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漫漫大唐路-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颜勤礼张着嘴巴看着他,这人刚才还和自己探讨学问,如今竟然像个市侩的商贾,莫非戴了面具不成?

    “没问题。”袁天罡松了一口气,钱能解决的问题,对于道门来说就不算是问题。

    “那就这么说定了。”王小麦拍了拍身边的天文望远镜,“放心吧,这笔买卖不亏。”

    “好,一万贯明日就会送到贵府上。”袁天罡又恢复了一副高人做派,只是眯着的双眼却感觉不是那么和谐。

    “好说,我看道长恐怕是有目疾,在下这里有一物,可能会对道长有所帮助。”王小麦摘下腰带上的放大镜递给袁天罡,又教给他用法。

    这人看人的时候总是眯着一副眼睛,应该是近视,白天还好,晚上光线一暗下来就视力模糊了。

    袁天罡好奇的拿着放大镜端赏了一会儿,宝贝一样的揣进怀里:“实不相瞒,贫道因为观测星象多年,因此才患上了眼疾,最近目力越来越差,多谢王助教相赠。”

    怪不得这人近视的厉害,原来是用眼过度所致,想想也是,没有望远镜,只能靠自己的眼力整夜盯着夜空看,久而久之,自然就患上眼疾了。可惜现在没有验光的技术,否则给他配一副眼镜岂不是能赚不少。

    “道长,这放大镜镜面容易磨损,你还是挂在腰上比较好,免得在怀里和别的物件碰撞。”王小麦提醒他说。

    “原来如此。”袁天罡又把放大镜取出来,爱惜的攥在手里,“这千里眼既然是王助教的手笔,可为我等讲解一番它的用法?”

    “好吧。”王小麦把望远镜侧转了一下,指着上面的圆盘,“这是刻度盘,用来测量星象移动的角度。”

    “刚才我二人就已经把此物看了一遍,不知道这上面的尺码是何物?”袁天罡举着放大镜看着刻度盘问道。

    “这是我参照西方做的,把一个周天分为三百六十份,每份称为一度。这样便能精确的知道星象位移的距离了。”王小麦解释说。

    “三百六十份?为何不是三百六十五份?”袁天罡好奇的问,传统的周天都是分三百六十五份的。

    王小麦挠挠头,我哪知道为什么西方要把一个圆分成三百六十度啊。

    旁边一直沉默的李淳风却开口说话了:“三百六十份,三百六正好能将二、三、四、五、六、八、九、十整除,这样便于将圆等分,的确比我们之前用的三百六十五要方便很多。”

    “对,”王小麦看着这小少年李淳风,“就是这个道理。”想不到这李淳风竟然如此聪明,不假思索的就给出一个圆满的答案。这么个美少年,竟然还有如此高的智商,怪不得能和人到中年的袁天罡搅基。

    袁天罡略一思索,便知道这种分法的好处:“一个周天三百六十度,那一个直角正好是九十度,暗合九九之数,果然内有天机,此法甚妙。”

    “不止,”李淳风指着刻度盘,“三百六十度,三六之和为九;把圆二等分,每份是一百八十度,一八之和为九;四等分,每份是九十度,零九之和为九;八等分,每份四十五度,四五之和为九。”

    王小麦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两人,竟然把一个小小的圆的分度搞出这么多道理。

    袁天罡再也保持不住高人的作风了,一脸的兴奋的看着王小麦:“王助教竟然如此大才,这三百六十度的分发的确是天道所致,这才是天数,以后我道门当以这三百六十度的分发为正统,道门多谢王助教。”九是最大的阳数,象征着天,因此可以说是道门的圣数,什么九字真言、九重天、九宫等等,简直是一种对数字九的崇拜。光是这一点,就值不止一万贯了,这买卖不亏。

    本来只是一个把圆分成几份的问题,没想到竟然把道门的痒处骚到了,王小麦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他原本只想把角度这个东西普及开来,古代根本没有对角度有一个详细的概念,一切以名称代替,什么“矩、宣、欘、柯、磬折”等等,听着就让人一头雾水。因为没有精确的度数,测量的时候很不方便。这下不用王小麦推广,估计道门就会把这套东西迫不及待的向天下宣扬了。

    只是这样一来,岂不是助长了道门的威风?王小麦的内心此刻是无比纠结的。

    又向他们介绍了“分”和“秒”的概念,很轻松的就把六十进制让他们接受了,倒是省却了不少麻烦。

    “这是镜筒,粗的那一头是一个凸面镜,称之为物镜;细的这一头是凹面镜,眼睛就从这一头看,所以叫目镜。”王小麦介绍道。

    整个望远镜的构造很简单,就是一个镜筒加上王小麦自制的刻度盘,固定在一个可以旋转的底座上,镜筒的角度也是可以随意调动。这纯粹是王小麦参照前世参观博物馆的记忆搞出来的一个劣质品,不过用它来观测月亮还有几大行星都是没问题的。,、、,!

