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童甘罗-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蒙毅倒是微笑着安慰甘罗:“吕相国学识渊博,他都能将你收为少庶子,尊为客卿,你一定有你的过人之处,不识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我来给你念念这篇文章吧,想必你一定能帮到我。”

    甘罗看到蒙毅丝毫没有看不起他的意思,心里面的不安也便少了许多。

    “好吧,我尽力而为。”甘罗也笑了起来。

第八章:孔孟之道() 
“最近我一直都在看儒家的典籍。”蒙毅指着左边一卷竹简,“这是我记录下来儒家祖师孔子的部分语录。”

    接着念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又念到:“主忠信,毋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类似的还有‘人谋而不忠乎’。”

    “照这么来看,古之周武周文,虽开辟大周七百年江山,但本质上其实是个不忠不信,背君叛国的小人。”

    蒙毅再指着右边一卷竹简,“这些是儒家先贤孟子的语录。”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

    接着说到:“照孟子这么说,周武周文推翻自己的君主,又是在拯救万千黎民,理应是个天下顺之的仁义之君。”

    蒙毅大惑不解,问到:“你看这同是儒家经典,孔孟二人同为儒家圣贤,怎么说的话却有点背道而驰呢?”

    这些孔孟的语录,其实单看确实是至理名言,但是有些话不免前后矛盾。

    孔子着重伦理纲常,忠君遵礼,而孟子则着重民贵君轻,大义为先。

    两人虽同为儒家圣贤,在思想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别,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正是如此。

    蒙毅比蒙恬小三岁,十一二岁的孩子,当然懂不了这些,何况还是思想较为封闭的战国时期。

    甘罗虽然文言基础远不及蒙毅,然而二十一世纪的开放教育,全面教育,没有思想禁锢,是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远远不及的。

    甘罗正欲开口,然而欲言又止。

    前些天甘罗回答吕不韦问题的时候,提到天子乃天下之子,万千农者之子的时候,若不是吕不韦在场,怕是已经惹下大祸。

    甘罗想到这里,不免有些犹豫:“这个时代的人思想封闭,何况蒙毅还是一个小孩子,我还是得注意点措辞,说话委婉些好。”

    甘罗笑了笑:“其实啊,孔子孟子说的都是对的,只是因为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所处的立场不同。”

    蒙毅点了点头,接着问到:“那该怎么理解这些话呢?”

    甘罗指着左边那卷竹简,说到:“孔子说这些话的时候,正是他周游列国,宣传他儒家思想的时候,为了让儒家思想能够进入各个国家,他必须征得各国君王的认可,所以他得着重点出儒家思想里的‘忠’。”

    “哦,那孔子的这些话是带有目的性的咯,是不是就不能算是正确的?”蒙毅问到。

    蒙毅小小年纪,已经看出他的思想远比同时代的其他人,甚至饱学之人更带有批判性一些,即使是圣贤孔子的言论,他也并不是一味认可。

    甘罗听到他这样问,心里对蒙毅便生出几分敬佩。

    甘罗摇了摇头,接着说到:“也不是不正确,孔子所提出的‘忠’,确实是大家都应该信仰的概念,可是这个‘忠’,并不是愚忠,并不单单是忠君,更要忠于天下,你能明白吗?”

    蒙毅也是个极为聪明的人,听到甘罗所提出的“愚忠”、“忠于天下”这些言辞的时候,如梦初醒。蒙毅一脸笑容:“你说的真好,我能明白。可是为什么他们说的话为什么会这样前后矛盾呢?”

