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漫漫大唐路-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士彟惊奇的看着王小麦,想不到他堂堂的二品大员,竟然会这么顾忌那些工匠的死活,这倒是一件奇事。

    “若是此事有让武尚书为难之处……”王小麦看到武士彟的神色有异,知道对方可能有难处,毕竟百十个工匠不是个小数字,想一次安排好也不容易。

    “实不相瞒……”武士彟低声说道,“如今我朝初立,民生凋敝,百废待兴,户部一再削减开度,就连宫城的修缮也是精打细算,这批工匠既然能建造如此奇物,想必是手艺极好,奈何……”

    听到武士彟的解释,王小麦点了点头,现在确实是这么情况,整个社会除了皇室之外,就算是五品以上的高官,也过得很一般,战争给社会造成的创伤还需要时间慢慢愈合。这也是老李发行新币的原因之一,朝廷太穷了,不开印钞机根本难以应付越来越大的开支。

    看来让这批老实巴交的工匠吃皇粮是不可能了,只好想想办法另谋出路……

    从东宫出来,王小麦一路往西,经过秦王府时,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让门口的卫兵进去通报了一下,以自己现在和李二的关系,就算不请自来也算不上是逾矩,只是怕这小子事物繁忙,府中。

    那亲卫见到是王小麦,立马挂上了一副笑脸:“原来是王特进,秦王刚回府中,殿下吩咐过了,您来时不用通报。”

    看着亲卫年纪不大,倒是挺会说话的,王小麦笑了笑:“那就有劳了……”

    亲卫在前面带路,王小麦跟在后面,二人七拐八拐,来到一所殿前停住,那亲卫便走上台阶上前通报了。

    不多时,房玄龄便笑着从殿中走了出来:“殿下就在里面,王特进随我来……”

    谢过那名带路的亲卫,王小麦跟着房玄龄踏入了府中,走进去一看,就发现殿内来了不少人,杜如晦、宇文士及、魏征、长孙无忌……等人都在,甚至还看到了孔颖达、陆德明、杜淹等从洛阳来的这批人,如今也上了李二的船。

    “说曹操曹操到,刚派了人去你府上,没想到就来了……”李二笑着说道。

    不知道李二召集诸人来时啥事,压下心头的疑惑,王小麦和诸人见过了礼,在魏征身边坐下。

    老魏脸上带着笑容,从怀中取出一个铜钱放在王小麦面前:“这是新铸的开元通宝钱,想必你还没见过。”

    原来是这新钱的事,王小麦微微一笑,从腰上把钱袋摸下来,“稀里哗啦”的倒在了桌上:“晌午的时候刚见过了。”

    众人惊奇的传递着这金质的开元通宝,都是对这钱的做工交口称赞。李二拿着手里的金币开怀一笑:“连本王都没有这官炉铸造的金质通宝,没想到王特进倒是捷足先登了。”王小麦今日东宫赴宴的事情他早就知道了,看他毫不避讳的把太子送的金币拿出来,心中顿时豁亮了许多,便开起王小麦的玩笑来。

    “不知殿下急招我等有何要事?”王小麦问道。

    “自然是和你手中的开元通宝有关,”李二说道,“父亲特地开恩,赐予了一座官炉……”

    原来,今天一早李二就被召进了皇宫,新钱即将发行,老李自然忘不了劳苦功高的儿子,特地赐予了李二铸造新币的权利,除了李二之外,裴寂、李元吉二人也各有一处官炉,其余的地方,要是敢私铸铜钱,一律处以极刑。

    听完事情的始末,王小麦一阵咋舌,看看人家老李送礼物多实在,直接给了一座印钞厂,天底下恐怕没有比这更实惠的了。

    一座金山砸在了李二头上,直接把他砸晕了,他现在有了一个幸福的烦恼,该把这座印钞厂建在哪,这就是他把智囊团请来的原因。诸人的意见主要分成了两派,长安或者洛阳。;**;:1

第四十八章 花瓶的价值() 
历朝历代,发行货币都是慎之又慎的事情,尤其是手里这枚开元通宝,它可能是有史以来做工最好的铜钱,远远把五铢钱抛在了身后,可见大唐对此的重视,整顿经济,朝廷在私铸货币一事上严加重法,杜绝一切的私铸,除了官方允许之外,就算你是王亲贵胄,也没得商量,这就是老李的态度。

    但他还是开了口子,给了自己最亲近的人一个特权,李二、李元吉、裴寂,一人一座官炉,不偏不倚,这简直就是天大的恩宠。

    魏征首先站了出来,他起身朝李二拱了拱手:“殿下,在下认为此炉还是建在洛阳比较恰当,洛阳城繁花似锦,四通八达,建在洛阳有利于流通,而长安物价居高不下,又有多处官炉,势必造成物价飞涨……再者,太子、齐王在长安经营日久,而殿下出征在外居多,长安并非首选之处。”

    王小麦点点头,魏征的话虽然隐晦,但是说的很明白了,老魏即便不懂经济,也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现在看来,长安一枚铜钱的购买力是不如洛阳的,这是其一;再就是长安说到底是李建成的主场,李二在这里处处受制,洛阳恰恰相反,他在那里精心布局,已经隐隐约约成秦王派的大本营,而且李二虽然卸任了陕东道大行台之职,但是现在接手洛阳的人是屈突通,老帅是李二在军中的头者,由他坐镇洛阳,一旦长安有变,也可以退而求次,经略中原地区。

    铸币之处建在哪里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日后的发展以何处为中心的问题,这是一个战略性的决策,不容有失。

