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皇崛起-第7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这个问题,刘谨也给出了意见——礼部派遣主客司的员外郎前往接待的时候,按制,需要让马林和其随从官员“习仪三日”,免得正式上朝时出洋相。而负责教习礼仪的,自然就是主客司的员外郎了。

    刘谨的意思是,趁着教礼仪的三天,这位员外郎完全可以测出马林的身高胖瘦,然后着人快马加鞭赶回京城,报告数据。然后,由内廷八局之一的巾帽局赶制出合适的官服,在马林动身进京前送去

    至于那9只玄龟,刘谨也很重视,命锦衣卫派出一队大汉将军前往大沽口,早日迎回那些祥瑞“玄龟”

    而马林另外900卫士是否登录的问题,刘谨也仔细思考了下,认为应当放上岸,否则大明就弱了气势。不过,放上岸可以,却不准携带武器上岸,以免生出祸患

第1128章 可怕的礼仪培训() 
当大明礼部主客司员外郎郑功抵达大沽口后,也被马林那上百侍卫的精悍给震住了。他此刻有些理解贺振武的想法了。若是上千这样的精悍士卒上岸,的确威胁巨大。

    不过,他毕竟是脑子灵活的文人,在传达刘谨的“禁止带武器登岸”的命令时,郑功郑员外表示——京城乃首善之地,治安良好。所以,马公爷的那900手下,无须携带武器登岸。

    马林也听出了对方的忌惮,而且,他也不是来打仗的,手下不让带武器就不让带呗。然后,他命令那900侍卫登岸,但没带武器。

    不过,900个空手的侍卫随行,貌似没气势啊。于是,马林和郑功商量——可否让那些人高举不带枪尖的旗帜?这样,手里拿点东西,行军时也避免尴尬

    郑功想了想,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就答应了。

    本来,马林是想让手下高举家族标志的九十字架金鹰红旗的。可是,制作这种旗帜很麻烦。而且,金漆也难找。于是,马林后来放弃,干脆让手下高举黑十字旗帜算了。毕竟,黑十字旗好制作,白布上画个黑十字就完事。

    另外,因为已经进入夏季,马林也干脆让手下都换上了短袖的夏季军服,以免捂得太热。

    老实说,华夏的夏天真心很热。而德意志的夏天,是很凉爽的。所以,士兵们对于华夏的夏天很不适应。但好在,他们去过巴拿马那样的热带地区,倒也有些适应了这种炎热气候。而且,马林“发明”的夏季短袖军服,穿着也挺凉快的。没看边上那些天津卫的大明卫所兵,看着就很羡慕么?他们穿着麻布袍服,很不凉快。倒是那些锦衣卫的大汉将军,穿的是丝绸袍子,也很凉爽得说。但大汉将军是大明的脸面,当然穿得起丝绸袍服。而卫所兵属于大明军队里的吊丝,肯定是穿不起丝绸的,只能将就穿着闷人的麻布袍服了

    要是平常在军营里,这群糙汉早就赤膊上身了,反正也没人看见。可现在,他们要负责监视马林的军队,不得不穿满袍服,还要穿上铠甲,以显示大明军队的威仪,让天津卫的士卒难受不已,却又不敢叫苦。否则,就是损了天朝颜面,是要被重罚的。

    而马林的将士们,眼见炎热,于是都穿上了夏季短袖衬衫军装。其色为白,不过前胸和后背都有黑十字标志,以表明其身份出处。

    眼看着北海国卫兵穿着凉爽的短袖,那些穿着整齐的铠甲的大明天津卫将士,嫉妒得眼睛都红了

    不过,这几天马林同样很倒霉。在郑功的监督下,马林只能脱去凉爽的短袖,换上临时从武将借来的禽兽补子的兽服在那儿练习跪拜礼和作揖礼。

    没办法,明朝文官多半是南方人,身材普遍不高。能有1米7都算不错了。而马林的官服巾帽局还没做好。因此,郑功只能从天津卫的武将那里借来一套朝服(大朝会和祭祀时穿)和一套公服(日常处理公务时穿),用来练习礼仪了。毕竟,武将里面和马林差不多高的还是有的,何况是地处北方的天津卫。