    甘罗仍是摇了摇头:“并不矛盾。他们的这些话,都是至理名言,但是不能单独看,因为没有任何事物,是放诸四海而皆准,得根据具体的事物,才能得出具体的结论。”

    “那是不是孟子的境界要比孔子的高一些呢?”蒙毅问到。

    “当然不是了。”甘罗斩钉截铁的说到。

    “孔子身为儒家祖师,周游列国;历时十余年;行程数千里;历经艰难险阻;四处碰壁;可他依然自信极坚;毫不动摇,从未放弃过心中的理想,创立了儒学,这是非常伟大的。孟子继承了儒家思想,但是在这基础上又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思想,使得儒家更加的辉煌,同样是一位伟大的圣贤。”

    甘罗看见蒙毅仍有些疑惑未消,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到:“其实两位圣贤的几句话,乍看之下,矛盾重重,但是如果你能真正将‘忠’字理解透彻,你就会发现两位圣贤其实都是认可周武王和周文王的。”

    蒙毅点了点头,仔细地盯着两卷竹简,口中念念有词:“忠。”。

    片刻之后,蒙毅许是懂了,笑逐颜开。

    “甘罗,你真是太聪明了,真的很谢谢你。”

    甘罗看到蒙毅灿烂的笑容,心里仿佛是前所未有的开心。

    “不用谢。对了,我也有事情要请教你。”甘罗说到。

    蒙毅扣了扣脑勺,瞪大双眼,一脸疑惑:“你这么聪明,还有什么事情需要问我的呢?”

    甘罗手指缓缓落在了竹简之上:“这些字我认不到。”

    屋内响起一阵阵欢快的笑声。

    结识了正直爽朗的蒙恬,还有敏而好学的蒙毅,有了这两位好朋友,甘罗感到从未有过的快乐。

    这一个多月来天甘罗的心情一直不错,时不时的去找蒙恬玩玩蹴鞠,或是找蒙毅谈谈学问,日子过得还蛮充实,直到这一天。

    “甘罗,甘罗,甘罗在吗?”不知是何人站在门外喊道。

    甘罗昨天下午跟蒙恬玩了一个多时辰的蹴鞠,晚上又跟蒙毅谈天说地直到亥时才回到相国府里休息,现在还在睡懒觉呢,被人这么一吵,便极不情愿的起了床。

    “谁啊,大清早来吵我,有什么事情吗?”甘罗一边穿衣服,一边懒洋洋地说到。

    甘罗整理好着装,洗漱完毕之后,便打开门向外走去。

    “爹,你怎么来了?”甘罗一脸惊讶。

    许久没有看到儿子,甘秀并没有久别重逢的笑容,挂在脸上的,反而是一脸的悲伤。

    “甘罗,你爷爷死了,死在了异国他乡。”年近三十的甘秀,眼里泪光逸动。

第九章:血色衣冠() 
甘罗怔在门前,脑子里一片空白。

    爷爷死了,死在异国他乡、

    这句话直入骨髓,痛彻心扉,就在那泪珠滑落眼角的那一刹那,甘罗真的以为,是自己的爷爷死了。

    片刻过后,他明白了,爷爷的确是甘罗的爷爷,可又不是甘罗的爷爷,是个甘罗从未见过一面的爷爷。

    “可是即使这样,那又怎如何?难道我可以当做死去的不是我的爷爷吗?”甘罗脑海里闪过这样一丝疑问。

    甘罗内心无比的挣扎,这个脑海里一闪而过的疑问比那句话更加让他不安,甚至,让他颤栗。

    甘秀见到甘罗泪水缓缓滑落,两眼茫然,怔在那里,便走过去抱住了他。

    “甘罗啊,你爷爷千方百计想要回归故土,却始终未能如愿,你爷爷死不瞑目啊。”甘秀已略带哽咽。

    甘罗脸上划过一丝冰凉,他分不清泪水是来自他自己,还是抱住自己的这个人。

    面前的这个人,也在颤抖,他的胸起起伏伏,甘罗可以听见他的心跳声。

    甘罗毕竟也听见了自己的心跳声。

    “我回家的时候,告诉过自己,我是甘罗,三次!”

