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老司机-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人做的对子,被周围的几个姑娘听见,都围了上来。

    这个时候,唐伯虎拿折扇站了起来,把扇子一收,脱口而出:“周老板且听这上联:门前生意,好比六月蚊虫,对进对出!秋贤弟,你来出这下联如何?”

    秋一白也站起身来,想了一下,这唐伯虎的上联出的倒正是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实意的人都能明白,这下联……有了:“周老板且看这下联:柜里铜钱,好像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对好下联,立刻引得围观众女的一片掌声。

    周儒林哈哈大笑,竖起一个大拇指:“门前生意,好比六月蚊虫,对进对出;柜里铜钱,好像冬天虱子,越捉越多。好对子,虽然俗气,但正合我意,我喜欢,我喜欢,哈哈,唐解元果然名不虚传啊,这小兄弟的才能也好生不错,不错,你们四位今晚的开销我全包了,尽情的吃喝玩乐!”

    “唐解元?他就是风流才子唐伯虎?”一女子奇怪的问道。

    周儒林哈哈一笑,对女子说道:“当时是唐伯虎啦,要不然这苏州城了还有另外一个唐解元?”

    “那这么说,他们四位就是‘吴门四才子’了?”

    “那还用说,唐伯虎都在这,他们肯定是四大才子了。”

    众女子乐呵呵的,兴奋得不行,一女子轻身上来,对着唐伯虎行了一礼:“小女子有礼了,真没有想到,在这地方能遇见唐伯虎唐解元,唐解元的诗词书画小女子一直都很喜欢,不知道今夜可否与唐公子一起同行。”

    祝枝山站在一边眼珠都快掉下来了,这女子长得不赖,而且行为举止极为有礼,身上穿的可是青丝绸缎,脖子上挂的是上好的太湖珍珠项链,这模样,一看就是大户人家出身的闺女,而从这简单的礼术来看,也能看出这姑娘的知书达理。

    唐伯虎拿扇行了一礼:“敢问姑娘芳名?”

    “小女子姓施,名唤静怡,家父是杭州有名的茶商,静怡从小喜欢琴棋书画,熟读四书五经,前几年见识过唐解元的画作,便深喜不已。”施静怡微微弯腰,行了一礼。

    唐伯虎微微一笑:“能与施姑娘同行,唐某不胜荣幸。”

    施静怡又对其他三人行了一礼:“不知道三位才子意下如何?静怡还有几位姐妹一起。”

    有姐妹,这当然符合祝枝山的心意了,他想都没想,果断点头同意。

    秋一白摇摇头,心道:“这名人效应还真不是盖的,难得见一名明朝的姑娘如此主动。”

    施静怡的四位姐妹上前来,每一位都可以说是国色天香,相貌不凡,乐得祝枝山合不拢嘴。

    祝枝山行了一礼:“几位姑娘,在下祝枝山,能与几位‘如仙女下凡’一般的姑娘同行,实在倍感荣幸啊。”

    四位姑娘回了一礼:“祝公子有礼了!”

    有佳人相伴,文征明自然也不闲着:“在下文征明,有礼了!”

    施静怡上前一步,来到秋一白面前:“那这位小哥应该就是‘吴门四才子’中的徐祯卿徐才子了吧?”

    秋一白无奈了:“不好意思,这位姐姐,我可不是徐祯卿,在下秋一白。”

    唐伯虎解释道:“徐祯卿徐兄去了京城,还未曾回来,若不然,他定与我们同行。”

    施静怡点点头:“方才听秋公子接了唐解元的下联,对子工整,想必也是一位有才之人吧,静怡有礼了!”

第五十四章,琵琶女() 
在秋一白看来,这施静怡虽然很漂亮,但是跟苏子依比起来还是要略差一筹,施静怡更多了一些大家闺秀的气息,书香子弟,而苏子依身上则是有一种很天真质朴的感觉。

    秋一白回了一礼,众人就开始上山了。

    周儒林走上前去,没有跟几人一起,这下,祝枝山可是比刚才有劲多了。

    秋一白还是走在最后,他拿着拍照,各种自拍,开玩笑,好不容易来趟明朝,不好好玩玩怎么行?

    从小院到山顶的云岩寺还有一段距离,这一段则是用石条砌成的台阶,更加陡峭,秋一白初步看了一眼,这一段的路的垂直程度接近八十度,简直就就跟登天一样。

    秋一白最后拍了一张照片,把收了起来,爬了几个台阶,忽然大吼了一声,把前边的几人都吓了一大跳。

    唐伯虎停下脚步,喘了一口粗气:“秋贤弟,你这吼什么呢?”

    秋一白摆摆:“唐兄有所不知,站在这种地方大吼一声,可以排忧解压,比如说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大吼两声会舒服很多,不信你们可以试试!”

    祝枝山走在最前边,此时正和一名女子聊得正开心。

    唐伯虎就跟在他身后,听了秋一白这么一说,还真的大吼了两声,深吸一口气:“贤弟,果然舒服很多,你这方法很管用啊,施小姐要不要试试?”

    施静怡属于那种说话都要能有多温柔就要多温柔的人,要让她大声吼出来,这怎么可能呢?

