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7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事实上,马林在武昌附近招揽的流民、乞丐和购买的奴婢,全是给招揽的安化茶农和景德镇的民窑陶瓷工匠打掩护的。

    马林在武昌一共招募和购买了两百多无地流民、壮年乞丐和奴婢。有这么些人打掩护,到时候往里面塞几个茶农和陶瓷工匠,就毫不费力了。

    事实也是如此,三个月后,派去安化和景德镇的掮客,分别带回了6名茶农和4名陶瓷工匠。不过,他们都是只身前往台岛的,而没有拖家带口。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这些茶农和陶瓷工匠都不是无家可归的流民,没必要举家迁往台岛。他们虽然被马林支付的钱财打动,可也没打算带全家冒险。所以,他们都选择了只身前往,且把马林给的银子全留下给家人。这样,就算他们遭遇不测,家里人也不至于啥都没捞到。

    而此时,从蜀中和湖广、陕南等地收购的大量的黄连、酉阳青蒿等需要的药材和相应的种子,也都运抵武昌。且马林原本停泊在长江口的10艘500吨级战舰,也从长江口逆流而上,抵达了武昌。

    没说的,马林直接下令将各种药材和种子,以及招募的人口,一起装船,然后顺江而下

    到了镇江府附近的京杭大运河河口,张彩已经带着收购来的两千头太湖猪,以及几麻袋吓煞人香(碧螺春)茶种等候在此了。

    而让马林惊喜万分的是,张彩不但带来了太湖猪和茶种,还带来了两名当地茶农,好指导吓煞人香茶树的种植,以及茶叶的炒制。吓煞人香毕竟是绿茶,和安化的黑茶是不同的制作方法。所以,张彩在没有得到马林的提示的情况下,倒也想到了这一点,让马林很欣慰。

    最让马林开心的是,张彩居然还自作主张,从浙省的湖州,收容了两家破产的蚕农,并带来了几百株湖桑苗和一袋湖州蚕种

第1177章 返回基隆和战端将启() 
“我勒个去,你连这个都想到了?”马林大为震惊。

    之前,马林派张彩去太湖沿岸地区收购太湖猪,同时吩咐他收购吓煞人香(碧螺春)的茶种,偏偏忘记了嘱咐张彩收购桑树和蚕种。

    事实上,大明最好的蚕丝湖州丝的产地湖州,就在太湖南岸。张彩在收购太湖猪的时候,就去过湖州寻找马林说的“一胎产崽十几只”的家猪品种。

    当然,在湖州,张彩并未找到多少“一胎产崽十几只”的家猪。但是,来到这里的张彩,却想起了当地最著名的特产——湖丝。那可是大明最好的丝绸,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丝绸。

    而且,张彩也听说过,马林好像特别看重大明产的丝绸和瓷器。瓷器他没办法,但是,路过湖州,岂能放过湖州蚕丝?

    所以,张彩假模假样地在湖州当地官差的监督下,在当地收购了几头当地产的家猪。然后,又招募了因为借了高利贷还不起,快要家破人亡的两家蚕农。当然,名义上是“雇佣他们帮忙养猪”,骗过了监视的当地衙役。然后,趁着大晚上,张彩又悄悄派人去收购了几百株湖桑的桑苗和一袋湖州当地的蚕种,好带去台岛种植和饲养

