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童甘罗-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鼠。”

    嫪毐仍是跪在地上,并不答话,一脸惊慌,满面汗珠累累。

    赵姬起身,凑近嫪毐耳畔:“一夜夫妻百日恩,别怕,我和大王会帮你的。”

第二十九章:深谋(1)() 
大司农属官太仓令,掌国库粮储,平准令,掌诸郡物价。

    王咏既倒,升任大司农之位的,理应由此二者选其一。

    太仓令司马焕,平日谨小慎微,做事成熟稳重,可堪大任。

    平准令沈耽,嚣张跋扈,民怨甚高,却是敢怒不敢言。暗地里常与吕不韦同流合污,控诸郡物价,垄断全国诸大商贸。

    吕不韦经嫪毐提醒之后,当即差人前去通知沈耽,让他过府商议。

    门外一人匆匆而来,虽身材矮小,却是肚满肠肥,满脸横肉。

    “相国大人,相国大人,我来啦。”

    沈耽一脸憨笑,像见着失散多年的亲爹一般,还未及堂外,就开始高喊。

    虽说人不可貌相,但这沈耽偏偏就是可以被以貌取人之流。

    多年前仗着家里经商小有资财,花了些钱走关系,跟大司农要了个官当。

    正是官商勾结,贪污敛财,两三年后,靠着金子打通关节,又升任了平准令。

    吕不韦见他这副模样,顿时一脸的不悦:“啧啧,瞧瞧你这样子。”

    沈耽轻轻挡开吕不韦指在自己面前的手指,嬉皮笑脸:“嘿嘿,您不是不知道我肠食宽厚,嘿嘿。”

    吕不韦没好气地说道:“谁是说你这个,我是让你别一副没出息的样子!谁看你这笑的蠢样都想踹你两脚。”

    话毕,沈耽便不敢再笑,一板正经地杵在那里,跟一个被教训孩子无异。

    “好了,说正事。你也知道王咏被贬谪回乡了,大王几日后便回,我想到时候由你来升任大司农之位。”

    “多谢相国大人,多谢,多谢。。。”

    这种不要钱就可以升官的好事,何况还是升任九卿之一的大司农。

    沈耽可是高兴得很,两腿一软,便跪在地上,准备磕头。

    脑袋刚埋下去一半,就被一只鞋子给挡住。

    “让你别这副没出息的样子!”

    吕不韦脚稍一用力,这肥嘟嘟的脑袋就给挡了起来。

    沈耽站了起来,掸了掸衣物上的灰尘,仍不住地道谢。

    吕不韦悠悠道:“别急着谢,成得了成不了还不一定。”

    沈耽与吕不韦讲了一阵,才发现一旁还站了个人。

    “这位是?”

    嫪毐拱手道:“在下雍县蕲年宫议郎嫪毐。”

    见官比自己小两级,沈耽便轻视一眼,转头继续与吕不韦对话。

    “相国大人,你叫我来肯定是有事吩咐吧。”

    吕不韦点了点头:“好歹还不算是猪脑袋。最近甘罗肯定要针对你,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情,赶紧收敛起来,免得落下把柄。”

    沈耽扣了扣脑袋,满脸疑问:“左丞大人?针对我?”

    平准令毕竟官阶不够,上不得朝堂,与相府来往也不多,平日又只是游手好闲的多,所以吕不韦和甘罗之间的明争暗斗他是不知道的。

    吕不韦淡淡说道:“这你就别管了,我让你做的你乖乖做好便是。”

    “哦,好的,好的,谨遵大人吩咐。”

    “对了,你跟太仓令司马焕往来较多,把他给盯紧点,有什么事情赶紧向我汇报。”

    吕不韦摆了摆手:“去吧,这儿没你的事了。”

    “在下告退。”话毕,沈耽便匆匆而去。

    沈耽刚走,嫪毐便向吕不韦问到:“君侯,这人怕是不够机灵,靠不住哇。若是被甘罗抓住把柄,说不定还得连累君侯您呐。”

