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9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507章 北海国的农庄生活(上)() 
克罗斯特是北海国东弗里斯兰省莱尔县的一个小村庄,这里因为靠近埃姆斯河,所以农业发达,是北海国最富庶的乡村地区之一。

    清晨的阳光洒下来的时候,这个只有300人的小村已经沸腾起来了。眼下正是农忙开始的三月份,虽然德意志北部地区还稍显寒冷,并没有到最佳种植期,可北海国的农耕却已经开始了。

    耕地松土这事,完全是可以提前搞的。当然,也不能提前太久。要不然,几场雨一下,土地又板结了。

    可是,因为这个年代用牛马耕地,临到播种关头再耕地,那是来不及的。所以,早春三月,农民们就带着耕牛下地犁地翻土了。

    北海国可不缺牛,虽然每年从克里米亚汗国进口的1万头牛部分被杀了吃肉,可还是有大部分留下来,被培育为耕牛。

    马林杀牛的计划是很缜密的,首先,他不会下令杀母牛。除非,这头母牛老了,不能生育了。或者,有明显的缺陷,不能剩下健康后代。所以,每次进口的牛,绝大部分母牛都会被保留下来,分配到各个村庄。

    至于公牛,就比较惨了。马林会首先挑选出最强壮的一批公牛,最为种牛保留下来。另外,无角的公牛也会被优先挑出来,作为种牛。至于剩下的公牛,马林还会让人做一个测试,那就是——听不听话

    首先,马林会给那些公牛都套上鼻环。如果在上鼻环时反抗激烈的,直接当场屠宰。而套上鼻环后,这些牛会被拉到地里,看看是不是听招呼。

    听招呼的,自然留下当耕牛。不听招呼的,马林会让手下进行再一次的选择。只是,这一次选择过程有点残忍——这批公牛都会被阉割牛鞭会被统一处理,交给贵族们做牛鞭汤滋补

    阉割后,这些公牛会被关一个月。到时候,再度拉出去尝试耕地。如果这时候已经变得不在暴躁,肯老实听从指挥的,就留下来,分配下去当耕牛。而继续顽抗的,只能给一刀了

    经过层层筛选,刺头都被宰了,剩下的公牛和母牛们,包括太监牛们,基本都是很老实地干活的牛了。

    比如克罗斯特村的50头耕牛,就包含了35头母牛,6头公牛和9头太监牛。这35头母牛,不但有干货的义务,而且还要负责繁衍后代,生育小牛。

    当然,一旦母牛怀上了小牛,那肯定是不让干活的。但若是遇到春耕那该怎么办呢?这不,村里的庄园管事弗兰兹就在忙这事

    “杰诺,去叫几个擅长赶牛的,跟我去莫尔默兰镇上的养牛场去借三头牛回来。庄园里三头母牛怀孕了,不能下地,我们得去镇里养牛场临时借三头牛顶上!”

    名为杰诺的小伙子立马跑开了,去叫来了几个擅长赶牛的中年农夫。然后,弗兰兹带着几人登上了一辆马车,从乡村大道赶往莫尔默兰镇。

    需要指出的是,马林自从和克里米亚汗国开始了活牛贸易后,就渐渐地在东弗里斯兰等地区用耕牛取代了耕马。原本东弗里斯兰地区是马耕和牛耕并行的,但马耕占主流。因为,德意志地区的农田,大部分属于贵族和容克地主,这些人家里有钱,自然崇尚马耕。只有少部分贫穷的小地主,才会使用廉价的牛耕。这主要是因为,以前没有牛鼻环,驯牛困难,只能利用少部分听话的牛耕地,大部分牛,是没法用的。而马林带来了牛鼻环技术后,驯牛变得简单很多,牛耕自然就可以大力推广了。

    至于从前的耕马,大部分被马林收上去了。身体条件出色的耕马,被马林安排去繁殖中心,继续培育马匹。而劣马就比较悲催了,被马林同样安排去繁殖中心,但是,却是去和驴子配种,培育另一种牲口——骡子