    家就是那个甘罗的家,而自己,就是甘罗。

    是甘罗的爷爷又如何,不是甘罗的爷爷又如何,他只知道,既然自己已经穿越到了两千两百年前,他现在就是甘罗,死去的就是他的爷爷。

    泪痕已干,不是因为哭了太久,那一滴泪珠滑落过后,他再哭不出来。

    甘罗告诉自己:“我知道,死去的不是甘琳的爷爷,死去的是甘罗的爷爷,我从来没见过一面的爷爷,可是。。。。”。

    甘罗问到:“爷爷怎么死的?”

    甘秀怆然:“爷爷他本来已经快要逃出魏国边境,马上就要进入秦国的领土,可是魏国的士兵却将他残忍的杀害。”

    甘茂九年前出使魏国,魏国借机扣押甘茂,魏王想将他收为己用,甘茂宁死不从,之后甘茂便再也没有回到故土,一直困在魏国,直至死去。

    没有任何感情,“爷爷”两个字,无论如何也不能再让甘罗流下眼泪,他的心里不是伤心,只是仇恨,身为甘罗应该有,也必须有的仇恨。

    “可是。。。既然身为甘罗,理应为爷爷报仇。”

    这样的念头在甘罗脑海里回响,甘罗字字铿锵:“我会给爷爷报仇。”

    甘秀没有想到,十二岁的甘罗嘴里会说出这样一句话,他没有再说什么,他也不忍说什么。

    留给甘秀和甘罗的,只是一副还带有血的衣冠,爷爷的尸体已被异国的黄土掩埋,就连这副衣冠,也是甘秀在魏国的一位好友冒了极大的危险,才带了出来。

    衣冠冢,缥缈烟,随烟蒸蒸而上的,还有甘罗复仇的欲望。

    这几天,甘罗脑海里想的都是怎么才能给爷爷报仇,然而,他从未感觉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和无力。

    试问,一个十二岁的孩童,如何能与一个强大的魏国抗衡?

    除非,他真的是那个成为大秦上卿的神童甘罗。

    可是,上天就是给了甘罗这样一个机会。

    这一天,甘罗无意间经过正堂,听到了吕不韦与某人之间的谈话。

    “我现在派你去燕国为相,好联合我大秦夹击赵国,功成之后,自然少不了你富贵荣华,你愿意留在燕国继续为相也好,想回我大秦做上卿也好,到时候你说了算。”吕不韦对堂下那人说到。

    那人急忙推却:“我曾替昭襄王数次攻打赵国,赵王对我十分怨恨,曾扬言‘若擒张唐,赏百里地’。现在前往燕国必定要经过赵国,我是万万不敢去的。”

    吕不韦见那人推辞,怒道:“如此贪生怕死,真是枉为丈夫!”

    吕不韦在大秦可谓只手遮天,那人不敢造次,只是悻悻说到:“还请相国大人见谅。”

    那人态度坚决,吕不韦一时也不知说什么好,右手一挥:“滚吧。”

    那人走远之后,甘罗便走了进来:“君侯如此沮丧,所为何故?”

    (ps:吕不韦任大秦相国,封文信侯)

    吕不韦答到:“我让刚成君蔡泽侍奉燕王三年,成功说服燕王,将燕太子丹送来秦国作人质,现在我亲自请张唐到燕国为相,他竟推辞不去!”

    “这也许就是我成为大秦上卿的契机。”甘罗脑海闪过一丝念头。

    甘罗语气颇为自信:“我有办法让他去。”

    吕不韦怒气未消,一口不耐烦的语气:“你走罢,我亲自出马他都无动于衷,你一个小孩子还能有什么办法。”

    甘罗辩解到:“古之项橐,七岁为孔子师,况且我现在十二岁了,君侯为什么不愿意让我去试一试呢?”

    最近甘罗与蒙毅二人互相学习,看来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居然知道项橐七岁师孔子的典故。

    这番话一说,吕不韦便没法拒绝了,况且甘罗即使没成功,他也亏不了什么,便一口答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