    吕不韦叹了口气,幽幽道:“我也知道,可是大王不日便回,我若不赶紧定好人选,不免被甘罗捷足先登。”

    “嫪毐,你现在人力财力也不错了,你也帮我派人盯着司马焕的一举一动,甘罗和章邯那边,我来处理。”吕不韦心思缜密,为防沈耽办事不力,当然是三管齐下。

    嫪毐答到:“诺。”

    甘罗这边,经过前段时间的细致考察,自然也是知道吕不韦必定会扶持平准令沈耽上位。

    章邯回禀:“左丞大人,刚才我得到消息,沈耽和嫪毐两人已从相府出来,两人均是行色匆匆,似以筹划完毕。”

    甘罗点了点头,答到:“沈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足虑也。你身为中尉,王城之内办事方便,你派人暗地通知太仓令司马焕,让他小心提防便是。”

    思忖片刻,甘罗接着说到:“嫪毐那边,可以先不管。至于吕不韦,你可一定得仔细,他近几日定然会千方百计挖到司马焕的把柄。”

    “是,大人,我一定加派人手盯紧吕不韦。”章邯答到。

    甘罗摆了摆手:“不可不可,你担任中尉时日不多,人心不古,若被其反间,形势不妙。你还是亲自盯梢吕不韦的行踪为好。”

    甘罗担心中尉辖下官兵有吕不韦眼线,自然也竭力做到滴水不漏。

    “诺!”章邯斩钉截铁。

    翌日,司农衙门,司马焕和沈耽及两位副手太仓丞平准丞正在紧锣密鼓地整理档案,王咏倒台,这些事物自然由这四人来做。

    太岁一案,风驰电掣,从抓人到佐证再到审判裁决,十分迅速,大司农王咏倒台十分突然,这些档案未及转移,自然留下了不少往日贪赃枉法的证据。

    “诶,你看这个。”

    司马焕摊开竹简:“这是征粮条目。”

    指着其中一处:“癸未月丙午日武关征粮一万三千石。”

    接着指向另一卷竹简:“这是屯粮条目。你看,壬午月乙亥日武关屯粮三万六千四百石,癸未月丙午日武关屯粮四万三千四百石。”

    司马焕双眉微蹙,问到:“这相邻的两次屯粮条目,相差七千石,可是丙午日当天征粮所得一万三千石,怎么少了六千石?”

    几人看了看,沈耽便先开了口:“哦,对了对了,这六千石当时是调往函谷关去了。”

    沈耽从一旁取出一卷竹简,指着上面一处:“你看,这是调粮条目。癸未月丙午日函谷关得武关调粮六千石。”

    司马焕仍是不解:“这调粮条目与屯粮条目理应载于一处,何故分开记载?”

    司马焕伸出手指微微点触竹简之上的墨迹,指尖便落下一处墨黑。

    “且墨迹未干,这。。。”

第三十章:深谋(2)() 
沈耽被这么一问,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杵在那里寻思一个说法来搪塞过去。

    太仓丞、平准丞二人倒是站出来解释:“这是两月前的记载,近段时间气候潮湿,阴雨不断,许是着了湿气。”

    “至于记载之处不一嘛,你看这征粮和调粮是同一天,可能是因为当时函谷关紧急调令,一应条目又刚从武关呈往王城,不得已而为之啊。”

    沈耽闻言,连连点头:“是的是的,你就别多心了,我们继续整理便是,早点完工,大家也可轻松些不是。”

    这个说法也确有几分道理,既是其余三人均不疑虑,司马焕便也不再追问,继续整理其他档案。

    沈耽内心稍安:“这司马焕平日做起事来是锱铢必较,一丝不苟,今日居然这么好搪塞过去。”

    片刻过后,沈耽也随即开始整理起档案来。

    边上两人凑过来细声说到:“沈大人,你可放心,我们是相国大人安排来帮你的。”

