者为止。”

    蒋介石离开武汉前,没忘记了警告东京。当然,这发言也是他向全国、全世界作出的一种姿态:他蒋介石不是那么容易扳倒的。中国抗战,还是他说了算。

第九十八章 到敌后去() 
第278章 到敌后去

    章非昏迷了近一个月,在他这段昏迷的时间里,库格知道这边出事之后,把货物全找了个地方给埋藏起来,毅然回转接应。

    他们这部人马到达时,乔芸总算放下心来,她一个女人带着这些人,够难为她的,这次幸亏无线电通讯一直没有出问题,才有机会顺利的和库格汇合。

    章非醒来,听完乔芸的汇报半天无语,一个月,这短短的一个月,就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最让他伤心的还少新十六军,这支部队只有锻炼一段时间,再加上现在这批物资到来,肯定会成为一支劲旅的。

    可惜,现在一下烟消云散,只有唐勇现在剩下的那几千人,他马上起草了一份命令,让这些部队尽量保存自已为主,等待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谢晋元还带领近3000多人逃到了武汉,这算是意外之喜。

    看着眼前面无表情的库格,章非叹了口气,他把这些机器买回来,是准备送给国民政府一部分的,毕竟抗战是全国的抗战,现在库格回来,他也没有办法怪对方。

    接下来何去何从,章非一时有些迷惘,最后他还是决定,上山,去大别山。

    唐勇的部队在麻城一线,这里离武汉才几十公里,做出这样的决定,章非是舍不得那些部队,必须把他们给救出来再做打算。

    期间,杨楚也和章非联系上了,章非命令他们和当时军部留下的一部分人员,不用再来这边汇合,直接去接应唐勇。

    这样几方重新汇合,部队还有一个完整的师,考虑日军占领武汉后,肯定会进一步的打击这些抗日队伍,章非要求部队尽量隐蔽前进,不要暴露目标。

    在章非昏迷后一段时间里,乔芸还把大量物资藏了起来,并没有被日军毁掉,这算是个非常不错的消息,做出决定后,章非带人先去起运出这批物资,另外他们还准备看有没有机会,找到日军那些特工。

    原来的地方早没有了日本特工们的影子,他们是亲眼看到章非被炸身亡,这个消息还传到了日本本土,为此日本高层还为此庆祝了一回。

    章非他们再回到这里,对方肯定不会继续留在这边的,拿回物资后,他们一路向大别山前进,这个时候的武汉还没有陷落,只是外围已经被日军包围。

    章非这边的部队其实没有损失多少,只有三十多人阵亡,伤员这段时间基本已经养好,一行人因为物资太多,速度很慢,加上避免被日军飞机发现,大多数是夜里行动。

    对乔芸提议的和武汉联系,章非想了想否决了这个提议,这次的事固然某些人从大局考虑这个为借口,但是嫡系和旁系之分还是很明显,他没有必要继续留下。

    也是这一刻,章非决定走一条属于自已的路。

    此时的武汉,随着国民政府开始转移到重庆,武汉城里都可以听到一阵密过一阵的枪炮声,在一步步向武汉城区逼近。

    广州陷落,武汉再继续坚守就没有意义,在这次会战即将落幕的时候,中国海军奏出了悲壮的一曲。

    中国仅存的五十九艘舰艇,在会战之初已被日军炸沉三十艘,另有十五艘自沉,阻塞长江。

    海军部长陈绍宽,指挥剩下的中山舰与永绩号等九艘舰船,在长江中游布雷,担任长江航道空防和巡逻,往返护送各种船舶航行,用高射炮和高射机枪打击日军飞机。

    中山舰舰长萨师俊,是原籍山西的清末海军将领萨镇冰的侄孙。当日军逼近武汉外围时,中国海军司令部迁到岳阳,萨师俊率中山舰经常往返于武汉和岳阳之间,护运军政要员和战略物资,帮助军民转移。10月24日,中山舰奉令开赴距武汉二十六公里的金口。

    中山舰刚在金口停泊,东边就传来隆隆声,一架日机在军舰上空盘旋。当它进入火力射程时,萨师俊下令开炮。日机立刻升入云端飞走。原来,这是一架日军的侦察机。

    日军飞机的侦察是一个信号,中山舰官兵预感到一场恶战将要来临。果然,大约在11点多,九架日军飞机分作两个小分队,呼啸着飞抵中山舰上空。舰上响起警报,萨师俊的令旗升起,但日机并未攻击,只是高飞盘旋了五分钟,又一溜烟飞走了。

    下午3点,六架日机飞临中山舰上空,随即排成一字形,鱼贯俯冲而下。一场江空大战无可避免了。3点06分,电讯官张嵩龄向海军部发出最后一份电报,报告中山舰与日军交战。

    攻击中山舰的飞机是日本海军第十五航空队水上轻型轰炸机群。这场江空大战,进行了七十五分钟,六架日机轮番在较高的空域对中山舰投弹轰炸。长江上升起一个个水柱,浪花四溅。中山舰在浪头上起伏,迎战日机,舰首、舰尾和左右两舷火炮齐发,向日机反击。

    起初,日机为避开炮火,只在高空投弹,不敢低飞俯冲,炸弹没有命中舰体。舰上火炮也因日机飞行太快,没能击中日机。激战间,舰首高射炮因发弹过热,发生卡壳,被迫停射。左右两舷机关炮也出了故障。日机见高空水平飞行进行轰炸不能命中,又见舰首火炮哑然失声,便开始轮番急速俯冲,低空投掷炸弹。

    低空投弹命中率很高。第一颗炸弹落在舰尾左舷,在水下爆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