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7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问题是,他们只要让陛下相信您谋反就行了!”

    “他们打算怎么做?”刘谨终于有些害怕了。

    “他们打算怂恿陛下派人搜查您的府邸,然后,故意在您府上放伪造的玉玺、龙袍和玉带什么的然后,假装是从您府上查抄出来的。到时候,陛下就不得不信了”

    “什么?”刘谨吓得直接站了起来,声音都变了。

    事实上,他府上虽然没有龙袍,但仿制的玉玺和玉带,还真有倒不是刘谨真想谋反,而是,这货就是手贱,想弄来把玩把玩。但是,若是真被搜查出来,刘谨肯定脑袋不保

    而原本历史上,正德帝是亲自带着队伍抄刘谨的家的。当搜出了仿制的玉玺和玉带后,刘谨有口难辨。正德以为他真的想谋反,一怒之下,就下令把刘谨剐了。至于刘谨贪财的问题,根本不是正德帝的关注点。论贪财,正德手下几个大太监哪个不贪?也没见正德找他们麻烦。只有谋反,才是正德帝的逆鳞,触之必死

    “另外,据那几个文官所言,他们已经得知了您府上的财产数量。据说,有黄金250万两,白银超过5000万两”马林又补充道。

    刘谨差点崩溃了,没想到,自己府上的机密都被人探知了

    事实上,那些文官哪知道刘谨府上有多少钱啊?只知道很多,根本不知道具体数字。而马林之所以知道,是因为他看过历史记载啊

    “这可如何是好?这可如何是好?”精明如刘谨,此时也被吓得有些六神无主了。此时,刘谨忽然打算召集手下心腹张彩和曹元来商量对策了。

    “刘公公莫慌,在下有办法,可让公公逃过此劫!”

    “请讲!”刘谨此时如同溺水的人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态度也恭敬了很多。

    “公公可以直接找皇上,就说有人想栽赃您谋反。并告诉皇上,说有人想借着搜查您的府邸的机会,故意塞点违禁的东西到您府上。到时候,就算有人诬陷,您都跟皇上事先说了,皇上还能信?”

    刘谨一想也对,他只要先把那些违禁品销毁掉。到时候,就算有人来查,加上他之前就跟正德帝提过,就算真搜出啥,皇帝也不会信了。

    “可那些金银”此时,刘谨想起来,若是真搜查府邸。那些违禁品还可以说别人栽赃的,而那些金银,可是没法解释的。而且,既然别人都知道具体数量了,证明那些想要还她的人,早就安排了密探打入刘府了。此时,就算想转移金银,恐怕也在对方监控之下了。

    事实上,刘谨不知道,他的对手们根本不知道他府里的具体细节,也没有能力全天候监控刘府。马林能一口报出数字,是因为他在后世见过相关记录。

    所以,刘谨被马林唬住了,也自动放弃了转移金银的机会

    马林想了想,帮忙出了个主意:

    “如果皇上真派人来搜查,您就说,那些金银,是为了献给皇上,充入内库的。另外,您提醒一下皇上,若是让刑部查抄那些金银,那么那些金银都会进入国库,内库一文钱都捞不到皇上是聪明人,自然不会让那些金银入国库的只要不让刑部带走那些金银,就无法作为您的罪证另外,您可以做一个账本,假装是为了内库收集这些金银的。皇上派人来了,您直接把账本送给皇上,就说是为了内库准备的。反正,内库也归您掌管”

    “那我岂不是什么都没了?”刘谨很肉痛。那可是250万两黄金和超过5000万两白银啊。真要全送给正德,他心都要碎了

    “如果舍不得,您就把最值钱的珠宝和字画,悄悄让可靠的人转移走吧。那些东西,也可以作为您以后翻身的资本。当然,如果您现在就往宫里送钱,陛下可能会更高兴”