    沈耽方才也在疑问,这平准丞乃自己副官,一直关系不错,可是太仓丞是司马焕的副官,居然也帮着自己说话。

    听见两人这么一说,沈耽更是信心倍增了,随即点了点头,小声答谢:“多谢两位。”

    其实这两人并不是吕不韦授意相助,乃是嫪毐重金拉拢过来的人,不过嫪毐也算是吕不韦的人,这么说自然没错。

    四人继续整理档案,各自分工,倒也做得有条不紊。

    平准丞韩东翻阅良久,得一竹简,悄然递给太仓丞钟元。

    两人对视一眼,韩东使一眼色,钟元随即顾视一旁,趁沈耽和司马焕没注意,便迅速将此竹简放于司马焕所整理的那堆竹简之中。

    须臾,一声怒吼:“简直无法无天了!”

    司马焕盯着手中竹简,满脸通红,连双手也因气愤而微微颤抖。

    几人闻声而来,纷纷审视竹简之上所载。

    “稻一易五,黍一易三,麦一易四,现得麸糠七十二万五千六百斤,于巴郡设立三十七处赈灾点,十日内发放完毕。”

    沈耽看完,脸色大变,目光流露一丝恐惧。

    数年前,秦国南部巴郡连下半月暴雨,水位上涨,堤坝不堪重负,田地房屋被淹,各类作物皆被淹死,数十万难民流离失所,饿殍遍野。

    这卷竹简本应归于平准令所管档案,现在居然出现在了司马焕手中,沈耽百思不得其解。

    沈耽侧目望了一眼韩东,只见韩东也是一脸惊慌,加之韩东方才也帮着沈耽说了几句话,沈耽也就打消了对韩东的疑虑,毕竟他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沈耽脑子本就不够用,此事突如其来,更是慌得心乱如麻。

    “沈耽!五年前你们就是这么对待巴郡的难民?!”

    司马焕紧握手中竹简,直指沈耽脸面:“还有些卷籍我还没发现吧?!”

    话毕,司马焕哼了一声,便去翻找沈耽身旁的一堆竹简,想要再找出些东西来。

    钟元前来劝解:“先听沈耽解释几句好些,说不定是场误会。”

    沈耽吃喝玩乐还在行,以他的智商怎么可能突然想出一些合理的说法来,只是呆呆怔在哪里,不知如何是好。

    “恩。。。这个嘛。。。”

    沈耽支支吾吾,涨得一脸通红,抓耳挠腮,却是半天也没挤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此时韩东站了出来,开口说到:“巴郡之地本就潮湿,加之连日大雨,麸糠更易储存,所以就换。。。”

    话说一半便被司马焕打断。

    “这就是你们拿麸糠赈灾的理由?!这麸糠可是给牲口吃的!你们把灾民当成什么了?!”

    司马焕怒拍桌子,怒目而视。

    正胶着间,门外来了一人。

    “司马焕呐,你是不是搞错了重点。”

    来者一身官服,气度不凡,却是年纪轻轻的少年模样,正是甘罗。

    四人欠身拱手,齐声道:“见过左丞大人。”

    “方才你们的对话,我是听得一清二楚。”

    甘罗徐徐踱步,转而问到沈耽和韩东:“你们执掌全国诸郡物价,这派下去赈灾的小麦稻谷和黍子全被你们换成了麸糠,怕是赚了不少钱吧?”

    身负王命赈济灾民,却假公济私,中饱私囊,这种大罪要身受黥、劓、宫、斩趾四大肉刑之后,再施以车裂之刑。

    (ps:黥:面部刺字;劓:割鼻;宫:阉割;斩趾:砍去双脚)

    沈耽闻言,吓得满头大汗,大气都不敢出一下。

    韩东见状,心中不服:“左丞大人此话可有证据?大家同朝为官,都是尽心尽力为大王办事,何苦妄加猜忌。”

    甘罗笑了笑,走至一旁的竹简堆,随手拾起一卷:“证据嘛,是这个?”

    甘罗翻看一下,悠悠道:“不是这一卷。”

    再往下翻,“也不是这一卷。”

    甘罗一脸轻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