    当然,每个庄园一般还会保留两到三匹马,用于拉车。比如克罗斯特村,村里就有三辆马车。其中一辆的用途非常新颖——那是村里孩子们的“校车”。其任务,就是在上学日,把村里的孩子们集中送到莫尔默兰镇上唯一的一所小学去上学。早上送人,晚上接回来。没办法,现在北海国学校少,一个几十上百平方公里的镇子,一般只有一所学校。

    另外两辆,平时用于在赶集时候送村民去镇上赶集——莫尔默兰镇每隔10天,会开设一次乡村集市,让全镇的百姓去进行物资采购。

    没有乡镇集市的时候,则主要归庄园管事支配安排。比如,现在村里缺牛了,弗兰兹管事就会带人去镇上的养牛场去借调几头牛回来。

    这种耕牛借调制度,也是马林搞出来的新鲜玩意,主要就是考虑到母牛怀孕后不能耕地的问题。反正,在镇上设立一个养牛场,也不需要太多花费。毕竟,平时牛吃草就可以。

    而在每个村庄到镇上之间,还有乡村道路。这种乡村道路,当然不是后世的乡村水泥路。毕竟,现在水泥产量不高。这些乡村道路,基本都是利用农闲时节,由每个乡镇官员组织各村村民修建的从村里到镇上的乡村小道。虽然没有水泥,但却撒了不少石子和从河里捞出来的鹅卵石什么的。经过牛拉石磙的碾压,平时倒是很平整。除非,到了雨季,才会被充沛的雨水泡坏,然后变形。但农闲时节,镇上又会派人修整,用石磙再压一遍,倒也没啥问题。

    弗兰兹带着几个赶牛把式,趁着马车,很快来到了镇上的养牛场。经过等级和出示庄园的身份名牌后,弗兰兹终于借到了三头牛。然后,让几个赶牛把式给牛套上笼头,开始顺着乡村小道往回赶。

    回到村里的时候,正好赶上中午时分,村里的食堂开饭了

    然后,进入村里的弗兰兹一行,就看到了村中间的食堂门外排了老长的队伍

    村办食堂是北海国庄园里的一大特色,这有点像后世的集体农庄,但又有所不同。

    克罗斯特村的农民们虽然中午去食堂排队领取食物,但是,他们却可以自由选择是否留在食堂吃饭。

    而且,每天食堂只在中午开放,晚上不开放。但是,中午人们排队时,会把晚上的面包和咸鱼一起领回家。

第1508章 北海国的农庄生活(下)() 
之所以设立这个食堂,其实就是为了方便科勒面包的制作。

    所谓的“科勒面包”,其实就是用黑麦粉和草糠混合后做成的比较松软的面包。这种面包,比传统的掺杂了大量野菜、泥土、石子和木屑的坚硬如板砖的黑棍面包强太多了。虽然有三成成分是草糠,可是,因为草糠是磨碎了的粉末,倒也不会让面包变得坚硬。

    但随着北海国粮食产量的逐渐提高,本土的东弗里斯兰等几个发达省份,“科勒面包”里面草糠的含量在逐步降低。甚至,如今克罗斯特这样的富裕村庄里,食堂供应的“科勒面包”,草糠含量都不足5%其口味,和正常黑面包没啥区别了

    按照马林的要求,北海国几个核心省份的村庄面包都是统一集中供应的。马林名下的状元,“科勒面包”的草糠含量是最低的。像是克罗斯特村,就是马林名下的庄园。因为,马林最有钱。而其他贵族名下的庄园,那就说不准了。有的贵族为了省钱,会依然保持三成草糠的比例,供应面包。但马林强行规定过——严禁把草糠比例提高到三成以上,否则重罚

    除了面包,咸鱼也是集中供应的。但这玩意不是顿顿都有,有的村子,可能好几天才会发一次。但富裕的村庄,可能会发的多一点。比如克罗斯特村,基本不超过两三天就会发一次咸鱼。