    然后,炎热的夏季,马林被迫头戴梁冠,身穿赤罗衣,或头顶乌纱,穿红色圆领衫,练习礼仪。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大朝会和祭祀的赤罗衣,胸前是没有补子的。地位分别,是从梁冠上区分的。比如,公爵是八条前后向的横梁,侯和伯是七梁,都用貂蝉(貂尾或雉尾和金蝉,不是美女名字)。驸马也是七梁,不用雉尾。然后一品七梁,二品六梁,三品五梁,四品四梁,五品三梁,六、七品二梁,八、九品一梁。还有就是腰带和绶带等差异了。比一品佩玉带,带玉佩;二品佩革带,佩犀角;三品金腰带,佩玉等

    这是非常正式的朝服,马林第一次朝拜,肯定要正式些,需要穿朝服。而之后,若是不遇到大朝会,那就是穿公服了。

    所谓公服,就是乌纱帽和带补子的圆领红衫了。补子不用讲,公侯驸马绣麒麟,文官绣禽,武官绣兽,又称为“衣冠禽兽”。而且,公服才是明朝官员穿得最多的官服,日常都穿它。

    马林这次来朝贡,肯定不是一两天。除了头一天上朝要穿最庄重的朝服,或者凑巧赶上大朝会(事实上,外国君主来朝,肯定也是安排在大朝会上觐见的。因为,人多才威风嘛),平时都是穿公服的。

    除了要在炎热的夏天穿上捂的严实的袍服外,马林还在郑功的监督下学习各种跪拜礼和作揖礼。

    明朝实施的不是满清的三跪九叩,而是五拜三叩首。所谓五拜三叩首,就是跪下后,以作揖礼先拜五次,然后再叩头三次即可,全程只需跪一次。不像满清,需要跪三次,跪完一次,还要站起来再跪下去,一站一跪的,把人要累死。

    当然,整个大明朝,需要让马林这个外国君主下跪的,只有皇帝和太子。或者,遇到太后和皇后也要行大礼。但太后和皇后轻易不现身,而大明目前也没有太子。所以,马林基本上只需要跪朱厚照这个熊孩子皇帝。至于别的王爷什么的,马林只需要行作揖礼,无需跪拜。

    三天的时间,天气炎热,马林却在那儿穿着厚厚的袍服,不停地练习跪拜和作揖,热得满头大汗,而且把膝盖都跪疼了。

    夏天腿部没有厚裤子,外面就一件薄薄的袍服,跪下去真心难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林让人去买了个破棉被,割下部分,绑在膝盖上,作为缓冲,才解决了跪下去膝盖疼的难题。

    事实上,在膝盖上绑棉花或者皮革作为缓冲,明朝的官员们大多都懂,算是一种潜规则。甚至,有些经验丰富的谏官,还会在屁股上垫棉花,防备廷杖(明朝谏官是变态,以吃到廷杖为荣)。但郑功作为大明王朝的派遣官员,本来就有来杀杀马林的威风的打算。因此,他故意不提醒。但马林自己想到了对策,他也不会阻止。不然,就有失大国风度了

第1129章 王者嘉瑞,天子宝龟() 
大夏天的穿袍子练习下跪,把马林折腾得想死。说实在的,夏天朝贡,的确有找虐的嫌疑。但马林也是有苦说不出啊。他来的时候就春末了,中间还在台岛耽搁了很长时间。就算不耽搁,来到京城也进入初夏了。

    最好的选择,其实是等过了夏天再进京。可问题是,时间不等人啊。等到农历8月,也就是初秋时节,刘谨就要完蛋了。到时候,事情可能没那么好办。因此,马林不得不选择在夏季来朝贡啊。