    张彩是个聪明人,他知道,湖州丝之所以名震天下,除了当地气候条件好之外,当地的蚕种和桑树品种好,也是重要的原因。

    比如,欧洲本地的丝绸,之所以质量不好,就和引进的蚕种和桑树品种不好有很大的关系。

    事实上,马林上辈子家里就养过蚕,而且种植过大片的湖桑,也引进过湖州的蚕种。不过,那是上辈子小时候的事情了。

    当时,年纪还小的马林还以为“湖桑”叫“胡桑”呢,以为是外国品种。直到长大了后才知道,家里种植的叫“湖桑”,湖是湖州的“湖”,而不是代表外来的“胡”。

    马林清晰地记得,当时家里养蚕,特地弄出蚕房。不但要求保暖,而且经常撒生石灰和漂白粉,用于消毒,避免蚕宝宝感染生病。

    当时,为了撒石灰,马林的母亲都是带着专门遮挡住眼睛的潜水镜和口罩,以避免生石灰粉伤到眼睛。甚至,还有类似防毒面具的东西。

    年少的马林,就经常带着妈妈的“防毒面具”,出去扮演生化兵,和小伙伴们玩打仗的游戏。

    而当年的湖桑田,也是马林和小伙伴们的重要“战场”。因为,每到夏季,湖桑田里的湖桑枝上,都挂满了桑葚

    90年代江北农村还比较穷,农村孩子一般根本吃不上水果。所以,湖桑田里的桑葚,就成了孩子们最好的水果。马林上辈子就经常冲进湖桑田,吃得满嘴乌黑。甚至,还因为桑葚吃多了牙齿酸疼的

    所以,看到这几百株湖桑苗,马林感慨万千,想起了上辈子小时候吃桑葚的经历

    对于张彩的机灵,马林自然是大加赞赏。果然是当过大明组织部长的大人物,能力就是强。自己这个老爷差点疏漏的事情,他给想到和办好了。

    将那些太湖猪、桑树苗、蚕种、碧螺春茶种和招募的人员安置上船后,马林的船队继续向东航行。

    路过瓜洲渡后,马林向北看了看——那是他上辈子的老家

    但马林并不打算回老家去寻根问祖了,毕竟,他现在是个德国佬的身体,遇到祖先该怎么说?

    而且,据说他后世居住的马家庄,是清朝后期才建立的,祖上是从哪儿来的则弄不清楚。因为,马家的家谱在十年不可描述时期被当做“封建残余”给焚烧了。甚至,连祭祖都不让。好像只要信了大胡子,祖宗都可以不要了而自从家族里有文化且负责保管家谱的三太公80年去世后,马家就没人知道老祖宗的来源了

    既然找不到来源,马林干嘛去找?而且,找到了也不好处理。总不能对对方说——“祖宗,我是您后代”吧?而以自己目前的长相,也会吓着对方的

    进入东海后,因为海上风浪大,一个重要的问题就凸显出来——晕船

    大明朝廷赐给马林的200医生,包括那5名戴罪的御医,有过半的人晕船。其中,5名前太医就有2人晕船。

    而随船的三千多移民,也有过半的人晕船。毕竟,这些北方移民,很不习惯坐船,尤其是坐海船。

    好在马林早有准备,让人事先准备了大量的姜片,让人含着,倒也让大部分晕船者渡过了难关。只有少部分晕船者,还是半死不活的样子。

    最扯淡的是,那两千头太湖猪,居然也有1460头晕船

    马林气得直跳脚,晕船的人,是根本无法跟船返回北海国的,包括那些晕船的太湖猪

    张彩倒是很镇定,他向马林建议道:

    “主公莫急,虽然有很多人和猪晕船,但还不是有很多医者和猪不晕船么?您就带这些不晕船的先回去就是了!”

    马林想了想,也接受了这个事实。反正,200医生,有近半还是不晕船的,带回北海国,倒也够用了。只是那些太湖猪,居然有近三分之二不能带回国,让他很郁闷啊

    听到马林的担忧,张彩呵呵笑道:

    “主公,您也知道这些太湖猪最厉害的就是繁殖。您带回去五百多头,有400头是母猪,而这些母猪每胎都能产崽十几只,崽再产崽,不出几年,就能破万头。主公当初特地寻找这种猪,不就是看中了它繁殖速度快吗?”

