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8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把双方的话的意思,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还是没问题的

    这不,当船队抵达马六甲城后,阿尔布克尔克亲自带人来欢迎大明使者黄清和。毕竟,葡萄牙也是希望能和大明进行正常的贸易的。

    阿尔布克尔克热情地伸出了手,打算握手。可黄清和毫无反应,只是拱了拱手

    这也正常,东方的礼仪就是如此,互相拱手。可阿尔布克尔克当时脸上就有些不好看了,他的手伸出来没有回应,很丢面子的好不?

    于是,他把询问的目光投向客串翻译的孔泰。孔泰用拉丁语(欧洲贵族通用语)解释道:

    “这是明朝人的习俗嗯,他们认为握手太脏,所以双方手并不接触,只是隔着一段距离互相拱手”孔泰这句话大部分没问题,但那句“嫌握手脏”是他故意加上去的。

    果然,听到孔泰说对方嫌握手脏,阿尔布克尔克的脸色顿时黑下去了,感觉受到了侮辱

    正式谈判开始后,孔泰又作妖了

    “尔等番人从何处而来?为何要强占我大明属国的国都?”黄清和文绉绉地问道。

    而孔塔的翻译就没那么客气了:

    “你们是哪来的蛮夷?为何要攻击我大明帝国的属地?”这句翻译意思差不多,但语气差别很大。

    阿尔布克尔克果然有些恼怒了:

    “蛮夷?我们是伟大的葡萄牙人,不是什么蛮夷。请尊重我们葡萄牙王国,我们是平等的!”

    但是,孔泰翻译给黄清和的时候,就变成了:

    “我们不是什么番人,而是文明人,不亚于大明的文明人。我们葡萄牙王国,和大明的地位是相等的!葡萄牙君主,和大明皇帝地位等同!”这句翻译也没毛病,甚至说非常中肯。

    但坏就坏在,明朝人不认同啊

    “哼!”果然,黄清和不满了。

    要知道,明朝人有很深的“天朝上国”情节。尤其是明朝的读书人,天然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对于葡萄牙这种“搓尔小国”居然胆敢说跟大明平起平坐,简直就是对大明的冒犯啊!

    而且,这时候孔泰还非常好心地告诉黄清和——葡萄牙的领土面积,和大明浙省差不多大

    好嘛,这下子黄清和更加不乐意了。就算蒙古那种有几个省那么大的势力,也要对大明称臣,你一个只相当于大明最小省份的小国家,居然妄想和大明平起平坐。

    于是,黄清和恼怒道:

    “葡萄牙只不过和大明最小的省份差不多大,葡国国王,大约相当于我大明一个巡抚,有何资格和我大明平起平坐?”

    然后,孔泰“如实”地翻译了给阿尔布克尔克听:

    “他说葡萄牙国王只相当于大明一个省的总督,不配和几十个省的大明皇帝相提并论”

    这翻译毫无毛病,但阿尔布克尔克却愤怒了。毕竟,葡萄牙是他的祖国,葡萄牙国王也是他效忠的君主。看不起葡萄牙国王,就是看不起他。而且,葡萄牙也是有省的。但葡萄牙的省只相当于明朝一个州或者一个府,一个省督,不过相当于后世一个地级市的市长。用省督形容葡萄牙国王,的确有些看不起人的意思。而阿尔布克尔克不知道,大明一个省,比葡萄牙还大啊

    于是,双方用不同的语言吵了起来。孔泰夹在中间,看似在劝架,实际上是在煽风点火,而且不留痕迹

    结果嘛,双方自然谈崩了。阿尔布克尔克最后表示——马六甲城和吉隆坡已经是葡萄牙王国的土地,绝不退还。而黄清和也是一脸气呼呼地威胁——汝且待天兵至,然后甩手而去

    离开前,孔泰无奈地朝阿尔布克尔克摊手道:

