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富格尔家族的掌权者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瑞典的法一伦有一个超级大铜矿。富格尔家族把诸多铜矿山攥到手里没多久,法一伦的超大铜矿开始大规模开发了然后,铜价暴跌,富格尔家族的投资大量缩水,然后,就衰落了

    大约在7月份,新一届的帝国议会将要召开。皇帝通知马林,打算在这次帝国会议上,推荐马林进入帝国议会。皇帝那边哈布斯堡家族势力范围内的贵族,皇帝都打了招呼,包括士瓦本同盟,他们都会支持马林进入帝国议会。

    而之前,在皇帝的指点下,马林也向除了萨克森选帝侯和波西米亚国王(皇帝的死敌)外的其他5大选帝侯进行了贿赂。贿赂效果,还是不错的。马林可以放心,这5大收了钱的选帝侯,会号召他们的小弟帮马林投票。

    只不过,马林之前还忽略了一个阶层,那就是——帝国自由城市

    帝国自由城市是一种很特殊的群体,他们一般由皇帝授权,在13、14世纪从一些主教国或贵族领地里分离出来,拥有了独立的司法权。他们除了在战争时向皇帝纳税(需要帝国议会通过决议)外,平时不需要向他们的领主负担任何义务。

    最奇葩的,就是科隆城了。虽然说,科隆城是科隆大主教国的合法首都。但实际上,科隆城却是一个帝国自由城市,不受科隆大主教的管辖。科隆大主教的实际驻地,是在科隆南边的波恩,也就是马林刚穿越后第一个进的城市。当然,波恩在二战后,也长期是西德的政府驻地。

    除了波恩,还有沃尔姆斯(帝国议会召开地)、奥格斯堡、斯特拉斯堡、巴塞尔和美因茨(虽然是帝国自由城市,但美因茨大主教驻地也在城中)等

    帝国自由城市和普通的自由城市不同,普通自由城市,是没有参加帝国议会的资格的。而帝国自由城市,却是能够派代表参加帝国议会的。

    之前,马林忘记了讨好这些拥有选票的帝国自由城市,皇帝也忘了这茬。如今,皇帝特地派人前来,通知马林别忘了贿赂这些帝国自由城市的代表。

    马林接到皇帝的通知后,立即派出人马,去贿赂那些帝国自由城市的代表。贿赂帝国自由城市代表和贿赂那些大贵族不同,贿赂大贵族,可以半公开地进行。因为,这些大贵族,在自家领地上,是一言九鼎的。而帝国自由城市的代表,则是帝国自由城市当地的议会选出来的代言人而已,不能在各自城市一言九鼎。只不过,选不选马林成为帝国议会成员,他们的话语权还是很重的。

    事实上,对于马林是否当选帝国议会成员,那些帝国自由城市的市民们是无所谓的。因此,当地议会不会表决,让参加帝国议会的代表做出什么选择。更何况,皇帝的提议,也没有公开,大部分帝国自由城市的人都不知道呢。

    这样的情况下,马林只要搞定了帝国自由城市参加帝国议会的代表,就可以了。不过,因为这些人只是选出来的代表,贿赂他们,必须偷偷进行。否则,被他们所在的帝国自由城市的议会知道了,他们就会有可能被罢免。

    因此,马林动用了科勒掌控的一些秘密势力,悄悄地和这些人进行了接触,并送上了金币然后,这事就搞定了毕竟,这个年代的欧洲贵族和官员,就没几个不贪婪的

    而因为皇帝和新任萨克森公爵乔治打成了协议,乔治会选择支持马林进入帝国议会。那么,这样一来,萨克森系的贵族,就未必会阻拦自己了。

    只不过,乔治目前不再是萨克森系贵族圈的领导者。所以,乔治的意见,只能代表萨克森公国的意见,不再有影响其他十几位萨克森贵族圈贵族的能力。

    因此,马林还需要派人去贿赂这些人。所以,马林再度派出人马,贿赂这些萨克森系贵族,请他们在帝国议会上,不要找自己麻烦。如今,和自己仇怨最大的萨克森公国都不再为难自己了,他们也没有理由再和自己过不去。当然,如果自己不给点好处,他们也未必会像乔治那样选择支持自己当选。毕竟,乔治那是因为利益交换。而其他萨克森系贵族,和自己利益冲突不大,但如果自己给他们“利益”(贿赂),他们也就没有了和自己死磕的必要了。