    刘谨焦虑地走来走去,最终还是没下定决心最重要的是,他真的很舍不得那些钱那可不是一点小钱,而是比国库收入还多得多得多的超巨额财富。要是真捐了,几乎就是要刘谨的命了

    最终,刘谨只是事先销毁了那些违禁的物品,并主动找到正德帝哭诉,说有人要诬陷他谋反。至于那些钱,他最终没舍得捐出来。倒是一些很值钱的珠宝和字画,被他派人悄悄送走了。毕竟,珠宝和字画目标比较小,容易带走且不让人察觉

第1150章 倒刘风暴() 
在得知刘谨并未采纳他的建议捐出财产后,马林叹了口气

    “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

    刘谨若是能狠心捐掉家产,加上事先给正德打预防针,这次风暴,他肯定能全身而退。但刘谨没舍得捐出家产,就算事后说是给内库准备的,也算是留下了把柄。所以,这次老刘是很难全身而退了。不过,只要不被认定为谋反,保住命倒是没问题。毕竟,正德对身边亲信还是很好的。前提是,只要不被认定为谋反

    按照马林的建议,刘谨主动跑到正德面前,直接跪倒在地,然后嚎啕大哭。正德正在玩耍,看到后很是诧异,忙问道:

    “刘伴伴为何如此?”

    于是刘谨连忙告诉正德,说杨一清联合张永等人,打算诬陷他谋反。而且,还计划好了在搜查其府邸时,故意带假的玉玺等违禁物,诈称从其府上搜出来的

    在说这些的时候,刘谨还不住望向同样伺候在正德身边的谷大用和马永成等人

    聪明的正德帝立即猜了出来——刘谨这是暗示,边上几个家伙似乎也参与进去了呢

    谷大用等人脑门上顿时冷汗直冒了,因为,他们的确有这个打算的啊。但正德并未怪罪几个太监,因为,在他眼里,刘谨和谷大用等人都是“自己人”。

    但是,刘谨这么一告,用违禁品栽赃刘谨的办法就失效了。因为,正德事先就被打过招呼了。再用这一招,岂不是侮辱正德的智商?

    两天后,杨一清和张永回京复命了。在城门楼前,谷大用派养子谷丰冒死截下了张永的车驾,把一封密信交给了张永。

    因为,按照众人的商议,这次揭发和举报刘谨,是张永出头的。但是,因为刘谨事先提醒过正德,因此栽赃违禁品给刘谨的办法就失灵了。如果再用,估计会激怒正德,起到反作用。所以,在张永去见正德前,必须阻止张永按原计划栽赃刘谨的谋反问题

    看完谷大用的密信后,张永也是大吃一惊。顾不得避嫌,直接去了杨一清的车驾之上,把密信教给杨一清看

    “怎会如此?莫非有人泄密?”

    杨一清此时也是非常惊慌,原本,此次针对刘谨的最大杀招,就是诬陷刘谨又谋反之意。若是谋反这一条不成立,那么刘谨可能逃过一劫。而若是刘谨逃过此劫,那么,以刘谨比针眼还小的性子,还不得把他们往死里整?

    刘健够牛比吧?那可是大明首辅啊!可是,因为得罪了刘谨,目前已经被刘谨陷害削去了官职。而且,被刘谨用“罚米例”的手段罚得倾家荡产。要不是刘健身份特殊,当过帝师,估计刘谨早就弄死他了,而不是只将他家罚得倾家荡产

    杨一清此时尚未入阁,还没有刘健那么大脸。要是让刘谨逃过此劫,刘谨事后的反扑,杨一清绝对难以承受

    想到此,杨一清不寒而栗。但是,此时他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刘谨已经知道了本方的计划,就算他放弃弹劾,刘谨也不会放过他。

    咬了咬牙后,杨一清下令道:

    “快去拿纸笔来!”