    马林想了想,也是,太湖猪这么能生。只要早期控制住少杀点猪,种群扩大还是非常快的。毕竟,一头母猪一胎能产十几只,一年能生二胎,那数量增加速度,快得不要不要的。

    和欧洲本土体型瘦小且每胎只能产崽三五只的破猪相比,太湖猪绝对是神猪啊不过,必须注意不能感染猪瘟,那可是家猪杀手。但也没啥好担心的,只要把每头猪都隔离开,只有配种的时候再弄一起,还是能尽可能避免猪瘟扩散的

    带着复杂的心情,马林返回了东番岛基隆港。登陆后,那些晕船难受到快死的人终于重新变得生龙活虎了。

    但带了几千人回来后,马林发现——单是基隆湾附近那点土地,好像不够安置这几千人了。想要土地,必须要扩张了

    所以,接下来,要和土著大战一场了。而最适合夺取的地方,自然是台北盆地了。那边土地面积够大,而且西边还有莺歌瓷土区,是最佳的优先动手对象

    正好,趁着马林带着护卫部队回来,而且现在是初春,天气不热,很适合战士们穿上铠甲进攻台北盆地

第1178章 进军台北盆地() 
之前,马林已经出过一次兵,占据了淡水河口,并修建了淡水堡,作为深入台北盆地的前哨战。只不过,因为马林要北上朝贡,所以就暂时没有进军台北盆地。但是,在完成了朝贡后,马林现在就能腾出手来对付那些土著了。

    而且,现在才4月初,气候还很凉爽,士兵们身穿板甲也是能够接受的,不会太热。于是,马林在准备了充足的食物后,就带兵在淡水港登陆,做好了进军台北盆地的准备。

    因为是土地争夺战,马林直接把那几千移民也一起带来了。而在发起总攻前,马林还从几千移民中,挑选了500壮丁,发给武器,随军参加训练。

    事实上,这场战争根本没有难度。马林的一千兵马,只来了500。这500人里,前排的是卡恩和他带领的100身穿板甲的精锐。而后面400人,则是身穿犀牛皮甲的辅助者。

    而打击番民的战术也非常简单粗暴——直接让卡恩带着100身穿板甲的“打不死的小强”冲击番民的本阵,将其冲垮。然后,大家伙并肩子上,用缠绕了布条的木棍抽打那些番民壮丁。先将他们手里的武器打掉,然后看到谁不老实就抽谁,直到抽老实了为止

    上次攻打淡水的时候,马林其实就用过这种战术。但是,上次木棍没有绑布条,导致击打太硬实,让不少番民壮丁被打得头破血流,浪费了不少酒精和绷带。

    所以,马林这次出击,让大伙在木棍上绑了布条,效果类似后世的橡胶警棍,抽人疼,但不容易把人打得头破血流。也就是把你抽得鼻青脸肿的,但不流血,让你长长记性。

    而为了保护将士们不受伤害,除了那100穿了板甲的不怕击打的先锋外,其他人都是左手持藤牌,右手持缠了布条的木棍。有些像刀盾兵,但只揍人不杀人。

    但为了防止敌人中有特别凶残的打不服的,马林还是准备了50个刀手。遇到不怕疼并死命反抗的,就给他一刀,免得因为对敌人太过仁慈,而令自己人受到伤害。

    事实上,李瘸子编制的这些藤牌,还没有经过好几遍的“刷桐油和干燥”的反复程序,质量上其实还不达标。主要是,对于刀剑和箭矢的防护力还有些不足。

    但是,台岛上的原住民用的还是石器,没有锋利的金属武器。所以,这种初级版的藤牌也能抵挡住原住民的攻击了。

    马林从新移民中挑选出来的500新兵,就全部手持藤牌,主手配备缠了布条的木棍,作为战斗武器。

    但是,在未来,他们身上也会配备带鞘的刀剑。这是为了针对某些凶残的部族,在木棍无法制服的情况下,只能动用刀剑来消灭对手了。

    台岛上的原住民,其实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平埔族和高山族。

    平埔族主要是指生活在台岛西部沿海和北部沿海的原住民,这些沿海的原住民已经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