    “唐公子,这恐怕不合适吧,一个女人家家这样大声吼叫,有失礼节。”

    秋一白摇摇头,要说这素质,还是五百年前的明朝美女好,说话都不能大声,他好像记得还有几条:这里的女人不能进入酒坊,不能进赌场,不得打骂丈夫,哪想五百年后那般,女人比男人还要彪悍。

    想想有这些规矩,比起后世,明朝的男人可是活得舒服多了,不过秋一白主张的是男女平等,古代女人的地位远远不及男人的三分之一。

    “施小姐此言差矣,或许你从小的家教就是这般严格,要求三从四德,相夫教子,你信不信五百年后,女人会有和男人一样的权利,她们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甚至可以从官,如果丈夫对她不好,她可以要求离婚,也就是休了丈夫。”

    “这···这怎么可能?”施静怡明显对秋一白的话不相信。

    秋一白摆摆:“别说不可能,五百年后的世界,谁又能说的清楚呢?五百年后,街道彻夜通明,天上有飞,地上有汽车,太空有卫星,打仗都不用见面,直接设定坐标,一颗导弹飞过去,人们说话是用,来爬山也不像咱们这样可以一边聊天一边吟诗作对,而是各刷各的朋友圈,各发各的自拍照,有时候想想,现在这种生活挺好的,少一些套路,多一些真诚。”

    这话,不光是施静怡听不懂,唐伯虎和文征明也是听得一愣一愣的。

    “我这贤弟说话很有趣,时常说一些怪言怪语,哈哈,贤弟啊,我怎么感觉这么多姑娘同行你居然一点都不兴奋?”

    秋一白呵呵一笑:“有感而发,再说了,走吧!”

    又上了一截,众人只闻一阵优雅婉转的琵琶声音,很是动听。

    唐伯虎四下看了看,问道施静怡:“中秋佳节,为何这琵琶声如此忧抑。”

    琵琶的声音秋一白是听到了,但他可不像唐伯虎这般还能听出忧抑,不过细细一听,还倒是觉得有几分凄凉的感觉,与这里热闹的环境极为不符。

    “或许这弹奏琵琶之人有许些难处吧?唐公子秋公子,听闻这琵琶声就在不远处,咱们过去看看如何?”

    唐伯虎带路,朝着琵琶声传来的地方走去,绕过寺庙的一处小房子,就来到一处空地,这里有青石板铺成,相对平坦,从这里看下去,可以看见整个山下的木渎镇,只不过现在可不像后世,一眼看下去可以看见灯火通明的都市,现在看下去,只有星星点点的灯火在闪动,要么就是大户人家的院子里挂了一圈的灯笼。

    因为不是主道,这里没多少人,而弹奏琵琶的是一位穿着破旧的少女,长头发已经达到腰间,脸上有这许些稚气,看着不会超过十六岁。

    她面前摆着一个小碗,碗里有几枚铜钱,中的琵琶有被修复过很多遍的痕迹,脚上穿着一双打着两三个补丁的旧鞋。

    不难看出,这小姑娘是在卖艺。

    唐伯虎在她面前蹲下,打量了一下:“姑娘,这里行人不多,你卖艺为何不到主道上去呢?”

    小姑娘停下了琵琶弹奏,轻轻的站起来,抱着琵琶朝着唐伯虎行了一礼:“公子行行好,小女子名叫小月,家父去年出海去世,母亲有病在身,方才我是在外边主道上卖艺,可有位官人说我有碍中秋佳节的雅兴,就把我赶到这里来。”

    唐伯虎点点头,从怀里掏出几两银子,放在小姑娘的碗里。

    一出就是几两银子,这小姑娘似乎还没有见过如此大方的人,急忙鞠躬感谢:“多谢,多谢公子,小月无以回报,只能为公子弹奏一曲琵琶唱一首小调了。”

    唐伯虎拍拍掌:“那好,我们就在这听一曲!”

    小月坐下,调了一下琵琶的音,然后轻咳一声,开始弹奏,嘴上唱出声来。

    声音很好听,可以跟后世的那些专业歌拼一拼,就是这小调不怎么样,歌词的大意应该是情郎离去,奴家如何之类的,带有很重的苏杭曲音,听得不太清楚,但是有一种怪怪的感觉。

    秋一白想了一下,问道几人:“你们几位有谁带书笔在身上了?”

    唐伯虎摇摇头:“上山赏月赏景赏美人,带着笔墨纸砚做什么?”

    文征明倒是诶了一声,转了出去,没一会又转了回来,上多了文房四宝:“秋贤弟,给你,是不是诗兴大发,想要作诗作画啊?”

    秋一白接过纸,倒是没有拿笔:“这又有何不可,明月当空,苏轼一首《水调歌头》流传千年,就是在中秋的当空圆月下所创。”

    “什么?苏轼的什么?”唐伯虎一愣。

    秋一白把纸铺在地上,抬头:“水调歌头啊?”

    唐伯虎看向文征明:“征明兄,你听说过么?”

    文征明一愣,摇摇头。

    秋一白心里咯噔一下:“不会吧,明朝两大才子,居然连水调歌头都没听过,是不是名字不一样?”

    “明月几时有?”秋一白又问道。

    众人还是不知道,秋一白心里一乐:“好吧,李白的诗不一样,这苏轼的诗也没了!”

    秋一白大笔一挥,写到: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河为谁圆缺?

    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

    记否轻哧小扇,又几番凉热。

    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

    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跟祝枝山学过几笔,又练了几天,秋一白的这字可比先前写的又好了许多,而且这下秋一白写得很小心,没有简体冒出来,这一首清代纳兰性德的诗被秋一白给搬到明朝来了。

    书毕,秋一白直起身来,看了唐伯虎一眼:“小月方才歌唱小调,听得不太懂,但是有几个词我听懂了,心上人离她而去,她想起了以往与心上人花丛间游玩,这些听似还是她自己编的,差不多也就这个意思啦。”

第五十五章,该不会是看上我了吧?() 
唐伯虎把秋一白写的这首词给拿了起来,轻轻的吹了几下还没干的墨汁。

    “那时节,中秋夜,你和我在花径里捉迷藏···这场景不错,看来秋贤弟也是一位好想象之人,不错,好词,真是好词啊,等等,不如这样,征明兄,秋贤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