    至于衣服、啤酒和布料什么的,就要自己花钱去买了。北海国的庄园实施的是薪水制,而不是收获制度。农奴们其实更像是农场的工人,马林会每天支付给每个农夫价值相当于2芬尼的薪水。妇女减半,孩子更少。不过,马林不是给现钱的,而是给粮食抵充。

    也就是说,每个对农奴夫妻,每天只能分到3磅黑麦。一年下来,也就1000磅黑麦的样子。但每对夫妻耕作的农田多达上百亩地,东弗里斯兰地区的亩产基本都在500磅以上。所以,平均下来,一对农奴夫妻每亩收益只有区区10磅黑麦的样子。

    不过,账也不能这么算。因为,北海国的庄园是管饭的

    欧洲粮食多贵?每天管饭,一家人耗费的粮食,至少价值两三磅粮食。也就是说,实际上每户农奴每亩收益是20磅黑麦都不止。

    而且,北海国的农奴按照马林的规定,是不需要负担教会的什一税的。马林已经和教廷谈妥,用包税的方式,每亩耕地缴纳15磅粮食。而其中只有一半交给代收德意志西北地区什一税的科隆大主教。剩下的一半,属于北海国教会的自留经费。且那由科隆大主教代收的一半的什一税,其实也会被科隆大主教截留分布,然后剩下的才会交给教廷。

    除此之外,每个庄园里养马、养牛的费用,也是庄园负担的。若是有农民生病了,庄园里还会用马车送去镇上看病

    也就是说,虽然农奴们拿到手的钱粮不多,可是,吃饭和看病都有庄园负担,根本没什么后顾之忧。而那每年上千磅的粮食,他们完全可以拿去换成衣服或其他消费品。至于孩子上学?那也是免费的

    甚至,孩子在学校的午饭,也是北海国官方免费供应的。虽然不丰盛,但绝对能吃饱。而且,马林还有一个计划——那就是,给每个长身体的孩子每天供应一杯牛奶或羊奶

    但这个计划实施难度太大了,主要是——黑白花奶牛的繁殖速度太慢,跟不上需求啊!

    无奈之下,马林才选择培育繁殖和生长更快的奶绵羊——东弗里斯兰绵羊的。但是,之前羊奶的腥膻味问题一直难以解决。直到马林从明朝引进高产的大萝卜,用萝卜片和羊奶共煮后,可以消除膻味。

    如今,马林在很多农庄都开始推广奶绵羊的养殖和萝卜的种植,为的就是给孩子们提供羊奶。而且,母牛产崽后若是奶水有多余,马林也会让庄园管事收集起来,优先提供那些正在长身体的孩子。

    来自克里米亚汗国的母牛,虽然产奶能力远不及荷兰黑白花奶牛,可奶水基本上还是有剩余的。弗兰兹管事已经打算好了——一旦那3头母牛产崽了,他就会命有经验的妇女伺候和挤奶。多出来的牛奶,优先提供村里正处于发育期的那几个变声的少年。

    因为,按照马林的训令所说,处于那什么“青春发育期”的少年,多喝奶,可以长得更高。作为庄园管事,弗兰兹自然希望村里的男孩子们能长成身高力壮的棒小伙。这样,不管是干农活还是为大公当兵服役,都会有优势。

    而按照马林的庄园管事考核办法,能够为北海国提供身高力壮的优秀兵源,是可以在政绩上加分的。不但可以多拿奖金,还可能升级,去镇上担任更高级的职务

    当弗兰兹的马车经过食堂外面的时候,农奴们纷纷和他打招呼:

    “管事大人回来啦?”在农奴们眼中,庄园的管事,就算是“大人”了。这也不奇怪,后世都20世纪了,华夏某些偏远村庄,村长也是村里的绝对掌控者呢。而且,后世村庄农户们其实是独立生活的,村长对他们的影响不算大。但马林的这种庄园模式,管事更像是后世公司的经理,农奴们更像是后世的小职员,自然更怕管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