    “没办法,明朝人就是这么嚣张”然后一转眼,又狗腿般地跟着黄清和走了。

    “呸,什么玩意?”阿尔布克尔克不知道,今天他的冲动,给葡萄牙带来了多大的损失。要是换成葡萄牙外交大臣里卡多在,就不会像他这么刚了,也许会假意委曲求全。但阿尔布克尔克就是个武将,喜欢直来直去。加上孔泰的暗中挑拨,不可避免地和明朝翻脸了

第1223章 禁止葡人朝贡() 
黄清和气呼呼地带着孔泰等人返航,回到广州后,立即上奏朝廷——泰西葡人,真蛮夷也!井底之蛙,不知大明之大,竟想于吾皇平起平坐!

    这封朝奏走的也是八百里加急,几天就到了京城。然后,李东阳这个老好人也挠头了——对方不给面子,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倒不是说李东阳不敢打仗,而是,马六甲远在海外,想要出兵,得先造一批大船啊

    而根据满刺加人所言,葡人战力不俗,总兵力也有数千人。若想战胜之,估计要几万大军。

    要是在陆地上,调集几万大军自然没问题。可问题是,满刺加远在海外。想要运输几万大军,非得制造出类似郑和那样的宝船舰队才行。

    可问题是,满朝官员,肯定不愿意制造一个新的宝船队的。因为,单是制造一批能装载几万大军的宝船,造价就需要几十万两。而宝船需要船工,还要编练水师,总花费估计得几百万两。

    而且,制造宝船的图纸和下西洋的航海图已经被刘大夏整没了。甚至,连龙江宝船厂的工匠都送给马林了。就算想造,也没条件了。

    更何况,就算宝船队重新制造出来,也没啥用。这一场战争打完,船队就要闲置,非常不划算

    经过激烈的讨论,满朝大臣都认为远征满刺加不现实。但是,不给小弟出头又没面子

    这时,向来足智多谋的杨一清道:

    “诸位,我听那北海国国主马林说过,说泰西之地甚为喜爱我大明出产的丝绸和瓷器等货物。既然出兵不妥,我们不妨告知葡人——若不退还满刺加人的土地,就禁止葡人来朝!”

    “禁止葡人来朝?”众文官一听,好像很有道理啊貌似,那些藩国要是不能来朝了,肯定很难过

    事实上,他们猜的也没错。不让朝贡贸易,那些尝到甜头的藩国肯定会很失望的。

    接着,杨一清又道:

    “除了威胁不让葡人来朝,我们还可以通过朝贡赏赐,赏赐给满刺加人一批火绳枪、佛朗机炮,以及相应的弹药,助其反攻葡人。如此,我大明也不用耗费无数钱粮出兵海外了。”

    马林带来的工匠,已经教会了明朝工匠制造火绳枪和佛朗机炮。反正,明朝也要回赐货物给满刺加人的。等下次满刺加再来朝贡,回赐给一些火绳枪、佛朗机炮和足够的火药就是了。这样,也能增强满刺加人的战斗力。

    很快,满朝大臣都同意了杨一清的这两个方案,并报给正德帝。

    年轻好战的正德是很不满意的,他认为,朝廷理应出兵解救属国满刺加,弘扬大明国威。

    但是,杨一清伸出手,道:

    “陛下,拿来吧!”

    “拿什么?”正德有些懵逼。

    “制造宝船的千万两白银啊!”杨一清欺负正德不懂造船,直接把造船成本价说高了几十倍

    正德顿时怂了,虽然从刘谨家里抄出了几千万两白银。可是,这两年光是镇压刘六刘七农民起义和江西农民起义,就耗费了几百万两。而且,满朝文官早就盯上了这笔钱,也都计划好了用途。再说,正德还需要拿出其中部分,组建重甲骑兵来对付明朝最大的敌人蒙古各部呢。