第五十一章 天才少年李淳风() 
今天是月末,天空只有一弯浅浅的月牙儿,不是观测月亮的最佳时间,不过却正好观察星辰。王小麦把镜头对准了木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的老大哥。

    “你们看,这就是太岁星了,现在刚好升起,表面的光亮很充足。”王小麦抓着望远镜说。

    几人好奇的一一上前观看,皆是啧啧称奇。

    “想不到岁星在这望远镜之下竟然变得如此大,连我这个身患目疾的人都能看的清清楚楚。”袁天罡感叹道。

    “如果能制造出更精良的天文望远镜,就连星系之外的星象也能看清楚。”王小麦说道。

    “此话当真?”袁天罡问道。

    “当然。”王小麦指了指观测台的房顶,“如果能做一个这么大镜片,就连银河也不是问题。”

    “你怎么知道?难道你看过?”袁天罡眯着眼睛问道。

    “没有。”王小麦立马否认,“不过这东西是我造的,我自然知道其中的道理。”

    “如果你能造出这样的望远镜,无论你向我道门提什么要求都无妨。”袁天罡开口许诺。

    “虽然我对你们提出的这个条件很心动,但是很可惜,这一点我也办不到,以我的学问,能做一个这样大小的就很不错了。“王小麦无奈的说道,“不过如果你们用我给的办法用心研究,相信很快就能制造出比这个好很多的望远镜。”

    “不知道这望远镜是何道理?”李淳风问道。

    “你们想听?”王小麦看了看外面,“现在天色已晚,再不回去,就过了宵禁的时间了。”

    “无妨。”袁天罡捋着胡子,“我等早已取得允许。”

    “那好。”王小麦从一边的桌案上取了纸笔,开始给他们讲解透镜折射光线的原理。

    袁天罡是成名多年的天文历法大家,理解起来并不苦难。王小麦却没想到年纪轻轻的李淳风和斯斯文文的颜勤礼竟然也是精通算学之人,这一番讲解下来,三人竟然很快就把这个原理理解了个透彻。尤其是李淳风,王小麦每每说出一点,他总能最快的领会,并且再把其中的道理为袁天罡和颜勤礼说一遍。这才是真正的少年天才,王小麦总算知道什么叫神童了。

    “如此说来,放大的倍数取决于焦点的距离,而焦点的距离又取决于镜面的曲度。”李淳风抿着嘴唇,“只是不知道这曲度又如何计算出来?”

    三人把目光都是看向王小麦,期待他能给出答案。

    王小麦苦笑一声,他这事纯属作茧自缚啊,曲率求解是高等数学的范畴了。大学只上一年的高数课,早就把微分的知识还给老师了,工作了以后也用不到,因此脑子里基本上没剩下什么。

    三人见王小麦的表情就知道他也无能为力,不过饶是如此,也已经对他的数学能力惊叹的五体投地。袁天罡叹息了一声:“王助教大才,能推演到这一步已算是实属难得。恐怕此事很难再寸进了。”

    东汉到魏晋南北朝出了很多数学家,其中最有名的三人张衡、祖冲之、刘徽,前两位都是都是天文学家出身,因为算学注重实际应用,尤其在天文历法推算方面。眼前的袁天罡、李淳风都是天文历法方面的大家,同时也是当世水平最高的数学家。而刘徽却是一生清贫,只好钻研数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诸位可知道割圆术?”王小麦问道,想到刘徽,就不能不提他的割圆术了。

    割圆术是利用不断倍增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求出圆周率的方法,这个方法的思想很接近微积分的极限思想,可惜刘徽之后,再也没有多少人愿意皓首穷年的钻研数学,否则,最终发明微积分的人就轮不到牛顿和莱布尼茨了。

    三人都是博学之人自然知道这割圆术就是刘徽发明的求解圆周率的方法。李淳风眼睛一亮:“王助教是说,用同样的思路求解这镜面的曲度。”

    天才就是天才,王小麦心里面感叹。他还没说极限思想,这李淳风就想到了。当下点点头:“不错,就是如此。”

    这下终于轮到袁天罡和颜勤礼不懂了,两人一脸的疑惑,颜勤礼便开口问道:“割圆术和这曲度的求解到底有何关系?”

    王小麦摇摇头:“其实我也只是一知半解,但是其中的原理可以说一下。”

    “愿闻其详。”

    王小麦在纸上画了一条曲线:“诸位请看,我在这条曲线上任意画一条与之相切的直线,切点为甲;再取一个位置得到另一切点,二切点之间的这段曲线可以补充为一个完整的圆……”一边说着一遍在纸上写写画画,“用这个方法便可以知道曲线的弯曲程度,不妨称之为曲率。”

    三人围在王小麦身边,目不转睛的看着他的演示。

    “至于曲率的求解,就要引入一个新的概念。”王小麦又把变量和函数的给三人讲解了一遍,一直讲到高等函数,这下袁天罡和颜勤礼有点跟不上了,只有李淳风仍然是听的认真仔细,脸上不时的露出惊喜的笑容。

    王小麦讲的也很累,有很多的都已经生疏了,最后连他自己也迷迷糊糊,不知所谓。直到把自己最后的高数知识都说完,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才长出了一口气。这李淳风也太逆天了,很多自己都忘掉的,他经过一番推解,竟然迎刃而解,简直就是个妖孽。

    这一番讲解下来,竟然一直到了深夜,几人都是哈欠连天,神游物外,只有李淳风在昏暗的油灯下一遍一遍的演算着刚学会的函数,丝毫看不出倦意。

    “贫道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实在比不上你们这些少年人,先行告退。”袁天罡白天赶了半天的路身体撑不住了,率先离去,颜勤礼也是担心自己一夜未归,怕父亲兄弟担心,要一起回去。

    王小麦看了看陷入疯狂的李淳风,这人竟然没有一丝想走的意思,不忍他一个少年独自相处,便向两人拱手告别:“还有一个时辰镇星就要升起了,我就在此等一会儿,也好和李道长交流算学心得。”

    送走了二人,王小麦看着全神贯注的李淳风摇摇头,一旦数学王国里,很少有人能走出来,那种攻坚克难的成就感是事情也无法比拟的。

    过了良久,李淳风才抬起头来,身上的衣衫早已经被汗水浸透,但却丝毫意,脸上保持着淡淡的笑容:“我已经弄明白了,多谢王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