    不过,马林很清楚,一旦乔治解决了西弗里斯兰战争,不再需要看自己脸色了,那么,乔治会立马翻脸,不再支持自己。所以,这次机会也是难得。能够利用一把萨克森系贵族,也是不错的。

    而且,马林也不觉得乔治能很快搞定格德司公国。因为,格德司公国分明就是一个隐藏的boss,实力强悍,但却低调。乔治不知轻重,还将其当成了软柿子呢,以后有他受的

    但马林才不管乔治下场如何,他现在要做的,就是拉拢一切可能拉拢到的盟友,帮他拿到帝国议会成员的资格。有了这个资格,他才有和其他大贵族和大势力平起平坐的地位。然后,才能慢慢选择盟友,搞“合纵连横”争霸路上,马林需要盟友

第12章 沃尔姆斯帝国会议() 
时间很快到了7月,马林带着一队骑兵护卫南下,前往帝国议会的召开地——美因茨南边40公里的沃尔姆斯。

    根据神圣罗马帝国帝国法令,七大选帝侯在帝国中另有职位。比如,排名第一的美因茨大主教,是选侯召集人,兼帝国摄政和首相,同时,也是德意志地区大议长。科隆大主教则是勃艮第地区的大议长,特里尔大主教是意大利地区的大议长。

    但是,因为意大利地区和勃艮第地区早就脱离了帝国的控制。所以,科隆大主教和特里尔大主教的大议长徒有虚名。所以,只有美因茨大主教德意志地区大议长的身份名副其实。也因此,帝国议会的实际主持人,是美因茨大选帝侯。而为了迁就美因茨大主教,帝国议会举办地点,干脆就放在了美因茨大主教国境内的沃尔姆斯,离美因茨城只有40公里。

    马林作为帝国议会的新人,自然是要先去拜一拜议会老大的山头的。于是,在议会尚未召开前,马林带着一箱宝物,拜会了美因茨大主教伯特霍尔德。冯。亨尼伯格。

    美因茨大主教伯特霍尔德对于马林的感情是复杂的,很显然,马林是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提拔起来的,是皇帝的人。但现在,马林并没有在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跟前效命,而是选择了成为一名割据的诸侯,还打下了一个据说传自其外祖父的伯国,成了伯爵。实际上,马林现在的身份,和美因茨大主教他们是差不多的,都是割据的诸侯。但是,马林的政治立场又倾向于皇帝。对于这一点,大主教倒是有些理解。因为,自己等老诸侯,根本不接纳他,那么,马林只能选择继续抱皇帝大腿了。但看在马林连续两次送了价值超过两万金币的金银珠宝的面子上,伯特霍尔德大主教还是决定同意让马林进入帝国议会。反正,一个世俗诸侯的席位,也算不上什么。

    之后,马林趁着会议尚未召开,又带着财宝箱,分别拜会了除了波西米亚国王弗拉迪斯拉斯三世外的其他几个选帝侯。

    几名选帝侯中,数萨克森大选帝侯腓特烈三世的心情最是复杂。之前的莱尔县战役,腓特烈三世损失也是不少的。因为,上次大战,前萨克森公爵阿尔布雷西特从萨克森选帝侯国也借了不少兵马。战斗中,属于萨克森选帝侯国的兵马也是死伤不少。因此,腓特烈三世大选帝侯对于马林,很难有好感。