    然后,这事就按照杨一清的意见办了——大明朝廷一边威胁葡萄牙不给朝贡,一边让工匠打造一批火绳枪和佛朗机炮,以在下次回赐给满刺加,让他们跟葡萄牙斗去。

    就这样,葡萄牙王国君臣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阿尔布克尔克这个愣头青莽撞地弄没了跟大明展开贸易的机会。

    事实上,当阿尔布克尔克在跟黄清和谈判的时候,曼努埃尔一世已经在考虑假装朝贡,以获得从大明采购丝绸和瓷器的资格了。只是,他白想了。因为,他的手下阿尔布克尔克,已经在孔泰的暗中挑拨下,断了和大明和平来往的可能

    而基隆这边,回来的孔泰也在写报告,将在马六甲谈判时暗中使绊子的过程用汉字写在报告中,命人送回国内。

    需要指出的是,因为有从大明龙江宝船厂送来的熟练造船工匠,加上后来刘大夏等人又送来几千造船工匠。

    在马林留下的懂造船的工匠们的指导下,孔泰让麾下几千大明造船工匠,利用从福州采购来的木料、桐油、生漆、铜钉等造船材料,已经制造出了5艘250式武装商船。而且,其船底非常奢侈,用的是船蛆啃不动的铁力木。

    正好,这次派船送信前往巴拿马城,孔泰就派出了其中三艘(水手和船长不够5艘用的),持信前往巴拿马城。同时,还送去了一批在大明采购的丝绸和瓷器,以及北美纽约长岛造船厂急需的成品桐油和生漆。

    虽然马林让人在萨凡纳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都种植了桐油和生漆,但这两种树要生长好几年才能产出。所以,这几年造船,还指望从大明采购的桐油和生漆呢。

    另外,马林也曾指示——尽早开通巴拿马城到基隆的航线,方便货物的流通。除了桐油和生漆等急需物资需要运往美洲外,大明的丝绸和瓷器,也是欧洲市场极为欢迎的。同时,还能给马林带来暴利。

    马林也没想到,基隆这边造船这么顺利。事实上,明朝这边造船条件非常优越。因为,不管是木料也好,桐油也罢,还有生漆和铜钉等,都能很轻松地在大明购买到。而且,价格很便宜。

    除此之外,基隆这边还聚集了几千名大明送来的熟练造船工匠。虽然马林带了一批去纽约长岛,但工匠数量还是基隆这边更多。

    要不是头一次制造西式的帆船,工匠们不太熟悉,浪费了很多时间去摸索。马林走后这一年,这几千工匠也不会只制造了5艘250级帆船。若是“火力全开”,几千熟练的大名造船工匠一年制造十几艘250级武装商船是毫无问题的。

    北美那边虽然造船用的木材到处都是,奈何缺乏桐油、生漆和铜钉等材料,孤掌难鸣。所以,造船速度反而不如基隆这边。因为,那边需要有足够的桐油、生漆等材料,才能做到“火力全开”。

    不过,随着这次孔泰下令开通巴拿马航线,一旦这条航线稳定下来,大明的廉价桐油就会源源不断地运往美洲,供应纽约长岛造船厂所需。到时候,马林大量爆船的想法就能实现了

第1224章 那老货还没死?() 
不提明朝那边,欧洲本土这边,这段时间也是风起云涌。诸侯联军虽然有些拖沓,但最终还是纠集了6万多大军齐聚洛林公国和巴登伯国的边境。然后,不等巴登伯爵克里斯托弗一世求饶,就呼啦啦地涌进了巴登伯国的北部。

    不过,因为几万大军粮草尚未及时运到,加上统一指挥困难,大军暂时就暂时停在了巴登伯国北部地区,也不前进。同时,也不理会巴登伯爵克里斯托弗一世的求和。

    和上一次对战马林不同,上一次萨克森选侯国和勃兰登堡选侯国就两个国家出兵,而乔基姆一世还很年轻,自然是以腓特烈三世为马首是瞻。所以,上一次勃萨联军的5万大军指挥很方便,都听腓特烈三世的就行了。

    可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诸侯联军一共有三十多家,光是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