    好在,马林也算是个骑士出身,身体健壮。要不然,非得中暑不可。像是来监视马林的侍卫们的三千天津卫的官兵,因为穿着全套衣甲,三天就中暑了二十几个人。

    当马林在天津卫大沽口受罪进行培训的时候,刘谨派来的锦衣卫大汉将军,也把9只加拉帕戈斯象龟装车运抵了京城。

    炎热的夏季,对人来说很难受。但是,对于一直生活在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加拉帕戈斯象龟而言,京城这种炎热干燥的气候,它们是再适应不过了。毕竟,因为秘鲁寒流的影响,加拉帕戈斯群岛也是干燥炎热的气候为主。

    因此,在囚车改装的马车上,9只加拉帕戈斯象龟显得特别悠闲,甚至都惬意地闭上了眼睛。至于一路上众人的围观,它们也早习惯了。一开始被捉上船的时候,这些象龟都怕得不行。但时间久了,这些老乌龟发现,这些奇怪的两腿动物,貌似没有吃它们的打算,然后也就无所谓了。至于最胆小的两只,早就死了。能活下来的,都是胆大的

    刘谨现在把持朝政,权侵朝野。但他也需要讨好皇帝,为了契合乌龟“玄武”的名头,刘谨下令9只玄龟在进入紫禁城时,不走午门和东、西华门,而是绕到北面,走玄武门。

    紫禁城玄武门后世叫神武门,但在明朝,其实叫玄武门。毕竟,玄武主北方,北门叫玄武门最为合适。改叫神武门,是清朝康麻子时期的事情了。因为康麻子叫玄烨,为了避讳,才把玄武门改为神武门的。但这一改,就失去了玄武门原本的意思了。

    虽然玄武门是紫禁城四门里名气最小的,可是,因为乌龟和玄武门的含义最为贴切,所以,让玄龟走玄武门,反而是最合适的做法。

    当运送“玄龟”的车队抵达时,刘谨亲自带着大批厂番和锦衣卫在玄武门外等候。而且,为了迎接祥瑞,玄武门的中门都打开了。

    皇宫四门,一般中门只有皇帝才有资格走。当然,大婚时的皇后,以及状元郎游街夸官的时候,也可以走一次。但后两者一辈子基本也就走一次。只有皇帝,才能每次都走中门。

    不过,因为这次的祥瑞大不相同,号称玄龟,应对玄武。所以,刘谨特地向正德皇帝朱厚照请旨,打开中门,迎接代表祥瑞的玄武。

    正德帝朱厚照本就是个才18岁的熊孩子,对于新奇事物相当好奇。于是,他也来到了最靠近玄武门的宫后苑(清代叫御花园)的北门坤宁门(嘉靖时期改叫顺贞门)的城楼上看热闹。

    事实上,熊孩子朱厚照很像第一时间跑到玄武门去看热闹。但是,他现在贵为天子,张太后叮嘱他保持皇帝威严,不可失了君威。无奈之下,他不能和刘谨等人一起挤在玄武门看热闹,只能跑到离玄武门其实很近的坤宁门边上的城楼上看热闹了。

    坤宁门离玄武门很近,中间只有一大片空地。当载着9只加拉帕戈斯象龟的改装囚车驶入玄武门和坤宁门之间的空地上后,前来围观的刘谨也被震撼到了。

    “果真是玄龟啊!果真是玄龟啊!”

    亲眼看到身形巨大的加拉帕戈斯象龟,刘谨心中的那点怀疑早就烟消云散了。原本,刘谨还担心手下们夸大其词呢。毕竟,欺上瞒下这一套,没人有太监做得溜。因此,刘谨认为,就算这次北海国进献的乌龟很大,但也没大到马林书信中吹嘘的程度。毕竟,这种带水分的描述,是大明文人的通病。或者,番邦酋长马林也有这种嫌疑?

    但当亲眼看到桌子大小的加拉帕戈斯象龟后,刘谨的一切怀疑都烟消云散了。而且,还露出了激动的神情。

    为何?刘谨这几年权侵朝野,但也出现了太多的反对声。虽然这些反对声都被他强力压制了下去,可他的专权被朝野上下所诟病,却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正如马林所猜测,刘谨刘大太监,也需要一些利好的消息,帮其正名。起码,要证明其专权利国利民,顺应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