    听完魏征的话,李二点了点头,他内心也是倾向于洛阳的,但是长安的性不言而喻,便把目光放在了房玄龄身上。

    房玄龄思衬了半晌,缓缓的开口说道:“现在看来,长安依然不容有失,洛阳虽好,但是代替不了长安的作用。”

    老房这话说到李二和在座的人心坎里去了,失去长安,就意味着退出了最高权力的角逐,李二要想登上龙座,就只剩了最后的一条道路,这是人都不愿意见到的,包括李二自己。

    己方始终在长安博弈落于下风,但若是放弃长安,后果又非常严重,就算李二如今的声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是法理上,他不是正统,在长安始终会束手束脚。

    李二依然没有放弃通过政治手段上位的希望,明眼人从他各种讨好老爹的举止上就能看出来。无奈对手也不弱,李建成行事一直谨小慎微,哪怕是今天的饮宴,也不像李二那般大张旗鼓的搞内部聚会,他很聪明的把各方势力都请了一些,这样就没有人能够说出毛病来,对他来说,平平稳稳的即位是最大的事,这是压倒一切的问题,只要让老爹满意,他将来的皇位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杜如晦的意见只有两个字:“洛阳。”

    老杜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关中人,连他也开口洛阳,天平慢慢开始倾斜了,但是仍然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颜相时就是其中之一,他整理一下衣衫,朝李二施了一礼:“自古以来便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道便在长安,舍长安则失道。”

    王小麦低着头思衬着颜相时的这番话,乍一听像是书生之言,但是仔细一听却觉得包含着莫大的道理,退一万步讲,日后如果李二真的走上那条道路,胜负其实很难预料,长安是正统,拥有大义,这不光是一个名声的问题,该如何面对将士,如何面对天下的百姓,倒时候恐怕人都把他当成乱臣贼子,者能有几何?

    李二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不是合法的继承人,他最担心也在这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条路无论怎么选也都不会好走。不过李二很快收拾好了心情,无论如何,既然不甘心于此,那便要拼搏到底,鹿死谁手,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得知的。打起精神看着满屋的谋士,李二心头升起无尽的骄傲感,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这些人都是将相之才,这是最大的本钱,如果换成是老大,他能有这么多的心腹着吗?还有一个王小麦,李二把目光放在他身上:“王特进有何高见?”

    王小麦闻言摇了摇头:“诸位已经把问题分析的很透彻了,在下没什么意见。”

    众人闻言都是摇了摇头,显然对他的回答很不满意,李二也是皱着眉头追问道:“那王特进认为长安和洛阳哪个合适?”

    “如果单论铸币这件事,我认为哪里都不合适。”王小麦答道。

    “哦?”李二顿时提起了兴趣,“难道王特进认为有其他地点可选?”

    诸人也是竖起了耳朵,尤其是之前与王小麦没什么交集的房玄龄等人,都是目不转睛的盯着王小麦,早就听说此人对待问题的切入点与旁人大大不同,今天倒是要听一听他的高见。

    王小麦起身拿起一个白釉的花瓶,走到大殿中央放下,又拿出一枚今天刚从太子那里得到的开元通宝金币举起来:“假如,百姓所产的物资用这一个花瓶来代替,它原本值一个金币。”

    众人好奇的看着王小麦的举动,不知道他想说什么。王小麦走到李二面前停住,朝他伸出手:“殿下手里还有一枚金币交给我。”

    李二也是满脸的好奇,依言把刚才把玩的那枚金币递到了王小麦手上。

    王小麦走到花瓶前停住:“现在,秦王铸造了一枚金币,那这支花瓶值两个金币了,诸位以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众人面面相觑,继而皱起眉头开始沉思这个问题。

    王小麦又走到长孙无忌面前:“再比如说,长孙兄兜里原本有一个金币,恰恰可以买得起这个花瓶,但是秦王那里有一座金山,可以无限制的制造金币,这支花瓶价值几何?”,。请:

第四十九章 一石三鸟() 
“东汉末刘玄德入主益州,大肆发行直百钱,数月之间,蜀汉政权便府库充足,唯独苦了蜀中百姓,他们辛苦耕作的粮食,原本可以换一百文铜币,最终落在手里的却只有一枚,刘备此举和抢什么区别?都说此人仁厚,单凭此事便知道这是一个不顾民生,道貌岸然之辈!”

    王小麦的话语回荡在大殿中,也响在李二的耳朵里,他有些艰难的抬头目视着他,他却毫不犹豫的与之对视。两道目光在空中交汇,李二自以为驯服的野马如今却又一次尥起了蹶子,场面顿时有些尴尬。

    众人都是熟读史书之人,大多了解那段历史,刘备进攻CD对将士许诺入城之后分文不取,全部赏赐给兵将,这才让日后的蜀汉势力在益州扎下了根。但是由于CD库房里的钱财都赏了出去,新生的政权举步维艰,于是才有了发行直百钱的举动。

    铜为什么会成为古代的流通货币,因为它本身便具备一定的价值,就算货币贬值,最糟糕的情况,还能把的铜钱融化当成金属卖掉。但是刘备发行的直百钱,一枚铜钱就等于原来的一百枚,如果他能坚持这种货币政策也就罢了,没过多久,便又废除了新货币制度,此举让成千上万的益州百姓倾家荡产。

    蜀汉政权一直都是一个内部矛盾重重的势力,刘备作为一个外来户能站住脚完全是凭借的武力,刘备死后,掌权的是诸葛亮,他靠着高明的政治手腕一直强压着益州本土的反抗力量,但是他一死,矛盾就再也压制不住了,后期的蜀汉终于在内忧外患中走向了灭亡,后主刘禅也留下了乐不思蜀的名言。

    唐朝人比想象中的要懂经济,他们只是不懂那些经济术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