    但是,不巧的是,这次回京途中,杨一清和张永的马车都没带笔墨。纸张倒是有,可没笔墨啊

    杨一清咬了咬牙,咬破了自己的食指,直接开始写血书了

    血书是写给杨廷和的,杨廷和是朝中清流的领袖,也是此次倒刘的重要参与者之一。杨一清此时要去面见正德,自然无法分身。所以,他写信给杨廷和,是想请求杨廷和召集所有清流官员叩阙

    所谓叩阙,就是指大臣们齐聚宫门前,死谏皇帝。

    一旦出现死谏,要么皇帝退让,要么有大臣倒霉。比如正德朝的武将张英,就因为死谏,激怒了正德,然后正德说“我帮你”,就下令把张英打死了

    不过,张英只是一名无足轻重的武将,在大明朝廷中并不起眼。所以,正德说杖毙就杖毙了。

    而杨一清这一次是打算号召群臣逼宫,这就不同了。若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大臣,说打死就打死了。可若是朝中重臣组团出马,皇帝也必须掂量掂量。特别是,死谏团里有内阁成员的时候

    写完血书后,杨一清招来护卫,道:

    “快快骑马奔赴杨阁老府上,若是有厂卫阻拦杀过去!”杨一清咬牙切齿道。

    然后,三名武艺高强的护卫,带着血书,上马冲向了杨廷和的府邸

    半路上,三人果然遭到了东厂番子和锦衣卫的拦截。但是,三人早就得到杨一清的命令,直接一声不吭纵马强行冲了过去,来到了杨廷和的府上

    此时,杨廷和正在招待来访的吏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刘忠(这里的吏部尚书是加衔,翰林学士才是正职)。刘忠也是清流大臣的领袖,以忠直著称。原本历史上,在刘谨倒台后,曹元受到牵连被逐出内阁,刘忠补位成为内阁大臣。此时的刘忠,离内阁也是一步之遥。

    当然,排在刘忠前面的,还有刘谨的党羽张彩。张彩可是正式的吏部尚书,咖位比刘忠还高。不过张彩跟着刘谨一起倒霉了,所以刘忠就补位入阁了

    看到杨一清的血书后,杨廷和大为震惊:

    “事情已经遭到这个地步了吗?”

    “叩阙啊!且不说能够成功,就算成功,事后也必定遭到清算啊!”刘忠吃惊道。

    按照原计划,若是杨廷和真的带团去叩阙了,那么,他的政治生命差不多也要到头了。因为,皇帝绝对不会容忍一个带头闹事的人当阁臣的。不然,还要不要过了?

    就在杨廷和万分挣扎的时候,刘忠忽然站起来道:

    “介夫(杨廷和的字,话说,这个字挺占人便宜的,一不小心就听成“姐夫”了,杨介夫,杨姐夫),还是让我去吧。老夫已经快60了,也快告老还乡了。就算被皇上记恨,也无所谓了。介夫你还能再干十年,不值得冒这个险!”

    “可是,和也不是怕死之人。就算下狱,又有何惧?”杨廷和正色道。

    “不不不,介夫,你留在朝堂上,作用巨大。而老夫,明年就要致仕了。所以,让老夫带头,就算被清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而且,明年介夫你的儿子用修(杨慎,明朝第一才子)就要参加春闱了。你若是一时冲动,用修的前途就完了!老夫不一样,就算被清算,大不了削职还乡。至于家中后辈,有介夫你在朝堂上,也能照拂一二呢。反之,若是介夫你倒霉了,而老夫马上就要致仕,却是帮不上用修侄儿了!”

    杨廷和想到自己才华横溢的儿子,终于妥协了

    然后,刘忠就开始联络京城的清流官员,准备一起去宫门前叩阙,以向正德施压,除去刘谨

第1151章 亲自搜查() 
就在杨一清和张永去宫中向正德帝汇报安化王叛乱的平定情况的时候,刘忠离开了杨廷和的府上,开始四处召集清流大臣。

    而大太监张永,此时也按照原计划,趁着献俘的机会,向正德帝控诉刘谨的罪名

    “呵呵,张伴伴,刘伴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