    但是,这也不能怪马林。因为,挑起事端的,是他的亲叔叔阿尔布雷西特,而不是马林。所以,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对于马林的感情,最是复杂,有些不知道是否该支持马林。即使收下了马林的重礼,他也很不确定。

    实际上,马林对于腓特烈三世,也不抱太大的希望。因为,双方毕竟关系不好。马林之所以还坚持送礼给他,只是不希望腓特烈三世在帝国议会上阻扰自己而已。

    毕竟,萨克森选帝侯在神圣罗马帝国中的公职是帝国元帅,是全帝国最高将领,其威望是巨大的,影响也很大。虽然马林已经贿赂了不少萨克森系的贵族。但要是腓特烈三世在帝国会议上激烈反对的话,难保不会有萨克森系贵族临阵反水,选择反对。所以,马林即使知道希望不大,还是给其送去了重礼,为的就是对方不给自己捣蛋。

    事实上,这一次的帝国会议,主要是为了调节正在激战的皇帝一方和瑞士的矛盾。现在,双方正打得难解难分,很是激烈。瑞士人是占据上风的,但皇帝拥有天险阻隔,倒也没啥太大的危险。

    只是,皇帝受不了把大军困在格劳宾登地区和瑞士撕逼。毕竟,一万多大军,几乎是皇室力量的大部分了。困在格劳宾登,不利于保护奥地利和勃艮第等地盘。

    而且,战争的持续,资源消耗也巨大,每天花的钱不计其数。这让皇帝心疼了,所以,他请求身为大议长的美因茨大主教召开帝国会议,敦促瑞士人停止进攻。或者,通过宣布瑞士人为叛逆的决议,让皇帝从各国或帝国自由城市收取一笔战争税,环节经济压力。

    实际上,帝国议会每年基本也会召开一次例会的。美因茨大主教并不愿意满足皇帝的条件,但身为名义上的首相,也不能一点都不给皇帝面子。

    而在私下里,美因茨大主教早就和其他选帝侯商量好了。最终,他们的处置办法是——口头谴责瑞士人的行为,但不对瑞士人做出任何实际的处罚。

    也就是说,大家决定在表面上同情下皇帝,口头呐喊一下。但实际利益,他们是不会给皇帝的。不然,皇帝打败了瑞士人,变得更强了,也许就会来收拾诸侯们了

    果然,新一届的帝国会议召开后,诸侯们都十分默契。在皇帝提出马林加入帝国议会的建议时,大家因为都收过好处,加上觉得这也没啥大不了的。于是,大部分人选择了支持。萨克森选帝侯腓特烈三世选择了弃权,其他萨克森系贵族则多半投了赞成票。在选票超过三分之二的情况下,马林终于是获得了一个席位。以后,马林可以选择亲自参加帝国议会,也可以派代表来。毕竟,他的席位,在帝国议会里也没啥发言权,来不来帝国议会都无所谓。不像美因茨大主教等人,他们是帝国议会的主导者,自然要亲自出面,在帝国议会上搅动天下风云。

    但接下来,当皇帝提出要惩罚“叛乱”的瑞士联盟的时候,诸侯们很默契。表面上,大家都“强烈谴责”了瑞士人的扩张行径。但实际上,当皇帝要求帝国议会批准其征收战争税时,大家却多半表示了反对。

    诸侯们认为,皇帝和瑞士人的冲突,发生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属于诸侯间的争霸,而不是对外战争。一般诸侯间的争霸,是没有资格在帝国内征收战争税的。除非,是奥斯曼帝国入侵那样的对外战争,大家才会批准。之前,意大利战争爆发时,诸侯们也不同意征收战争税,也是因为战争并非爆发在德意志境内。如果法军入侵德意志地区,诸侯们倒是能够很快统一意见。但法国人没有打过来,诸侯们就没有干涉的兴趣了。而且,他们也怕皇帝趁机做大做强。

    所以,和往常一样,大部分诸侯,还是选择了打压皇帝。明面上,他们发表了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